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超級稻只是“出了點小問題”嗎
在安徽蚌埠,萬畝“超級水稻”去年出現絕收或減產,這將種子供貨方隆平高科推上風口浪尖。在一片爭議聲中,隆平高科4月12日晚間宣布停售這一雜交水稻種子,并宣布將籌建種子行業災后救助基金。袁隆平則認為,這次在安徽出了點小問題,不能據此說超級稻都有問題。(《新聞晨報》4月14日) “兩優0293”在安徽遭遇滑鐵盧,有關超級稻之爭隨之也成為熱點話題。中國是個種糧大國,歷來也是個缺糧大國,當然不能輕易放棄產量追求而貿然選擇偏好口感。有數據稱,我國超級稻推廣面積占全國水稻種植面積30%,畝增產幅度達13.2%,推動了水稻增產。因此,哪怕是再沒有辯證思維的人,估計也不會對超級稻一棍子打死。 不過,在安徽水稻絕產減收事件上,相關方面的姿態看起來似乎不那么科學。 第一,出事了,就否認是“超級稻”,可真相果然如此嗎?譬如農業部回應稱,“兩優0293”沒有參加過農業部組織的超級稻品種認定,不是“超級稻”品種。為此,湖南省農業......閱讀全文
袁隆平:請別再向超級稻潑臟水
最近一段時間,媒體上不斷出現有關超級稻的質疑,某些網上評論甚至將矛頭對準了中國雜交水稻研究以及我本人,對此我有話要說。 首先,超級稻是國家為了保證全國人民糧食需求而提出和設立的重大項目。從現實情況看,水稻既是我國也是全世界的第一大糧食作物,世界一半以上人口和我國60%以上人口以大米為
袁隆平院士超級稻永久科研試驗站在廣西灌陽揭牌
為紀念袁隆平院士誕辰92周年,9月14日,袁隆平院士銅像落成揭幕暨袁隆平院士超級稻永久科研試驗站揭牌儀式,在廣西桂林市灌陽縣新圩鎮小龍村舉行。 袁隆平之子、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定陽在揭幕儀式上表示,會繼承父親的衣缽,加強水稻種植研究,打好種業翻身仗,真正做到中國人“把飯碗牢牢端
袁隆平:2015年超級雜交稻示范畝產量將達900公斤
提出并主持中國超級稻育種計劃的“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15日在海南博鰲說,經過13年研究推廣,中國超級稻研究已取得可喜成績,在糧食主產區小面積試種大獲成功,水稻還有很大的增產潛力,到2015年單季超級雜交稻大面積示范的產量將達900公斤/畝。 中國超級稻育種計劃始于1996年,是為解
湖南獎勵袁隆平超級稻科研團隊100萬元
9月23日上午,湖南省農科院舉行超級雜交水稻大面積畝產突破900公斤祝捷大會。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楊泰波向袁隆平院士領銜的超級雜交水稻攻關團隊頒發獎金100萬元。湖南省人大副主任蔡力峰,科技部農村司負責人以及省直有關廳局領導,全省各市州農科所所長、科研人員代表共500人出席祝捷大會
袁隆平:超級稻有什么錯-為何要否定整個項目
超級稻風暴眼中的袁隆平:埋頭攻關水稻“核武器”半年走遍大遍大半個中國 從今年4月9日,“兩優0293”水稻在安徽遭遇減產絕收一事被披露開始,關于“超級稻”的各種討論至今未絕。10月9日,袁隆平在《環球時報》上發表的署名文章《請別再向超級稻潑臟水》,無疑為超級稻討論又添了一把火。在不同地方,袁隆平表
袁隆平院士:爭取2020年前實現超級稻畝產1000公斤目標
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20日在西安參加作物雜種優勢利用國際學術大會時表示,2020年前爭取實現超級稻畝產1000公斤的目標。 今年82歲的袁隆平精神矍鑠,他笑稱自己是“80后”。在此次學術大會上,袁隆平就超級雜交稻選育新進展作了報告。 袁隆平說,為了保障中國未來
袁隆平:超級稻畝產潛力可達一千五百公斤
“畝產九百公斤不是超級稻的終點,根據長沙地區的氣候、土壤條件,超級稻的畝產潛力達一千五百公斤。”正在長沙舉行的中國現代農業與新農村建設高層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如是表示。?全國超級稻育種計劃分三期實施。第一期的產量指標是大面積示范畝產七百公斤,已在二000年實現;第二期畝產八
袁隆平:新愿望是幫湖南早日實現糧食增產60億斤
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近日表達了自己的一個新愿望:那就是通過大力推廣超級稻種植,幫助湖南省早日實現增產6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的任務。 根據國務院有關規劃,到2020年我國要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其中湖南省承擔的任務是增產6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 袁隆平說,湖南省推
袁隆平:超級稻還要向畝產1000公斤進軍
“2010年超級稻實現畝產900公斤目標后,我還要向畝產1000公斤的第四期目標進軍!”袁隆平2月1日在長沙表示。 圖為李微微與袁隆平(左)親切交談。(作者:馬碧) 1日下午,受中央統戰部委托,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李微微頂風冒雪,來到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看望新近榮獲CCTV2007年
