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納米所在可穿戴纖維器件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作為碳納米管纖維的重要發展方向,柔性纖維狀可編織電學器件正處于蓬勃發展階段。柔性纖維狀的電學器件,如纖維狀鋰離子電池、纖維狀太陽能電池、纖維狀記憶存儲器及纖維狀超級電容器,可以編織成各類織物,與人們日常穿戴結合起來,用于制備智能織物。碳納米管纖維,以其柔性、質輕、高導電及多級界面等特點非常適合作為柔性的導電電極。 最近,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李清文團隊在柔性可穿戴器件研究方向取得了新進展。他們采用柔性的碳納米管纖維作為導電電極,通過溶液法在纖維表面依次包裹上致密的n型TiO2電子傳輸層,介孔TiO2,鈣鈦礦(CH3NH3PbI3-xClx),P3HT/SWNT空穴傳輸層及Ag納米線,隨后與另外一根碳納米管纖維通過加捻形成雙螺旋結構,最后將整個電池采用透明聚合物封裝,使得電池穩定性有了大幅提升。研究表明,電池的效率可高達3.03%,彎折次數1000次依然能保持初使效率,且在空氣中的穩定性大于96小時。該研究成......閱讀全文
節能有道:新型柔性碳納米管芯片問世
碳納米管芯片具有很好的機械強度和導電率,是取代硅芯片來生產柔性電子設備的一種理想方案。但硅芯片能夠承受電源波動,碳納米管芯片的可靠性卻會受到一定影響。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研發了一種工藝,首次可研制出能與硅芯片一樣承受電源波動且能耗低的柔性碳納米管芯片,使其具備可靠性和節能性。該成果發表于
美首次研發新型柔性碳納米管芯片-使其具備節能性
碳納米管芯片具有很好的機械強度和導電率,是取代硅芯片來生產柔性電子設備的一種理想方案。但硅芯片能夠承受電源波動,碳納米管芯片的可靠性卻會受到一定影響。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研發了一種工藝,首次可研制出能與硅芯片一樣承受電源波動且能耗低的柔性碳納米管芯片,使其具備可靠性和節能性。該成果發表于
蘇州納米所在可穿戴纖維器件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作為碳納米管纖維的重要發展方向,柔性纖維狀可編織電學器件正處于蓬勃發展階段。柔性纖維狀的電學器件,如纖維狀鋰離子電池、纖維狀太陽能電池、纖維狀記憶存儲器及纖維狀超級電容器,可以編織成各類織物,與人們日常穿戴結合起來,用于制備智能織物。碳納米管纖維,以其柔性、質輕、高導電及多級界面等特點非常適合作
超長碳納米管束拉伸強度秒殺所有纖維
記者16日從清華大學化工系魏飛教授團隊獲悉,該團隊與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李喜德教授團隊合作,在超強碳納米管纖維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在世界上首次報道了接近單根碳納米管理論強度的超長碳納米管管束,其拉伸強度超越已知所有其他纖維材料。 碳納米管被認為是目前發現的最強的幾種材料之一,理論計算表明,其是
蘇州納米所發表碳納米管纖維研究綜述
碳納米管是一種潛力巨大的超級材料,是構建未來超強結構和碳基半導體器件的理想核心基礎材料。將碳納米管組裝成宏觀體(如纖維、薄膜和泡沫等)是實現碳納米管宏量應用的重要途徑之一。碳納米管纖維是碳納米管的一維連續組裝體,其不僅可以單獨使用,而且可以通過編織形成二維薄膜或者三維編織結構,成為最受關注的碳納
激光熱效應可用于柔性纖維器件組裝
近年來,基于多功能纖維材料科技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種類的纖維具備了傳感、光電轉換、能量收集及儲存的功能。隨著對織物類可穿戴電子產品需求的不斷增加,多功能纖維狀器件與智能纖維織物為其提供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然而,柔性纖維內部各種功能材料的精確高效定位,連接與組裝等難題阻礙了纖維器件的大規模應用。
纖維狀碳納米管電池可織成“能源衣”
若從最近谷歌眼鏡(Google Glass)的新品發布和蘋果iWatch智能腕表即將上市的種種跡象來看,可穿戴電子產品將可能掀起下一個新科技浪潮。為了解決這類產品的電力供應問題,中國上海復旦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制備出基于碳納米管(CNT)的纖維狀全鋰離子電池,可被靈活地編織成具有高性能的柔性能源紡
碳納米管纖維:可以穿上身的充電電池
在只有頭發絲十萬分之一的纖維上實現既發電又儲能,還能把它織成衣服穿上身? 近日,原創性研究領域權威期刊《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的封面文章刊登了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彭慧勝教授課題組的最新研究成果。 2006年,彭
