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國為首的“傘形國家”遲遲不愿兌現承諾 參加坎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美國氣候變化特使斯特恩6日承認,氣候變化談判困難的關鍵問題之一是美國態度消極。本次大會有進展,但達成全面氣候協議較為困難。眾所周知談判的關鍵問題之一是美國態度消極。但是他辯解說,因為我們沒有簽署《京都議定書》,我們早就知道這個議題非常困難,現在也證實了這一點。 歐盟呼吁繼續接受《京都議定書》新的減排承諾 歐盟負責氣候事務的委員康妮·赫澤高6日在坎昆氣候大會期間舉行的一個新聞發布會上,呼吁相關各方接受《京都議定書》新的減排承諾期。在談到部分國家希望撇開議定書而另起爐灶時,赫澤高說:“我們應該竭盡所能確保我們在已擁有的事情上繼續建造,而不是花上幾年重新建造相同的東西。”赫澤高表示,歐盟希望各方在談判中展現更大的靈活性,希望所有國家帶來“妥協精神”。 中國國正考慮制定應對氣候變化法律 中國在過去的“十一五”規劃中提出到2010年單位GDP能耗比2005......閱讀全文
12月7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開幕。 12月7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丹麥首相拉斯穆森致開幕辭。 12月7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主席拉金德拉·帕喬里(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德博埃爾(中)與丹麥首相拉
人民網天津10月4日電 聯合國氣候變化國際談判會議于4日上午在天津市舉行開幕式,國務委員戴秉國出席并致辭。 戴秉國表示,氣候變化問題是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嚴峻挑戰,各國必須采取積極應對行動,推動綠色低碳發展,通過可持續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 戴秉國指出,《聯合國
中新社德班11月29日電(記者 俞嵐)下月或正式退出《京都議定書》的消息,令加拿大在德班成為“眾矢之的”。有NGO組織評論說,加拿大給氣候談判開了個“壞先例”,“真不明白他們為什么還要坐在談判桌前?” 《京都議定書》規定的發達國家減排第一承諾期將于20
歐洲可能面臨新的冰河時代、馬爾代夫等島國將面臨“滅頂之災”……這是氣候等方面的科學家在考慮溫室氣體排放后給地球開出的診斷書,氣候變化已經使“拯救地球”的行動刻不容緩。 12月7日至18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5次締約方會議將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會議將重點討論2012年《京都議
2010年是多災的一年。這一年,無數的新聞背后是嘆息還是反思? 氣候談判天津會議 2010年10月4日至9日,聯合國今年第四次氣候變化談判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長期合作行動特設工作組(AWG-LCA)第12次會議和《京都議定書》附件一國家繼續減排承諾特設工作組(AWG-KP)第
德班聯合國氣候大會已經行程過半,6日開始將召開高級別會議,大會進入攻堅階段。值此攻堅戰之際,德班聯合國氣候大會中國代表團團長、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4日上午提出中國將以開放積極、建設性的姿態參加德班大會,為僵持的大會注入了活力。 菲格雷斯:中國是德班氣候大會的強大動力 4日上午,德班聯合國氣候大
氣候變化立法者國際論壇6日在天津開幕。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至立在論壇開幕式上說,中國有關部門正在研究起草中國的應對氣候變化法,修改與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的各項法律、法規。 陳至立說,今年以來,各種極端性氣候事件在一些國家頻繁爆發,廣大發展中國家受氣候變化的影響尤為
環保人士扮成北極熊,在坎昆會議場外抗議。 一名來自美國的抗議者要求奧巴馬政府為減排作出更大努力。 美國談判代表團團長喬納森?潘興。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張海濱教授。
氣候會議進入第二階段 各方期待達成實質性共識 經過一天短暫的休會調整之后,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14號進入新一階段的談判,與會各方將在會談中涉及更多實質內容。會場上,各方代表團再次展開了激烈的交鋒和討價還價。而在會場之外,民眾則翹首企盼,希望會議能達成實實在在的結果。 哥本哈根大會14號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 全稱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15次會議,將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12月7日起,192個國家的環境部長和其他官員們將在哥本哈根召開聯合國氣候會議,商討《京都議定書》一期承諾到期后的后續方案,就未來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行動簽署新的
中國科學院院士、氣候學家符淙斌 南京大學東南樓,70歲的符淙斌院士的新辦公室簡約而素凈。這幢樓是上世紀50年代建筑學大師楊廷寶先生的杰作。窗外,金陵苑滿眼的花樹在冬日的陽光下,透著江南特有的氣息,冬青、雪松的深綠伴著銀杏樹的深黃,雜著臘梅花初吐的暗香,還有不遠處中國氣象學奠基人竺可楨先
5月8日上午,綠色經濟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會議主論壇在京舉行。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做了主旨演講,演講實錄如下: 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氣候變化問題事關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事關我們共同家園的未來,需要世界各國攜手努力,共同應對。這次會議邀集了全球知名政治家、企業家和專家學者,共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11月23日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0年度報告》。《報告》概述了去年以來中國減緩及適應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并闡述了中國參與氣候變化國際談判的立場和主張。 在聯合國坎昆氣候變化會議將于本月底在墨西哥坎昆召開之際,發展改革委發表的這份報告包括減緩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8次締約方會議和京都議定書第8次締約方會議26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開幕,來自全球近200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將圍繞如何確保《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和減排目標的實現、如何落實德班氣候大會成果,以及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和技術援助承諾何時兌現等重要議題展開談
