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26日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上,廣受公眾關注的環境保護法修正案草案進入二審。經過10個月的研究,草案又有較大修改。其中,環保國策入法、企業事業單位違法排污擬“按日計罰”、環保公益訴訟須由環保聯合會提起、信息公開,對生態補償做出原則性規定等首次規定的多項制度備受關注。 現行環保法于1989年頒布實施,誕生于經濟體制改革初期的這部法律已經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多年來,修訂環保法的呼吁一直不斷,從1995年到2011年,全國人大代表共有2400多人次提出修改環保法的議案78件,2012年8月下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草案后,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一個月內,共收到9572位網民的11748條意見。 == 環保法修正案草案提交二審 擬首次規定多項制度 == 環保地位 環境保護基本國策首次入法 【草案規定】 “保護環境是國家的基本國策”,第一次被寫入了環保法修正案草案。 王毅委員說:......閱讀全文
根據當前環保工作的需要和公眾的需求,剛剛實施的新《環保法》單獨設置專章明確了環保部門、企業在環境信息公開、公眾參與方面的責任與義務。把環境信息公開制度以立法的形式作了具體的規定,從部門規章上升到法律制度,是新《環保法》的一大亮點。 為什么要公開環境信息? 近年來的實踐表明,環境糾紛和環境矛盾
從明年1月1日起,我國境內所有排污單位均要實行持證排污。這是新《環保法》作出的明確規定。據此,由環保部制定的《排污許可證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在公開征求意見。辦法也是新環保法的重要配套規定。 按照辦法規定,所有排污單位只有在取得了排污許可證的前提下,才算擁有了合法排污證明。對于無證排
有“史上最嚴”之稱的新環保法實施已將近一年,記者日前在山西、安徽、天津等地調研發現,有些地方環保部門用按日計罰等新手段硬措施查處了一批污染企業,但也有環保部門覺得受到的“夾板氣”更多了,在公眾高要求與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的硬任務之間的空間更促狹。與此同時,關乎新環保法“落地”的信息公開,
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將于2015年1月1日起執行。由于新《環保法》增加了按日計罰、查封扣押、行政拘留等條款,加大了處罰力度,被稱為“史上最嚴環保法”。這也意味著,從2015年開始,企業將面臨著一個更嚴格的環保執法環境。 在中國環境記協舉辦的“中國上市企業落實新修訂《環保法》座談會”上,環境保
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要求,排放污染物的企業要建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明確單位負責人和相關人員責任。近期,吉林石化、吉林油田、長春客車廠等企業積極貫徹落實新《環保法》,開展了環境檢查專項活動,加強涉重危險廢物、在線儀表、清潔生產以及環保“三同時”的監管,確保環境安全。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
6月7日晚,哈藥股份對之前央視《朝聞天下》報道的哈藥制藥總廠污染事件發布了公告。公告表示,初步評估由此事件而導致的部分車間限產,不會對正常生產經營造成大的影響,公司將嚴格遵守國家環保法律法規,不斷加強和提高環保管理工作水平,嚴格履行環保責任,努力推動企業健康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 那么,如此
舊版環保法正式施行于1989年,在此基礎上,經過20余年的努力,針對環保領域的水污染、大氣污染、噪聲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等專項法陸續出臺,形成了我國的環境保護法律系統。然而隨著經濟發展,環保法與現實不相適應的情況日益突出。 湖南省郴州市臨武縣副縣長段外賓長期分管環保工作,他告訴半月談記者,舊環
新環保法規定罰款無上限,業內人士稱魯抗醫藥可能面臨巨罰;2014年預虧1.2億;分析稱其股價靠概念支撐 2014年12月25日,山東魯抗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魯抗醫藥)被曝大量偷排抗生素污水。除此之外,魯抗醫藥還被指存在與第三方運營公司聯手造假污染數據。事件一出,立即引
2月3日,省政府印發《湖南省環境保護工作職責規定(試行)》。作為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實施后,湖南出臺的首個配套辦法,該《規定》對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省直34個職能部門、企事業單位和社會機構的環境保護職責做出了明確規定—— 環保之責 各歸其“主” 屢出重拳 環境執法力度加大
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即將實施。這是我國環境保護法制建設的又一重要成果,是對我國嚴峻環境現實的一記重拳,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環保部門要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實施好新環保法,不斷開創環境保護工作的新局面。 實施新環保法,前提是切實提高對新法重要意義的認識。新法將生態保護紅線寫入法律,劃定生態紅
4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修訂后的《環境保護法》(以下簡稱《環保法》)。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潘岳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新修訂的《環保法》貫徹了中央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吸納了各方面共識,是現階段最有力度的《環保法》。 潘岳說,針對此次修改,環保部
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于今年1月1日起實施,但《環保法》的規定具有原則性和概括性,各級環保部門普遍缺乏操作經驗,迫切需要制定配套的具體實施辦法,規范各項制度的適用范圍、實施程序和督查方式等。日前,環境保護部發布了《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按日連續處罰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28號),該配套辦法與《環保
近期,環境保護部印發了《“十三五”環境影響評價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并向社會公開,引起了廣泛關注和討論。為使各界深入了解其出臺的背景、主要內容和具體實施要求等,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環境影響評價司司長崔書紅,對《實施方案》進行詳細解讀。 1 中國環境報: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環
