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松對癌癥宣戰以來,科學家們一致在尋找讓細胞失控的基因刪除、插入和重復。不斷擴大的突變庫幫助人們開發出了靶向性藥物,將相應患者的生命延長了幾個月甚至幾年。 但這并不是治療癌癥的唯一途徑,德克薩斯大學MD Anderson癌癥中心的James P. Allison和Padmanee Sharma指出。他們在四月九日的Cell雜志上發表綜述文章,探討了癌癥治療的現狀和未來的發展方向。 靶標驅動基因在臨床試驗中的確有效,但癌癥往往很快又會復發。最近,另一種治療策略受到了廣泛的關注,那就是讓免疫細胞攻擊腫瘤的免疫療法。免疫療法能起到較長時間的治療效果,但只對一小部分患者有效。Allison和Sharma認為,未來癌癥研究的重點應該是把這兩種互補的治療策略結合起來。 “這兩種方式都能為患者提供幫助,”Allison說,他的團隊成功展示了免疫療法的抗癌潛力,被Science雜志評為2013年的年度突破。“我們......閱讀全文
Phio Pharmaceuticals Corp.(納斯達克:Phio),一家基于其專有的“自我遞送”RNAi (Self-delivering RNAi,sd-rxRNA)治療平臺開發下一代免疫腫瘤治療的生物技術公司,近期宣布與Carisma Therapeutics進行一項研究合作,評估其
在每年一度的世界癌癥日(2月4日),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網站,都會重申“在2030年前實現降低1/3的癌癥及各種非傳染性疾病死亡率”這一可持續發展目標,并呼吁各國政府、非盈利組織和科研機構應動員起來展開聯合的癌癥預防及控制行動。 現狀:癌癥發病率遞增 聯合國癌癥統計及分析機構IRA
“11月19日,冠昊生物(300238)的自體免疫細胞儲存業務‘免疫細胞銀行’將正式開始接受預定,公司的股東將以最優的價格成為我們的首批顧客。”冠昊生物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周利軍告訴記者。 冠昊生物細胞與干細胞中心首席科學家胡敏杰博士介紹,自與臺灣鑫品生醫簽訂《技術授權合同書》以來,冠昊生物已
近年來,隨著精準醫療的發展,癌癥治療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其中借助免疫系統開發的多種治療方法被人們寄予厚望。雖然部分治療方法在臨床治療中已經獲得一定的成功,但大多數只對部分患者有效,并且還會導致耐藥、超進展以及免疫相關嚴重不良反應等問題。因此,了解免疫系統在癌癥治療中的表現,準確篩選最有可能獲益
“直到不久前,癌癥的治療基本上還是不成功的,除了對少部分癌癥類型。而目前一個令人振奮的新的治療技術,即依賴免疫應答的免疫治療技術,對許多種不同的癌癥都取得了顯著的治療效果。” 澳大利亞悉尼Garvan醫學研究所教授,2015年美國免疫學會終身成就獎獲得者,美國免疫學會前主席(1998-2002
近日,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一種利用患者自身免疫細胞的免疫療法在治療1型糖尿病的早期臨床試驗中顯示出巨大前景。這種療法利用I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一種叫調節性T細胞的免疫細胞,在證明安全性的I期臨床試驗中不僅沒有造成嚴重副作用,而且這些細胞能在患者體內存在至少一年時間。
澳大利亞加文醫學研究所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的單細胞測序方法RAGE-Seq(Repertoire and Gene Expression by Sequencing),該方法兼備高通量、靶向、長讀長和單細胞測序特征,能夠高準確度和靈敏度的識別全長抗原受體序列,追蹤與癌癥免疫反應相關的免疫細胞。7
俗話說得好,沒有所謂的“一針見效,藥到病除”,人類疾病都是長期積累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免疫系統抵抗癌癥病毒的能力顯著衰退,NK細胞增殖能力也下降。然而,由于NK細胞作為人體抵抗癌細胞和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線,用于治療癌癥的種類也愈發多樣化,本文小編簡單講一講基于NK細胞的腫瘤免疫療法,一起來
密歇根大學醫學院外科、免疫學與生物學教授鄒偉平(Weiping Zou)博士主要從事腫瘤、免疫、炎癥及醫學轉化等領域的研究,在腫瘤免疫領域創立“腫瘤免疫抑制網絡學說”,在腫瘤和機體免疫的相互作用研究及其應用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為人類的健康以及生命醫學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具有重大影響的成績。他
