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王振義為衛生部長陳竺恩師
現在,王振義最重要的工作叫“開卷考試”,由臨床醫生提出難題,他查閱中外文獻,和學生們一起交流,教學相長。 今年已86歲高齡的王振義認真而不失幽默。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黨委書記嚴肅說,“和王老師打交道20多年,他對學生好,對病人好,是一個嚴肅認真的人。”而王振義則跟周圍人介紹說,“我們書記,嚴肅,真的很嚴肅。” 白血病是血液系統的惡性腫瘤,是十大高發腫瘤之一,在兒童和青壯年惡性腫瘤中占據首位。而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是白血病中臨床最為兇險的一種類型,緩解率低,死亡率高。“白血病是"殺手",而我是"殺手"的"殺手"。”王振義說。 一次慘敗 攻克頑疾壯志成空 1924年11月30日,王振義出生在上海。他回憶說,自己小時候就習慣刨根問底,凡事總有問不完的“為什么”。在姐弟八人中,他是個很好學也很會玩的孩子,溜冰、“造房子”、打乒乓球、踢毽子、打“墻球”樣樣喜歡,但嚴厲的父親對他責備甚少。......閱讀全文
王振義院士獲2018最美醫師稱號
3月18日,央視1套黃金時間播出尋找中國最美醫師節目,95歲高齡的王振義榮獲2018最美醫師稱號。王振義是中國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終身教授,他經過八年刻苦研究,找到了一種藥,攻克了一種最危重的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師昌緒王振義獲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
胡錦濤向獲得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師昌緒院士(右)、王振義院士(左)頒獎。 新華社發 中共中央、國務院 1月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著名材料科學家師昌緒和內科血液專家王振義兩位院士榮獲國家最高科技獎,成為該獎的第17
王振義陳竺獲國際癌癥研究大獎
日前,因在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上取得的原創性研究成果以及顯著的治療效果,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振義和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竺獲第七屆圣·喬奇癌癥研究進展大獎。頒獎典禮將于3月6日在美國紐約舉行。 王振義、陳竺把傳統的中藥砷劑與西藥結合起來用于對病人的治療,使APL病人的存活率急劇提高。
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王振義為衛生部長陳竺恩師
現在,王振義最重要的工作叫“開卷考試”,由臨床醫生提出難題,他查閱中外文獻,和學生們一起交流,教學相長。 今年已86歲高齡的王振義認真而不失幽默。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黨委書記嚴肅說,“和王老師打交道20多年,他對學生好,對病人好,是一個嚴肅認真的人。”而王振義則跟周
王振義:癌癥誘導分化第一人
? 王振義: 1924年11月生于上海,祖籍江蘇興化。1948年畢業于震旦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校長(現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瑞金醫院上海血液學研究所所長,現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終身教授,上海血液學研究所名譽所長。
王振義:潛心鉆研開創先河-教癌細胞改邪歸正
??????? 癌癥,一個令人膽寒的字眼。因為人類目前尚無法征服它。 對付癌癥,或者切除,或者化療殺死癌細胞。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上海血液學研究所名譽所長王振義教授獨辟蹊徑,采取藥物誘導分化的方法,教癌細胞改邪歸正,為人類探索出一
陳竺部長王振義院士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3月31日,剛剛在美國領取了由全美癌癥研究基金會頒發的第七屆圣捷爾吉癌癥研究創新成就獎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衛生部部長陳竺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振義,又獲得了由鳳凰衛視聯合海內外10余家知名華文媒體和機構推選的“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據了解,兩位科學家是因為在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研究中取得
張亭棟、王振義獲“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
? 2020年9月6日上午10時30分許,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亭棟、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王振義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生命科學獎”。獎金為100萬美元獎金,使用方式不受限制。 獲獎評語:表彰他們發現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
