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基因組重測序表明:野生大豆遺傳多樣性更高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五千年前,華夏始祖將野生大豆馴化,變成今天的“五谷”之一。而今,一項被稱為“大豆回家”的基因組研究計劃在其故鄉中國取得突破。 11月15日,由香港中文大學、華大基因研究院、農業部基因組重點實驗室、中國農業科學院等單位合作完成的《31個大豆基因組重測序揭示遺傳多樣性和進化選擇模式》在線發表,并將作為封面故事刊登于下期的《自然—遺傳學》雜志。 這項研究主要由港深兩地科學家合作完成,并在世界上首次對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全基因組進行了大規模遺傳多態性分析。 “重測序”開啟大豆差異化魔盒 “這是世界上首次大規模獲得野生和栽培大豆群體基因組數據。”文章共同第一作者之一、華大基因研發部門副總裁徐訊博士告訴記者。 據了解,研究人員運用新一代測序技術對17株野生大豆和14株栽培大豆進行了全基因組重測序,總共發現了630多萬個SNP(單核苷酸多態性位點),建立了高密度的分子標記圖譜。 S......閱讀全文
116份芝麻種質資源葉綠素含量多樣性的比較分析
芝麻是我國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也是傳統的優勢出口創匯作物,在國家食用油供給安全和種植業結構調整中 占有重要地位。芝麻在我國分布廣泛,各省市均有種植,其種質資源擁有量占全世界總數的1/4,多樣性十分豐富。芝麻種質資源的多樣性研究已經在表型性狀、 同工酶和DNA分子多態性等方面開展,但是基于單一性狀的多
種質資源庫對入庫種質資源的要求是什么?
??? 種植資源是人類的寶貴財富,種植資源中蘊藏著豐富多樣的基因資源,是育種專家培育農畜新品種的重要素材來源。而為了保存這些種質資源,人們采用種質資源庫這種保溫隔濕的設備來保存,通過常年保持低溫干燥的環境,來減緩種子新陳代謝的速度,延長種子壽命,使種子在幾乃至近百年仍不喪失原有的遺傳性和發芽能力。?
粵秈稻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和育種選擇基因獲鑒定
近日,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遺傳資源研究團隊利用廣東秈稻核心種質開展基因組多樣性和基因發掘工作,在鑒定廣東秈稻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和育種選擇基因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論文發表于Rice。該研究分析了廣東秈稻農家品種和育成品種改良歷程中的遺傳多樣性并鑒定了潛在受育種人工選擇的產量、抽穗期、品質等性
小粒咖啡種質資源全基因組重測序解析獲進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3/474824.shtm 隨著全球對特色咖啡需求的顯著增加,開發市場需求高的咖啡品種是必不可少的。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的科研人員,通過基因組重測序等方式發現的SNPs,或與咖啡中重要農藝性狀的重要基
海南椰子種質資源特點
椰子種質資源的特性是決定其開發價值的主要因素,因此科研人員針對海南椰子,選取了海南高種、馬哇、文椰78F1、黃矮、綠矮和紅矮6個品種作為分析對象。通過分析其特性,總結出了它們之間的差異性和穩定性。其中各類品種的椰子都能夠從種質資源庫得到。差異性對比主要分析海南椰子各品種間在形態特征、椰果組分和品質上
種質資源研究技術方案
《史記》有云:“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糧食問題在中國歷朝歷代都占據著極其重要的位置。新中國成立后,解決糧食問題、保證14億中國人民的糧食安全更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國務院2004年至2020年已連續十七年發布以“三農”(農業、農村、農民)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強調了“三農”問題
銀杏種質資源保存方式
我們知道,種質資源的保存非常有必要,只有做好種質資源保護工作,才能為育種研究提供更多材料。以銀杏種質資源來說,種質保存方式主要有三種:①就地保存。指在銀杏生長所在地通過保護銀杏原來所處的自然生態條件來保存銀杏種質。種質就地保存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適當地建立野生銀杏的自然保護區,這是自然資源保存的永久
農科院種質資源所解析綠豆基因組及馴化機制
種質資源所農作物種質資源收集保護和評價創新團隊在綠豆(Vigna radiata)基因組組裝及馴化機制研究上取得新進展。研究論文“Telomere-to-telomere, gap-free genome of mung bean (Vigna radiata) provides insights
采取林木種質資源保存庫開展種質資源離體保存的重要性
?? 林木種質資源是良種選育的基礎材料,也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近年來為了更好的收集和保存林木種質資源,建立完善的林木種質資源普查信息管理體系,林木種質資源保存庫的應用變得越來越重要,尤其是在種質資源離體保存方面,發揮了其重要的作用。?? 林木種質資源保存的原則是:?? 第一,以保護瀕危樹種不滅絕,
桑黃菌的種質資源
