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發現視神經脊髓炎病因
這一發現為根治視神經脊髓炎帶來了希望 日本一個研究小組日前報告說,該小組發現了視神經脊髓炎的一個致病原因。在視神經脊髓炎患者的血液中,特定的淋巴細胞會顯著增加,從而產生破壞神經系統細胞的抗體。這一發現為根治視神經脊髓炎帶來了希望。 視神經脊髓炎是危及視神經和脊髓的疾病,患者會反復出現視覺障礙、眼部麻痹和疼痛等癥狀。這些癥狀與中樞神經系統的難治之癥——多發性硬化癥類似,所以二者曾被視為同一類疾病。但是隨著研究進展,科研人員逐漸認為它們屬于不同疾病。 日本國立精神和神經醫療研究中心的山村隆研究員和同事,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網絡版上發表論文指出,他們分析了24名視神經脊髓炎患者的血樣,發現其中一種名為“PLASMABLAST”的淋巴細胞比正常人和多發性硬化癥患者都要多。經研究確認,這種淋巴細胞因受到免疫活性物質IL6的刺激而增多。在IL6免疫活性物質的刺激下,該淋巴細胞還會制造破壞神經系統細胞的“......閱讀全文
脊髓炎的檢查過程
1.血常規檢查。 2.腦脊液檢查。 3.病原學的依據。 4.胸片檢查、核磁檢查、CT檢查。
急性脊髓炎的診斷依據
(1)進展性的脊髓型感覺、運動、自主神經功能障礙; (2)雙側的癥狀或體征(不一定對稱); (3)明確的感覺平面; (4)影像學除外壓迫性病變(MRI或脊髓造影;如條件不具備可行CT檢查); (5)提示脊髓炎癥的表現,腦脊液淋巴細胞增高、IgG合成率升高或增強掃描可見強化;如果初期無上述
急性脊髓炎的鑒別診斷
1.脊髓血管病 脊髓前動脈閉塞綜合征容易和急性脊髓炎混淆,病變部位常出現根痛、短時間內出現截癱、痛溫覺缺失、尿便障礙,但深感覺保留;脊髓出血較少見,多由外傷或脊髓血管畸形引起,起病急驟伴有劇烈背痛,肢體癱瘓和尿便潴留。可通過脊髓核磁及腦脊液檢查鑒別。 2.急性脊髓壓迫癥 脊柱結核或轉移癌,
什么是橫貫性脊髓炎?
橫貫性脊髓炎是指非特導性,由于原因不明的感染直接引起或感染誘發所引起的脊髓功能失常導致全部或大多數神經束的神經沖動傳導阻滯,局限于數個節段的急性橫貫性脊髓炎癥。多數在急性感染或疫苗接種后發病。表現為脊髓病變水平以下的肢體癱瘓,感覺缺失和膀胱、直腸、植物神經功能障礙。是常見的脊髓疾病之一。發病可見
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患者腸道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進展
為了探討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NMOSDs)患者腸道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臨床意義,鄭州第一附屬醫院楊凌飛, 耿一萌, 劉愛華, 等人收集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收治的28例NMOSDs患者、15例多發性硬化患者及16名健康對照者的臨床基本特征、糞便標本、腦脊液樣本
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的病因
??? 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是因病毒感染或疫苗接種(如狂犬病疫苗或牛痘)所致機體產生針對中樞神經系統堿性蛋白特異性序列的細胞免疫應答,導致血管周圍神經免疫性應答,并引起腦和脊髓彌散性炎癥。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又稱感染后腦脊髓炎、預防接種后腦脊髓炎,是指繼發于麻疹、風疹、水痘、天花等急性出疹性疾病,
結核性脊髓炎的概述
結核性脊髓炎患者開始發病時自訴腰部疼痛,疼痛呈陣發性鈍痛,出現雙下肢麻木,行走無力。病情嚴重的,出現右下肢癱瘓,不自主抽搐,排尿困難,給予持續導尿,并行腰椎穿刺,查腦積液,腦積液無色清亮,無凝塊,潘氏試驗陰性,細胞數為O,葡萄糖>2.75m。
結核性脊髓炎的病因
病原菌為結核桿菌。結核菌通過血行或直接侵入而累及脊髓、脊膜和脊髓血管,形成結核性肉芽腫或結核球,致脊膜、脊蛛網膜炎及脊髓缺血。
