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診斷領域的創新技術合作
過去十年,各個醫藥領域都轉向個體化治療,個體化治療主要通過生物標記物和配套的伴隨診斷(CDx)來劃分病人群體。生物制藥企業與成熟的體外診斷(IVD)公司合作開發伴隨診斷測試,這一模式已被證明普遍有效。然而,個體化治療的諸多驅動因素給伴隨診斷行業帶來了快速變革,促使生物制藥企業全面評估新的伴隨診斷技術,并縝密規劃新技術的合作。 伴隨診斷領域現有合作:基于有效成果 目前,個體化治療大多被應用于腫瘤領域(見圖1)。在伴隨診斷基礎上進行的腫瘤治療基本都采用"一藥一測"的模式,以此選擇合適的治療藥物。 不僅如此,大多數生物制藥企業都有一套成熟計劃推進個性化治療。 不過由于這些企業普遍缺少診斷試劑開發和商業化的專家,他們通常會選擇與體外診斷公司合作。毫無意外,在和已上市藥品相關的合作中,大部分都有國際性腫瘤診斷企業的身影,如雅培分子診斷部門(Abbott Molecular)、丹麥癌癥診斷公司丹科/安捷倫(Dako/Agilen......閱讀全文
基因診斷——耳科診斷領域的重大進步
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完成使得生物醫學的面貌將有很大的改變,而基因診斷是其中一個最直接影響當今臨床醫學理論和實踐模式的技術革命。 耳聾是臨床上最常見的遺傳病之一,據各國統計,每1000個新生兒中,有1至3名聽力障礙兒童,其中至少一半與遺傳因素有關。另外在大量的遲發性聽力下降患者中,亦有許多患者由自身
中國診斷領域首個獎勵基金正式啟動
9月17日,“羅氏診斷中國醫學及生命科學教育研究基金”于滬正式啟動。該基金共計人民幣100萬元,期限5年,將首先在8所全國重點醫科院校內評選,是中國診斷領域首個面向國內廣大科研人員的獎勵基金。 據了解,“羅氏診斷中國醫學及生命科學教育研究基金”是由體外診斷公司羅氏診斷產品(上海
校企攜手,共促胃癌診斷領域新突破
6月21日,成都博奧新景醫學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奧新景)與上海交通大學在上海交大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舉行了簽約儀式,成都博奧新景醫學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高云先生和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陶生策教授代表雙方簽署了本次協議,博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兼技術總監邢婉麗教授、博奧新景醫學科技有限
伴隨診斷領域的創新技術合作
過去十年,各個醫藥領域都轉向個體化治療,個體化治療主要通過生物標記物和配套的伴隨診斷(CDx)來劃分病人群體。生物制藥企業與成熟的體外診斷(IVD)公司合作開發伴隨診斷測試,這一模式已被證明普遍有效。然而,個體化治療的諸多驅動因素給伴隨診斷行業帶來了快速變革,促使生物制藥企業全面評估新的伴隨診斷
腫瘤精準免疫診斷領域趨勢有哪些
千百年來,癌癥一直是人類生命健康的最大威脅。據《2017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統計,我國每年有約1萬人確診為癌癥,平均每分鐘就有7個人確診。 免疫療法為腫瘤治療帶來新的希望,反應率成瓶頸 腫瘤免疫療法(Immuno-Oncology Therapy,I-O)首次出現于 19世紀末期,經過130
伴隨診斷領域的創新技術合作
過去十年,各個醫藥領域都轉向個體化治療,個體化治療主要通過生物標記物和配套的伴隨診斷(CDx)來劃分病人群體。生物制藥企業與成熟的體外診斷(IVD)公司合作開發伴隨診斷測試,這一模式已被證明普遍有效。然而,個體化治療的諸多驅動因素給伴隨診斷行業帶來了快速變革,促使生物制藥企業全面評估新的伴隨診斷技術
-GEN:分子診斷領域新貴公司-TOP20
據Kalorama預計分子診斷行業到2017年預計會增長到76億美元,而Grand View Research也表示,到2020年分子診斷行業會超過80億。這樣誘人的前景讓該領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巨頭企業和小型公司。 該領域最大的玩家包括大家熟悉的羅氏、Qiagen(凱杰)、BD、雅培以及一些新
2015年癌癥診斷領域研究突破性進展
一直以來,癌癥的診斷研究領域都是科學家們關注的重點,近年來隨著研究的深入,許多新型的癌癥檢測技術不斷涌現,比如癌癥液體活檢技術,microRNA檢測工具、成像追蹤技術等,本文中小編就盤點了2015年癌癥診斷領域的研究亮點。 【1】4篇權威期刊論文聚集癌癥血液檢測 雖然實體腫瘤的檢測仍然是癌癥
IVD細分領域——分子診斷技術及產業現狀
