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又到一年諾貝爾獎揭曉時,有人說現在,世界各國的頂尖科學家也許都在凝神靜氣,期待著那通來自挪威諾貝爾委員會的電話。北京時間昨天(10月3日)傍晚,2011年度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率先揭曉,美國、盧森堡、加拿大三國的三名科學家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三名科學家的什么研究成果打動了諾貝爾獎的評委。 斯德哥爾摩時間10月3日11點30分,北京時間10月3日下午5點30分,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獲獎名單揭曉,獎項由美國、盧森堡、加拿大三國科學家共享,獲獎者分別是:來自美國加州拉霍亞斯克里普斯研究所遺傳學系教授布魯斯-比尤特勒和法國巴黎科學院院長、盧森堡科學家朱爾斯-霍夫曼、以及美國(前)洛克菲勒大學細胞生理和免疫學實驗室加拿大籍教授拉爾夫-斯坦曼。 諾貝爾委員會消息稱,美國科學家比尤特勒和盧森堡科學家霍夫曼的獲獎理由是他們對于“先天性免疫系統的活性作用方面的卓越發現”,而加拿大科學家斯坦曼則是在于......閱讀全文
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s)由美國人馬克?亞伯拉罕斯創辦,此人創辦了一份名為《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的科學幽默雜志,從1991年開始,每年頒獎一次。入選“搞笑”版諾貝爾獎的科學成果必須不同尋常,能激發人們對科學、醫學和技術的興趣。與其他學術
9月15日,2017第四屆諾貝爾獎獲得者醫學峰會在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開幕。五位諾獎得主、十余位中美院士、2000余位權威專家及國內外生物醫藥產業新銳領袖、資深投資機構齊聚“林城”貴陽,圍繞“科學:事實與虛構的博弈(Science-Fact and Fiction)”這一主
“2014諾貝爾獎獲得者醫學峰會暨院士醫學論壇”今天在北京舉行。會議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針灸學會共同主辦。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竺出席會議并講話。 陳竺強調,“我們應該逐步突破中西醫學之間的壁壘,建立融和中西醫學思想一體的21世紀的現代醫學,這種醫學要富有包容性,兼取兩者
或許有一天,我能以另外一種身份參加大會 林島諾貝爾獎得主大會是德國為了在二戰后恢復其科技和文化地位而資助的一個國際性會議。自1951年以來,在每年7月初,來自世界各國的諾貝爾獎得主聚集在風光秀麗的博登湖畔的林島,與挑選出來的優秀科學工作者、博士研究生和青年科學家一起,探討科學問題。今年會
7月3日下午,淳安舉行千島湖億美國際醫學抗衰老中心首席科學家簽約儀式,在縣委書記黃海峰的見證下,諾貝爾獎獲得者愛德華·莫索爾教授成功簽約為首席科學家,并設立“愛德華·莫索爾諾貝爾獎醫學生物學實驗室”。 這位大咖是什么來頭?是什么吸引他來到千島湖?他將為淳安做些什么?……記者為你細細解答。 他的
3月23日,2014·諾貝爾獎獲得者醫學峰會暨院士醫學論壇在京召開,主題為“現代醫學·中醫藥學·共融發展”。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會上說,中醫藥學注重實施個體化辨證論治,注重以治未病理念為核心、防患于未然而強調個人的養生保健,這與現代醫學模式相吻合,為現代醫學
從開始認識微生物領域到獲得諾貝爾獎,阿龍與醫學的親密接觸已經超過40年。在阿龍看來,堅持科研,就像堅持一場馬拉松比賽,只不過這一堅持可能需要20~30年才能有所成就。 休閑西裝、深藍色毛衣加一條少許褪色的牛仔褲,足蹬一雙黑色運動鞋……這就是阿龍·切哈諾沃的全部裝束,單從衣著,你無論如何想不到眼
2011年9月25日消息,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中國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屠呦呦9月23日在美國紐約舉行的拉斯克獎頒獎儀式上領獎。當日,有諾貝爾獎“風向標”之稱的國際醫學大獎――美國拉斯克獎將其2011年臨床研究獎授予81歲的屠呦呦,以表彰她“發現了青蒿素――一種治療瘧
在本月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新聞發布會上,一個問題在斯德哥爾摩大廳中引發了一陣緊張。提到因從過去中國傳統醫學使用的一種植物中獲得了抗瘧藥物青蒿素(artemisinin),藥理學家屠呦呦(Youyou Tu)得到今年一半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獎金時,一位中國記者問到:“我們是否可以說這是你們第一
