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撤銷牽扯出美國一博士學術造假
據《自然》網站消息,近日美國一位博士被發現存在學術不端行為,而線索竟然是四年前發生的一起論文撤銷事件。 2006年3月至6月間,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化學教授因其與同事無法重現實驗結論而撤銷了六篇文章,震驚了當時的化學界。 而美國科研誠信辦公室(ORI)于今年11月29日發布一項通告,指控Sames實驗室昔日的一位博士Bengu Sezen存在21項學術不端行為,其中包括在三篇發表論文和博士學位論文中的數據造假和數據剽竊行為。 該通告還給出了相應處罰:從2010年11月4日開始,今后5年內,Bengu Sezen將無法得到美國政府的任何經費資助,并被禁止參與和美國公共衛生署(PHS)有關的任何咨詢工作(包括學術同行評審在內)。 據悉,Bengu Sezen曾于德國海德堡大學獲得另一博士學位,后在土耳其葉迪特佩大學(Yeditepe University)任某課題組組長。 ......閱讀全文
論文撤銷牽扯出美國一博士學術造假
據《自然》網站消息,近日美國一位博士被發現存在學術不端行為,而線索竟然是四年前發生的一起論文撤銷事件。 2006年3月至6月間,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化學教授因其與同事無法重現實驗結論而撤銷了六篇文章,震驚了當時的化學界。 而美國科研誠信辦公室(ORI)于今年11月29日發布一項通告,指
博士答辯未過,建議授碩士學位,學術不端,撤銷學位!
3月16日,教育部官網發布了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法草案(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征求意見稿中明確規定,對于有學術不端行為的學位申請人,可以不授予或撤銷其學位。博士答辯未通過的,已達到碩士學位的水平的,可建議授予碩士學位。 意見稿指出,已經獲得學位者,在獲得該學位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
學術不端的罪與罰:國際學術界造假事件梳理
8月31日,河北科技大學發布對韓春雨的調查和處理結果,韓春雨事件告一段落。 無論之后迎來的是“鮮花”還是“大炮”, 韓春雨事件再次掀起了對學術不端問題的討論。 實際上,國際學術界針對學術不端的戰爭從未停歇。從2005年,韓國科學家黃禹錫干細胞研究造假震驚世界,到日本理化研究所研究員小保方晴
美國杜蘭大學教授因學術不端被撤銷四篇論文
據Retraction Watch網站消息,由于數據重復,《生物化學雜志》撤銷美國杜蘭大學Tong Wu教授四篇論文。 《生物化學雜志》發布通告稱,四篇論文均因數據重復利用而被撤稿。一份對Tong Wu原單位美國匹茲堡大學的調查報告顯示,Tong Wu此前已有四篇論文被撤稿。 另據報道,曾
代表委員批駁學術不端:造假之風緣何甚囂塵上
學術造假,要人人喊打 學術打假不是一兩個人的事。十年來,方舟子實名打假盡顯執著本色。舉報李連生造假的西安交大6位教授對學術凈土的捍衛值得欽佩,他們打假之路的艱辛令人深思。 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呼吁,對學術造假要采取“零容忍”態度。 “在誠信建設方面絕不讓步,從嚴懲處治理學術
江南大學通報畢業生舉報學術造假:未發現學術不端
江南大學6月4日晚間發布通報稱,針對近期網絡上出現的關于生物工程學院畢業生鄭某某舉報自己及團隊學術造假等帖文,學校學院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啟動復核程序。經查,與2023年3月鄭某某發布相關網帖后的核查結果一致,未發現有實驗數據、圖片造假、論文成果歸屬權不當等學術不端情況,并已將有關情況告知本人。通報表
美國韋恩州立大學教授因學術不端被撤銷四篇論文
據Retraction Watch網站消息,因發現作者學術不端,《神經學》撤銷了前美國韋恩州立大學Teresita L.Briones教授一篇論文。 該論文主要研究維生素D在大腦能量代謝中的作用。《神經學》發出通告稱,美國科研誠信辦公室調查發現,Teresita L.Briones在論文中偽造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布學術不端嚴峻現狀
報道:十月一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了一項迄今為止綜合性最強的論文撤銷研究,得到了與之前一些同類型研究截然相反的結論,這項研究指出目前大多數學術論文撤銷是由于學術不端造成的,這類論文撤銷已經占到總撤銷數的三分之二。研究顯示自1975年以來,在所有已發表論文中學術造假或涉嫌造假的被撤論文
南洋理工大學博士因學術不端被撤三篇論文