蘇州納米所在碳納米材料高能柔性電容器中取得進展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柔性、可穿戴、可折疊、智能化是電子設備發展的主流方向,為電子產品提供能量的儲能器件也逐步向輕、薄、韌等方向發展。柔性超級電容器是一種儲能器件,具有高容量、充放電速度快、安全環保等特點,在新興的電子智能設備等高新技術上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碳纖維和碳納米管紗布等碳紡織品作為柔
研究發現激光熱效應組裝柔性纖維器件取得進展
近年來,基于多功能纖維材料科技的快速發展,更多種類的纖維具備了傳感、光電轉換、能量收集及儲存等功能。隨著對織物類可穿戴電子產品需求的不斷增加,多功能纖維狀器件與智能纖維織物為其提供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但目前柔性纖維內部各種功能材料的精確高效定位、連接與組裝等難題,阻礙了纖維器件的大規模應用。
柔性無機納米纖維膜的制備及熱防護性能研究
在各種熱災害環境中,熱防護材料優異的隔熱能力和穩定的力學性能是提供有效的熱防護能力的關鍵。傳統的熱防護材料中,有機材料耐高溫性不理想、無機材料的柔性差以及重量大等問題都限制了材料的多元化應用。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以及世界范圍內對安全防護的重視,人們對熱防護材料的熱防護性能要求也進一步提高。因此,在保留
蘇州納米所碳納米管纖維研究取得新進展
碳納米管被稱為終極纖維。通過組裝形成的碳納米管纖維具有輕質、高強、多功能性等特點,成為新一代特種纖維材料,對21世紀高端科技發展有著重大的戰略意義。 最近,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功能納米碳材料課題組在李清文研究員帶領下,在攻克可紡絲碳納米管陣列可控生長關鍵技術基礎上,以實驗及理
物理所等基于碳納米管薄膜的柔性儲能器件研究取得進展
單壁碳納米管作為典型的一維納米材料,由于其獨特的結構而具有許多優異的物理及化學性質,在力學,電學,光學及電化學等方面有著潛在的應用。如何實現碳納米管的潛在應用,以及提高碳納米管在實際應用中的性能是目前研究者們關注的焦點。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先進材料與結構分析實
柔性聚合物線讓你的衣服“熠熠生輝”
以時尚著稱的T臺在未來將很快成為發光線針織、發光紡織品大展身手的舞臺。除了擁有發光衣物的應用前景,由于可以顯示明亮的圖像,該發光技術可以應用于醫學領域。一旦智能衣服和診斷設備聯系起來,穿戴者的身體狀況將以信息的形式清楚地傳達給健康專家。 上海復旦大學的Peng Huishe
蘇州納米所實現碳納米管超薄膜可控制備并構筑柔性傳感器
?? 透明單壁碳納米管(SWNT)超薄膜具有很高的透光率、優異的機械性能、良好的導電性等多種獨特的物理和化學特性,使其在諸如低成本柔性透明觸摸屏、高靈敏度傳感器、塑料電子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因此,近年來關于碳納米管薄膜的制備和性能研究受到了國內外研究者的廣泛關注,而目前對薄膜的厚度和性能的可控制
山西煤化所在柔性多孔納米炭纖維無紡布制備取進展
將煤液化過程中的主要副產物煤液化殘渣進行高質高值化利用對煤液化過程的資源利用率和經濟性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是完善煤炭直接液化技術的一個重要課題。煤液化殘渣典型的組成為:重質油、瀝青烯、前瀝青烯和四氫呋喃不溶物(包括未反應的煤和礦物質)。其中瀝青烯和前瀝青烯分子均主要由 C元素組成,基本結構單元中
基于鈣鈦礦的廉價柔性纖維太陽能電池
基于鈣鈦礦的廉價柔性纖維太陽能電池 對植入衣服的小型電子設備來說,紡織物太陽能電池是理想的電源。在應用化學雜志上,中國科學家介紹了纖維形式的新型太陽能電池,它們可被編織到紡織物中。這種柔韌同軸的電池基于鈣鈦礦材料和碳納米管;因為具有高達3.3 %的能量轉化效率和低制造成本,讓它們脫穎而出
我學者基于鋁納米晶制備出柔性碳納米管存儲一體化器件
電荷耦合器件(CCD)與電荷存儲器件(Memory)作為現代電子系統中兩個獨立分支分別沿著各自的路徑發展,同時具備光電傳感和存儲功能的原型器件尚未見報道。近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科研人員與國內多家單位合作,在《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在線發表題
我國科學家在超強碳納米管纖維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碳納米管被認為是目前人類發現的強度最高的幾種材料之一,其楊氏模量高達1 TPa以上,拉伸強度高達100 GPa以上(比強度更是高達62.5 GPa/(g/cm3)),超過T1000碳纖維強度10倍以上。理論計算表明,碳納米管是目前唯一有可能幫助我們實現太空電梯夢想的材料。如何將一根根碳納米管組裝
