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CancerRes肺癌新成果
四月二十二日,美國癌癥協會主辦的國際癌癥研究領域著名期刊《Cancer Research》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同濟大學和美國肯塔基大學等處的最新研究成果,題為“Lung Tumor Suppressor GPRC5A Binds EGFR and Restrains Its Effector Signaling”。這項研究表明,肺癌抑制因子GPRC5A可抑制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在肺上皮細胞的過度激活。Gprc5a缺乏可導致EGFR失調,這可能有助于肺腫瘤發生的開始。 該論文通訊作者分別是上海交通大學的鄧炯(Jiong Deng)、肯塔基大學的周斌華(Binhua P. Zhou)和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的秦樾(Y. Eugene Chin)。鄧炯研究員早年畢業于南京大學,1998年在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獲博士學位,主要從事肺癌的基礎與應用性科研工作。周斌華教授早年畢業于廣州......閱讀全文
新研究揭示香椿抑制炎癥體信號通路新機制
近日,中國藥科大學中藥學院孔令義、羅俊等人最新研究發現,香椿中的脫乙酰基葛杜寧(DAG)具有抗炎作用,并在實際使用中體現出較低的毒性特征。相關成果4月15日在線發表于美國化學會《天然產物雜志》上。檸檬苦素被認為是楝科植物中具有抗炎作用的有效成分,尤其是葛杜寧型檸檬苦素具有較好的抗炎作用。然而,葛杜寧
武漢大學青年教授信號研究登權威刊物
來自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華中科技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發現在免疫信號轉導通路的一種新機制:表觀遺傳因子選擇性調控特定基因的激活,是信號轉導通路下游的重要調節因素之一,這一研究成果將表觀遺傳學與下游基因調控聯系在了一起,對于免疫系統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相關成果公布在國際著名細胞生物學研究雜志Jo
記廈門大學“腫瘤生長和抑制相關信號轉導的調控”群體
對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林圣彩的采訪開始前,他先關掉了辦公室一大半的燈。他說:“在生物進化發育過程中,我想不會有這么長時間的燈光照明。”?合作是客觀要求 2009年入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的“腫瘤生長和抑制相關信號轉導的調控”群體,由林圣彩、韓家淮、吳喬共同帶領。這支團隊很早
生化細胞所研究daclizumab抑制IL2信號通路的分子基礎
生化與細胞所研究揭示治療性抗體daclizumab抑制IL-2信號通路的分子基礎 近期,Cell Research在線報道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與細胞所丁建平組關于單克隆抗體藥物daclizumab(商品名Zenapax?,Roche)抑制人白細胞介素2(IL-2)信號通路的研究成果。
復旦大學研究揭示氨基酸感知和信號傳導機制
復旦大學趙世民、徐薇、徐彥輝團隊通過近5年的持續研究發現,tRNA合成酶除了識別氨基酸和激活tRNA在蛋白質合成中扮演功能外,還具有修飾蛋白質賴氨酸的功能。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于《細胞代謝》。 氨基酸除參與蛋白質合成外,眾多氨基酸還參與不同的重要信號通路調控。但氨基酸如何被感知、tRNA合
生化與細胞所研究發現新的Wnt信號通路小分子抑制劑
Wnt信號通路是生物早期發育過程中一個非常保守的信號通路。正常的Wnt信號通路中Wnt配體與受體Frizzled和LRP5/6結合后,可以抑制APC等組成的降解復合物,使細胞質內的β-catenin得以穩定和積累并進一步入核,通過與轉錄因子TCF/LEF結合,開啟下游基因的轉錄。異
Nat-Commun:記憶抑制研究
2016年11月29日,《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在線發表了北京師范大學秦紹正研究組和深圳大學吳佳慧研究組合作的一篇研究論文,該論文報告睡過一覺后,抑制負面的情緒化記憶會更加不容易。 研究稱,人們在學習新知識后睡一覺往往會重新組織這些信息的儲存和處理方式,將它們從短期記
Hippo信號通路抑制成年人心臟再生
來自貝勒醫學院和德克薩斯心臟研究所的研究者發現,Hippo信號通路是成年人心肌細胞更新和再生的一個內源性阻抑物,在人類疾病中靶定Hippo通路,可能有利于心臟病的治療。未來的目標是利用這種方面的知識,通過提高心臟病發作后的自我修復能力來抗擊人類心血管疾病。這項研究剛剛發表在Development