關于桑黃菌種質,目前已經作為產品提供的鑒定標本中被當作桑黃菌使用的物種就有很多,但所述桑黃菌均屬于木層孔菌(Phellinus Quél)。該屬很多子實體都具有褐色蹄形的共同點,因此宏觀上很多種具有相似之處。[1]
種質資源庫應用價值
隨著氣候環境和社會環境的改變,越來越多的農作物、林木種質資源等需要被保護,以避免消失的厄運。雖然我國對種質資源的認識起步較晚,但是由于種質資源的價值非常高,因此種質資源的保護和挖掘利用也得到了足夠的重視,不少地區更是建立了專業的種質資源庫來進行保存和保護。下面就來簡單介紹一下種質資源庫的應用價值。種
超級泛基因組助水稻種質資源遺傳變異挖掘利用
?水稻泛NLRs家族基因的共線性位點(左);基于全基因組SNPs的水稻系統發生樹(右)。中國農科院供圖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與國內多家高校、科研單位合作,組裝了251份高質量的水稻基因組,構建了目前植物中群體規模最大、基因組充分注釋、稻屬中最為系統的超級泛基因組。該圖譜
種質資源庫的設計原則
設計總原則: 安全性、可靠性、前瞻性和布局合理實用,符合環保要求,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考慮先進性(Ellis et al., 1990; 陳叔平1995)。由于種質資源庫的設計專業性非常強,因此,在工程設計過程中,必須始終貫徹上述設計思想與原則。1、 安全性植物種質資源是在不同生態條件下經過自然界長
基因工程“番”新種質資源
我國是番茄第一生產大國。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趨勢加劇,高溫嚴重影響番茄的生長發育。此外,從品種培育的角度來看,我國番茄種業也面臨著原始創新能力不足、原創性成果少等問題。因此,通過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抗高溫的作物新品種成為重要途徑之一。 近年來,揚州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丁海東課題組在番茄抗鹽方面已
種質資源庫管理系統軟件在砂梨種質資源管理中的應用
? ? 種質資源庫管理系統軟件是專門為種質資源庫管理開發的軟件,它能實現育種資源的預警提醒、動態出入庫管理與遠程檢索查詢,更加方便了育種信息化管理。? ? 此前,就有農業人士專門利用了種質資源庫管理系統軟件對砂梨種質資源進行了收集、整理、鑒定評價和創新利用,加強了種質資源規范化管理,促進資源信息交
廣東初步建立4大種質資源庫-30多萬份種質資源得以保護
農業種質資源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與重要農產品供給的戰略性資源。12日,記者從廣東種業大會了解到,廣東初步建成作物、畜禽、水產、微生物4大種質資源庫,30多萬份種質資源得以保護。 廣東省農業種質資源豐富,開展農業種質資源保護時間早、規模大。目前,廣東建有國家級作物種質資源圃6個、省部級種質資源庫1
大豆基因組重測序表明:野生大豆遺傳多樣性更高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五千年前,華夏始祖將野生大豆馴化,變成今天的“五谷”之一。而今,一項被稱為“大豆回家”的基因組研究計劃在其故鄉中國取得突破。 11月15日,由香港中文大學、華大基因研究院、農業部基因組重點實驗室、中國農業科學院等單位合作完成的《31個大豆基因組重測序揭示遺傳多樣性和
云南創新特色杜鵑花種質資源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聯合云南遠益園林工程公司開展特色杜鵑花種質資源利用及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實現了種質創新和技術突破。近日,該項目獲2011年度云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據昆明植物所研究員張長芹介紹,云南有杜鵑花320種,種質資源豐富。但花卉產業一直以鮮切花為主,特色木本花卉產業發展相對滯
千種野生種質資源匯聚兩園
紅色的錦帶花、白色的冰菊、粉紅色的芍藥、五顏六色的魯冰花開得正艷,野蘋果、野杏子、野歐洲李掛滿枝頭,望峰湖、醉心湖、翠月湖、平寧湖流水潺潺…… 盛夏時節,年近70歲的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新疆生地所”)伊犁植物園主任管開云站在伊犁植物園內,臉上滿是收獲的喜悅。 經過
保護牧草種質資源迫在眉睫
牧草種質資源更新繁殖 中國農科院草原所供圖 中國天然草原面積近60億畝,占國土面積的41.7%,牧草種子和植株的保存數量位居世界第二位,保存5.6萬份,但鄉土草種質資源僅占20%~30%,保存數量較少。 近日,國家牧草種質資源中期庫開工建設。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以下簡稱草原所)草資源與
夯實種質資源根基-打造硬核農業“芯片”
編者按?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種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隨著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世界各國在種業領域的競爭更加激烈。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種業該如何“強優勢、補短板、破卡點”,如何提高種源保障能力和種業創新能力?本報策劃了一組系列報道,聚焦種業創新的方方面面。 我國已建立以國家長期庫為核心,
種質資源庫怎么去制冷除濕?
