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玉兔二號”月背移動探測新成果
哈爾濱工業大學17日發布消息,由該校機器人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中國科學院航空航天信息研究所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加拿大瑞爾森大學等多家單位合作,在學術期刊《科學·機器人》(Science Robotics)上發表題為“玉兔二號”月球車2周年的月球背面移動與科學探索(A2-year locomotive exploration and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the lunar farside by the Yutu-2 rover)”的封面論文。 團隊成員根據月球車車輪與月面作用的信息和地面力學模型估計了月壤的力學特性,結果表明,月壤風化層的承壓特性與地球上的干沙和沙壤土類似,與美國阿波羅計劃中的典型月壤相比具有更強的承壓特性。 在多個不同地點的圖像中,觀察到“玉兔二號”車輪粘附有大塊團狀......閱讀全文
揭示“玉兔二號”月背移動探測新成果
哈爾濱工業大學17日發布消息,由該校機器人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中國科學院航空航天信息研究所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加拿大瑞爾森大學等多家單位合作,在學術期刊《科學·機器人》(Science Robotics)上發表題為“玉兔二號”月球車2周
玉兔二號探測有望滿一年
3月29日,玉兔二號月球車從第三月夜的休眠中醒來,目前已開始了第四月晝的工作。 根據官方發布的數據,玉兔二號的設計壽命為3個月。不少網友表示擔憂:從1月3日在月球著陸至今,3個月時間即將期滿,玉兔二號是不是馬上要“退休”了? 其實不必擔憂,它離退休還早著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玉兔
跨越38萬公里,駕駛“玉兔二號”月球車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飛控大廳的外墻懸掛著一幅巨幅照片:“玉兔二號”月球車調轉相機鏡頭,回望它在月球背面走出的第一行足跡。 作為第一個登陸月球背面的探測器,“玉兔二號”月球車已健康工作逾4年,遠超原定3個月的設計壽命。而駕駛“玉兔二號”在月背上屢創佳績的,正是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工程師于天一帶領
最大撞擊盆地成分異常物質主要來自月殼
此前,軌道遙感觀測表明在月球最大的撞擊盆地——南極-艾肯盆地中心存在成分異常區。不同于月球表面常見的輝石和橄欖石,這里的斜長石含量顯著高于盆地外圍。近日,我國科學家團隊通過分析玉兔二號月球車獲取的數據發現,異常區域主要物質來源于月殼。 最大撞擊盆地成分異常物質主要來自月殼 此次的科學發現來自
探月新發現:最大撞擊盆地異常物質主要來自月殼
此前,軌道遙感觀測表明在月球最大的撞擊盆地——南極-艾肯盆地中心存在成分異常區。不同于月球表面常見的輝石和橄欖石,這里的斜長石含量顯著高于盆地外圍。近日,我國科學家團隊通過分析玉兔二號月球車獲取的數據發現,異常區域主要物質來源于月殼。最大撞擊盆地成分異常物質主要來自月殼 此次的科學發現來自山東大
登陸月球背面的背后支撐
“嫦娥四號”著陸后,巡視器隨即進行分離,“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留下了“人類首次行走”足跡,這一切都凝聚了上海交通大學材料技術團隊的心血。“玉兔二號”月球車輪子外側,由SiC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制成的棘爪。上海交通大學供圖 2019年1月3日上午10點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
月背工作滿三年,嫦娥四號如何做到超服期役?
近日,嫦娥四號探測器已經進入月夜休眠,各系統狀態良好。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降落在月球背面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開啟了探月之旅。到今天,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背工作時間已超過了3年,其中,玉兔二號月球車也已經在月背行駛了上千米,可以說是超期服役。那么,未來還會有哪些任務要承擔呢?