王振義和陳竺領取圣捷爾吉獎-分享2.5萬美元
由于在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研究中取得原創性成果及開發全新療法,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振義和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竺3月6日在美國領取了由全美癌癥研究基金會頒發的第七屆圣捷爾吉癌癥研究創新成就獎。 兩位科學家將三氧化二砷(俗稱砒霜)與西藥結合起來用于治療白血病,使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的“五年無
王振義:450萬用于學科建設,50萬歸課題參與者共有
87歲的王振義院士上周五剛剛赴京捧回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月19日便來到校園與大學生面對面。作為科學家,王振義將一種惡性白血病細胞奇跡般地誘導分化為良性細胞,使之“改邪歸正”;作為老校長,王振義告訴上海交大醫學院的醫科生們,他這一生就是跟自己對著干的一生,從本為名利到無謂名利,始終擇善
王義遒:“考研熱”的“源”與“治”
近年來,我國研究生報考人數激增,形成了一股“考研熱”。從數據看,2022年全國碩士生報名人數為457萬,比前一年增長21%。此前的增長率在2021年與2020年分別為10.9%和17.2%,只是2019年為21.8%,略有超過。一項統計結果表明,哈佛大學教師中擁有博士學位的人數比例曾位列所有被統計高
鄧陽凡獲“傅承義青年科技獎”
近日,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十一屆二次理事擴大會暨頒獎典禮在廣東珠海召開。會上,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鄧陽凡榮獲2023年度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傅承義青年科技獎”,以表彰其在殼幔結構探測領域的成績。 “傅承義青年科技獎”是為紀念我國已故著名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傅承義,由中國地球物理
王義遒:“工向理靠”現象需要辯證看待
?■王義遒 作為一名脫離教學科研工作第一線20多年的“退休教師”,本不應對諸如工程教育理科化這樣的具體問題置喙,不過既然是“大家談”,筆者就不揣冒昧姑妄談之。 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就是對具體問題作具體分析。本科教育(筆者認為研究生教育已非單純的“教育”,研究生已是初步的科技工作者,故本文只
五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者小行星命名
2012年6月4日下午,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者吳征鎰、王忠誠、孫家棟、師昌緒和王振義小行星命名儀式在北京友誼賓館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詹文龍等出席命名儀式。萬鋼和詹文龍分別向孫家棟、師昌緒本人和吳征鎰、王忠誠、王振義的代表頒發了小行星命名證書和小
東北大學王義教授入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日前,東北大學千人計劃特聘教授王義入選歐洲科學院院士,是本次該科學院信息學部遴選的12名院士中唯一的華人。王義教授因其在模型檢驗、嵌入式系統等領域的巨大貢獻獲此殊榮。 歐洲科學院又稱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總部設在英國倫敦,英語全稱為Academia Europaea (The Academy
王傳義研究員任《分析科學、方法和儀器學報》編委
日前,應國際刊物《分析科學、方法和儀器學報》(Journal of Analytical Science, Methods and Instrumentation, JASMI)的邀請,中科院新疆理化所“微納米環境友好功能材料與技術實驗室”王傳義研究員擔任該刊物的編委。 JASMI是由Scie
王振霖:鼻科醫生是“跳躍在刀尖上的舞者”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496.shtm“人的鼻子由外鼻、鼻腔和鼻竇三部分組成,毗鄰眼和腦等重要器官,其分隔薄弱,容易損傷。例如鼻竇和眼眶之間分隔的骨板極薄,解剖學上稱為‘紙樣板’,即如同紙一樣薄。手術中一旦突破骨板,后果將
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王忠誠院士逝世
據北京天壇醫院官方網站消息,北京天壇醫院名譽院長、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因病醫治無效,于2012年9月30日16時08分在北京醫院不幸逝世,享年87歲。 王忠誠簡介(來源:中國工程院) 神經外科專家。山東省煙臺人。1950年畢業于北京大學醫學院。現任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
王忠誠徐光憲獲2008年國家最高科技獎
王忠誠、徐光憲獲得2008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徐光憲:化學大家的幸福哲學中國神經外科專家王忠誠 快訊:王忠誠、徐光憲獲得2008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新華網快訊: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忠誠、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光憲獲得200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向獲得國家科學