據Retraction Watch網站消息,由于數據造假,《分子內分泌學》雜志撤銷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博士Sudarsanareddy Lokireddy一篇論文。 該論文主要研究肌生成抑制蛋白的功能。《分子內分泌學》發出通告稱,南洋理工大學深入調查后發現該論文中蛋白印跡數據造假,且該造假
科技論文在線發表推行“后評審”規避學術不端
論文一定要寫在紙上嗎? 由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創建的中國科技論文在線,推動了論文寫作發表方式的變革。 “我們突破了學術論文二維寫作理念,使科研人員的學術論文可以被提升至三維乃至多維,實現視頻、音頻和動畫的組合。借助外部新設備,還可以實現全新創想表達模式,這也正是目前國際學術論文發表的一個
Nature高引論文因學術不端遭撤稿
上周,Nature雜志發布了一篇撤稿通知(retraction notice),宣稱由于作者無法復制出實驗結果,一篇于1994年發表在Nature雜志上的高引用論文被撤回。但實際上,撤稿背后的真實原因極有可能與第一作者的學術不端行為有關。 在這篇1994年的Nature論文中,第一作者
定義學術不端!期刊學術不端行為界定標準實施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說到學術不端事件,人們可能會想起今年2月的翟天臨學術門事件。其實,學術不端行為在我國存在已久。2018年10月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反腐倡廉建設報告NO.8》中對近20年間國內媒體公開報道的64起學術不端典型案例進行了梳理,發現僅2016年被曝光的學術不端案例數
江南大學通報畢業生舉報自己及團隊學術造假:未發現學術不端
江南大學6月4日晚間發布通報稱,針對近期網絡上出現的關于生物工程學院畢業生鄭某某舉報自己及團隊學術造假等帖文,學校學院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啟動復核程序。經查,與2023年3月鄭某某發布相關網帖后的核查結果一致,未發現有實驗數據、圖片造假、論文成果歸屬權不當等學術不端情況,并已將有關情況告知本人。通報表
委員熱議學術不端:管得了作者-治不了造假公司
“我們去找公安局,公安局管不了,去找工商管理總局,總局表示我們目前沒有法規規定論文服務中介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林惠民談起論文造假的產業鏈十分無奈。 針對近年來出現的中國論文遭撤稿事件,林惠民坦言,科協、基金委都進行了調查,并對當事科研人員進行了處理。對科研
撤銷職稱、獎勵等!3名教師涉學術不端被曝光!
日前,教育部公開曝光第七批8起違反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典型問題。教育部有關負責人指出,8起典型案例涉事教師都受到嚴肅處理,反映出各地各校深入落實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旗幟鮮明查處師德違規問題的堅決態度,同時,反映出當前仍有極個別教師理想信念缺失、育人意識淡漠、法紀觀念淡薄,對學生造成嚴重傷害,對
舉報學術不端同樣難辭其咎
Ole Petter Ottersen 圖片來源:ERIK CRONBERG 位于瑞典斯德哥爾摩的卡洛林斯卡研究所(KI)最終正式裁決,聲名狼藉的外科醫生Paolo Macchiarini有學術不端行為。Macchiarini因發明了將植入患者自身干細胞的人工氣管移植到其體內的
舉報學術不端同樣難辭其咎
Ole Petter Ottersen 圖片來源:ERIK CRONBERG ? 位于瑞典斯德哥爾摩的卡洛林斯卡研究所(KI)最終正式裁決,聲名狼藉的外科醫生Paolo Macchiarini有學術不端行為。Macchiarini因發明了將植入患者自身干細胞的人工氣管移植到其體內的技術
涉嫌學術不端-施普林格再撤多篇中國學術論文
繼撤銷107篇醫學論文后,國際學術出版巨頭施普林格旗下期刊再撤銷若干來自中國的學術論文。 近期,施普林格旗下期刊《細胞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Cell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連續刊登多篇論文撤稿聲明。據撤稿聲明,來自中國的數個科研團隊,不同程度存在涉嫌竊用他
井岡山大學兩位教師因論文造假被開除公職和黨籍
江西井岡山大學兩位教師因為在國際學術期刊《晶體學報》發表70篇造假論文,日前被井岡山大學開除公職和黨籍。 去年12月19日,國際學術期刊《晶體學報》官方網站稱,來自中國“井岡山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該雜志上的70篇論文存在造假現象,并決定撤銷這些論文。《晶體學報》認為這70篇論文
荒謬至極!高校院長將P上自己名字的Nature論文寫入簡歷..