?? ? ? ? ? ? ? ? ? ? ? ? ? ? ? ? ? ? 分子診斷是精準醫療的技術基礎,也是IVD增速最快的子行業,且國內外技術差異最小。分子診斷細分技術多,目前PCR最為成熟且應用最廣,基因測序相對最新。而隨著貝瑞和康和華大基因的先后上市,投資市場對基因
質譜技術在臨床診斷領域的應用趨勢
質譜技術是過去幾十年中受到臨床實驗室認可并快速發展的最新技術, 近十年來影響了醫學及臨床實踐的諸多領域。氣相色譜質譜(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技術最早被應用于各類臨床檢測, 此后各類型質譜技術被不同應用領域所接受, 包括毒理學、微生
島津在印度介入新生兒篩查診斷領域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印度一家總部在欽奈的醫療診斷企業Labsystems Diagnostics宣布與島津公司在新生兒篩查的臨床診斷(NBS)方面達成戰略聯盟。 雙方將在Labsystems Diagnostics領先的試劑技術和島津的優秀儀器基礎上實現新生兒更迅速、更準確的檢測。Labs
安捷倫科技簽約收購Lasergen公司-向診斷領域擴張
此次收購明確安捷倫戰略方向:向診斷領域擴張,并構建全方位常規臨床下一代測序工作流程 2018 年 4 月 10 日,北京——安捷倫科技公司(NYSE:A)與 Lasergen 公司日前宣布雙方已經簽署最終協議:安捷倫以 1.05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Lasergen 公司剩余股權。Lasergen
基因芯片技術在疾病診斷領域的應用
基因芯片作為一種先進的、大規模、高通量檢測技術,應用于疾病的診斷,其優點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高度的靈敏性和準確性;二是快速簡便;三是可同時檢測多種疾病。如應用于產前遺傳性疾病檢查,抽取少許羊水就可以檢測出胎兒是否患有遺傳性疾病,同時鑒別的疾病可以達到數十種甚至數百種,這是其他方法所無法替代的,非常有
液體活檢在腫瘤檢測及診斷領域的巨大潛力
液體活檢是近來正受到越來越多關注的一種可能用于腫瘤診斷的方法。與傳統的組織活檢相比,液體活檢是一種非侵入型的手段,它只需從受試者身上抽取少許血樣,并對其進行DNA檢測便可獲知結果。這些血樣中可能含有因腫瘤細胞凋亡而釋放出的DNA,后者游離于血液中,可用于檢測腫瘤中所含有的基因突變,進而判斷腫瘤目前所
體外診斷領域功能微納米材料研究綜述論文
多因子生物檢測,即在復雜生物樣本中同時檢測一系列目標物,對于分析生物反應和過程、疾病診斷等方面都比單因子檢測有著明顯的優勢,并對人類健康問題和生命科學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而針對目前多因子檢測領域還存在的一些關鍵性的問題,例如如何增加可分辨的信號數量用于待測物編碼、如何提高整個體系的檢測性能以滿足
免疫金標記技術在體外診斷領域的應用
生產企業必須能夠克服大量的技術難題才能制備出能應用于診斷領域的免疫金復合物。免疫金標記技術是一種將膠體金顆粒與包括抗原、抗體在內的許多蛋白質標記形成免疫金復合物的技術。雖然這種免疫金標記技術呈 現出多種多樣的應用方式,但目前主要應用是以快速檢測試紙盒的形 式使用于疾病的診斷和監測。1在過去的十年里,
2017回眸:體外診斷領域突破性成果概覽
體外診斷(In Vitro Diagnosis,IVD)技術在現代社會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其在疾病預防、診斷、監測以及指導治療的全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現代疾病與健康管理不可或缺的工具。目前臨床上80%以上的疾病診斷都依靠體外診斷技術,也被人譽為了醫生的“眼睛”。各種新技術、新方
羅氏收購CMI增強血液病檢測診斷領域競爭地位
羅氏(Roche)今天宣布,已收購總部位于美國波士頓馬薩諸塞州的Constitution Medical Investors(CMI)。CMI是一種高度創新性血液檢測系統(核心技術為Bloodhound)的開發商,該系統能夠提供與血液相關疾病更快速更準確的診斷,從而改善患者的護理。 根
2020盤點,腫瘤精準免疫診斷領域有哪些趨勢
千百年來,癌癥一直是人類生命健康的最大威脅。據《2017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統計,我國每年有約1萬人確診為癌癥,平均每分鐘就有7個人確診。 免疫療法為腫瘤治療帶來新的希望,反應率成瓶頸 腫瘤免疫療法(Immuno-Oncology Therapy,I-O)首次出現于 19世紀末期,經過130
微電子所在全血細胞計數即時診斷領域取得進展