我國科學家在超強碳納米管纖維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碳納米管被認為是目前人類發現的強度最高的幾種材料之一,其楊氏模量高達1 TPa以上,拉伸強度高達100 GPa以上(比強度更是高達62.5 GPa/(g/cm3)),超過T1000碳纖維強度10倍以上。理論計算表明,碳納米管是目前唯一有可能幫助我們實現太空電梯夢想的材料。如何將一根根碳納米管組裝
我國科學家在超強碳納米管纖維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碳納米管被認為是目前人類發現的強度最高的幾種材料之一,其楊氏模量高達1 TPa以上,拉伸強度高達100 GPa以上(比強度更是高達62.5 GPa/(g/cm3)),超過T1000碳纖維強度10倍以上。理論計算表明,碳納米管是目前唯一有可能幫助我們實現太空電梯夢想的材料。如何將一根根碳納米管組裝
我國科學家在超強碳納米管纖維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碳納米管被認為是目前人類發現的強度最高的幾種材料之一,其楊氏模量高達1 TPa以上,拉伸強度高達100 GPa以上(比強度更是高達62.5 GPa/(g/cm3)),超過T1000碳纖維強度10倍以上。理論計算表明,碳納米管是目前唯一有可能幫助我們實現太空電梯夢想的材料。如何將一根根碳納米管組
我國科學家在超強碳納米管纖維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碳納米管被認為是目前人類發現的強度最高的幾種材料之一,其楊氏模量高達1 TPa以上,拉伸強度高達100 GPa以上(比強度更是高達62.5 GPa/(g/cm3)),超過T1000碳纖維強度10倍以上。理論計算表明,碳納米管是目前唯一有可能幫助我們實現太空電梯夢想的材料。如何將一根根碳納米管組裝
關于鋰電池碳基材料碳納米管的應用分析
碳納米管,又名巴基管(Bucky tubes),由石墨片卷曲而形成的無縫中空管體,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維碳納米材料。碳納米管一般由單層或多層組成,前者被稱為單壁碳納米管,后者則被稱為多壁碳納米管。碳納米管具有優異的電學、熱學、力學等性能,已被應用到各個領域。 近年來,在柔性電子器件領域,碳納米管
新型天然橡膠復合材料領域連續取得重要進展
科技日報記者 王祝華 實習生 曲怡臻?通訊員?謝翔天然橡膠是重要的工業彈性原料,其優異的綜合性能使其具有不可替代性,研發新型天然橡膠復合材料是延伸其應用領域、拓展其應用范圍的有效途徑。8月25日,記者從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獲悉,該院加工所在新型天然橡膠復合材料領域近期連續取得重要進展。高性能復合導電纖
科學家首次在一根纖維上同時實現光電轉換和儲能
記者12月11日從復旦大學獲悉,該校先進材料實驗室彭慧勝課題組成功研制出一種新型能源器件——取向碳納米管纖維,在世界范圍內“首次在一根纖維上同時實現光電轉換和儲能”,該原創性成果被12月最新一期的國際期刊《應用化學》作為封面文章發表。 彭慧勝團隊新研制出的這種新型、柔性的纖維狀能源集成器件
上海硅酸鹽所在柔性石墨烯纖維傳感器方面取得進展
柔性可穿戴傳感器主要致力于感應和監測各種人體活動,在運動感應、個人健康監測、智能機器人和人機交互方面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傳統的應變傳感器,如基于金屬箔以及半導體的傳感器,由于不具有很好的柔性以及可探測范圍很小(
碳納米管/石墨烯:納米材料技術的領頭羊
納米技術是通過對納米尺度物質的操控來實現材料、器件和系統的創造和利用,例如,在原子、分子和超分子水平上的操控納米技術的發展正越來越成為世界各國科技界所關注的焦點,誰能在這一領域取得領先,誰就能占據21世紀科學的制高點。納米碳材料是指尺度至少有一維小于100納米的碳材料。納米碳材料主要包括四種類型
柔性測試桿
柔性測試桿柔性樣品測試桿,測量直徑高達 2mm。彩色編碼便于識別,每根桿包含一個測試球。可提供直徑為 5mm 的球體尺寸,可用材料包括:鐵黃銅磷青銅不銹鋼鋁
水驅動下的碳納米管復合纖維致動器研究中取得進展
致動器是一種能夠在外界信號源的驅動下產生一定的位移響應或提供力學輸出的器件,亦稱人工肌肉。這種器件將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為機械能,其種類及應用都十分廣泛。例如,大家熟知的電動機就是一種典型的電致動器。此外,用于制造衛星天線的形狀記憶合金、產生精準位移的壓電陶瓷等,也都可看作是致動器。 碳納米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