11月23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規劃財務司巡視員兼副司長尤艷馨、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介紹環境保護規劃財務工作的有關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記者關注的問題。 49名廳級干部在“綠盾20
編者按 去年5月,海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廳在“打擊典型水環境違法行為專項行動”中,對一批案件掛牌督辦;今年5月,該廳對掛牌督辦的案件開展“回頭看”行動,調查摸底一年來的督辦效果。 本文以地處海南島西部的海南思遠食品有限公司在1年掛牌督辦期間的變化為例,通過這一案件的查處始末,得以觀察環境整治專項
今年十一期間,北京霧霾再現。 ■將新聞進行到底 題記 國慶長假中,京津冀地區出現大范圍的霧霾污染天;湖北省宣判了大冶市非法傾倒含鉛、砷等重金屬危險廢物到農村的案件…… 如今,我國環境污染事故高發,侵害公眾環保權益事件層出不窮。該如何保障公民在良好環境中工作、生活的權利?受污染
今年十一期間,北京霧霾再現。 題記 國慶長假中,京津冀地區出現大范圍的霧霾污染天;湖北省宣判了大冶市非法傾倒含鉛、砷等重金屬危險廢物到農村的案件…… 如今,我國環境污染事故高發,侵害公眾環保權益事件層出不窮。該如何保障公民在良好環境中工作、生活的權利?受污染損害后,公民根據什么去要
2015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修訂案>》(以下簡稱新《環保法》)就要正式開始實施了。新《環保法》以違法排污“按日計罰、 上不封頂”、 “查封扣押、現場停產整治”等一系列極具威懾力的處罰措施被業內稱為史上最嚴環保法。 新《環保法》的實施再一次讓人們看到了我國政府鐵
半年過去了,新環保法及國辦《關于加強環境監管執法的通知》在西南地區的執行效果如何?6月下旬,環境保護部西南環境保護督察中心(以下簡稱“西南督察中心”)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召開“西南地區環境監管執法工作座談會”,西南地區5省、市、自治區環保部門負責人齊聚拉薩,交流探討。 “各地環保部門下了很大工夫
2014年4月2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環境保護法(修訂草案)》,修訂這部中國環境領域的基本大法是人們期待已久的,它標志著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新《環保法》已經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實施。新《環保法》規定了環境監測活動和統一監督管理的職責職能及相關法
“新環保法制定的規格很高。它加進了很多舊法沒有的內容,比如環境公益訴訟,比如配套措施里的按日連續處罰。而且由于新環保法本身的規格很高,一些過去的法規的檔次也被拔高了,執行起來的力度大大提高。”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如此評價新環保法出臺的意義。 如今,新環保法已生效
數據來源:新環境保護法實施情況評估報告 “史上最嚴”新環保法,因為增加了按日計罰、環評區域限批、環境行政拘留等強制措施,被喻為“長出了鋼牙利齒”。但一年的實踐表明,只有配以更強健的“咀嚼肌”,這些“鋼牙利齒”才能更有威力。 5月22日,由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王燦發教
1月1日,史上最嚴環保法正式施行。與新法相配套,環保部出臺的環保主管部門實施按日計罰處罰辦法,實施查封、扣押辦法,實施限制生產、停產整治辦法以及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等四個規章,也于近期實施。 對違法排污“零容忍”,嚴懲不法企業的“組合拳”相繼打出。其中,按日計罰對企業影響很大,受到社
環境保護部擬定的《環境保護公眾參與辦法(試行)》日前征求意見結束。意見稿提出,公眾可參與對可能嚴重損害公眾環境權益或健康權益的重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的調查處理。這也是新環保法的配套文件之一。 公眾是推動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力量,特別是一些民間環保組織和環保志愿者發揮著積極作用。在新環保法積極
近日,環保部部長周生賢在《人民日報》上撰文,提出“建立統一監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獨立進行環境監管和行政執法”,力推獨立而統一的環境監管執法。周生賢的表態,不僅令長久以來存在于中國環保監管中的機制弊端再次浮出水面,也引發了人們對于多個部門的環保相關職能可能并入環保部的大猜
短序:之前,很多環評人還抱著僥幸心理,去年剛修訂發布的環評分類管理名錄,應該不會這么快就修訂,環評還能搞搞。 可是,《關于積極發揮環境保護作用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指導意見》(環大氣[2016]45號)明確:2016年底前,完成建設項目環評分類調整。其中,對于基本沒有環境影響的項目,取消環評審
7月4日,新余市政府新聞辦、市環保局聯合舉行新余市環境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就2015年以來全市環保工作和群眾關心的環保熱點問題進行新聞發布。重點強調水質監管和大氣污染兩方面,并對這兩方面加強應對措施。 如何保障飲用水源地水質安全? 第三水廠水質異常事件發生后,大家更加關注城市飲用水源,那么目
隨著國家對環境問題的重視,以及民眾環保意識的加強,環保備受各方關注。在今年兩會上亦是熱門話題。針對環境污染與人群健康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駐會副主任呂忠梅接受了媒體專訪。 備受關注的2017年全國“兩會”落下帷幕,環境與健康的議題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打好藍天保衛戰”
7月27日,環境保護部在北京召開2015年上半年工作總結暨下半年工作部署會,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主持會議并講話 本報記者王昆婷7月27日北京報道 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今日主持召開會議,聽取部分司局關于上半年環境保護主要業務工作進展情況及下半年工作安排的匯報,分析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總結上半年工作
近年環境保護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環保領域迎來投資盛宴,環保行業步入高速發展期。環保將貫穿經濟社會的全過程。 伴隨著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不斷深入推進、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也在抓緊編制,孕育待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