3月24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中國醫院協會和中國醫師協會聯合主辦的“2014·諾貝爾獎獲得者醫學峰會暨院士醫學論壇—生物波皮膚色素血管病變分論壇”在京召開。 報告會上,北京東方建都醫院李飛、孫曉明分別就生物波在皮膚色素血管病變領域的臨床應用做了深入報告。報告指出,生物波技術是指運用符合人體
諾貝爾獎(The Nobel Prize)是根據瑞典科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Alfred Nobel)的遺囑創立的,分設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五個獎項,于1901年首次頒發。1968年,瑞典央行為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又設立了瑞典央行經濟科學獎,1969年首次頒發。 到201
來自洛克菲勒大學、科羅拉多大學等機構的五位科學家獲獎 美國醫學界兩大獎項——阿爾巴尼醫學中心獎(Albany Medical Center Prize)和March of Dimes獎今年獲獎者名單于上周公布,來自洛克菲勒大學、科羅拉多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因在免疫學和肌肉萎縮癥研究中的發現而
目前RNAi技術已經進入了生物科學研究的許多領域,成為了一種主要的生物學研究工具,發展得相當迅速,并受到了此次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的青睞,獲得2006年諾貝爾獎醫學/生理獎。然而這一才歷經十個年頭的技術依然對于許多研究人員來說還是很陌生的,以下是有關 i技術在哺乳動物細胞中應用的具體設計策略,主要
“他是美國科學院院士,曾分文不取,幫助北京生命研究所站穩腳跟。如今,作為北生所所長的王曉東是否實現了他當初的理想?他和北京生命研究所有著怎樣的淵源?如何帶領班子走到今天?北生所面臨著哪些問題,未來的路在哪里?請看王曉東和北京生命研究所的前世今生。” 2013年9月28日,由香港求是基金會舉辦的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細胞治療中心主任張愚8日介紹,本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的最大貢獻在于,他們創造了一套完整的“基因敲除小鼠”的方式,把任意改變小鼠基因變為現實,不僅可以研究單個基因在動物體內的功能,而且為人類攻克某些遺傳因素引發的疾病,提供了藥物試驗的動物模型。 張愚介紹,所謂“基
阿爾伯特·拉斯克(Albert Lasker)醫學研究獎是醫學界僅次于諾貝爾獎的一項大獎,1946年,由被譽為"現代廣告之父"的美國著名廣告經理人、慈善家阿爾伯特·拉斯克(Albert Lasker)及其夫人瑪麗·沃德·拉斯克(Mary Woodard Lasker)
□當代醫學的困惑,西方學者把它形容為“一道魔咒”,所謂“做的越多,抱怨越多”,“做得好了,形象糟了”。我不同意一些持民粹主義立場的報刊一味地做道德清算,似乎只要醫生“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就天下太平了。其實不然。 □現代醫學再發達,也沒有到“決生死”的地步,疾病、衰老、死亡都是自然現象,也
近年來,我國中醫藥界不斷在拓展中醫藥國際化之路。中國中藥企業主動尋求跨國合作,不斷追求中醫藥的國際認可,先后開展了多項循證醫學研究,帶來了國際上對中藥的逐漸認同。中國中藥企業在國際認證路上奮勇向前。據了解,目前,我國已有9個中藥品種在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申
7月3日中午,在千島湖畔億美國際醫學抗衰老中心,一位西裝革履的外國學者走上講臺發表演講,他就是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獲得者愛德華·莫索爾。 莫索爾是挪威心理學家、神經科學家,挪威皇家科學院院士,挪威科技大學卡夫利科系統神經科學研究所和記憶生物學中心創始主任。莫索爾和妻子在過去
81歲的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屠呦呦,登上了國際生物醫學大獎“拉斯克獎”的領獎臺:因為發現青蒿素——一種用于治療瘧疾的藥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 2011年度“拉斯克獎”頒獎典禮北京時間9月24日凌晨在紐約隆重舉行。拉斯克基金會將臨床醫學研究獎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其在治