急性脊髓炎的臨床表現
急性脊髓炎可見于任何年齡,但以青壯年居多,在10~19歲和30~39歲有兩個發病高峰。其年發病率在1~4/100萬。男女發病率無明顯差異,各種職業均可發病,以農民多見,全年散在發病,冬春及秋冬相交時較多。 急性脊髓炎的臨床表現為急性起病,起病時可有低熱、病變部位神經根痛,肢體麻木乏力和病變節段
結核性脊髓炎的概述
結核性脊髓炎患者開始發病時自訴腰部疼痛,疼痛呈陣發性鈍痛,出現雙下肢麻木,行走無力。病情嚴重的,出現右下肢癱瘓,不自主抽搐,排尿困難,給予持續導尿,并行腰椎穿刺,查腦積液,腦積液無色清亮,無凝塊,潘氏試驗陰性,細胞數為O,葡萄糖>2.75m。
結核性脊髓炎的病因
病原菌為結核桿菌。結核菌通過血行或直接侵入而累及脊髓、脊膜和脊髓血管,形成結核性肉芽腫或結核球,致脊膜、脊蛛網膜炎及脊髓缺血。
關于橫貫性脊髓炎的概述
亦稱急性非特異性脊髓炎、急性脊髓炎、急性上升性脊髓炎等,有時候也被認為是脊髓的一種急性非化膿性炎癥病變,常引起脊髓的橫斷性損害,導致病損平面以下肢體癱瘓、各種感覺缺失、膀胱和直腸為主的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等,是臨床神經科常見疾病之一。
小兒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的簡介
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ADEM)又稱感染后腦脊髓炎、預防接種后腦脊髓炎,系指繼發于麻疹、風疹、水痘、天花等急性出疹性疾病,或預防接種后,因免疫機能障礙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內的脫髓鞘疾病。一般認為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是一種免疫介導的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性疾病。
關于播散性脊髓炎的基本信息介紹
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又稱感染后腦脊髓炎、預防接種后腦脊髓炎,系指繼發于麻疹、風疹、水痘、天花等急性出疹性疾病,或預防接種后,因免疫機能障礙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內的脫髓鞘疾病。 一般認為播散性腦脊髓炎是一種免疫介導的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性疾病。主要的病理改變為大腦、腦干、小腦、脊髓有播散性的脫髓鞘改變,
傳染病后腦炎的流行病學與病因
流行病學 在廣泛應用麻疹預防接種以前,麻疹患者神經系統并發癥為1/2000~1/800例;具有神經系統并發癥的病死率為10%~20%;另有同樣數目的患者遺留永久性神經功能障礙。水痘和風疹后腦脊髓炎較少見,腮腺炎后腦脊髓炎更少見。 病因 傳染病后腦炎為單相病程,癥狀和體征數天達高峰,與病毒感
急性脊髓炎的病因及臨床表現
病因 直接病因尚不明確,多數患者在出現脊髓癥狀前1~4周有發熱、上呼吸道感染、腹瀉等病毒感染癥狀或疫苗接種史,包括流感、麻疹、水痘、風疹、流行性腮腺炎及EB病毒、巨細胞病毒、支原體等許多感染因子都可能與本病有關,但其腦脊液未檢出病毒抗體,脊髓和腦脊液中未分離出病毒,推測可能與病毒感染后自身免疫
成漿細胞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成漿細胞英文名稱plasmablast定 義指活化的成熟B細胞分化為漿細胞的中間階段,可進一步分化成熟為可分泌特異性抗體的漿細胞。應用學科免疫學(一級學科),免疫系統(二級學科),免疫細胞(三級學科)
急性脊髓炎的臨床表現及檢查
臨床表現 急性脊髓炎可見于任何年齡,但以青壯年居多,在10~19歲和30~39歲有兩個發病高峰。其年發病率在1~4/100萬。男女發病率無明顯差異,各種職業均可發病,以農民多見,全年散在發病,冬春及秋冬相交時較多。 急性脊髓炎的臨床表現為急性起病,起病時可有低熱、病變部位神經根痛,肢體麻木乏
一例橫貫性脊髓炎病例分析
