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鼓勵科技成果轉化每個項目最多獲補助50萬
據《大連日報》報道,大連市科技局、財政局日前共同出臺了《大連市科技成果轉化補助實施辦法》,對實施轉化的中小企業給予轉化后補助。每個項目按照當年實際支付的技術交易額(或技術入股出資額)的10%給予資金補助。每個項目補助一次,最高補助額度為50萬元。符合條件的企業在8月10日—10月31日之間登錄大連市科技指南針網站下載申請表。據了解,《辦法》支持的“科技成果轉化”包括兩種形式:一是國家設立的高校、科研機構與我市中小企業簽訂的技術轉讓合同,經全國技術合同網認定登記的,并已支付相關技術交易費用;二是國家設立的高校、科研機構以入股方式將技術成果轉讓給我市中小企業,并完成相關法律程序,合同正式生效的。對國內高校和科研機構高價值科技成果實施轉化的大連市轄區內的中小(微)企業都可以申請補助。......閱讀全文
大連化物所肝癌轉化醫學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生物技術研究部轉化醫學科學中心疾病基因組學研究組研究員劉揚,與高分辨分離分析及代謝組學研究組研究員許國旺合作,在肝癌轉化醫學領域取得新進展,發現脯氨酸與羥基脯氨酸代謝途徑,對肝癌細胞在缺氧微環境下的缺氧應答及生存率至關重要,提出抑制脯氨酸的生物合成可能作為潛在治療肝
大連化物所木質素催化轉化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峰帶領的團隊,在生物質催化轉化利用方面取得系列進展:發展了一種碳修飾的Ni基催化劑,實現了木質素選擇性氫解到酚類化合物。 木質素作為一種儲量豐富的生物質資源,占生物質資源的20-30%,是自然界中唯一可以提供可再生芳香基化合物的非石油資源。該研究團隊致
大連化物所在腫瘤轉化醫學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生物技術轉化醫學科學中心研究員劉揚帶領的疾病基因組學研究團隊在腫瘤轉化醫學領域取得新進展。該團隊首次揭示了Rheb基因突變所驅動的腎癌和宮頸癌發生、發展的分子機制,并提供了可潛在用于治療Rheb突變型腫瘤的新臨床策略和方法。相關成果發表在Oncogene 雜志上
大連化物所在腫瘤轉化醫學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生物技術研究部轉化醫學科學研究中心疾病基因組學研究組(1832組)研究員劉揚團隊在腫瘤轉化醫學領域取得新進展,該團隊揭示了EGFR/ERK信號通路調控肝癌細胞產生耐藥性的分子機制,并提供了可用于治療肝癌的新臨床策略和方法。相關研究結果發表于《實驗與臨床癌癥研究雜
大連化物所實現甲烷低溫高效直接催化轉化制甲酸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與能源小分子轉化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鄧德會和副研究員于良團隊在甲烷低溫轉化制含氧化合物研究中取得進展,發現ZSM-5孔道晶格限域的配位不飽和Fe位點可在溫和條件下直接催化甲烷高效定向轉化制甲酸。 甲烷是一種重要的化石能源,存在于天
大連化物所等發展生物質發酵液轉化新策略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生物能源研究部研究員王峰團隊與北京大學教授馬丁合作發展并報道了生物質發酵液轉化的新策略,實現了ABE溶液(丙酮-丁醇-乙醇-水)的高效率、高選擇性制備化學品4-庚酮。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因其可再生
大連化物所甲烷高效轉化相關研究獲重大突破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團隊基于“納米限域催化”的新概念,創造性地構建了硅化物晶格限域的單鐵中心催化劑,成功地實現了甲烷在無氧條件下選擇活化,一步高效生產乙烯、芳烴和氫氣等高值化學品。相關成果發表在5月9日出版的Science雜志上。同時,相關的PCTZL申請已進入美國、俄羅
植物基因轉化技術
相關知識植物基因轉化技術是指將外源基因導入植物細胞或組織,獲得轉基因植物的技術。植物基因轉化技術總體上可分為兩大類:1 以生物體為介導的基因轉移法;2 DNA直接導入法。前者如農桿菌介導法,植物病毒介導法;后者如基因槍法、電擊法、聚乙二醇法、脂質體法及花粉管通道法。其中應用最廣的是根癌農桿菌介導法。
大連化物所生物質催化轉化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我所航天催化與新材料研究中心(十五室)張濤院士、王愛琴研究員團隊在生物質基醛酮小分子還原氨化方面取得新進展,成功實現了在水溶液中以一系列生物質基醛酮為底物高選擇性制備伯胺,并在此基礎上直接以纖維素為原料,通過兩步法獲得了乙醇胺。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Angew. Chem. Int. Ed.(
大連:鼓勵科技成果轉化每個項目最多獲補助50萬
據《大連日報》報道,大連市科技局、財政局日前共同出臺了《大連市科技成果轉化補助實施辦法》,對實施轉化的中小企業給予轉化后補助。每個項目按照當年實際支付的技術交易額(或技術入股出資額)的10%給予資金補助。每個項目補助一次,最高補助額度為50萬元。符合條件的企業在8月10日—10月31日之間登錄大
大連化物所實現生物質催化轉化制備低碳天然氣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生物質氫鍵選控與活化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路芳團隊,實現了原生生物質催化轉化制備低碳天然氣。 天然氣是重要基礎化石能源之一,可作為發電、供熱和運輸的燃料,也可用于生產甲醇等大宗化學品。與石油、煤炭相比,天然氣燃燒效率高、碳排放及污染物排放低。在當前碳達峰、碳中和
大連化物所太陽能光化學電能儲存與轉化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及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太陽能研究部中科院院士李燦、副研究員施晶瑩與燃料電池研究部研究員陳劍合作,在太陽能光-化學轉化和電化學儲能交叉領域取得進展,設計構筑了基于雙硅光電極的光電化學(PEC)體系用于高效催化轉化氧化還原電對物種,成功實現了利用