一、細胞免疫治療的簡介 細胞免疫治細胞免疫治療療法是采集人體自身免疫細胞,經過體外培養,使其數量成千倍增多,靶向性殺傷功能增強,然后再回輸到人體來殺滅血液及組織中的病原體、癌細胞、突變的細胞,打破免疫耐受,激活和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兼顧治療和保健的雙重功效。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CIK)
? 8月2日,Nature雜志在線發表一項由丁勝領導的研究團隊完成的重要成果,圖片截自nature.com 過度激活或抑制免疫細胞,會引起免疫系統失衡,從而會導致諸如牛皮癬或癌癥等疾病。通過調節控制某一類免疫細胞,可幫助免疫系統恢復平衡,并進一步開發出新的治療方法,用來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
5月份即將結束了,5月份Cell期刊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學習呢?小編對此進行了整理,與各位分享。 1.Cell:皮膚中的調節性T細胞促進毛發再生 doi:10.1016/j.cell.2017.05.002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通過開展小鼠實驗發現作為一類
細胞免疫治療概念成為市場資金追捧的焦點。 但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迄今為止,尚無經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以下簡稱”衛計委)批準開展自體免疫細胞(T細胞、NK細胞)治療技術的醫療機構;該委員會也未組織過開展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技術相關的臨床試驗。這也就意味著,目前國內火熱的細胞免疫療法臨床
一、為什么市場開始關注細胞治療 我們看一下近期的上市公司公告,除此以外,還有很多產業內的動向。 2014年3月3日,香雪制藥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58醫院合作建立T細胞治療新技術臨床研究中心。 2014年6月6日,姚記撲克擬參股上海細胞治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取得其22%股權。 2014年6
一、細胞免疫治療的簡介細胞免疫治細胞免疫治療療法是采集人體自身免疫細胞,經過體外培養,使其數量成千倍增多,靶向性殺傷功能增強,然后再回輸到人體來殺滅血液及組織中的病原體、癌細胞、突變的細胞,打破免疫耐受,激活和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兼顧治療和保健的雙重功效。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CIK)療法、樹突狀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期科學家們在癌癥免疫療法領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與大家一起學習! 【1】Cancer Res:突破!科學家鑒別出癌癥免疫療法的潛在新型靶點:GARP doi:10.1158/0008-5472.CAN-18-2623 據美國癌癥協會數據顯示,結直腸癌是男性和女性因癌癥死
當人體內大多數細胞開始不受控的分裂時,癌癥就發生了。癌癥這類因細胞分裂分化出現異常的疾病從古有之,而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踏入了微觀世界,開始從細胞分子角度去尋找治愈這類疾病的方法。 而目前最受青睞的技術莫過于細胞免疫療法,人們嘗試從細胞角度去消滅癌癥,從賦予不同種類免疫細胞具有特異性的“
免疫療法能夠治愈一些直到最近才被認為是致命性的癌癥。除了開發能夠提高免疫系統抗癌能力的藥物外,科學家們正在成為操縱患者自己的免疫細胞的專家,將它們變成殺滅癌癥的軍隊。但是癌癥有躲避這種攻擊的技巧,因此科學家們正在以謀略戰勝癌癥,并提高免疫細胞療效的效果。如今的科學家們都是技術嫻熟的免疫系統工程師
大家都知道,癌細胞是由正常細胞突變而來的,有人會想,既然癌癥是來自于正常細胞的突變,那癌細胞有沒有可能重新變回正常細胞呢?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癌細胞就像是犯了錯誤的壞人,那么癌細胞能不能放下屠刀,回頭是岸呢? 我們來科普一下這方面的知識,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相比較,有幾個關鍵的地方出現了變異
