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階煤的分質轉化梯級利用是煤炭高效清潔利用的重要方式。熱解半焦的揮發分含量小于4%,屬于超低揮發分炭基燃料,具有著火點高、燃燒反應速率慢、燃盡時間長等基本特性,研究其高效燃燒,對煤的高效潔凈利用和分質轉化技術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目前,將熱解半焦直接應用于鍋爐燃燒還未見實例報道。 煤粉預熱燃燒技術的研究開發始于2004年,當時是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循環流化床實驗室的前沿探索項目,后來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下,研究人員持續系統地研究了無煙煤粉和細粉半焦的預熱燃燒特性。研究結果表明,細粉半焦預熱溫度達到850℃,超過了細粉半焦的著火點,預熱燃料進入燃燒室與空氣相遇后可高效燃燒,不存在著火、熄火和火焰穩定性問題,突破了低揮發分粉狀燃料著火難和穩燃難的技術瓶頸,實現了細粉半焦的均溫燃燒,燃燒溫度低于1200℃,燃燒效率大于98%,NOx排放濃度低于100mg/m3,直接達到國家的排放標準,實現了細粉半焦的高效潔凈燃燒。 鑒......閱讀全文
6月7日下午兩點,工程熱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學術活動月在報告廳開幕,副所長朱俊強研究員主持開幕式并致開幕詞。首場活動邀請郝勇和姜玉雁兩位青年千人作專題報告。活動得到了所領導、職工和研究生的廣泛參與與好評。 學術活動月是工程熱物理所的例行活動,每年都會邀請領域內知名教授、專家及
近日,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研發的16MW內循環預熱式燃燒器在哈爾濱鍋爐廠有限公司燃燒技術中心完成熱態調試。 16MW內循環預熱式燃燒器是工程熱物理所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超低揮發分碳基燃料清潔燃燒關鍵技術”項目“超低揮發分碳基燃料預熱燃燒技術”課題支持下,基于自有的預熱燃燒技術研發的又一款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6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曉。 入選新聞囊括了一年來最重要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 入選的2016年中國十大
根據《關于評選第十屆“中國科學院杰出青年”的通知》(科發京黨字〔2009〕128號)文件規定,第十屆中國科學院杰出青年評選程序性評審工作已于2010年1月11日進行,評選領導小組辦公室按照有關文件要求及評選程序邀請相關人員對上報材料進行了認真的審閱,并選出了30位候選人進入最終的評選。 現
我平時很少上網,在同事的推薦下,在網上看到北大物理學院雷奕安副教授的一篇太過先進,無法展示?!核能新技術ADS真的靠譜嗎的評述性文章,前幾句話是前不久,網絡和朋友圈被一條消息刷屏,稱中國在核能應用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并且太過先進,無法展示。這項技術叫做加速器驅動次臨界系統(ADS),我以前關注
1994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正式生效,標志著世界各國對控制和減少CO2排放的議題達成了一項劃時代的共識,并愿意共同努力付諸于行動。2005和2015年《京都協定書》和《巴黎協定》又先后正式生效,表明人類面對日益嚴峻的氣候變化趨勢和風險,加緊了全球CO2減排的目標和進度。世界各國各行各業都
驗收會現場12月29日,中科院高技術局組織專家在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廊坊研發基地對研究所承擔的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關鍵技術及富氧燃燒研究”進行了驗收。清華大學陳昌和教授擔任專家組組長,與來自東南大學、上交大、西交大、浙大、上海電氣、山西煤化所的8位專家共同組成專家組參與驗收。
煤炭,堪稱中國能源的“命門”。我國煤炭儲量雖然豐富,但煤化程度較低的低階煤卻占了幾乎半壁江山。近年來,隨著能源與環境雙重壓力的不斷升級,如何把煤炭“吃干榨凈”,成為中國煤炭科技人員最緊迫的任務之一。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循環流化床實驗室,就是中國煤炭科技大軍中的一支中堅力量。專注燒煤三十
前不久,中國科學院兩大科學裝置項目總部區工程在廣東省惠州市開工。按計劃,強流重離子加速器(HIAF)和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CIADS)這兩臺“國之重器”,將在2021年中建成。建成后,有望成為世界最先進的核物理研究裝置,并帶動形成國際領先的核物理研究中心。 其中,CIADS作為我國加速器驅
記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城市垃圾污染控制及資源化利用處理技術研究項目 無論鳥巢看上去有多么絢爛輝煌,她依然是產出垃圾的大戶。城市垃圾處理是“綠色奧運”繞不開的話題之一。 在奧運會運行的16天里,北京市環衛集團在鳥巢附近出動了電瓶車、垃圾壓縮車和各類垃圾清運車輛上萬車次,用掉各式垃圾袋超過15萬個,衛
1月9日,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舉行。全國共有118所高等學校作為主要完成單位獲得了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三大獎通用項目172項,占通用項目總數的77.8%。 毫無疑問,高校人已經成為了國內科技領域的一支重要力量。他們在一座座幽靜的校園中,默默地為祖國的科技事業奉獻著自己的
蛋白質,英文名稱“protein”,是生物體中廣泛存在的一類生物大分子,也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時值春暖花開,在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尋訪,本報記者在這里看到的“蛋白質”,不僅充滿科學的奧妙和神奇,而且彰顯出其應有的活潑、活性與活力,恍若走進一所“夢工廠”。那么
通用聚變(General Fusion)公司的反應堆用巨大的活塞把燃料擠壓進一個液態鉛的旋渦中。 通用聚變(General Fusion)公司的磁化標靶反應堆。將磁化的等離子體環注入液態金屬渦流,再用一叢活
圖為RTO(蓄熱式熱力焚燒技術)濃縮及廢熱回收系統,可將低濃度、大風量的VOCs廢氣濃縮為高濃度、小風量的廢氣,然后高溫燃燒,并將儲熱體的熱量重新回收,利用在廢氣預熱和熱轉換設備上。 資料圖片 VOCs(揮發性有機物)在我國已作為污染物開始系統控制和防治。從今年10月1日起,對石油化工、包裝印刷
