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我們想讓公眾理解我們想做的事、為何我們需要做,以及我們如何安全地做。 批評者認為,功能獲得研究不可能預測H7N9或其他病毒是否將變成流行性病毒。 流感專家希望也能給自己接種疫苗,以防止另一場大爭論的爆發。在近日發表于《自然》和《科學》雜志上的一篇通訊文章中,22位研究人員主張啟動H7N9禽流感病毒潛在風險實驗。自3月份以來,中國已發現了多例人感染H7N9病例,一些科學家擔心這將發展成為致死性人類流行疾病。 上述研究人員大多數效力于美國資助的實驗室,他們也詳述了相關研究的安全性和防范措施。他們將采取各種措施預防自己創造出來的危險病毒“逃出”實驗室,或者落入恐怖分子之手。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HHS)也在另一篇相關的通訊文章中宣布,將對那些由他們資助的實驗項目設置新審查流程。 公開意圖 “該公告的意圖是,阻止類似2011年研究另一種禽流感病毒H5N1的科學家卷入全球性爭論的事件再次發生,這些爭論......閱讀全文
傳播途徑人流感:人際傳播。通常在人員密集地區容易流行。禽流感:可通過禽感染人。H7N9禽流感尚無人際傳播證據 潛伏期人流感:一般為1~4天,平均為2天。禽流感:一般為1~3天,通常在7天以內 死亡率人流感:普通流感可致死,但死亡率較低。 禽流感:一般死亡率可達60% 核心提示 4月2日
新年伊始,浙江、廣東、北京等多地接連報告數十例人感染H7N9病毒的病例。通過對報告病例的深入調查研究,昨天,國家衛計委發布2014年版《人感染H7N9禽流感診療方案》指出,禽流感病毒或通過接觸病毒污染的環境傳播至人,不排除有限的非持續的人傳人。病毒潛伏期也由去年定義的一周縮短至 3-4天,各
H7N9,讓上海市民繃緊了神經。 自3月31日上海官方通報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以來,市民對于H7N9禽流感的相關信息和防治知識的需求量激增。從4月7日開始,12345市民服務熱線有關H7N9禽流感問題的咨詢數占比已經超過12%。僅在4月7日當日,就有多達771次來電,詢問有關H7N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日前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人感染H7N9禽流感診療方案。方案指出,根據流感的潛伏期及現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調查結果,潛伏期一般為7天以內。以下是全文: 人感染H7N9禽流感診療方案 (2013年第1版)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亞型禽流感病
4月7日,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布了預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指南。該指南綜合了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世界衛生組織(WHO)針對H7N9禽流感的診療方案和疑難解答,對H7N9潛伏期、早期癥狀和預防建議等熱點問題,作出詳解。 記者將指南內容編選如下: 1、什么是H7N9禽流感?
鐘南山:H7N9之戰 演播室: 各位晚上好,歡迎收看《面對面》。在過去的兩周,H7N9這個新型的禽流感病毒引起了全國上下密切地關注。每一天,都有新增的確診病例,數字在一天天不斷地增長。而與此同時,在民間關于“H7N9是SARS重演”“H7N9與黃浦江死豬事件相關”的流言也喧囂四起。就在本周五
自3月31日我國確認發現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以來,4月14日是單日報告病例最多的一天,增11例;15日又增3例。確診病例增多,以及分布范圍逐漸擴展到北京、河南,引起公眾極大關注。 疫情是否加重?病毒是否“北上”?4月15日,中國疾控中心“人感染H7N9禽流感”應急技術組專家羅會明接受記
我國成功研發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這本是一件好事,但卻被媒體誤讀為,科學家已成功研制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其實,截至目前,國內外尚未有任何一種H7N9疫苗被批準上市。 新聞回放 根據新華社消息,我國在H7N9禽流感疫苗研發中有重要進展,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聯
去年初,一種新型的人感染禽流感病毒H7N9來襲。經過30多天的檢測、分離,直至2013年3月29日最終確認新型病毒,中國成為首個面對人感染H7N9的國家。 進入2014年1月,浙江、廣東、廣西、福建、湖南、江蘇、上海7省市報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154例,其中死亡31例。不到一年間
中國內地近日先后發現7例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且集中于長江中下游毗鄰的三省市,引發社會關注。對此,中國多地啟動防控部署,并積極向社會通報相關措施。官方多個機構和相關專家在提醒公眾注意預防的同時,也強調目前并未發現該病毒可人傳人,不必恐慌。 2名確診病例已死亡1人病危仍在救治
最新的一項研究提示,近期在我國導致人感染的新型H7N9流感病毒與同一時期存在于活禽市場上的H7N9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為采取進一步防治措施提供了依據。 這項名為“”的研究論文將于近期發表于《科學通報》英文版,從病原學角度初步揭示了新型H7N9流感病毒的特征,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陳化蘭科研團隊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近期在我國導致人感染的新型 H7N9流感病毒與同一時期存在于活禽市場上的H7N9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在國際上首次從病原學角度揭示了新型H7N9流感病毒的來源,為我國科學防控 H7N9禽流感提供了重要依據。其相關研究論文4月20
2013年4月2日,安徽省淮北市,商販在菜市場內銷售活雞。 在抗擊“非典”(SARS)勝利10周年之際,一場新的疫情又在引發人們的擔憂。今年3月31日,中國發現全球首例人類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截至4月3日,全國共確認9例感染病例,上海2名患者已經死亡,安徽1名患者以及江蘇省南京市4名患者均病情
據農業部網站消息,為進一步加強動物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全面強化疫情排查和病毒監測,及時處置突發情況,農業部印發了《動物H7N9禽流感緊急監測方案》和《動物H7N9禽流感應急處置指南(試行)》。 《動物H7N9禽流感緊急監測方案》明確,已發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和經國家禽流
