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4-10 16:20 原文鏈接: Keytruda3期數據獲《柳葉刀》發表有望單藥一線治療肺癌

      無論患者PD-L1 TPS≥50%,TPS≥20%或TPS≥1%,Keytruda單藥治療的總生存期都優于化療組。

      3月末,PD-1抑制劑藥物Keytruda(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單抗)在中國大陸再獲批的消息引發業界關注。新適應癥為Keytruda聯合化療一線治療EGFR和ALK陰性的轉移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就在剛過去的假期,《柳葉刀》主刊又正式重磅發布了KEYNOTE-042研究結果,研究由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莫樹錦(Tony Mok)教授和廣東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廣東省肺癌研究所所長吳一龍教授領銜,為Keytruda單藥躋身NSCLC一線治療再添力證。

      驅動基因陰性的晚期NSCLC患者難以從靶向療法中獲益,免疫療法的應用有望為其帶來生存改善。KEYNOTE-001和KEYNOTE-010兩項研究確定了Keytruda在PD-L1表達增加的晚期NSCLC患者中的治療獲益。3期研究KEYNOTE-024顯示,在PD-L1腫瘤比例評分(TPS)≥50%的轉移性NSCLC患者中,Keytruda單藥治療與鉑類化療相比可以顯著延長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總生存期。KEYNOTE-042研究進一步探索了Keytruda單藥在PD-L1 TPS≥1%的患者中的療效,本次發表的是第二次中期分析結果。

      這項隨機、開放標簽的3期研究在32個國家的213個中心進行。研究招募了未經治療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NSCLC成人患者,患者EGFR或ALK陰性,PD-L1 TPS≥1%。根據招募地區、ECOG得分,組織學(鱗癌與非鱗癌)和PD-L1 TPS(≥50%或1-49%),患者被1:1隨機分組接受Keytruda最多達35個周期,或研究者制定的鉑類化療方案,用藥4-6個周期。

      2014年12月19日-2017年3月6日期間,共納入1274名患者,其中男性902人,女性372人,患者中位年齡63歲,47%的患者TPS≥50%,64%的患者TPS≥20%。分別有637名患者被隨機分入Keytruda組和化療組,兩組實際各有636名和615名患者接受了至少一劑治療,兩組分別有240名和282名患者還接受了至少一項后續其他抗癌治療。截至2018年2月26日,中位隨訪時間為12.8個月。

      與之前的研究相似,PD-L1表達更高的患者在Keytruda治療后獲益更顯著。但這次的數據進一步顯示,無論患者PD-L1 TPS≥50%,TPS≥20%或TPS≥1%,keytruda單藥治療的總生存期都優于化療組。對于TPS≥50%的患者,Keytruda組和化療組的中位生存期分別為20.0個月和12.2個月,Keytruda組死亡風險顯著降低31%。TPS≥20%和TPS≥1%的患者,死亡風險分別顯著降低23%(中位生存期17.7個月 vs 13.0個月)和19%(16.7個月 vs 12.1個月)。

      探索性分析顯示,即便在TPS為1%-49%的患者人群中,Keytruda對總生存期的改善也與化療相當,甚至還顯示出了一定優勢,但未達到統計學顯著。

      Keytruda組的兩年生存率普遍更高。在TPS≥50%的患者中,Keytruda組和化療組的兩年生存率分別為45%和30%;在TPS≥20%的患者中,分別為41%和30%;在TPS≥1%的患者中,分別為39%和28%;

      在TPS≥50%的患者中,Keytruda組對PFS的改善更明顯,疾病進展風險降低19%,兩組中位PFS分別為7.1個月和6.4個月。但這一優勢的顯著性未達到預設邊界,因此在TPS≥20%和TPS≥1%的患者沒有進一步分析兩個治療組對PFS改善差異的顯著性。研究團隊指出,PFS獲益未達到預期,可能是由于KEYNOTE-042患者群體在吸煙史和后續治療上的異質性更大,根據外部監測委員會的建議,研究團隊正在繼續更長期的隨訪來進一步評估PFS。

      在TPS≥50%,TPS≥20%和TPS≥1%的患者中,Keytruda組的客觀緩解率都更高。Keytruda帶來的持續緩解時間也更長,在所有患者中,中位持續緩解時間長達20.2個月,而化療組TPS≥50%,TPS≥20%和TPS≥1%三組患者的中位持續緩解時間分別為10.8個月,8.3個月和8.3個月。