玉兔二號再立新功!打開月球背面“隱秘角落”
? 去“爬山”嗎?和玉兔二號一起那種——這可不是一句玩笑話。 月球的淺層結構記錄了大型撞擊事件和巖漿噴發的次數、規模以及它們之間的時序關系,是寫下月球三十多億年演化故事的天然“日記本”。但迄今為止,人類對其認識仍十分有限,它猶如等待探索的“隱秘角落”。 中國科學家基于玉兔二號前3個月晝雷達探
嫦娥四號結束休眠,迎來第24月晝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于11月10日3時12分和11月9日10時17分結束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喚醒,迎來第24月晝。截至目前,嫦娥四號已順利工作677個地球日。圖片來自 央視新聞 基于探測點全景相機拼接影像、DOM影像等數據情況,“玉兔二號”月球車將在第
新型雷達揭示月背月壤粗細規律
基于“嫦娥四號”獲取的可透視月壤內部狀態的月面雷達數據,深圳大學深空與深地學科交叉研究團隊等研究人員首次發現,月球表面年齡與月壤內部非均勻性呈正相關。 論文第一作者、我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科學研究核心團隊成員、深圳大學高等研究院助理教授丁春雨博士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這是國際上首次獲知月球表面年
升級版“玉兔二號”駛上月球背面,它與“玉兔”有何不同?
中國將第二輛月球車送上了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并將它命名為“玉兔二號”。它將領略月球背面未知世界的風景,仔細聆聽巖石中記錄的信息,探尋月球童年的往事。 “玉兔二號”3日晚已在月球背面“踩下第一串腳印”,在無風又無雨的月球上未來千萬年都清晰可見。 “玉兔二號”雖然看起來與月球正面虹灣的“玉
嫦娥五號預計今年底發射-探測火星
嫦娥四號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火星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11日晚在南京表示,嫦娥五號預計于2019年底發射,實現采樣返回任務。月球后續任務正在研發過程中,將實現月球極區探測,為未來建立月球科研站進行前期技術驗證。他還透露,進行“探火”(探測火星)時將帶比“玉兔二號”更重的巡視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研究揭示“玉兔二號”發現的石塊源自芬森撞擊坑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5034.shtm 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獲悉,該院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人員通過系統分析嫦娥四號獲取的探測數據,取得一系列有關著陸區礦物成分、地形地質演化歷史、月壤太空風化程度
嫦娥四號完成第28月晝工作-揭示石塊來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858.shtm 來自國家航天局的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于3月21日2時和3月20日17時09分結束第28月晝工作,進入月夜休眠。截至目前,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
揭秘嫦娥四號、玉兔二號關鍵技術
星河燦爛,深空浩渺,“嫦娥”一詞凝聚了千百年來中國人對探月的向往。1月11日,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月球車正常工作,并發回了清晰的互拍圖像,嫦娥四號任務圓滿成功,我國探月工程“五戰五捷”。這是人類發射的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科工)黨組書記、董事長高紅
在月背發現“天外來客”!嫦娥四號又有新成果
近日,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科研團隊基于嫦娥四號巡視器(玉兔二號月球車)獲取的具有超高空間分辨率的影像與光譜數據,首次在月表原位識別出年齡在1個百萬年以內的碳質球粒隕石撞擊體殘留物。科研團隊的發現表明,富含揮發分的碳質小行星的撞擊可能仍然為現在的月球提供水源。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
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進入第22月晝工作期
? 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消息,已在月球背面工作618天的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再次受光照自主喚醒,分別于9月12日5時15分和9月11日11時54分,迎來第22月晝工作期。 基于全景相機拼接影像、DOM影像等數據情況,“玉兔二號”月球車在第22月晝期間將向玄武巖或反射
我們成功往返月球的秘密,都在這里了!