瑞典哥德堡大學微生物與免疫學系教授Jan Holmgren(揚·霍姆格倫)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霍亂口服疫苗:Dukoral。目前,Dukoral是世界衛生組織唯一獲準在普通人群中應用的霍亂疫苗,在60多個國家獲得應用許可,已拯救眾多生命。 鑒于Jan Holmgren在霍亂疫苗研究方面
2012年12月07日,北京,2012年北京色譜年會熱烈召開。促進了北京地區色譜以及色譜相關領域的技術應用與交流。圍繞“色譜新技術及其應用”的主題,展開多場報告,內容包括蛋白質組學、色譜技術、色譜與質譜、色譜與核磁共振、金屬組學、代謝組學、生物氣味研究、環境分析等。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
很多患者在醫院檢查病情時,需要做X光、CT、核磁共振等一系列檢查。太赫茲(THz)波,一個尚未充分開發的電磁波段,或許將會改變這種狀況。 4月8日—9日,在以“太赫茲波在生物醫學應用中的科學問題與前沿技術”為主題的第488 次香山科學會議上,與會專家指出,由于太赫茲波具有反應物質結構與
很多患者在醫院檢查病情時,需要做X光、CT、核磁共振等一系列檢查。太赫茲(THz)波,一個尚未充分開發的電磁波段,或許將會改變這種狀況。4月8日—9日,在以“太赫茲波在生物醫學應用中的科學問題與前沿技術”為主題的第488次香山科學會議上,與會專家指出,由于太赫茲波具有反應物質結構與性質的指紋特性,并
太赫茲(Tera Hertz,THz)是波動頻率單位之一,又稱為太赫,或太拉赫茲。等于1,000,000,000,000Hz,通常用于表示電磁波頻率。太赫茲是一種新的、有很多獨特優點的輻射源;太赫茲技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交叉前沿領域,給技術創新、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提供了一個非常誘人的機遇可能引
太赫茲成像技術和太赫茲波譜技術由此構成了太赫茲應用的兩個主要關鍵技術。同時,由于太赫茲能量很小,不會對物質產生破壞作用,所以與X射線相比更具有優勢。THz時域光譜技術目前已經開始商業化運作,世界范圍內已經有多家企業開始生產商用THz時域光譜儀,主要是中國,美國,歐洲和日本的廠家。THz時域光譜技術的
太赫茲(Tera Hertz,THz)是波動頻率單位之一,又稱為太赫,或太拉赫茲。等于1,000,000,000,000Hz,通常用于表示電磁波頻率。太赫茲是一種新的、有很多獨特優點的輻射源;太赫茲技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交叉前沿領域,給技術創新、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提供了一個非常誘人的機遇可能引發科
太赫茲(Tera Hertz,THz)是波動頻率單位之一,又稱為太赫,或太拉赫茲。等于1,000,000,000,000Hz,通常用于表示電磁波頻率。太赫茲是一種新的、有很多獨特優點的輻射源;太赫茲技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交叉前沿領域,給技術創新、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提供了一個非常誘人的機遇。歷史早期
北京時間10月7日消息,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報道,瑞典發明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在100多年前創建了諾貝爾獎,時間是1895年。當時設立的獎項分別是:物理學,化學,生理學與醫學,以及和平獎。 今天,在118年后,這些獎項的設置基本上沒有出現過什么大的變動,除了在1968年的時候增加了一項“諾貝
港中大(深圳)舉行諾貝爾獎科學家實驗室揭牌儀式現場。港中大(深圳)瓦謝爾計算生物研究院揭牌成立。港中大(深圳)科比爾卡創新藥物與轉化醫學研究院揭牌成立。 4月10日,兩個諾貝爾獎科學家實驗室同時落戶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分別是由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里耶?瓦謝爾教授領銜的港中大(深圳)瓦謝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