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1月1日起,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開始實施,同時生效的還有4個配套辦法,昨天,環保部進行了解讀。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副局長曹立平介紹,4個配套辦法涉及按日計罰、查封扣押、停產整治、信息公開等方面,對如何執法做出了詳細的說明。辦法取消了“限期整改”的說法,環保部門在取得環境監測報告后三個工作日內送達排污者,責令其立即停止違法排污。如復查還發現違法,就可以實施按日連續處罰。“排污不停,執法處罰不止。” 據了解,這4個配套辦法分別是《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按日連續處罰辦法》、《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查封、扣押辦法》、《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限制生產、停產整治辦法》和《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 根據規定,按日連續處罰采取按照違法行為持續的日數不斷累加罰款數額的動態罰款模式,數額則為處罰決定書確定的罰款數額。計罰日數為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送達排污者之日的次日起,至環保部門復查發現違法排污行為之日止。 查封扣押也是辦法......閱讀全文
近年來,遼寧環境監管執法工作不斷探索創新執法手段,逐步建立了與金融、公安、供電等政府職能部門的執法聯動機制,同時強化督查、約談、公布“黑名單”等手段,以“組合拳”執法新模式適應環保新常態。 3年來,全省累計實施綠色信貸限制企業100家、實施綠色供電限制企業86家,移交公安部門環境污染案件41起
近年來,環境違法高發頻發,群眾反映強烈。國辦首次專門就環境監管執法發布通知,加強環境監管執法,有利于打擊環境違法,形成對環境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彰顯我國“向污染宣戰”的決心—— “嚴格依法保護環境,推動監管執法全覆蓋”、“對各類環境違法行為‘零容忍’”。11月27日,《關于加強環境監管執法的通
為貫徹執行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將新法賦予環保部門新的監管權力和手段落到實處,環境保護部于2014年12月19日發布《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按日連續處罰辦法》等4個配套辦法。記者日前就4個配套辦法的出臺采訪了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有關負責人。 中國環境報:4個配套辦法出臺有怎樣的背景? 答:一
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于今年1月1日起實施,但《環保法》的規定具有原則性和概括性,各級環保部門普遍缺乏操作經驗,迫切需要制定配套的具體實施辦法,規范各項制度的適用范圍、實施程序和督查方式等。日前,環境保護部發布了《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按日連續處罰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28號),該配套辦法與《環保
從環境保護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獲悉,環境保護部發布公開征求《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征求意見稿)》意見,內容如下: 環境保護部正在對《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環發〔2006〕28號)進行修訂,形成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征求意見稿)》。現委托我中心面向社會公開征求
曝光環境違法案件、公布企業“黑名單”、力推“兩法”銜接工作,修訂通過《廣東省環境保護條例》、開展“環境法治年”活動…… “兩高”司法解釋和新《環保法》實施以來,廣東環境執法頻出重拳、組合拳,嚴厲打擊環境污染犯罪,震懾環境違法行為。 為進一步貫徹實施“兩高”司法解釋、新《環保法》和新修訂的《廣
環境保護部今日向媒體通報各地環保部門2017年7月執行《環境保護法》配套辦法及移送環境犯罪案件的情況,并對7月份案件數量較多的山東、浙江、陜西、江蘇和1-7月份案件較多的安徽、浙江、山東、廣東等地進行表揚。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介紹說,1-7月,全國實施五類案件總數20631件。其中
半年過去了,新環保法及國辦《關于加強環境監管執法的通知》在西南地區的執行效果如何?6月下旬,環境保護部西南環境保護督察中心(以下簡稱“西南督察中心”)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召開“西南地區環境監管執法工作座談會”,西南地區5省、市、自治區環保部門負責人齊聚拉薩,交流探討。 “各地環保部門下了很大工夫
2014年12月23日,環境保護部通報了湖南省炎陵縣兩家企業廢氣污染問題,炎陵縣華苑鐵合金廠和炎陵縣航凱冶煉有限公司均沒有建設污染處理設施,至今未通過竣工環保驗收。 12月25日,環境保護部派員調查山東魯抗醫藥股份公司環境問題,并要求依法處理處罰環境違法行為,追究相關人員責任,督促企業整改到
2017年1月10日,山西省環保廳召開新聞通氣會,就山西省強力推進全省鐵腕治污行動有關進展情況向社會通報。 2016年12月16日~2017年1月3日,山西省各級環保部門共排查發現存在環境違法問題的企業1315家,已下達罰款2150萬元。 其中,發現“土小”企業398家,現已完成取締216家
環境保護部近日發布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查封、扣押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已于2015年1月1日起實施。《辦法》界定了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查封、扣押的適用情形及具體對象,全面規定了調查取證、審批、決定、執行、送達、實施期限、保管、解除、移送以及檢查監督等實施程序,為《環境保護法》第二十五條
2014年12月19日,環境保護部發布了《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限制生產、停產整治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于2015年1月1日起實施。《辦法》要求各級環保部門嚴格按照程序實施限制生產、停產整治,嚴懲超標、超總量排污行為。記者日前就《辦法》的出臺采訪了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有關負責人。 中國環境
據北京市環境保護局官網2018年7月25日消息,2018年上半年,全市固定源環境行政執法共立案處罰1811起,處罰金額1.06億。 2018年上半年,北京市環保部門緊緊圍繞環境質量改善,聚焦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時期開展綜合執法行動,依法查處各項污染環境違法行為。截至6月底,全市固定源環境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目的依據】為規范實施環境保護按日連續處罰,依據《環境保護法》、《行政處罰法》等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適用范圍】縣級以上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以下稱排污者)違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罰款處罰,被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實施按日連續處罰,適用本辦法