截至目前,全國共確診H7N9禽流感病例120人,其中死亡23人,病例分布于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河南、山東、江西、福建、臺灣等地。目前病例處于散發狀態,還沒有發現人傳人的證據。 據新華社電 記者4月26日從農業部獲悉,截至目前各地沒有從家禽養殖場分離到H7N9禽流感病毒,也未
截至目前,全國共確診H7N9禽流感病例120人,其中死亡23人,病例分布于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河南、山東、江西、福建、臺灣等地。目前病例處于散發狀態,還沒有發現人傳人的證據。 據新華社電 記者26日從農業部獲悉,截至目前各地沒有從家禽養殖場分離到H7N9禽流
昨天(4月8日),世衛組織駐華代表藍睿明說,黃浦江死豬的因素可能很多,不必將死豬與目前人感染H7N9病例相聯系。 他重申,目前尚無證據顯示,人感染的H7N9禽流感病毒,有持續的人際傳播能力。因此,世衛組織不建議世界各國各地區在入境口岸實行特別篩查,也不建議實行任何旅行或貿易限制措施。 上述表
中新網4月9日電綜合報道,截至目前,中國內地共報告24例確診病例,其中死亡7例。中央和地方密切關注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并針對疫情防控等情況,以發布會、通告等多種形式,對公眾答疑解惑。世界衛生組織對中國政府在此次疫情中的表現給予了充分肯定。 確診病例分布于4省市 尚無更多地區報告新病例
防控禽流感不懈怠,對疫情不隱瞞,及時向社會通報相關信息。職能部門要進行防治,還要從監控畜禽類的疫情著手來防范禽流感。 繼上海兩名甲型H7N9禽流感男性患者死亡,江蘇省衛生廳昨日通報,該省確診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至此,全國已經發現7例病例。 盡管目前治療禽流感有比較有效的藥物
防控禽流感不懈怠,對疫情不隱瞞,及時向社會通報相關信息。職能部門要進行防治,還要從監控畜禽類的疫情著手來防范禽流感。 繼上海兩名甲型H7N9禽流感男性患者死亡,江蘇省衛生廳昨日通報,該省確診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至此,全國已經發現7例病例。 盡管目前治療禽流感有比較有效的藥物
從北京市衛生局獲悉,一位61歲女性病人來京就診在北京朝陽醫院確診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除重癥禽流感外,癥狀還有病毒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感染中毒性休克、急性腎功能衰竭、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目前病情危急。 7月10日,她出現咳嗽、發熱等癥狀,自測體溫38℃,自行口服藥物,癥狀未緩解
●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來自于東亞地區野鳥和中國上海、浙江、江蘇雞群的基因重配。這種基因重配是一種常見現象,但對人類致病是極小概率的隨機事件。――中科院 ●重點推進臨床診斷試劑開發、疫苗研制等重點工作,預計在兩個月內完成核酸診斷試劑的臨床驗證,7個月內完成人感染H7N9禽流感預防性疫苗研制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線發表了中國醫學科學院和北京協和醫學院研究人員關于應用單克隆抗體治療H7N9禽流感病毒的最新研究進展,這項研究對于H7N9禽流感病毒預防和治療,預防H7N9禽流感病毒大流行具有重要意義。 2013年2月,H7N9禽流感病毒亞型在中國華
繼上海兩名甲型H7N9禽流感男性患者死亡,江蘇省衛生廳昨日通報,該省確診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至此,全國已經發現7例病例。 盡管目前治療禽流感有比較有效的藥物,例如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發布,H7N9病毒對達菲敏感,可以初步確定使用達菲抗御和治療H7N9禽流感,但是,和其他疾病尤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4月6日發布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信息。4月5日17時至4月6日17時,全國報告新增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2例。2例新增病例均來自上海市,正在積極救治中,所有密切接觸者目前未發現異常。截至6日17時,全國共報告18例確診病例,其中死亡6人。病例分布于上海(8例,死
4月16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浙一”)ICU病房主任醫師方強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稱,目前,浙一首創了一種治療技術,即將“人工肝血液凈化技術”(簡稱:人工肝技術)嫁接到“H7N9禽流感”的醫治上,該技術已在6位H7N9禽流感患者身上投入使用,其中,首例使用該技術的患者肺部炎癥
新型禽流感病毒H7N9在中國感染人數不斷上升,截止4月8日,感染人數至24人,死亡病例上升至7例。這種在禽類屬于低致病率、而在人類造成高死亡率的病毒,引起科學界的高度關注。H7N9禽流感病毒分析,最重要的方向之一——基因溯源近日已有初步結論。 中國科學院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研究人員
研究已經證實H7N9具備人際傳播的潛能。隨著秋季天氣轉涼,H7N9禽流感是否會再次來襲?專家表示—— 近日,中國香港大學研究人員與英美科學家共同破解了H7N9禽流感病毒的“組裝”之謎。他們發現,活禽市場的家雞正是病毒的源頭。 今年3月,全新的H7N9禽流感病毒在我國長三角地區被發現。
日前,“禽流感來了,誰為患者埋單”的討論異常熱烈,有媒體吁免費治療H7N9禽流感患者。對此,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稅系主任、教授林江表示,使用公共財政資金為H7N9禽流感患者埋單的前提是:H7N9禽流感具有人到人的傳染性。(4月7日《齊魯晚報》) 對H7N9禽流感的防治,是否已經到了應該對患者免費
中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存在人體血漿中的一種蛋白“血管緊張素II”和H7N9禽流感的病死率相關,“血管緊張素II”指標越高,H7N9禽流感患者病死率越高 這項研究成果由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聯合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科研人員共同完成,于北京時間5月6日發表于《自然—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