癌細胞發信號抑制巨噬細胞的吞噬
《自然·免疫學》雜志27日發布了一項癌癥領域重要研究成果: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了癌細胞表面對人體清道夫——巨噬細胞發出的第二種“別吃我”信號,使其能躲過巨噬細胞的清掃和免疫系統的追擊。而能截斷該信號通路的“抗CT47”抗體已經在動物模型上表現出顯著的癌癥治療潛力,目前已經進入一期臨床人體試驗階
Gasdermin蛋白增強線粒體凋亡信號,抑制癌細胞生長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可以剪切Gasdermin E (GSDME/DFNA5)釋放出GSDME-N結構域,從而通過在細胞膜上形成孔洞介導細胞焦亡。圖片來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近日來自托馬斯杰斐遜大學(Thomas Jefferson Un
VEGF信號通路研究背景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是一個刺激新血管生長的生長因子亞家族。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是重要的信號蛋白,參與血管生成(胚胎循環系統的從頭形成)和血管生成(先存血管的血管生長)。VEGF-A是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家族的第一個成員,也包括VEGF-B、VEGF-C、VEGF-D和胎盤生長因子(PlGF)。在發現
TNF信號通路研究背景
腫瘤壞死因子(TNF)超家族的細胞因子激活細胞存活、死亡和分化的信號通路。腫瘤壞死因子超家族成員通過配體介導的三聚體作用,導致多個細胞內適配器的募集,以激活多種信號轉導途徑。含有Fas相關死亡結構域(FADD)和TNFR相關死亡結構域(TRADD)等適配器的死亡結構域(DD)的募集可導致誘導細胞凋亡
AKT信號通路研究背景
Akt通路或PI3K-Akt通路參與基本的細胞過程,包括蛋白質合成、增殖和存活。AKT也在血管生成和代謝中發揮調節作用。AKT途徑被誘導PI3K的因子激活,PI3K反過來激活mTOR途徑。AKT信號通路在許多細胞生存途徑中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主要是作為凋亡抑制劑。AKT信號轉導與多種癌癥有關,是抗癌
MAPK信號通路研究工具
信號通路研究工具促細胞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 kinase)是一類絲氨酸/蘇氨酸蛋白激酶,由于不同的細胞外刺激或介導細胞表面至細胞核的信號轉導而被激活。 結合其它信號途徑,它們能夠改變轉錄因子的磷酸化狀態。受控的MAPK級聯反應系統參與細胞增殖和分化,但當其活力失控時會導致腫瘤。據報道,三種主要
AMPK信號通路研究背景
AMPK信號通路是一種燃料傳感器和調節器,促進各種組織中ATP的產生并抑制ATP的消耗途徑。AMPK是一種異三聚體復合物,由催化α亞單位和調節β和γ亞單位組成。該激酶在應對耗盡細胞ATP供應的應激時被激活,如低血糖、缺氧、缺血和熱休克。AMP與γ亞單位的結合變構激活復合物,使其成為其主要上游AMPK
EGFR信號通路研究背景
EGF(表皮生長因子)是EGF蛋白質家族的創始成員,該家族還包括雙調蛋白(AREG)、β-乙酰球蛋白(BTC)、表調節素(EPR)、HB-EGF、神經調節蛋白等。表皮生長因子家族成員具有高度相似的結構和功能特征。它們至少有一個共同的結構基序,即EGF結構域,由六個保守的半胱氨酸殘基組成,形成三個二硫
復旦大學研究發現前列腺素信號通路可調控纖毛生長
9月1日,記者從復旦大學獲悉,該校遺傳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鐘濤團隊發現,前列腺素信號通路能調控細胞纖毛生長和心臟左右不對稱發育。8月31日,相關成果在線發表于《自然—細胞生物學》雜志。 鐘濤課題組以斑馬魚和人類細胞為模型,通過分析斑馬魚遺傳突變體leakytail,發現LKT轉運蛋白缺失能造成心
Molecular-Cancer:環狀RNA通過經典信號通路抑制腫瘤進展
環狀RNA(circRNAs)以單鏈和共價閉環結構為特征,通常由preRNAs的外顯子反向剪接而成。以前,circRNA被認為是低豐度剪接錯誤的副產品。然而,通過深入的RNA測序和生物信息學,circRNAs已被證明廣泛存在于轉錄本中。大量證據表明,環狀RNA(circRNAs)在腫瘤的發生發展
抑制腫瘤轉移研究獲進展
近日,華東師大生命醫學研究所、上海市調控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千人計劃”劉明耀教授領銜的課題組發現了一種新型抗腫瘤體內生長和轉移的抑制劑。國際腫瘤學期刊《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雜志》日前發表了這一成果。 隨著全球腫瘤發病率的顯著提高,我國已成為世界上腫瘤發病和死亡的大國。預計到2030年,