21歲男性,患者兩周前醒來時發現雙下肢無力,在被送到急診室時曾有一次大便失禁。圖1 MRI檢查:T2像(T2-TSE)示脊髓C1-2及C5-6水平高信號圖2 T2-GRE圖3 T2-TSE:脊髓C1-2水平可見類似的病變可能的診斷是?A. 多發性硬化B. 視神經脊髓炎C. 萊姆病D. 系統性紅斑狼瘡
亞急性壞死性脊髓炎的介紹
亞急性壞死性脊髓炎(subacute necrotic myelitis)又稱為Foix-Alajouanine綜合征(FAS)。臨床以脊髓血供障礙造成的進行性脊髓損傷為特點。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慢性脊髓脊神經根炎。最常見的原因可能為硬膜內動靜脈畸形。
亞急性壞死性脊髓炎的病因
亞急性壞死性脊髓炎的癥狀主要由脊髓血供障礙、脊髓組織缺盤梗死造成,可能的機制有靜脈引流障礙、靜脈盜血現象、血管團的壓迫及異常血管的栓塞。最常見的原因為硬膜內動靜脈畸形,脊髓動靜脈畸形主要有4種類型: 1.硬膜動靜脈瘺 主要分布在下胸段和圓錐的背側,并直接引流至動脈化的靜脈。發病年齡為50~8
亞急性壞死性脊髓炎的癥狀
1.多數患者為50歲以上男性。 2.臨床以進行性的脊髓脊神經根炎為主要表現,約半數可有急性的疼痛和感覺障礙,或間歇性的坐骨神經痛;也可表現為較完全的脊髓橫貫性損傷;或短暫的無力及感覺障礙,繼以進行性的脊髓脊神經根癥狀。 3.尚可有括約肌功能障礙。
亞急性壞死性脊髓炎的檢查
1.腦脊液檢查椎管一般無梗阻,CSF壓力正常,外觀無色透明或黃色,細胞數正常,有時蛋白含量正常或輕度增加,細胞數多正常。 2.其他選擇性的檢查項目包括:血電解質,血糖,尿素氮,癌胚抗原檢查。 3.脊髓MRI病變動靜脈畸形血管內有流空現象,可有脊髓萎縮,有時能在T2像看到高信號。 4.脊髓血
結核性脊髓炎的發病機制
胸腰段脊髓受累較多見。以脊髓內受累為主者可為髓內單發或多發的結核肉芽腫或結核球,嚴重者可伴空洞形成。以脊膜受累為主者,常有脊膜及神經根增厚,此外尚有結核性脊膜炎或血管炎,而繼發脊髓血管受壓或阻塞造成的脊髓缺血,產生脊髓缺血性損傷的病理改變。
結核性脊髓炎的鑒別診斷
但臨床上仍需與脊髓蛛網膜炎及其他原因的亞急性脊髓炎相鑒別。 脊髓蛛網膜炎的癥狀常有起伏波動,脊柱X線片多正常,腦脊液蛋白質可輕度升高,但一般糖和氯化物均正常。 慢性或亞急性化膿性脊髓炎的腦脊液改變與結核性脊髓炎極難鑒別,應借助病史和脊髓MRI予以鑒別。
結核性脊髓炎的輔助檢查
1、胸片檢查可見活動性或陳舊性結核病灶部分患者合并脊柱結核或結核性椎旁膿腫,這些患者的脊柱X線有較典型的脊柱結核改變:椎體破壞、脊柱后突和成角畸形椎旁冷膿腫形成。 2、脊髓內結核的MRI表現受累脊髓腫脹結核球在T1為等信號或低信號病灶,在T2為低、等高信號病灶,注射造影劑后有病灶邊緣或病灶內結
脊髓炎的病因及臨床表現
病因 脊髓炎多發生于感染之后,如病毒、細菌、螺旋體、立克次體、寄生蟲、原蟲、支原體等病原體的感染,脊髓炎大多為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自身免疫反應,其病因尚不明確。 臨床表現 1.化膿性脊髓炎
脊髓炎的臨床表現及檢查
臨床表現 1.化膿性脊髓炎 檢查 1.血常規檢查。 2.腦脊液檢查。 3.病原學的依據。 4.胸片檢查、核磁檢查、CT檢查。
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概述
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 ADEM)是特發性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病的一種,兒童多見,但亦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依據國際兒童多發性硬化研究組(International Pediatric MS Study Group, IPMSSG)的
亞急性壞死性脊髓炎的病因
亞急性壞死性脊髓炎的癥狀主要由脊髓血供障礙、脊髓組織缺盤梗死造成,可能的機制有靜脈引流障礙、靜脈盜血現象、血管團的壓迫及異常血管的栓塞。最常見的原因為硬膜內動靜脈畸形,脊髓動靜脈畸形主要有4種類型: 1.硬膜動靜脈瘺 主要分布在下胸段和圓錐的背側,并直接引流至動脈化的靜脈。發病年齡為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