《中國公民社會應對氣候變化可行性研究報告》 中國應如何在抗擊全球變暖的過程中避免因國內發展不平衡而導致的不公平問題?中外的非政府組織對此進行了探討,并指出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的運作也可導致相關的問題。 “中國的西部和農村地區排放少,但更多地承擔了環境惡化和氣候變化的成本。” 國際氣候談判的焦點通
2013年聯合國氣候大會11月將在波蘭首都華沙舉行。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但在各方利益沖突不斷、氣候變化形勢越來越嚴峻的背景下,聯合國氣候談判面臨的挑戰不容小覷。今年6月在德國舉行的聯合國2013年第二輪氣候變化談判取得進展但也遭遇難題。這給華沙氣候大會帶來希望,也帶來了壓力。 近
一年一度的氣候變化大會轉戰南非德班。由于此前談判中《聯合國氣候框架公約》締約各方對減排、適應、資金和技術轉讓等核心問題分歧難平,有媒體將28日的大會開幕戲稱為“再度開吵”,但人們仍寄望,德班至少能夠“吵出一片新天地。” 盡管迫在眉睫的是目前唯一具有法律效應的、以控制溫
2012年,歐盟對區外國家飛往歐盟地區的民用航空器征收碳排放稅,多哈會議召開……面對日益嚴峻的全球氣候形式,問題一再凸顯,氣候談判涉及全球各國,利益沖突錯綜復雜,一些矛盾根深蒂固。然而,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公平等基本原則要在談判中堅持不動搖,要堅持減緩、適應、技術轉讓和資金支持同
方修琦 1962年生,現任北京師范大學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教授,主要從事環境演變及其影響方面的研究和教學工作,主持全球變化研究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之課題 “暖期氣候對中國社會經濟的影響與人類適應研究”。出版有《全球變化》、《中國碳排放的歷史與現狀》、《中國古地理
本次會議在多哈國際會議中心召開 11月26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十八次締約方會議和《京都議定書》(以下簡稱《議定書》)第八次締約方會議在卡塔爾首都多哈正式開幕,來自194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團、學者及非政府組織代表出席。 上次會議的主辦國南非國際關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8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8次締約方會議,也就是多哈氣候變化大會將于當地時間26號開幕。25號,中國代表團第一副團長、中國氣候談判首席代表蘇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多哈氣候會議將著重落實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 25號,中國代表團第一副團長、
坎昆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行將過半,幾天來各方圍繞《京都議定書》(簡稱《議定書》)存留的角力逐漸升溫,這一問題已成為影響會議進程的主要因素之一。 坎昆會議伊始,日本就強硬宣稱“永遠”不會對《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作出減排承諾。這一表態是日本在原有立場上的嚴重倒退,受到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強烈譴責。
從美國拒絕在《京都議定書》上簽字,到哥本哈根的無果而終不歡而散,再到日本在坎昆氣候變化大會上上演的鬧劇……氣候變化這個詞,已經從一個單純的科學問題,演變為環境、科技、經濟、政治和外交多學科領域交叉的綜合性重大戰略問題。 在這些盤根錯節的利益集團中間,中國又該如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這
正在多哈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開啟高級別會議,將對延續《京都議定書》、氣候融資等核心問題進行磋商。聯合國官員稱,會議要保證達成《京都議定書》修訂協議等5項共識。 在4日高級別會議開幕式上,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氣候變化事關人類未來,希望各國盡早建立一攬子計劃,順利完成第二承諾
氣候變化問題關系人類生存和各國發展。國際社會攜手應對氣候變化是大勢所趨。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去年底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坎昆會議最終達成了《坎昆協議》,這對于進一步擴大共識,繼續推動談判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一、坎昆會議是氣候變化談判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 《坎昆協議》是關于加強《聯合國氣候變化框
德班氣候大會11日通過決議,決定實施《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并啟動綠色氣候基金等。多個國家和組織對會議成果給予積極評價,也有不少聲音批評部分發達國家阻撓談判進程,逃避責任。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發表聲明對會議成果表示歡迎。潘基文說,會議成果將引導全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根源
12月7日起,192個國家的環境部長和其他官員們將在哥本哈根召開聯合國氣候會議,商討《京都議定書》一期承諾到期后的后續方案,就未來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行動簽署新的協議。會議將在現代化的Bella中心舉行,為期兩周。聯合國氣候會議一年召開一次,其前身為1992年在里約熱內盧召開的地球峰會,地球峰會的
媒體已經幫助扭轉了公眾意見,讓他們支持對氣候變化采取行動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主席R. K. Pachauri呼吁記者們在報道氣候變化的時候關注采取行動的科學機理。 在過去的20年中,媒體在傳播氣候變化意識方面扮演了一個關鍵的角色。我對此感到特別令人滿意,因
為期5天的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正在泰國首都曼谷舉行,這是去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通過“巴厘島路線圖”后啟動的首輪相關談判。中國外交部氣候變化談判特別代表于慶泰大使對新華社記者說,中方認為,氣候變化談判的四要素——減緩、適應、技術和資金在未來要同舉并重、平衡處理。 3月31日,《聯合國氣候變化
上圖 12月1日,在秘魯首都利馬,與會代表出席大會開幕式。 2014年全球氣候依舊不尋常,嚴寒、熱浪、干旱、洪水和霧霾頻繁出現,并有望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年份。今年的利馬氣候大會肩負著為明年巴黎大會鋪路的重要使命,被各方寄予厚望。面對國際氣候問題談判的舉步維艱,中國的積極行動為大會帶來了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