種質資源庫的制冷除濕,應著眼于創造一個穩定而有規則的可控環境,同時能節約能源和充分發揮設備效能。其中對于種質資源庫內各室又有不同的要求:1、貯藏室。貯藏室空氣調節系統國內外近年來基本采用制冷除濕設備,送入貯藏室的低溫、干燥空氣應分布均勻,不能形成渦流。因此,常采用上部送風、下部回風的方式。在機房內或
種質資源庫科學貯藏荔枝種子
??? 廣東作為我國荔枝適栽地域最廣、種質資源最豐富、優良品種最多的省份,為了打造最具競爭力的優勢產業,廣東將建造世界最大的荔枝種質資源庫。這些資源可提供給科研、教學及育種單位研究利用。? ? 種質資源庫是通過低溫低濕原理將荔枝種子科學地加以貯藏,種質庫在接納到種子后,需對種子進行清選、生活力檢測、
海南椰子種質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海南椰子主要分為鮮食和加工兩類。鮮食一般選用嫩果,主要供應海南各旅游點及全國大城市的水果市場,作為鮮水果飲用要具有椰果外形美、風味較好、果型適中、方便攜帶等優點。矮種椰子具備鮮食嫩果的優點,屬于早結早熟的優良品種,果實大小適中,高產可達200個/株,椰肉細嫩甘香,椰子水鮮美清甜,矮 種嫩果不僅價格是
種質資源庫的類型及特點
植物種質資源庫是 指以植物種質資源為保護對象的保存設施。至1996年, 全世界已建成了1 300余座植物種質資源庫, 在我國也已建成30多座作物種質資源庫。種質入庫保存類型也從單一種子形式, 發展到營養器官、細胞和組織, 甚至是DNA 片段等多種形式。保護的物種也從有性繁殖植物, 擴展到無性繁殖植物
中國科學家宣布完成“蘭花基因組框架圖”
11月15日,中國科學家在深圳宣布完成“蘭花基因組框架圖”。蘭花基因組計劃的開展,不僅揭示蘭花的進化歷史和奧秘,為后續蘭花功能和進化基因組學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且為如何保護我國寶貴的蘭花種質資源提供科學的政策依據,為下一步開發和利用蘭科植物基因資源寶庫提供重要的資源平臺。 蘭科植物(蘭花
我國主導水稻基因國際研究離“設計水稻”更近一步
記者日前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由中國科學家主導的“3010份水稻基因組計劃”結出碩果,剖析了水稻核心種質資源的基因組遺傳多樣性,這一研究的重大成果將提升全球水稻基因組研究和分子育種水平,加快優質、廣適、綠色、高產水稻新品種培育。 水稻種群的基因有著豐富的多樣性和復雜的作用機制,是水稻育種改良的
云南省禾本科種質資源與基因組學省創新團隊通過認定
6月6日,由云南省科技廳主持,邀請有關專家,對“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禾本科種質資源與基因組學省創新團隊”進行認定,經專家組認真審查有關認定資料,聽取了團隊帶頭人李德銖的工作匯報。 專家組認為,該創新團隊通過三年的實施培養,建立了有國際影響力的禾本科植物的比較功能基因組學與進化基因組學研
全球三千份水稻核心種質重測序項目即將發布
在深圳市大鵬新區召開的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生物育種創新研究院科研用房升級改造工程啟動儀式上披露,由該創新研究院主導的全球3000份水稻核心種質的重測序項目接近完成,即將向全球發布。 據介紹,3000份核心資源基本涵蓋了世界上主要水稻品種的遺傳多樣性,其基因組測序的完成,將搭建起一個包含水稻全
我國已完成31個大豆基因組重測序
由香港中文大學、華大基因研究院、農業部、中國科學院等單位合作的“大豆回家”項目研究成果,“31個大豆基因組重測序揭示遺傳多樣性和進化選擇模式”11月14日在國際著名雜志《自然—遺傳學》上在線發表。 該研究首次對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全基因組進行了大規模遺傳多態性分析,為全球大豆的遺傳學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