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回應張曙光索賄2300萬評院士
聲明中說,中科院未曾收到與張“花錢參評”的相關投訴。如查實哪位院士有受賄等違法行為,中科院絕不姑息,歡迎社會監督。 聲明中說,我們從媒體報道中注意到,原鐵道部運輸局局長、副總工程師張曙光在法庭上供稱,其受賄的部分錢財用于參評院士。張曙光曾于2007年和2009年被鐵道部推薦為我院院士候選人,兩次均未當選。 中科院學部工作局表示,在張曙光參選過程中,中科院未曾收到與張“花錢參評”的相關投訴。在此次有關方面的司法調查中,如查實哪位院士有受賄等違法行為,除其本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外,中科院將按照院士章程的規定和程序嚴肅處理,絕不姑息,歡迎社會監督。 聲明中說,中科院一貫堅決反對院士增選過程中的各種不正之風和違法違紀行為,近年來進一步加強了院士增選工作中各類人員行為規范的制度建設和執行力。今年是院士增選年,將嚴格按照《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把握增選標準,嚴格堅持院士評選的獨立性和學術性,嚴格執行增選行為規范和工......閱讀全文
多名院士呼吁徹查“張曙光花巨資評院士”
提起中國科學院對張曙光2007年參評院士材料的調查結果,中科院技術科學部院士、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潘際鑾依然十分不解:“我們都是學者,明白誰也不可能兩年時間寫兩本專著。” 2007年院士大會投票期間,針對張曙光所提交的學術成果是真是假,院士們爭議很大。潘際鑾說,當時,不少院士的疑惑是:他
中科院回應張曙光索賄2300萬評院士
聲明中說,中科院未曾收到與張“花錢參評”的相關投訴。如查實哪位院士有受賄等違法行為,中科院絕不姑息,歡迎社會監督。 聲明中說,我們從媒體報道中注意到,原鐵道部運輸局局長、副總工程師張曙光在法庭上供稱,其受賄的部分錢財用于參評院士。張曙光曾于2007年和2009年被鐵道部推薦為我
張曙光參評院士專著涉嫌造假
9月10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張曙光在庭審中。 三天前,原鐵道部副總工程師、運輸局局長張曙光法庭上一席供述,引發輿論嘩然。他稱當年收受企業2300萬元,是因參評院士“需要花錢”。中科院次日發聲明稱,張曾兩次參評落選,未曾收到過與張“花錢參評”相關的投訴。 根據新京報記者調查
院士幾年評一次?
中科院院士每兩年最多曾選60人,首先需要成為推薦人,推薦人必須要有3名或3名以上的老院士進行推薦才有效,然后,中科院各學部常務委員會組織院士對候選人進行評審和選舉,超過三分之二的人贊同的,按照分數投票從高到低,知道名額達到60人為止。
人民日報:讓“院士角逐”回歸學術
讓權力的歸權力、學術的歸學術,才能防范因兩者媾和而產生腐敗風險 兩次參評、兩度落選,最接近時距闖關成功僅一票之差;索賄兩千余萬元,蓋因評院士“需要花錢”——近日,原鐵道部運輸局局長、副總工程師張曙光賄選院士的案情逐步曝光,吸引公眾目光。此事所暴露出的權力對學術的干擾,無疑是一記警鐘。常言道
地方高校評院士之難,難于上青天!
本月,兩院院士增選名單成為全國科教界關注的焦點。 名單一出,上至頂尖高校和科研機構,下至普通地方高校,幾乎都第一時間報道了相關新聞。“熱烈祝賀XX教授當選院士、XX校友當選院士”,在各大高校新聞網和官方微信公眾號中頻繁出現。 不過,與頂尖名校和頂尖科研機構不同的是,大多數普通地方高校報道并非
盡快筑牢“科學名人堂”的“制度堤壩”
新華社9月10日播發了原鐵道部運輸局局長張曙光涉嫌受賄一案的庭審直擊。有報道稱,身居高位的張曙光并不滿足于官位,還一直努力當“學霸”,以維持其在鐵路領域的權威地位。他曾于2007年、2009年兩度參評中科院院士,但未如愿。據檢方指控,張曙光多筆受賄均與參評院士過程有關。為了參評過程中準備“學術
暖評:那些浮華的贊美 簡樸的老院士不會喜歡
劉先林院士一定無法理解,覺得讀不懂這個時代:研究了一輩子測繪,得過兩次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沒上過媒體頭條,沒受到輿論關注,可一張坐高鐵二等座工作的照片,卻讓自己成了網紅。很多網友都被那張照片感動了:滿頭白發衣著樸素的老先生在高鐵二等座上為一場講座認真地備著課,七十八歲高齡的劉先林是中國工程院首批
院士評韓春雨事件:是否有真正的科學發現才是關鍵
這幾天,關于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的最新發現是否可重復實驗的爭議持續發酵,引發了科技界甚至普通公眾的強烈關注。當眾多網友和公眾關注點落在“韓春雨是否造假”上時,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高福則表示,這并不是他最關心的問題。 13日,高福就此接受科技日報獨家專訪時說,對于這一事件要從三個
網傳航天投資董事長張陶評院士不成 痛毆兩院士致重傷
一則航天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陶謀求推薦院士不成惱羞成怒,毆打國際宇航科學院王晉年院士和吳美蓉院士致其重傷的消息在網上熱傳。依據《中國新聞周刊》從航天領域一位內部人士處獲取的文件,6月初,作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授權的投資管理主體的航天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其黨委書記張陶因為尋求王晉年和吳美蓉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