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等獎通用項目1項 序號 獲獎編號 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人 完成單位及名次(未注明則為獨立完成單位) 1 J-210-0-01 大慶油田高含水后期4000萬噸以上持續穩產高效勘探開發技術 大慶石油學院(3),中國石油大學(北京)(4),中國地質大學(武漢)(5),清華大學(6),山東大學(7)一等獎通用項目8項 序號 獲獎編號 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人 完成單位及名次(未注明則為獨立完成單位) 1 J-201-1-01 矮敗小麥及其高效育種方法的創建與應用 劉秉華,翟虎渠,楊 麗,孫蘇陽,周 陽,王山葒,蒲宗君,吳政卿,孫其信,甘斌杰,楊兆生,劉宏偉,孟凡華,趙昌平,位運糧 中國農業大學(5),山東農業大學(6),甘肅農業大學(10) 2 J-201-1-02 抗條紋葉枯病高產優質粳稻新品種選育及應用 萬建民,王才林,劉 超,......閱讀全文
包攬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 自然科學獎比例顯著提高 國家科技三大獎 高校攬68.7% “2013年,高校再次包攬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充分說明了高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原始創新成果在我國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副主任周靜說。 在1月10日舉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公布了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情況,其中譚蔚泓、鄭蘭蓀等專家均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化學組專家提名,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的《高性能全譜型光譜分析儀器研制及產業化》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電子與科學儀器組提名。 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
二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15項,不含專用領域) 16 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科學與應用 中科院是中國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發起者、組織者之一,是科學與應用目標的提出者和實施者,50余家院屬單位承擔了大量重要工程任務和多項協作配套任務,突破了大批關鍵核心技術,為工程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科技支撐。 在載
今天上午,黨中央、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這是黨中央、國務院連續十五年舉辦同樣的盛會,足見國家科技獎“成色之高”。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其中“成色”最高的國家最高科技獎今年卻再度空缺。 這是繼2004年之后,國家最高科技獎第二次出現空缺。 根據《國家科學
新年伊始,深圳科技創新再傳捷報。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于昨日在北京召開,深圳交出一份靚麗的成績單:由18家深圳高校、科研機構及企業主持或參與完成的16個項目獲2018年度國家科技獎,取得歷史第二好成績。其中包括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13項,還有2個專用項目獲獎。 自2010年以來
昨日,黨中央、國務院在人民大會堂舉行200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胡錦濤、溫家寶、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 全國共有352個項目獲得200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人,國家自然科學獎39
2019年6月27日,兩年一次的亞太材料科學院(Asian Pacific Academy of Materials,APAM)會議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召開。 會議選舉出新的院士(Academician)32名,副院士(Associate Academician)12名。其中我國大陸有16人當
2013年度國家科技獎勵推薦工作已經結束,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共收到有關單位和個人推薦的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146 項,國家技術發明獎188項(通用項目151項,專用項目37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602項(通用項目474項,專用項目128項)。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形式審查,4項
2018年頒獎典禮15日晚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舉行。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江雷教授獲2018年度“求是杰出科學家獎”。2018年度“求是科技成就集體獎”則授予上海交通大學張杰教授領導的激光強場物理團隊。兩者分別獲得獎金人民幣一百萬元。 當晚,求是科技基金會主席查懋聲以及顧問楊振寧、孫家棟、韓啟德、
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科學技術部黨組今天通報巡視整改情況。關于審計署2012年4月審計發現5所大學7名教授弄虛作假套取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資金2500多萬元的問題,目前,共依法依紀查處了8人,其中陳英旭、宋茂強2人被依法判刑;李寧、李澎濤、王新月、王甫(李澎濤的博士生)4人被依法批捕;鄒華暫不起
為促進航空科技自主創新,服務廣大會員和航空科技工作者,經國家主管部門批準,中國航空學會從2007年起設立“中國航空學會科學技術獎”(國科獎社證字第0166號)。學會科技獎每年評選一次。2007年度至2010年度已評選4次,共有101個項目獲獎,其中一等獎4項、二等獎27項、三等獎70項。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日前公布2018年TWAS院士增選名單,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的55位學者當選TWAS院士,其中11名為中國大陸科學家。此外,2018年TWAS九個科學獎項獲獎者中有2位來自中國大陸。 2018年新當選TWAS院士的11位中國大陸科學家分別是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神經科學
自然科學獎39項,技術發明獎39項,科技進步獎192項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公告(第41號) 現將200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評審委員會、國家技術發明獎評審委員會、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的建議授獎項目向社會公布,評審結果將提交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定。
2011歲末網友們盤點了很多熱詞,比如:控/hold住、傷不起、起云劑、虎媽、政務微博、北京精神、走轉改、微電影、加名稅、淘寶體、云電視等新詞匯。媒體也評出了日本地震、康菲溢油、南方先旱后澇的極端天氣、7.23動車事故、小悅悅與路人、校車事件、郭美美與紅十字會、建黨90周年、‘十二五’開局、天宮
中共中央、國務院2009年1月9日上午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200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也揭曉,其中“食品、農產品品質無損檢測新技術和融合技術的開發”等多項檢測技術獲得獎項: 食品、農產品品質無損檢測項目獲國家發明獎 由江蘇大學完成的“食品、農產品品質無損檢測新技術和融