合肥研究院劉建國、王祥科獲“安徽青年科技獎”
3月25日下午,安徽省科協八屆四次全委會在合肥召開。會議表彰了20名為安徽省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做出突出貢獻的“安徽青年科技獎”獲得者,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劉建國研究員、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王祥科研究員獲此殊榮。 劉建國研究員,安徽光機所博士生導師,安徽省光學學
朱慶葆-王永義:我國一流大學與世界差距在哪里
我國一流大學與世界的差距 高校招生大幅度擴大以來,我國高等教育規模先后超過俄羅斯、印度和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實現了高等教育大眾化,用10年走過了其他國家30年、5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道路。尤其是“985工程”實施以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國一流大學的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科研水平也不斷
王澤山為何榮獲最高科技獎:讓中國火炮射程提高20%
1月8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學教授王澤山走上了201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領獎臺。 這位老人雖年過八旬,精神矍鑠。聽說他獲獎,很多人感慨:真是實至名歸。 他60多年來專注于研究火炸藥,帶領團隊發展了火炸藥的理論與技術,突破了多項世界性的瓶頸技術,一系列重大發明應用于武器裝備和生產
光華工程科技獎初評結果公示-魏復盛王健榜上有名
第八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初評結果公示有29名候選人通過初評,其中工程獎16名,青年獎13名 第八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在院士提名和全國性工程科技類學會推薦的有效候選人中,有29名候選人通過初評,其中工程獎16名,青年獎13名。現將初評結果公示(附“第八屆光華工程科技獎通過初評獲獎候選人名單”)。 如對公示
環保部擬推薦2011年國家科技獎勵項目提前公示
各有關單位: 根據國家獎勵辦《關于2011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推薦項目提前公示有關要求的通知》(國科獎字〔2010〕75號)的有關要求,現將我部擬推薦的2011年國家科技獎勵項目予以公示。公示期自即日起至2011年2月21日。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公示名單持有異議,均可在公示期內向我部提出或電話反
雙義RNA的概念
部分基因的表達需要先進行轉錄合成出亞基因組RNA,作為mRNA翻譯出蛋白質;另一部分基因的表達需要先經過基因組復制出互補鏈,再以互補鏈為模板轉錄出亞基因組RNA,作為mRNA使用。
晶振阻抗計,石英晶振測試儀,晶振頻率測試儀
SYN5305型晶振測試儀產品概述該晶振測試儀集合有源和無源晶振測試,多種貼片和直插封裝,1.8V/2.5V/3.3V/5V等多種晶振供電電壓,涵蓋大多數電子產品晶體測試,廣泛應用于郵電、通信、廣播電視、學校、研究所及工礦企業對于晶振的驗證或篩選。SYN5305型晶振測試儀是由西安同步電子科技有限公
數十位院士入選!2018年教育部科技獎評審專家名單公布
2019年1月25日,教育部網站正式公布了2018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獲獎名單。相比公示名單,最終公布的最終名單中增加了高校專用項目獲獎數據。 經評審委員會評審、獎勵委員會審定和教育部批準,共有318項/人獲獎,其中一等獎125項,二等獎183項,青年科學獎10人。 繼
晶振簡介及如何使用示波器測試晶振?
為什么我用示波器觀察晶振引腳的波形時,看不到波形或者波形失真了呢?難道200M的示波器還不能測10M的晶振嗎? 常見晶振 首先我們來對晶振進行簡要的介紹,晶振大體可以分為兩大類:無源晶振和有源晶振。 1、無源晶振 無源晶振是一種無極性元件,需要借助于時鐘電路才能產生振蕩信號,自身
晶振不起振的原因是什么?
遇到單片機晶振不起振是常見現象,那么引起晶振不起振的原因有哪些呢? 下面我給大家簡單概括一下: (1) PCB板布線錯誤; (2) 單片機質量有問題; (3) 晶振質量有問題; (4) 負載電容或匹配電容與晶振不匹配或者電容質量有問題; (5) PCB板受潮,導致阻抗失配而不能起振;
2013年度國家科技獎今日揭曉-包含五大獎項
今天(1月10日)上午,一年一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將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大會將揭曉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評選結果。 代表我國科學界的最高榮譽——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今年將授予哪位科學家? 國家科學技術獎包含五大獎項 國家科學技術獎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