二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15項,不含專用領域) 16 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科學與應用 中科院是中國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發起者、組織者之一,是科學與應用目標的提出者和實施者,50余家院屬單位承擔了大量重要工程任務和多項協作配套任務,突破了大批關鍵核心技術,為工程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科技支撐。 在載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3月24日,第六屆中國激光誘導擊穿光譜技術研討會在西安交通大學如期舉行(相關報道:光譜快速檢測盛宴 第6屆激光誘導擊穿光譜研討會開幕)。3月24號會議由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嚴俊杰、華南理工大學教授陸繼東、西安交通大學教授王金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邵曉鵬等共二十位專家、學
12月19日,中國科學院發布改革開放四十年40項標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中科院以“三個面向”為線索,在系統梳理改革開放40年來廣大科研人員取得的眾多重大科技成果基礎上,發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成果15項、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成果15項、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成果10項。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
2019年6月27日,兩年一次的亞太材料科學院(Asian Pacific Academy of Materials,APAM)會議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召開。 會議選舉出新的院士(Academician)32名,副院士(Associate Academician)12名。其中我國大陸有16人當
Ce基非晶合金的形成機理研究進展 非晶形成的機理以及熱力學、動力學和結構對非晶形成能力的影響是材料科學的重要問題之一,目前也是非晶材料和物理領域研究的重點方向之一。物理所汪衛華小組與美國North Carolina大學Wu Yue研究小組合作,采用核磁共振NMR 27Al 方法系統研究了微量元
“十三五”期間,通過支持我國優勢學科和交叉學科的重要前沿方向,以及從國家重大需求中凝練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創新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提升我國主要學科的國際地位,提高科學技術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各科學部遴選優先發展領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則是: (1)在重大前沿領域突出學科交叉,注重多學科協同攻關,
中國探月工程在線訪談實錄2007年8月16日,月球探測工程中心副主任郝希凡,以及衛星系統、運載火箭系統、測控系統、地面應用系統等分系統專家做客國防科工委政府門戶網站(www.costind.gov.cn)和中國探月網 (www.clep.org.cn),圍繞中國探月的路線圖、目標
超臨界水氧化(SCWO)在過去的三十年中作為取代焚燒處理高濃度工業有機廢水的技術開發取得了巨大的進展。超臨界水氧化作為新型廢物處理技術存在一些缺陷,譬如反應器腐蝕與鹽堵塞阻礙了其工業進程中的應用。此項研究詳細描述了超臨界水氧化技術存在的幾類相關問題。其中,重點對該技術工業化的應用難點進行了闡釋并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修訂了《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2015年)》(以下簡稱指南),并印發。指南在儀器儀表類中對色譜類分析儀器的關鍵制造技術、工業控制巨磁電阻傳感器微型化和集成化技術、硅基壓力傳感器無引線封裝制造技術、DCS/PLC冗余設計關鍵技術等做出了技術內容指南,如
前不久,中國科學院兩大科學裝置項目總部區工程在廣東省惠州市開工。按計劃,強流重離子加速器(HIAF)和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CIADS)這兩臺“國之重器”,將在2021年中建成。建成后,有望成為世界最先進的核物理研究裝置,并帶動形成國際領先的核物理研究中心。 其中,CIADS作為我國加速器
江蘇省常州市人,生前長期從事熱能工程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曾獲國家發明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中國專利局頒發的發明創造金獎,于1995 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教學方面,開創國內《燃燒學》教學,對我國幾十年來的燃燒理論與技術教學有重要影響;主持或參與編寫的著作和教
隨著清潔燃煤技術的發展,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IGCC)被普遍認為是一種高效、潔凈、低排放的燃煤發電技術。煤氣化后形成的合成氣,其主要成分是H2和CO,以及不可燃的惰性氣體如N2、CO2和水蒸氣等。但不同的氣化煤種和氣化方法使得到的合成氣組分多變,影響了合成氣在現有燃氣輪機中的應用,為燃氣輪機燃燒
呂清剛研究煤燃燒技術是從2004年開始的。當時,這個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的研究員,提出了煤炭的預熱燃燒技術。就此他在實驗室里開始了無休止的試驗。 在煤炭領域,有一種低階煤,就是煤化程度較低的煤。我國低階煤儲量巨大,約占煤炭探明儲量的一半以上。低階煤通過熱解工藝廉價地得到油氣,殘留物是熱解半焦。由
今日推薦文章作者為東南大學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IEEE Fellow 著名毫米波專家洪偉教授,本文選自《毫米波與太赫茲技術》,發表于《中國科學: 信息科學》2016 年第46卷第8 期——《信息科學與技術若干前沿問題評述專刊》,射頻百花潭配圖。引言隨著對電磁波譜的不斷探索, 人類對電子學和光學
稻草、樹葉、廢木材……在農村甚至城市的大街上都隨處可見。把這不值錢的東西變“汽油”, 似乎像“點石成金”的天方夜譚。可浙江大學有一位教授為此專門研究了十幾年,最近他的項目被列入2007年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他本人也與中國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一起受聘為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網站公布了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批項目,共400項,每項批準金額130萬元。具體如下: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批項目序號項目名稱項目負責人依托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