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斯大學的一個物理團隊用超冷原子替代電子來模擬超導材料,獲得Hubbard模型所預測的反鐵磁性。 這項研究是一個由實驗物理學家和理論物理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開展的,并于近期公示在《自然》雜志的在線版塊。團隊負責人,實驗物理學家Randy Hulet說:“這項工作可能會開啟一個新的未知領域。” 三十年前,物理學家們發現在相對較高的溫度下,電子在某些材料,如超導體內可以完全自由移動。但是高溫超導體(也稱非傳統超導體)的超導機理尚未解決。其中一個被稱為Hubbard模型的超導理論最可能完美解釋高溫超導機理,但是,該理論僅能用數學表達,而不能用計算機進行模擬。“Hubbard模型由一系列可以解釋高溫超導機理的數學方程式組成,但是即便是用最快的計算機也不能解出結果,”Hulet說道。“這就是我們進行這項研究的原因。” Hulet的實驗室專門從事冷卻原子的研究,這些原子在低溫下的行為可以用量子力學定律描述,它們在......閱讀全文
國家自然基金委公布與金磚國家、埃及、日本、智利的國際合作項目初審結果,其中金磚國家146項、埃及82項、日本35項,智利25項通過初審,具體如下。 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金磚國家科技創新框架計劃合作研究項目初審結果通知 根據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戰略情報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眾關注的科學成果”,通過計量統計遴選出天文學與天體物理[1]、物理學、化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這五個學科中受到科技界熱切關注的科學成果,及中國研究者參與的每個學科TOP30受公眾關注的科學成果,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學研究熱點
“十三五”期間,通過支持我國優勢學科和交叉學科的重要前沿方向,以及從國家重大需求中凝練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創新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提升我國主要學科的國際地位,提高科學技術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各科學部遴選優先發展領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則是: (1)在重大前沿領域突出學科交叉,注重多學科協同攻關,
物理與材料學領域 【1】2019年12月11日,中科院物理所張余洋、丁洪及高鴻鈞共同通訊在Science 在線發表題為“Nearly quantized conductance plateau of vortex zero mode in an iron-based superconducto
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學家 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部分遺產(3100萬瑞典克朗)作為基金在1900年創立的。該獎項授予世界上在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和經濟學六個領域對人類做出重大貢獻的人,于1901年首次頒發,截止2016年共授予了881位個人和23個團體。今天我們將盤點
序號項目名稱聯合單位101首部噴射抑制渦激振動的機理與技術研究哈爾濱工程大學102融合信道狀態信息與慣性傳感器信息的高可用室內定位方法研究哈爾濱工程大學103面向真實應用環境的磁電異質結磁傳感器噪聲抑制機理研究哈爾濱工程大學104鉍烯的寬帶飽和吸收機制及其在中紅外超快光纖激光器中的應用研究哈爾濱工程
阻挫反鐵磁體系豐富的多體效應導致新奇的量子物態與相變,不斷吸引著人們在其中探尋凝聚態物理的新效應、新規律、新方法。最近,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復旦大學和香港大學的合作研究團隊借助張量重正化群與量子蒙特卡洛方法確認阻挫磁體材料TmMgGaO4 (TMG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修訂了《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2015年)》(以下簡稱指南),并印發。指南在儀器儀表類中對色譜類分析儀器的關鍵制造技術、工業控制巨磁電阻傳感器微型化和集成化技術、硅基壓力傳感器無引線封裝制造技術、DCS/PLC冗余設計關鍵技術等做出了技術內容指南,如
Science: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量子力學再取新突破 實現對量子系統的調控是人類認識并利用微觀世界規律的必然訴求,也是諸多前沿科學領域的核心要素。自旋作為一種重要的量子調控研究體系,在世界各國的量子計劃中均被列為重點研究對象。開展單自旋量子調控研究有助于人們在更深層次上認識量子物理的基礎科學問題,
基因剪刀 使用CRISPR基因調控技術直接操縱細胞基因組,研究人員將老鼠的皮膚細胞變成了誘導多能干細胞。曲面加速光束 美國和以色列科研團隊實現了光束軌跡偏移。此實驗可用于模擬廣義相對論現象。幽靈粒子 來自太空的一個高能中微子橫穿南極洲“冰立方”中微子天文臺,科學家認為其來源可能是耀變體。探訪“
截至2019年8月26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線發表了117篇文章,iNature團隊對于這些文章做了系統的總結: 按雜志來劃分:Cell 發表了18篇,Nature 發表了53篇,Science 發表了46篇; 按是否有合作單位劃分:其中有54篇文章由獨立的一
近日,科技部網站發布《科技部基礎研究司關于2015年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結題驗收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中提到,178個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將于今年8月底實施期滿,進行結題驗收。通知全文如下:科技部基礎研究司關于2015年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結題驗收
12月3日,中國科學技術部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關于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預算安排初步方案的公示”稱,2013年973計劃啟動的184個項目,專項經費預算為29.9313億元人民幣。 這184個項目涵蓋糧食生產、作物多樣性、遺傳與基因、天氣變
20 世紀末,科學家們利用激光實現了原子的冷卻和囚禁,并因此榮獲1997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將冷原子應用于光譜測量可極大提高光譜的精度和分辨率,非常適合用來精確研究原子的內部結構和物理性質,檢驗基礎物理規律和探索新的物理。一方面,原子經過激光冷卻后運動速度減小,可冷卻至μK、nK甚至pK的溫度,原子