釋放免疫系統,從癌癥死神手中搶奪生命,這種被稱為“最成功的癌癥治療方法之一”的新療法帶給了我們許多的希望,但是經過幾年的臨床檢驗,癌癥免疫療法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狀況,或者產生區別應答,或者引發免疫系統對自身組織的攻擊等。 2017年癌癥免疫療法穩步前行,在三個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新型組合癌癥免疫
故事過程—— 一名罹患滑膜肉瘤這種罕見的癌癥的患者魏則西,因為輕信百度搜索的結果,選擇了北京一家部隊醫院的“號稱與美國斯坦福大學合作的腫瘤生物免疫療法”,最終去世。他在知乎上一段留言引發深思與公眾討論。他回答的這個問題是“你認為人性最大的‘惡’是什么?詳細也可以看這里:魏則西事件始末!百度 莆
腫瘤免疫細胞療法被稱為是除了手術、化療、放療之外,治療癌癥的另一條“救命稻草”。目前佛山已有兩家三甲醫院開展此類療法,其中一家開展數年之久,卻一直都不敢進行公開宣傳推廣。究其原因,是原衛生部將其納入第三類醫療技術臨床應用準入審批項目后,卻一直沒有真正批準醫療機構開展此項業務,腫瘤免疫細胞療法存在
腫瘤免疫治療是通過激活體內的免疫細胞,特意性地清除癌變的細胞。這種治療方法具有特異性強,作用期長和副作用小等優點,一直以來被認為是治愈腫瘤的終極手段。然而,直到最近幾年,這個夢想才開始被實現,科學雜志把腫瘤免疫治療列為2013年的重大科學突破。于此相呼應,2014美國癌癥年會的主題是:利用腫瘤基
CAR-T療法在惡性血液腫瘤中展現出的強大實力,使其逐漸成為近年來最有前景的腫瘤免疫療法,然而血液腫瘤(非實體瘤)僅僅是眾多癌癥中較小的一部分,如2019年最新的全球癌癥數據指出:約90%的癌癥發病率都是由實體瘤引起,但關于實體瘤的細胞治療臨床試驗卻很少。 如下圖所示:2019年發表在
一、炒作導火線來源于瑞銀證券日前的一篇報告 瑞銀證券日前發布研報認為,免疫治療產品有望成為腫瘤領域的下一座金礦。臨床實驗結果顯示了腫瘤免疫(tumor immunity)治療的良好應用前景: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immune system)治療腫瘤,即腫瘤免疫(tumor immunity)
免疫系統以及免疫細胞一直以來被認為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最好的天然防御系統,可是這個我們信賴有加的好朋友卻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腫瘤細胞擴散的幫兇。來自密歇根大學綜合癌癥中心的一組研究人員發現,通常來說免疫系統是用于保護機體免受疾病侵害的,但是一組免疫細胞卻會促進癌細胞生成。這些細胞就是稱之為髓樣抑制細
T細胞可攻擊病原體和腫瘤細胞,在免疫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T細胞免疫療法能對取自病人身體的T細胞進行基因改造,使其能識別并攻擊體內的癌細胞。2015年英國小女孩Layla Richards是世界上第一個接受T細胞免疫療法的白血病患者,由此這種療法也由此登上新聞頭版。圖片來源于網絡 由化學家B
CAR-T療法在惡性血液腫瘤中展現出的強大實力,使其逐漸成為近年來最有前景的腫瘤免疫療法,然而血液腫瘤(非實體瘤)僅僅是眾多癌癥中較小的一部分,如2019年最新的全球癌癥數據指出:約90%的癌癥發病率都是由實體瘤引起,但關于實體瘤的細胞治療臨床試驗卻很少。 如下圖所示:2019年發表在Na
癌癥疫苗又取得了重大進展,在缺少免疫細胞浸潤的“冷腫瘤”中再下一城。 德國海德堡大學醫院的科學家,使用預制的抗原文庫中提取的疫苗,以及根據患者腫瘤中突變定制的個性化疫苗,治療新診斷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15名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期為29.0個月,PFS時間達到14.2個月,患者最長生存期超過38.9
1. 腫瘤免疫治療 腫瘤免疫治療是指通過免疫系統的被動或主動免疫來控制和殺滅腫瘤的一種治療方法。與傳統醫療手段在物理和化學層面上殺滅腫瘤細胞不同,腫瘤免疫療法通過增強機體免疫系統功能來控制和殺滅腫瘤,具有不良反應小、特異性強等優點。根據治療原理的不同,免疫療法主要可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刺激、腫瘤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