袁隆平:中國“超級稻”既有“超級量”也有“超級質”
“我們的‘超級稻’可以和日本最有名的越光米媲美,而且產量比他們高。”17日,正在長沙舉行的“2017中國企業跨國投資研討會”上,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表示,中國的雜交稻實現了高產,也做到了優質。 資料圖 圖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觀察“巨型稻”生長情況。中新社記者 徐志雄 攝 當天,
袁隆平:發展高產優質超級稻-重視科研育種攻關
新華網北京11月5日電(閻冬)“雜交水稻發展至今,我們要調整育種戰略,高產優質并行,以推廣大眾化平價優質米作為目標。”近日,“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2016世界生命科學大會上接受新華網采訪時如是說。 自上世紀60年代研究雜交水稻至今,袁隆平率研究團隊不斷科研攻關,從大面積推廣“
袁隆平擬用滴灌技術在新疆試種“超級稻”
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領銜的超級雜交稻最新攻關取得成功、平均畝產過一噸的消息傳來,這位被國際同行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的農業專家并未打算就此止步。 他正在醞釀一項新計劃:明年在新疆的南疆試種“超級稻”,將采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研發的膜下滴灌種植技術。 “我對這項技術非常感興趣,”袁隆平在接受
袁隆平:轉基因不能一概而論-應理性看待
11月17日上午,“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河南農業大學作報告,引發校園旋風。講座之前求門票,講座現場求指點,講座結束求合影。同學們蜂擁而至各種圍追各種求,冒著被擠成相片的風險希望能跟“袁爺爺”親密接觸一回,高舉手機拍照,根本停不下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火爆 袁隆平要
袁隆平:超級稻第五期目標沖刺每畝畝產近1100公斤
21日,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長沙舉行的“湘江論壇”上透露,他的團隊正在準備啟動第五期超級稻攻關,目標是每公頃16噸,即每畝畝產接近1100公斤,爭取在2018年實現。 已經84歲高齡,但身體看上去健朗的袁隆平在演講中說,從理論上來講,水稻的產量按光能利用率來計算,如果充分利用光能,
袁隆平:今年超級稻四大攻關總體情況不錯
“今年氣候條件不太好,陰雨天多,稻瘟病高發。但超級稻四大攻關總體情況不錯。”2日在長沙召開的湖南省超級稻高產攻關與示范年度總結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表示。 今年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領銜下,超級稻畝產1000公斤攻關、“百千萬”高產攻關示范、“種三產四”豐產工程及“三分田養活一個人”
袁隆平超級稻畝產900公斤目標有望實現
超級雜交稻高產攻關取得重大突破,畝產900公斤的目標有望下月實現!昨日(8月21日),一批國內著名水稻專家齊聚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羊古坳鄉牛形嘴村一塊102畝的試驗田,專家田間現場測產,結果顯示,該百畝稻田部分丘塊畝產可望突破900公斤。 盡管袁隆平院士領銜選育的超級雜交中稻在云南等地創下過小面積畝
袁隆平超級稻高緯度實驗畝產超1000公斤
10日上午,“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指導的超級雜交稻“百千萬”工程百畝片攻關基地在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大店鎮收割。該基地的水稻實驗品種為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選育的“超優1000”,經以中科院院士謝華安為組長的專家組驗收,實測畝產達到1013.8公斤,創造了新的雜交水稻高緯度畝產世界
袁隆平“超級稻”旱地覆膜直播三亞下種
水稻有機覆膜種植技術是指在可降解的覆膜上打孔,將芽谷直接播種的新型增產技術。王曉斌 攝 中新網三亞1月10日電 (記者 王曉斌)眼下中國大部分地區正是冬季農閑時節,地處熱帶的三亞迎來新一輪水稻播種期。1月10日,三亞水稻國家公園的南繁基地內,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南繁基地、海南省農科院
袁隆平談羊年愿望:爭取實現超級稻畝產16噸
袁隆平(右三)在湖南省超級稻試驗田查看稻穗。 “超級稻每公頃產量16噸的目標原計劃在2018年實現,但我們爭取明年就突破!”“馬上就是羊年,我們的超級稻就是領頭羊。”談起自己的羊年愿望,著名水稻專家袁隆平說的還是他心愛的水稻。這位已經84歲的老人,在海南剛剛做完育種,2月8日晚上又趕到北京開會。在
訪袁隆平:超級稻究竟是不是轉基因
湖南省長沙市國家雜交水稻中心大院內,幾位科研人員在采集水稻光合作用的數據。 猝不及防——“老實說,攻關900公斤的消息,本不想這么快報出來。” 袁隆平秘書辛業蕓向記者坦言,實在是“關注度超過了我們的想象”:離農業部驗收還有3天,有媒體播出將沖刺900公斤,各地記者接踵而至,辛業蕓壓力