環境保護部今日向媒體通報了2016年上半年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及數據弄虛作假案例,并要求各地持續保持對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及數據弄虛作假違法行為嚴厲打擊的高壓態勢。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具體通報了這8起案例,分別是:浙江省杭州旭東升科技有限公司篡改數據采集儀程序,致使污染物處理設施不正常
7月14日,環境保護部通報了2016年上半年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及數據弄虛作假案例,并要求各地持續保持對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及數據弄虛作假違法行為嚴厲打擊的高壓態勢。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具體通報了這8起案例,分別是:浙江省杭州旭東升科技有限公司篡改數據采集儀程序,致使污染物處理設施不正
環境保護部今日向媒體通報了2016年上半年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及數據弄虛作假案例,并要求各地持續保持對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及數據弄虛作假違法行為嚴厲打擊的高壓態勢。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具體通報了這8起案例,分別是:浙江省杭州旭東升科技有限公司篡改數據采集儀程序,致使污染物處理設施不正常
經濟新常態下,環境保護工作面臨新形勢、新任務,要求我們要有新的精神狀態,新的工作方法,準確把握身處的大局,準確判斷面臨的形勢,準確抓住發力改革的重點,準確發現目前存在的問題,準確謀劃切實有效的辦法。 習近平總書記向來重視精準化做事方法,去年5月在河南省蘭考縣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上他特別強調
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第59條規定:“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違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罰款處罰,被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自責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連續處罰。” 按日計罰的出臺, 解決了環境違法成本低的問題。這記重拳也將隨著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的實
今后,集中式污水處理廠不正常運行或超標排放污染物將被約談。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保廳環境保護約談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近日發布實施。自治區環保廳今后將與監察廳、國資委、經信委、銀監局、證監會等多部門聯合,開展集體約談,實施區域限批,曝光違法行為。
環保部5月18日下午發布關于《環境保護部關于修改<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按日連續處罰辦法>的決定(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進一步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增強按日計罰措施的可操作性。 此次《辦法》修改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突出問題,主要修改以下兩方面內容: (一)調整適用范圍 修改
記者從陜西省西安市鐵腕治霾辦獲悉,截至目前,西安市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活動已收到市民有效舉報1739件,已由市級各相關職能部門核實、查處辦結的舉報有1713件,累計向市民發放現金獎勵8.7萬元。 據了解,西安市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活動,旨在鼓勵公眾積極參與保護環境行動,及時發現問題、主動尋找問
“兩會”前夕,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在召開媒體座談會時指出,過去環境執法過松、過軟,環保不守法是常態,而今后要把這個常態翻過來,讓守法成為常態。守法是底線,不論是企業還是政府都要守法,這不是高要求,這是一個底線的要求。 正在召開的“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紛紛發表觀點和看法,為下一步“鐵
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已于元旦起實施。如何讓“史上最嚴”環保法施展出“史上最強”的執行力?8日,環保部召開新聞發布會,詳解配套新環保法的多道部令,用可操作性強的細則,保障法律落地。 新年伊始,廣州市環境執法部門突擊檢查了兩家嚴重環境違法企業。檢查發現,一家無牌無證廢礦物油加工廠可能存在3處違法排污
回望2014年的環境監管執法,密、嚴、實的特點盡顯。密,是指環境督查活動密集;嚴,是指監管執法力度提升;實,則是指監管執法實效。 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反復強調指出,面臨新的形勢和新的要求,我們要科學認識、主動適應、積極應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新常態。 新常態下,櫛風沐雨,砥礪前行。一
2015年《全國環境監察工作要點》共分4個部分十三條,共涉及了新《環境保護法》執行、國辦《通知》落實、環境保護大檢查、綜合督查和隊伍管理等多個方面。但記者發現,明晰任務和信息公開是貫穿以上各個方面的兩條主線。 明晰各方任務 2015年《要點》對環保部門、環境監察機構和環境監察人員提出了不同的
本報記者張秋蕾北京報道 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日前主持召開環境保護部部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按日連續處罰暫行辦法(草案)》、《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查封、扣押暫行辦法(草案)》、《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限制生產、停產整治暫行辦法(草案)》和《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暫行辦法(草案
近日,深圳灣航道疏浚環境影響評估報告,被發現出現另一個城市的名字“湛江”,出現次數達35次,涉嫌抄襲造假。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承擔環評工作,環評報告被曝存在抄襲,此事引起多方關注,央視對此進行了專題報道。5月18日,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公布了對該事件的編制單位中科院南海所和編制人員下達的行政
歲末,編輯部照例要回望盤點這一年。2014年4月24日,《環境保護法》由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修訂通過,將于明年1月1日開始實施。 “違法成本低”是長期以來的痼疾,新法如何提高企業違法成本的各種解讀幾乎持續了一年。 惟其重要性,企業周刊將其作為2014年度話題,結合今年
4月13日-14日,環保部網站連續發布的三則對環境(違法)問題掛牌督辦的通知受到了廣泛關注。這也是時隔一個多月后,暨對黑化集團環境違法案件掛牌督辦后的又一波環保掛牌督辦。 據點綠網小編統計,2016年以來,環保部共發布了5則對相關環保問題進行掛牌督辦的通知,共涉及8家公司和1個工業園,分別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