<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Antpedia LOGO WIKI資訊

    高福、施一等解析寨卡病毒蛋白晶體結構

    近日,《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網絡版發表了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施一和中科院院士高福團隊最新發現的寨卡病毒(ZIKV)的非結構蛋白1(NS1)的分子結構,并提供了一個原子層面的圖像。NS1參與了例如登革熱、西尼羅河病毒等疾病的發病機制當中。 蚊子傳播的寨卡病毒目前正在美洲流行。雖然寨卡病毒的感染通常只引發輕微的癥狀,但是該病毒被認為與小頭癥相關——新生兒會有異常小的頭以及和一種罕見自身免疫疾病吉蘭·巴雷綜合征也相關,這也是為何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寨卡病毒的流行是一個公共衛生緊急狀況。寨卡病毒是一種和登革熱與西尼羅河病毒同屬的黃病毒屬病毒。登革熱病毒中的NS1對于發病機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蛋白也用于診斷登革熱的感染,同時也是抗病毒藥物開發的建議靶點。 根據2015年在巴西分離出的一株寨卡病毒的序列,高福、施一與其團隊使用X射線晶體學獲得了一個NS1的部分結構。他們發現寨卡病毒NS1和登革熱病毒與西尼羅河病毒的NS1很類......閱讀全文

    上海光源“加入”抗疫情行列

      2月3日,《中國科學報》獲悉,為共同抗擊疫情,“上海光源”特別開通“新型冠狀病毒研究專項課題”綠色通道,并于2月2日提前開機,助力科學家深入了解新冠病毒微觀結構、打開新冠病毒感染人體的“黑匣子”。  記者2月2日在上海同步輻射光源官網“用戶開放—運行實時狀態”一欄也看到,BL17U1、BL19U

    年終盤點:2016年國內不容錯過的重磅生物研究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2016年馬上就要過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7年,2016年,我國有很多優秀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們都做出了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上。本文中小編盤點了2016年我國科學家發表的一些重磅級研究,以饕讀者。   --結構生物學 --  1.清華大學 施一

    盤點2014年度十大改變世界的革命性技術

      基因編輯更快更準更簡單  1973年,斯坦利?N?科恩(Stanley N. Cohen)和赫伯特?W?博耶(Herbert W. Boyer)找到了改變生物體基因組的方法,成功將蛙的DNA插入到細菌中。20世紀70年代末,博耶的基因泰克(Genetech)公司對大腸桿菌進行基因改造,使其帶有一

    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原理和生物分子結構測定研究中應用

      1 X射線的產生  X射線本質上是電磁波,其波長范圍大致從0.01 nm 到 10 nm,與可見光(400—700 nm)不同,X 射線的短波長可以探測物質內部的精細結構,因此自從被倫琴發現以來就被用來觀測物質的內部結構。隨著人造 X射線光源的亮度和穩定性的提高,其應用范圍涵蓋物理、化學、生物、

    強!中國學者用最短時間突破100篇CNS生命科學領域成果

      截止2020月7月27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 及Science 發表了共計102項生命科學的研究成果,其中新冠肺炎領域占了近一半(共43篇)。iNature系統總結了這些研究成果:   按雜志來劃分:Cell 發表了30篇,Nature 發表了45篇,

    上海光源生物大分子晶體學線站用戶取得新成果

      一、揭示NLRC4蛋白自抑制作用的分子機制(Molecular Mechanisms)   6月14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柴繼杰教授研究組在《科學》雜志在線發表了題為《NLRC4蛋白自抑制機制的結構基礎》(Crystal structure of NLRC4 reveals its aut

    2019年中國學者86篇Cell,Nature及Science文章匯總

      2019年上半年很快就結束了,iNature盤點了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發表的成果,我們發現總共有86篇(截至2019年6月24日),具體介紹如下:  4-6月發表的文章  【1】2019年6月21日,西北工業大學王文,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BGI 張國捷及丹麥哥本哈根

    生物谷7月份結構生物學研究進展一覽

      1. Cell: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艷麗/章新政課題組從結構上揭示Cas13a切割RNA機制  doi:10.1016/j.cell.2017.06.050  CRISPR/Cas系統是目前發現存在于大多數細菌與所有的古菌中的一種免疫系統,被用來識別和摧毀抗噬菌體和其他病原體入侵的防御系統。在CR