抑制性多肽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朱毅敏帶領研究團隊,首次利用細菌表面展示技術篩選獲得了針對PD-L1分子的抑制性多肽,驗證其具有阻斷PD-1/PD-L1信號通路,降低腫瘤細胞生長的作用,為腫瘤的免疫治療提供了新工具。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腫瘤免疫學研究》上,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
BJP:-嗎啡通過抑制質子泵抑制TLR2信號誘導胃微生物失調
阿片類藥物是止痛的標準藥物;然而,對它們對胃功能障礙的影響研究相對較少。阿片類藥物使用者胃部病變的發生率較高,導致住院人數增加。疼痛管理是世界范圍內的一項重要挑戰。阿片類藥物是治療癌癥和術后疼痛的最有效的止痛藥,也越來越多地用于非癌癥疾病。 盡管嗎啡是緩解疼痛的主要藥物,但使用嗎啡也會導致不良
PNAS:TGFbeta信號能夠抑制子宮癌的發生
最近,貝勒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子宮細胞中的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信號通路通過抑制子宮內膜的過度生長和轉化抑制子宮癌的發生。該研究結果發表在今天的《PNAS》的兩篇論文中,提出了可能對患者有益的新治療策略。 “TGF-β信號通路調節了許多類型癌癥的發展,但尚不清楚它是否也在子宮癌的發展中
Cell-reports:-反饋性抑制CREB信號促進胰島素抵抗
近日來自美國的研究人員在國際期刊cell reports發表了他們一項最新研究成果。他們通過研究發現CREB信號通路能夠通過誘導轉錄因子MafA表達促進胰島素分泌,在慢性高血糖癥過程中,因PKIB表達上調,抑制了β細胞的CREB活性,進而影響了MafA表達,導致β細胞功能損傷。 研究人員指出,
JBC:抑制TGFβ信號途徑替代OCT4誘導iPS
近日,來自中科院上海生化細胞所的研究人員在國際期刊JBC發表一項最新研究成果,他們發現抑制TGF-β信號通路能夠取代OCT4,在產生和維持細胞多能性方面發揮重要功能。 在2006年日本科學家Shinya Yamanaka發現將Oct4, Sox2, Klf4 和c-Myc四個因子導入分化的體細
缺口信號通路研究背景
Notch信號通路是一種高度保守的細胞信號系統,存在于大多數多細胞生物中。Notch信號在許多基本細胞過程的調節中起著關鍵作用,如胚胎和成人發育期間的增殖、干細胞維持和分化。notch級聯包括notch和notch配體,以及將notch信號傳遞到細胞核的細胞內蛋白質。在哺乳動物細胞中,有四種不同的n
最新研究發現長壽代謝信號
雀巢公司科學家首次發現了長壽的分子軌跡。 雀巢研究中心和雀巢健康科學研究院的瑞士和意大利科學家比較了來自意大利21至111歲年齡段之間志愿者的血液和尿液樣本。 該項研究在西班牙格拉納達召開的2013國際營養大會上發布成果:那些特別長壽、活過100歲以上的人群,其體內脂肪水平、氨基酸代
死亡受體信號通路研究背景
死亡受體是細胞表面受體,傳遞由特定配體啟動的凋亡信號,并在指導性凋亡中發揮核心作用。死亡受體屬于腫瘤壞死因子受體(TNFR)基因超家族。到目前為止,死亡受體家族的八個成員已被鑒定:TNFR1(也稱為DR1、CD120a、p55和p60)、CD95(也稱為DR2、APO-1和Fas)、DR3(也稱為A
Novus助力Hedgehog信號通路研究
Hedgehog基因于1980年首先由Nusslein-Volhard C和Wieschaus E在篩選可能引起果蠅突變的基因時發現。Hedgehog(Hh)信號通路在多種生理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如胚胎發育及維持成人機體內環境穩定等??近年來多項研究表明在皮膚基底細胞癌、髓母細胞瘤、肺癌、消化道腫瘤
經典Wnt信號通路研究背景
Wnt通路參與基因表達、細胞行為、細胞粘附和細胞極性的控制。典型的(β-連環蛋白依賴的)Wnt信號通路是Wnt通路中研究得最好的,并且在進化過程中高度保守。在這個途徑中,Wnt信號抑制β-連環蛋白的降解,β-連環蛋白可以調節許多基因的轉錄。Wnt信號通過連接Wnt蛋白到其各自的二聚體細胞表面受體激活
自噬信號通路研究背景
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自噬是一種動態細胞循環系統,導致大量細胞質內容物的自噬溶酶體降解、異常蛋白質聚集以及過量或受損的細胞器。自噬誘導的關鍵調節因子是mTOR激酶,它激活了抑制自噬的mTOR(Akt和MAPK信號),而mTOR的負調節(AMPK和p53信號)促進了自噬。ULK與酵母At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