深空探測堪稱人類航天技術的“皇冠”月球是中國走進深空探測的必經之地讓我們通過一組數字去回望中國人飛天攬月的浪漫故事38萬千米月球,別名太陰、玄兔、嬋娟、玉盤,平均半徑約1737.10千米,與地球平均距離約38萬千米。對于月球,人類既熟悉又陌生。它形成于何時?是怎么形成的?仍然有太多未知的謎團。13天
美飛行器為嫦娥四號拍攝迄今最清晰航拍照
美國航天局15日發布“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對中國嫦娥四號著陸點的第三次成像圖片,是迄今對嫦娥四號的航拍中最清晰的照片。 美航天局發布消息說,2月1日,“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從嫦娥四號著陸點正上方附近飛過,從距離82千米上空拍到每像素0.85米的清晰圖像,這是飛行器在當時軌道高度能拍到的最小像素
玉兔二號按計劃完成月夜設置-行走178.9米
12日從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巡視器已按計劃正常完成休眠設置,目前玉兔二號巡視器累計行走178.9米。 圖為嫦娥四號著陸器地形地貌相機對玉兔二號巡視器成像。中國國家航天局供圖 據介紹,嫦娥四號著陸器于北京時間4月12日0時0分,按計劃正常
玉兔二號月球車已自主喚醒-開展第四月晝工作
中新網3月30日電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官方微博消息,玉兔二號月球車已于3月29日20時28分自主喚醒,中繼前返向鏈路建立正常,平臺工況正常。玉兔二號月球車將按計劃開展第四月晝工作,繼續實施巡視科學探測任務。科研人員將精確操作,嚴密監控,確保不斷取得更加豐碩的科學成果。著陸器預計3月3
玉兔二號巡視器已完成三個月晝工作-累計行走163米
北京3月14日 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玉兔二號巡視器已完成三個月晝工作,于13日12時16分進入第三個月夜,累計行走163米。嫦娥四號著陸器于13日12時完成月夜設置。 據介紹,玉兔二號巡視器已達到設計壽命。后續,研制隊伍將繼續精心操作、密切監控、確保安全,爭取使玉兔二
國家航天局:鵲橋二號2024年上半年發射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09601.shtm 嫦娥五號采集回來的月壤,是從月球正面采集的,而我國下一次的探月任務嫦娥六號,是要去月球的背面采樣帶回地球。國家航天局29日表示,目前嫦娥六號任務正按計劃開展研制工作,計劃于20
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順利度過月夜開展第二月晝工作
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月30日20時39分,嫦娥四號著陸器接受光照自主喚醒。此前,“玉兔二號”巡視器于29日20時許完成自主喚醒。兩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經受極低溫環境考驗,根據太陽高度角變化擇機自主退出“月夜休眠模式”,關鍵設備按預定程序相繼通電開機,安全度過首個月夜。此外,著陸器上配置的同位素溫差電
嫦娥四號月球車命名“玉兔二號”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四號任務月球車全球征名活動于今天揭曉,月球車命名為“玉兔二號”。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著陸器和巡視器(月球車)組合體發射升空,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成功著陸月球背面,隨即著陸器與巡視器分離,開始就位探測和巡視探測。 嫦娥四號成功落
最新研究結果揭示月球微尺度熱輻射特性
記者22日從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于1月20日21時10分和14時06分完成第26月晝工作,按地面指令完成設置,進入月夜休眠。截至目前,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已在月面工作749個地球日,“玉兔二號”月球車累計行駛里程628.47米
吳偉仁:嫦娥四號探測數據將向全世界開放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3日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上表示,嫦娥四號著陸器、“玉兔二號”月球車已再度喚醒,正在獲取新的探測數據。這是全國政協委員吳偉仁在“委員通道”接受采訪。 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嫦娥四號著陸器設計壽命是半年,‘玉兔二號’月球車設計壽命
嫦娥四號鵲橋中繼星在軌運行滿3年-將超期服役
??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消息,截至2021年5月21日,嫦娥四號“鵲橋”中繼星已在軌穩定運行3周年,為著陸器和巡視器提供了穩定可靠的中繼通信支持,確保了嫦娥四號任務的圓滿完成,已達到考核壽命要求,目前工作正常。 嫦娥四號“鵲橋”中繼星是實現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著陸和巡視探測任務的關鍵,
嫦娥四號完成第44月晝工作-進入第44月夜休眠
據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官方微信消息,嫦娥四號任務“玉兔二號”月球車和著陸器分別于7月5日19時14分和7月6日6時整完成休眠設置,完成第44月晝工作,進入第44月夜休眠。月球車在月球背面累計行駛里程1239.88米。 嫦娥四號研究成果揭秘南極-艾肯盆地成分異常區成因 南極-艾肯盆地是月球上最大
葉培建:除了不能走路-“玉兔”一切正常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空間科學與深空探測首席科學家葉培建在京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透露了月球車“玉兔”的最新狀態:除了不能走路,其他一切正常。 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攜月球車“玉兔”于2013年12月在月球表面成功著陸。其設計壽命是3個月,目前已經遠超設計壽命。 201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