    Cell:我國科學家揭示SARS-CoV-2利用人ACE2進入細胞機制

      -新出現和重新出現的病毒是對全球公共衛生的重大威脅。自2019年底以來,中國政府已在中國武漢市報告了一系列人類肺炎病例,這種疾病被命名為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這些病例表現出諸如發燒和呼吸困難之類的癥狀,并被診斷為病毒性肺炎。全基因組測序結果顯示病原體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最初被

    2019中國生命科學領域CNS盤點:曹雪濤 顏寧 施一公上榜

      截至2019年12月23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線發表了107篇文章(2019年的Cell ,Nature 及Science 已經全部更新),iNature團隊對于這些文章做了系統的總結:  按雜志來劃分:Cell 發表了31篇,Nature 發表了44篇,Scie

    冷凍電鏡技術為何能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及其發展趨勢

       2017年10月4日/生物谷BIOON/---在人們的一片猜測中,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終于揭曉了!當地時間2017年10月4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7年度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給瑞士洛桑大學的Jacques Dubochet、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Joachim

    Nature綜述丨冷凍電鏡在藥物發現中的應用前景

      1前言  近日,歐美多國科學家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雜志發表了題為Cryo?EM in drug discovery: achievements, limitations and prospects的重要綜述,系統闡述了Cryo-EM(Cryo-electr

    冷凍電鏡的發展

      細胞里面的生命活動井然有序,每一個部分都有其特定的結構,承擔不同的功能。生物大分子則是一切生命活動的最終執行者,它們主要是核酸和蛋白。核酸攜帶了生命體的遺傳信息,而蛋白是生命活動的主要執行者。自現代分子生物學誕生以來的半個世紀里,解析和分析生物大分子的結構、進而闡釋其功能機制一直都是現代生命科學

    石英晶體微天平的原理和應用

    一、 石英晶體微天平的基本原理:  石英晶體微天平zui基本的原理是利用了石英晶體的壓電效應:石英晶體內部每個晶格在不受外力作用時呈正六邊形,若在晶片的兩側施加機械壓力,會使晶格的電荷中心發生偏移而極化,則在晶片相應的方向上將產生電場;反之,若在石英晶體的兩個電極上加一

    石英晶體微天平的原理和應用

    一、 石英晶體微天平的基本原理:     石英晶體微天平最基本的原理是利用了石英晶體的壓電效應:石英晶體內部每個晶格在不受外力作用時呈正六邊形,若在晶片的兩側施加機械壓力,會使晶格的電荷中心發生偏移而極化,則在晶片相應的方向上將產生電場;反之,若在石英晶體

    mosquito在解析新冠病毒復合物結構的應用

           2020年2月18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王新泉課題組和醫學院張林琦課題組緊密合作,利用X射線衍射技術,解析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表面刺突糖蛋白受體結合區(receptor-binding domain, RBD)與人受體ACE

    與CRISPR/Cas系統相愛相殺的抗CRISPR蛋白研究最新進展

      CRISPR/Cas系統是目前發現存在于大多數細菌與所有的古菌中的一種免疫系統,被用來識別和摧毀抗噬菌體和其他病原體入侵的防御系統。在CRISPR/Cas系統中,CRISPR是規律間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復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

    中國學者發表6篇Nature,在生命科學領域取得重大進展

      iNature  2019年9月4日,中國學者在Nature連續發表了6項成果,涉及生命科學,天文學,地球科學等不同的領域,iNature系統介紹這些成果:  【1】混合譜系白血病(MLL)家族的甲基轉移酶  -包括MLL1,MLL2,MLL3,MLL4,SET1A和SET1B-在賴氨

    石英晶體微天平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

     生物醫學方面,在QCM探頭電極上修飾具有生物活性的特異選擇功能膜即作了壓電晶體生物傳感器,因其對質量變化的高敏感性,傳感器具有特異性好、靈敏度高、成本低廉和操作簡便等優點。現已廣泛應用于分子生物學、病理學、醫學診斷學、細菌學等研究領域,今年來在研究和檢測蛋白質、微生物、核酸、酶、細胞等方