200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1月11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據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的數據,國家三大獎通用項目全國高校共獲得164項,占授獎總數的64.8%。 2009年度國家最高獎獲得者為復旦大學的谷超豪院士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的孫家棟院士。 在200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授獎項目中,
根據《關于評選第十屆“中國科學院杰出青年”的通知》(科發京黨字〔2009〕128號)文件規定,第十屆中國科學院杰出青年評選程序性評審工作已于2010年1月11日進行,評選領導小組辦公室按照有關文件要求及評選程序邀請相關人員對上報材料進行了認真的審閱,并選出了30位候選人進入最終的評選。 現
1月8日,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隆重召開,北京主持完成的71項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67項,占國家獎通用項目授獎總數的30.5%,連續四年超三成;此外還有44項北京參與完成的成果獲獎,北京主持和參與完成的獲獎項目數占國家通用項目授獎總數的49.4
關于2016年度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的授獎決定 根據《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條例》,經中國化學會獎勵工作委員會決議,授予以下10位優秀青年化學工作者“2016年度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按姓名拼音排序): 陳昶樂 男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程群峰 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藍宇 男 重慶大學
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召開。廣東共有50個項目(含專用項目2項)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為近年來最好成績,比2018年增長11.11%。其中,廣州共有26個項目獲獎,占全省的52%,同比增長23.8%。華南理工大學校長高松(左二)與陳克復院士(左三)團隊在20
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網站6月8日消息:201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工作已經結束,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初評通過項目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網站”和“科學技術部網站上公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35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
10月29日,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在河南省舉行了2010年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科學技術獎頒獎典禮,對在我國植物保護研究領域和科技創新工作中取得優秀成果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和獎勵。 “小麥條銹病菌源基地生態治理技術研究與應用”等3個項目獲2010年度“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科學技術獎”科學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食品安全在我國廣受關注,也是同分析測試技術密切相關的領域。2020年1月10日,2019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并向獲獎代表頒獎。食品安全領域喜獲獎項,其中,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檢科院)副院長張峰研究員作為第一完成人的《
2月25日,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召開2011年企業家聯誼會暨企業表彰會,會上表彰了2010年在高新區經濟及創新體系建設中做出重要貢獻的特別貢獻企業,優秀瞪羚企業及重大科技創新企業。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以其在科技創新中所做出的突出貢獻被評為西安高新區2010年度重大科技創新
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網站消息,《中國科學技術獎勵年鑒》是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負責組織編寫,全面系統記載我國科學技術獎勵工作情況,展示我國科學技術最新成就的大型工具文獻。到目前為止,已出版2001-2010各年度的《中國科學技術獎勵年鑒》。2011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將繼續
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網站消息:2012年度國家科技獎勵推薦工作已經結束,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共收到有關單位和個人推薦的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139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57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543項。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形式審查,3項國家自
200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初評工作已經結束,科技部日前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初評通過項目。 自然科學獎36項,技術發明獎40項,科技進步獎226項 與儀器類相關項目摘錄如下: 更多其他通過初評獎項見
2009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科技服務業和信息服務業實現增加值超過2800億元,約占地區生產總值的23.7% 我國首次采用科學技術指標編寫的地區性科技發展報告《北京科學技術2009:科學技術黃皮書》(以下簡稱《黃皮書》)于日前對外發布。據悉,《黃皮書》是由北京市科委支持、北京市科學學研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關于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答辯的通知 各有關提名單位(專家): 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會議初評工作定于5月下旬至6月中旬在北京進行,現將初評答辯有
2011年度國家科技獎勵推薦工作已經結束,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共收到有關單位和個人推薦的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130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85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730項。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形式審查,4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2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4項國家科學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