全血細胞計數作為臨床檢驗領域中最常用的血液檢驗項目之一,可實現對血液中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等細胞子類的識別與計數,在血細胞形態或濃度異常相關疾病的診斷及療效評估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全血細胞計數的現場診斷/即時診斷(POCT)有望超越醫院和檢驗中心等傳統醫療場所,進入家庭及采樣現場,實現個體化健
微流控芯片在疾病診斷領域的研究進展
微流控芯片具有高通量、分析速度快、污染小、所需樣品量小、廉價、安全等優點,在臨床診斷和疾病篩查領域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本文針對近年來微流控芯片技術在疾病診斷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從疾病標志物檢測、細胞篩選和藥物代謝研究及疾病診斷微流控芯片裝置的發展現狀等方面概述其在疾病診斷方面的應用和發展。近年來,微
羅氏診斷2022的本土化合作,這些領域備受關注
近年來,羅氏在中國布局了創新中心、制造基地、孵化器等,不斷提升本土創新、研發和生產實力,憑借創新技術及本土化的合作,充分參與到國際國內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中。 對2022年羅氏診斷官方發布的消息的梳理發現,2022年全年羅氏診斷分別與熱景生物、九州通、艾米森、蘭衛醫學、華大智造、菲鵬生物、東方基
分子診斷領域:羅氏王者風范的最佳體現cobas-6800/8800
自新冠疫情開始,分子診斷在國內發展迅猛,同樣分子實驗室也同樣面臨跨平臺管理、報告時間、人員值守、緊急樣本處理等方面的諸多挑戰,國內很多廠家也推出了分子流水線。正如生化免疫流水線一樣,理想的分子診斷行業的設備應滿足:可靠:單個系統具有更多項目高效:每個系統的高通量靈活:可同時進行測試,可隨時上載新測試
質譜領域,臨床檢驗的下一個診斷藍海
質譜技術在生物、物理、化學、臨床醫學、空間探索等領域都有所應用。截至目前,北美是最大的區域性質譜市場,而美國主導北美質譜市場,此外美國也是主要質譜制造公司的所在地。有報告稱,亞太預計將成為增長最快的質譜市場,主要推動因素包括該地區主流產品的快速進入,亞太地區作為CRO和CMO活動的中心地位升級,醫療
猴痘病毒診斷試劑及中和抗體研發領域獲新進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235.shtm 近日,南方醫科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教授沈晨光、趙衛團隊在猴痘病毒診斷試劑及中和抗體研發領域取得系列研究成果。相關論文發表于Emerging Microbes & I
臨床質譜行業:診斷領域中的-另一個“基因測序”
近期迪安診斷牽手國際質譜龍頭丹納赫子公司SCIEX,安圖生物發布新產品微生物質譜,質譜到底是什么?主要應用在什么領域?哪些企業將是優先布局者?哪些企業有望首先分享這個市場?本文作為市場首篇質譜行業報告,我們將和您一同探討這個市場的潛力。我們認為質譜有望成為診斷市場中的下一個“基因測序”,是具有很大市
盤點2016年心臟病領域研究進展:聚焦CVD預防、早期診斷
2016年,研究人員已在心臟病學領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使得我們能更好開發出預防、診斷和治療心血管疾病的策略。那么,今年究竟哪些研究獨樹一幟呢? 目前,心血管疾病(CVD)仍然是全球一大殺手,約占所有死亡人數的31%。 正因為如此,心臟病研究者們特別關注如何阻止疾病的發生、如何更準確地診斷疾病
臨床質譜檢測:診斷領域中的-另一個“基因測序”
今天小編與您從臨床治療領域中分享質譜更多的應用。3年前,70多歲的老人李華(化名)進行了食道癌手術切除腫瘤,并一直進行腫瘤復發監測。去年4月,雖然CEA、AFP等腫瘤標志物檢測結果正常,影像復查卻在他肺部發現兩處陰影。疑似是腫瘤復發,是否需要再次治療呢?恰巧,飛行時間臨床質譜系統基因檢測不僅給出了答
臨床質譜檢測:診斷領域中的-另一個“基因測序”
今天小編與您從臨床治療領域中分享質譜更多的應用。3年前,70多歲的老人李華(化名)進行了食道癌手術切除腫瘤,并一直進行腫瘤復發監測。去年4月,雖然CEA、AFP等腫瘤標志物檢測結果正常,影像復查卻在他肺部發現兩處陰影。疑似是腫瘤復發,是否需要再次治療呢?恰巧,飛行時間臨床質譜系統基因檢測不僅給出了答
珀金埃爾默2020Q3財報:診斷領域收入增長93%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珀金埃爾默近公司近日公布了截至2020年10月4日的第三季度財務業績。 珀金埃爾默公司在2020年第三季度,GAAP每股收益為1.57美元,而2019年第三季度GAAP每股收益為0.53美元,第三季度的GAAP收入為9.64億美元,而2019年第三季度為7.069億美元。當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