      在安全性方面,Keytruda組任意等級的治療相關不良事件更少(63% vs 90%),其中,Keytruda組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最為常見(11%),化療組貧血更常見(37%)。Keytruda組也更少出現3級或更嚴重的治療相關不良事件(113例 vs 252例)。兩組均有2%的患者因治療相關不良事件而死亡(13例 vs 14例),各有9%(57例 vs 58例)患者中斷治療。

      研究團隊指出,KEYNOTE-042研究確認了Keyturda在PD-L1高表達NSCLC患者中的一線治療作用,對于PD-L1表達水平偏低的患者,也不失為一種合理的治療選擇。基于突出的生存獲益,以及更好的安全性表現,Keytruda單藥有望成為PD-L1陽性晚期NSCLC患者更優的一線治療選擇。

      同期刊發的社論則指出了有待進一步解決的問題。KEYNOTE-042研究中PD-L1 TPS≥50%的患者數量接近50%,這一比例遠遠超過了一般人群中的30%,這可能會放大不同TPS水平群體的治療獲益。其次,對于PD-L1 TPS為1%-49%的患者,Keytruda單藥能否改善PFS值得關注,對這部分患者,化療也許仍有價值,化療和免疫療法的聯合應用也值得進一步探索。但社論依舊贊同,KEYNOTE-042研究為晚期NSCLC患者最佳一線治療的確立增添了重要證據。

      目前,KEYNOTE-042研究仍在繼續隨訪中。根據吳一龍教授的微博點評,中國患者的數據也即將揭曉。期待更長期、更多亞組結果印證免疫療法的效果,為廣大NSCLC患者帶來更多治療選擇。


    相關文章

    北航生物芯片研究團隊開發肺癌精準診療新模式

    肺癌居我國各類惡性腫瘤首位,且患病人群呈年輕化趨勢,為精準篩選肺癌免疫治療獲益人群,“重塑”肺癌診療模式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常凌乾教授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納米醫療芯片提高了對免疫療法療效的預測準確率相關成果......

    北航生物芯片研究團隊開發肺癌精準診療新模式

    肺癌居我國各類惡性腫瘤首位且患病人群呈年輕化趨勢為精準篩選肺癌免疫治療獲益人群“重塑”肺癌診療模式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常凌乾教授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納米醫療芯片提高了對免疫療法療效的預測準確率相關成果日前發......

    SciAdv:讓癌細胞餓死的特殊藥物——DRP104靶向療法為肺癌治療帶來革命性突破

    本文臨床前研究結果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目前在臨床試驗中使用的藥物DRP-104或能提供一種有希望的方法來治療攜帶KEAP1突變所引起肺癌的患者。KEAP1的功能喪失在肺癌中頻繁發生,且與不良的患......

    重磅發布:首個血清標志物聯合檢測用于肺癌診療管理白皮書問世

    國家癌癥中心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癌癥防控形勢依然嚴峻。2022年,中國約有482.47萬新發癌癥病例和257.42萬癌癥死亡病例。其中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居所有惡性腫瘤之首1;近65%的肺癌患者在確......

    新研究或會成為肺癌更有效的治療靶點

    肺癌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SCLC)占比達到85%。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是NSCLC最常見的驅動突變基因。現在,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首次證明,EGFR的一個關鍵界面可能......

    世衛組織:肺癌成為全球新增病例數最多癌癥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2月1日發布最新報告說,2022年,全球新增癌癥病例約2000萬例,死亡病例約970萬例。這兩項數據中肺癌占比都是最高:新增肺癌病例250萬例,死亡病例180萬例。報......

    世衛組織:肺癌成為全球新增病例數最多癌癥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2月1日發布最新報告說,2022年,全球新增癌癥病例約2000萬例,死亡病例約970萬例。這兩項數據中肺癌占比都是最高:新增肺癌病例250萬例,死亡病例180萬例。報......

    全球首個肺癌圍手術期免疫治療研究獲進展

    1月16日,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胸科醫院教授陸舜牽頭開展的特瑞普利單抗聯合化療用于可切除非小細胞肺癌(NSCLC)圍手術期治療的Ⅲ期研究(NEOTORCH)成果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志》。這成為全球......

    突破!上海交通大學迎來2024年首篇JAMA(IF=121)

    輔助和新輔助免疫治療改善了早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臨床結果。然而,檢查點抑制與化療的最佳組合仍然未知。2024年1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學陸舜團隊在國際知名醫學期刊JAMA(IF=121)在......

    科學家繪制小細胞肺癌蛋白基因組學圖譜

    肺癌是全球癌癥致死的首位原因,而小細胞肺癌約占肺癌總數的15%,是所有肺癌亞型中惡性程度最高、預后最差的亞型,5年生存率僅為5%。與非小細胞肺癌形成鮮明對比,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手段單一,患者總生存率低。......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