1 引言 20 世紀末,科學家們利用激光實現了原子的冷卻和囚禁,并因此榮獲1997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將冷原子應用于光譜測量可極大提高光譜的精度和分辨率,非常適合用來精確研究原子的內部結構和物理性質,檢驗基礎物理規律和探索新的物理。一方面,原子經過激光冷卻后運動速度減小,可冷卻至μK、nK甚至
(化學與材料)科學擬資助項目編號擬資助項目名稱依托單位申請者職稱合作單位擬資助金額(萬元)重點項目2191001二維碳基負載過渡金屬單原子的高效氧還原反應催化劑制備與催化機理探究北京大學侯仰龍教授802191002光熱催化二氧化碳加氫制低碳烯烴鐵基納米催化材料的理性設計與性能調控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
1色譜法 chromatography 又稱色層法、層析法,是一種對混合物進行分離、分析的方法。1903年俄國植物學家茨威特在分離植物色素時,得到了各種不同顏色的譜帶,故得名色譜法。以后此法雖逐漸應用于無色物質的分離,但“色譜”一詞仍被人們沿用至今。色譜法的原理是基于混合物中各組分在兩
2011年7月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2011年)》的通知,質譜、光譜、能譜分析檢測技術作為高端分析檢測技術入選,以下是通知全文: 關于印發《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2011年)》的通知 工信部科 [2011] 32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
8月16日,2018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結果揭曉。繼17號發布了2018年國家優青項目各單位的立項情況后,分析測試百科網今天又整理國家重大科研儀器項目的立項情況和完整名單,結果供大家參考。 59家單位獲得86個國家重大科研儀器項目 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面向科學前沿和國家需求,以科學目標
共199人;異議期15日 根據《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現將2011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予以公布。 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有違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或其他學術不端行為的,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在1
Ce基非晶合金的形成機理研究進展 非晶形成的機理以及熱力學、動力學和結構對非晶形成能力的影響是材料科學的重要問題之一,目前也是非晶材料和物理領域研究的重點方向之一。物理所汪衛華小組與美國North Carolina大學Wu Yue研究小組合作,采用核磁共振NMR 27Al 方法系統研究了微量元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10月29日,第十九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期間,舉辦了原子光譜及相關技術研究進展分會暨第十五期原子光譜沙龍,約50余人參與該分會和沙龍,十余位原子光譜領域的學者和專家做了精彩報告。原子光譜沙龍活動由清華大學分析中心邢志老師發起,分析測試百科網協助組織,沙龍側重一線實
鐵磁馬氏體相變材料具有磁驅大應變、磁驅形狀記憶、磁驅超彈性、大磁電阻、大磁熵變、相變相關霍爾效應、相變相關交換偏置等豐富的物理行為,成為當今凝聚態物理和材料科學的研究熱點之一。在傳統馬氏體相變中,體系通過非擴散、位移型晶格切變而發生一級馬氏體相變,其誘發因素通常為溫度和應力。鐵磁馬氏體相變材料發
序號獲獎者姓名工作單位獎項1白雪冬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胡剛復物理獎2何 源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胡剛復物理獎3劉運全北京大學饒毓泰物理獎4盧仲毅中國人民大學葉企孫物理獎5靳常青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葉企孫物理獎6林承鍵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吳有訓物理獎7何紅建清華大學王淦昌物理獎8苑長征中國
“十大科學新聞”評選是《環球科學》(《科學美國人》雜志中文版)每年一度的重頭戲,也是本年度全球各大科學領域的重大事件進行的一次全面盤點。經過專業編輯和專家團隊的商討,《環球科學》初步挑選出了30條候選新聞,接受網友的點評和投票。 1、超光速粒子挑戰愛因斯坦相對論 9月23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童鵬課題組在金屬負熱膨脹(Negative thermal expansion, NTE)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進展,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Comp. Sci. Tech.、Scripta Mater.、Appl. Phys. Lett.等國際期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童鵬課題組在金屬負熱膨脹(Negative thermal expansion, NTE)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進展,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Comp. Sci. Tech.、Scripta Mater.、Appl. Phys. Lett.等國際期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童鵬課題組在金屬負熱膨脹(Negative thermal expansion, NTE)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進展,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Comp. Sci. Tech.、Scripta Mater.、Appl. Phys. Lett.等國際期
1 X射線的產生 X射線本質上是電磁波,其波長范圍大致從0.01 nm 到 10 nm,與可見光(400—700 nm)不同,X 射線的短波長可以探測物質內部的精細結構,因此自從被倫琴發現以來就被用來觀測物質的內部結構。隨著人造 X射線光源的亮度和穩定性的提高,其應用范圍涵蓋物理、化學、生物、
盡管安全性一度遭到質疑,但基因編輯技術發展勢頭不可阻擋。 基因測試新技術 新概念造影劑“納米MRI燈” 巴西轉基因大豆 記錄DNA數據 具隱身效果的膜材料(模擬效果圖) 耐水性超薄太陽能電池 美 國 基因編輯技術火熱 干細胞研究獲突破 美科學家開展了該國首個對人類胚胎的基因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