你見過最荒唐的學術造假是什么樣子的? 有人直接靠P圖為自己得來一份Nature還寫到了簡歷里.... 雷人的學術剽竊 據知乎網友爆料,一開始收到匿名檢舉人發來的郵件,作者本人都覺得是天方夜譚。然而,事實卻讓他不得不信。 匿名檢舉郵件稱,河南某醫學院院長直接把原作者曾經發表在Nature雜
論文作假處理辦法實施兩年難阻學術不端
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 第七條 學位申請人員的學位論文出現購買、由他人代寫、剽竊或者偽造數據等作假情形的,學位授予單位可以取消其學位申請資格;已經獲得學位的,學位授予單位可以依法撤銷其學位,并注銷學位證書。取消學位申請資格或者撤銷學位的處理決定應當向社會公布。從做出處理決定之日起至少3年內,
日本東京大學認定5篇論文有學術不端問題
日本東京大學1日宣布,該校分子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教授渡邊嘉典等人在《自然》與《科學》等刊物上發表的5篇論文存在捏造數據等學術不端問題。 東京大學說,基于匿名告發,該校從去年下半年起調查渡邊嘉典和當時的一名助教發表的7篇論文。調查認定,他們發表在英國《自然》和美國《科學》等刊物上的5篇論文存在多處
頂尖高校校長被迫辭職!12篇論文涉嫌學術不端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778.shtm 7月31日,日本會津大學校長宮崎敏明“頂不住壓力”,辭職了。原因是:他的12篇論文涉嫌自我剽竊、重復提交、抄襲學生論文等不端行為。 宮崎這個校長干得很憋屈。2020年甫一上任
清華加大學術不端處罰力度-論文抄襲可開除學籍
清華大學昨天公布了最新修訂的《清華大學學生紀律處分管理規定實施細則》。與2017年公布的《細則》相比,此次修訂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對學術不端行為的處罰規定方面。例如對發表研究成果中有抄襲、偽造等較為嚴重的學術不端行為的處罰,從原來的記過升級為開除學籍。 新版《細則》的第六章對學術不端、違反學習紀律
浙大論文造假者賀海波被開除-院士李連達不續聘
新華網北京3月15日電(記者余靖靜、吳晶)浙江大學校長楊衛15日在教育部舉行的加強高等學校學風建設座談會上通報了處理“賀海波論文造假事件”的最新情況:原藥學院副教授賀海波被開除出教師隊伍;賀海波所在的中藥藥理研究室主任吳理茂被解聘;現任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連達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據楊衛
荒謬的學術造假!高校校長“PS自己名字為一作”,字母T當誤差棒
雷人的學術剽竊 據知乎網友爆料,一開始收到匿名檢舉人發來的郵件,作者本人都覺得是天方夜譚。然而,事實卻讓他不得不信。 匿名檢舉郵件稱,河南某醫學院院長直接把原作者曾經發表在Nature雜志上的一篇文章“PS”上自己的名字后,附在其簡歷中,牟取利益,且有確切材料為證。 就連論文的原作者都不得
安徽師大研究人員撤銷一篇學術論文
《化學物理期刊》(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近日刊登撤銷聲明稱,應作者要求,撤銷安徽師范大學教授課題組的一篇。 作者在聲明中表示之所以提出撤銷該文的原因是,該論文中的冷碰撞(cold collision)研究所使用的CN(X2Σ+)+He勢能面數據被他們誤以為
美造假科學家現身說法如何防范學術不端行為發生
科研學術不端行為正呈現出一種讓人擔憂的增長勢頭,學術不端行為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幸而,技術的不斷進步,電子版期刊的出現,以及其他意義重大的科學發明推動了新的審核技術的產生,也有助于對現有科研進行重新審議,以防止學術欺詐行為。如何將學術不端扼殺在萌芽階段,從而控制住學術不端可能帶來的不
如何有效揭露學術不端行為
《科學家》網站日前刊登了一篇來自前德國哥廷根大學(Georg-August-University Goettingen)免疫學教授Joerg Zwirner的文章,Zwirner在文中就面對學術不端行為時應該如何行動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以下為文章主要內容: 去年7月,一位化名Marco
盤點2019年學術不端舉報事件-,我送你SCI-你卻說不愛了?
2019年已經結束,小編在此簡單匯總六件本年度較為著名的“學術不端”事件,并且整理事件后期的處理結果。一、翟天臨事件 2月8日,翟天臨因在直播中被問及知網時,回答到“知網是什么?”引起網友們重點關注到他的北大博士頭銜,隨后翟天臨的論文作品被披露,其中含有大段抄襲語句。 翟天臨曾在《廣電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