    2015病毒領域重大研究盤點

      2016年2月14日/生物谷BIOON/--近期塞卡病毒在赤道附近國家開始大肆傳播,引起了非常多的新生兒出現“小頭癥”。雖然這個病毒對于成人來說癥狀非常輕微,然而對于非常脆弱的孕婦和新生兒而言,簡直像噩夢一樣的存在。近兩年來,僅僅巴西一國,就出現了超過兩千例由塞卡病毒引起的小頭癥。這些年來,病毒

    以碼抗病:計算機也能輔助抗病毒藥物研發

      我原以為,這依然會是一個尋常的寒假。  直到疫情的形勢愈發嚴峻。  對病毒各類蛋白的調研任務分配到遠在五湖四海的每個實驗室成員頭上。沒有瓶瓶罐罐,沒有五花八門的試劑,沒有昂貴精致的儀器。一臺能遠程連上服務器的電腦,這便是我所擁有的全部。圖1。 藥物研發有時只需要一臺能連上服務器的筆記本(圖片來源

    結構生物學里程碑:低溫電子顯微鏡技術時代來臨

       X射線晶體衍射技術(X-RAY CRYSTALLOGRAPHY)即將成為歷史,低溫電子顯微技術(CRYO-ELECTRON MICROSCOPY)引起了揭示細胞內隱秘機制的革命。  在劍橋大學一幢建筑的地下室里,一場技術革命正在醞釀。  一個笨重的、大約3米高的金屬盒子通過連接細胞的橙色纜線,

    結構生物學里程碑:低溫電子顯微鏡技術時代來臨

      X射線晶體衍射技術(X-RAY CRYSTALLOGRAPHY)即將成為歷史,低溫電子顯微技術(CRYO-ELECTRON MICROSCOPY)引起了揭示細胞內隱秘機制的革命。  在劍橋大學一幢建筑的地下室里,一場技術革命正在醞釀。  一個笨重的、大約3米高的金屬盒子通過連接細胞的橙色纜線,安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活性“蛋白質” 捕光“夢工廠”

      蛋白質,英文名稱“protein”,是生物體中廣泛存在的一類生物大分子,也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時值春暖花開,在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尋訪,本報記者在這里看到的“蛋白質”,不僅充滿科學的奧妙和神奇,而且彰顯出其應有的活潑、活性與活力,恍若走進一所“夢工廠”。那么

    RNA病毒聚合酶具有一個與宿主適應相關的特征區域

      RNA病毒編碼的依賴RNA的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簡稱RdRP)是一類獨特的核酸聚合酶,在病毒基因組復制和轉錄過程中發揮核心作用,是抗病毒藥物研究的熱點靶標。病毒的RdRP由于可與其他功能域融合或與其他病毒蛋白共折疊,其整體結構多樣性較高,但其催

    2019年8月HIV研究亮點進展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病毒,是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的一種病毒。1983年,HIV在美國首次發現。它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屬逆轉錄病毒的一種。HIV通過

    冷凍電鏡電子晶體學

    電子晶體學X-ray晶體學與生物電鏡的結合形成電子晶體學,綜合了三維密度圖和傅立葉變換數學理論,這可追述到D.De Rosier和A.Klug對T4噬菌體尾部的螺旋結構的研究工作上[2]。通過獲得已制好的結構規則的二維晶體的高分辨率電子密度圖,我們可以解析出它的原子水平結構,螺旋對稱樣品或二十面體對

    重大突破: 我國科學家揭示HIV感染人體的機制

      近日,美國《科學》雜志—美國科學促進會在上海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該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性進展——由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和美國 Scripps研究所的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成功解析了CCR5蛋白質分子的高分辨率三維結構,并據此解釋了抗艾滋病毒感染的藥物馬拉維若是如何作用于該受體分子進而阻斷病

    2019年中國學者發表CNS統計,誰是CNS發表之王?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線發表了186篇文章,其中生命科學領域有109篇,材料學有30篇,物理學有20篇,化學有12篇,地球科學有15篇。iNature團隊對于這些文章做了系統的總結:  按雜志來劃分:Cell 發表了31篇,Nature 發

    科學家破解基孔肯雅病毒入侵機制 為疫苗設計提供靶點

      5月9日,中國科學院高福團隊在《細胞》(Cell)雜志上發表了題為Molecular Basis of Arthritogenic Alphavirus Receptor MXRA8 Binding to Chikungunya Virus Envelope Protein 的文章,首次從分子水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