湖南衡陽成超級稻重要基地-袁隆平:整體水平高
“衡陽是農業大市,農業基礎不錯,糧食的產量、品種和質量在全國有較大影響。”8月28日至29日,省政協副主席、衡陽市院士專家學術交流促進會名譽主席、“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專程來到衡陽,考察第4期超級雜交水稻畝產1000公斤攻關片項目時這樣說。 當前,衡陽市力促從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邁進。衡
袁隆平:超級稻絕對不含轉基因-愿親身試吃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湖南省農科院發布了袁隆平最新研制的“Y兩優2號”超級稻,畝產達到926.6公斤。如此高產,有人質疑超級稻是否含轉基因? 袁隆平回應說:我們的超級稻絕對不含轉基因。目前轉基因有抗蟲抗病的,來自細菌,叫做“毒蛋白基因”,人吃了會怎么樣?又不能由人試吃,只能用小白鼠來做實
袁隆平:發展海水稻保障中國與世界糧食安全
“要通過海洋科技保證糧食安全,要‘開發利用鹽堿地、發展海水稻’來保障中國和世界的糧食安全。”9月7日在青島舉行的2017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黃島論壇上,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作如上表示。 袁隆平表示,水稻是眾所周知的最主要糧食作物,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為主食,“預計到2030年全
袁隆平為湘米叫好:我們的超級稻好吃得不得了
“這是我的‘核武器’。”7月3日上午九點,剛剛吃過早飯的袁隆平院士領著湖南糧油健康生態行采訪團的記者們,來到自己位于湖南省農科院附近的畝產1000公斤攻關試驗田邊,查看“超優千號”的長勢,“你們可以觀察一下,這兩片稻田有什么不同。” 在袁隆平的核武器“超優千號”旁邊,種著“Y兩優900”,后
袁隆平:雜交水稻一半功勞歸南繁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雜交水稻的成功,一半的功勞應該歸功于南繁。” “因為南繁,超級稻畝產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連續取得突破,時間至少提前10年。” 4月16日,海南日報記者就南繁主題采訪袁隆平院士時,老人家這樣說。 因為對雜交水稻科研與推廣的突出貢獻,袁隆平被譽為雜交
袁隆平院士:希望我們的青年像超級稻一樣健康成長
“進一步提高小麥產量,可以研究雜交小麥,利用雜交小麥優勢攻關。”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11月17日在河南農大的一場學術報告中提出一個這樣的建議。 作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也非常關注小麥。他說河南是糧食大省,小麥平均畝產已超過400公斤,很不錯。 袁隆平介紹,現在國內部分地區已經開
袁隆平華南雙季超級稻年畝產三千斤技術再創紀錄
原標題 袁隆平“華南雙季超級稻年畝產3000斤技術”再創新紀錄 年畝產達1537.78公斤 新華社廣州11月19日電(記者吳濤、毛鑫)19日中午,在廣東省梅州興寧市龍田鎮環陂村,“華南雙季超級稻年畝產3000斤全程機械化綠色高效模式攻關”項目測產驗收組測產后宣布:該項目年畝產量達到1537.7
-袁隆平:光有好種難以實現高產
近日,“超優千號”兩系雜交稻新組合在海南省三亞市海棠區基地實施的百畝示范項目,經專家實地驗收平均畝產達到941.79公斤,創造了我國海南水稻最高紀錄。 對我國第五期超級稻的這一驗收結果,項目主持人、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態度是“滿意卻不滿足”。他表示:“‘高產更高產’是育種永恒的主題。”
袁隆平領銜超級稻高產攻關今年創多項世界紀錄
湖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24日對外發布消息稱,今年以來,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領銜的科研團隊在超級雜交稻高產攻關研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創造了世界水稻百畝片最高單產、世界雙季稻最高產量等多項世界紀錄。 上世紀80年代,水稻超高產育種成為海內外水稻育種研究的重點、熱點和難點,許多國家先后立項開展
袁隆平:超級稻畝產1000公斤目標一定能實現
“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7月5日來到吉林省長春市參加東北亞高端人才峰會暨吉林省第七屆海外華僑華人專業人士懇談及項目對接會,他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超級稻畝產1000公斤的目標一定能實現。 “我培養的博士生,第一個要求就是要下田。”面對記者對于農業人才培養的提問,袁隆平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