大連化物所二氧化碳催化轉化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碳資源小分子與氫能利用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孫劍、葛慶杰團隊通過設計一種新型Na-Fe3O4/HZSM-5多功能復合催化劑,成功實現了CO2直接加氫制取高辛烷值汽油。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DOI:10.103
大連化物所發表光催化生物質轉化的綜述論文
近日,我所生物能源化學品研究組(DNL0603)王峰研究員團隊受邀發表綜述,系統介紹了光催化生物質轉化過程中自由基反應的挑戰和進展。 生物質是地球上最豐富的可再生碳資源。發展高效的催化體系可將生物質資源轉化為高附加值的化學品和燃料,對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光催化可利用光能作為驅動力,
大連化物所發表甲烷溫和條件下直接催化轉化研究綜述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鄧德會和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團隊在Chem上發表綜述文章,系統總結并展望了熱催化、電催化、光催化技術在甲烷溫和條件下直接轉化方面的研究進展。 甲烷是天然氣、頁巖氣、可燃冰等的主要成分,是一種豐富的自然資源,它不僅被大量用作燃料供給,也是
精密銅管:技術轉化結碩果
日前,第四屆中國工業大獎發布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金龍精密銅管集團總裁李長杰代表銅管高效短流程技術裝備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團隊領取了獎項。 項目由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張士宏帶領的塑性加工團隊與金龍銅管集團合作,此次獲獎也是繼該項目獲得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之后
土壤消毒ZL技術實現轉化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與浙江臨海市建新化工有限公司簽訂了二甲基二硫作為土壤熏蒸劑的應用技術專利獨家轉讓協議。 據悉,二甲基二硫是一種新型土壤熏蒸劑,植保所研究員曹坳程科研團隊經過多年研究,發現其對土傳病害和雜草,特別是根結線蟲具有優異的防治效果,可以很好地替代破壞臭氧層物質的甲基溴
干細胞技術轉化路在何方?
全球已經注冊的干細胞臨床試驗有5300余項,中國僅300余項;國際500余種干細胞藥物研發中我國僅有不到10項;規范的干細胞轉化應用和干細胞上市產品數量為0。《中國科學報》記者在9月19日在北京召開的香山科學會議第635次學術討論會上獲得上述數據。 “以干細胞與基因組學為基礎的再生修復與個性化
轉基因技術的轉化過程
(1)提取目的基因 從生物有機體復雜的基因組中,分離出帶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或者人工合成目的基因,或從基因文庫中提取相應的基因片段和PCR技術進行目的基因的增殖。 (2)將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結合 在細胞外, 將帶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通過剪切、粘合連接到能夠自我復制并具有多個選擇性標記的運輸
技術轉移轉化如何“突圍”?
近日,多位專家共聚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和京津冀科研院所聯盟聯合主辦的“智聯全球·慧創未來”京津冀國際科技成果應用場景大會,共探技術轉移轉化“突圍”之路,分享國內外技術轉移轉化經驗。 國家科技評估中心副總評估師韓軍在會上表示,我國科技成果轉化還存在諸多短板,要積極向成功開展技術轉移的國家學習,善
大連首創國內特種工程材料成型技術
近日,一種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石油鉆探和集成電路領域的特種塑料,首次在連實現國產化,大連理工大學和大連路陽科技公司歷經7年研發,成功研發出這種塑料成型技術,徹底打破歐美國家技術壟斷。 這兩天,路陽科技公司的設計人員正對自主裝配的“注塑模壓生產線”進行軟件數據測試。與3個月前從國外采購來的同
大連首創國內特種工程材料成型技術
一種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石油鉆探和集成電路領域的特種塑料,首次在連實現國產化,大連理工大學和大連路陽科技公司歷經7年研發,成功研發出這種塑料成型技術,徹底打破歐美國家技術壟斷。 這兩天,路陽科技公司的設計人員正對自主裝配的“注塑模壓生產線”進行軟件數據測試。與3個月前從國外采購來的同類最新
大連化物所實現二維晶格限域Cu原子催化甲烷室溫轉化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能源與環境小分子催化研究組研究員鄧德會、副研究員于良團隊在甲烷低溫轉化制含氧化合物研究中取得進展,發現二維Ru納米片邊緣晶格限域的Cu位點,可在室溫下直接催化甲烷與雙氧水高效轉化為甲醇和甲基過氧化氫等高附加值化合物。該工作為設計和開發溫和條件下
大連化物所銅催化不對稱炔丙基轉化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胡向平領導的研究團隊在銅催化不對稱炔丙基轉化研究中取得新進展,通過運用一種脫硅活化的新策略,成功實現了Cu-催化的炔丙醇酯與β-萘酚及富電子苯酚間的不對稱[3+2]環加成反應,相關研究結果以通訊形式發表在最新一期的《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大連化物所實現甲醇制烯烴失活催化劑積碳定向轉化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甲醇制烯烴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葉茂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大連化物所研究員劉中民團隊在甲醇制烯烴(MTO)失活催化劑再生研究中取得進展,實現了在高溫下將失活SAPO-34催化劑中的積碳物種直接定向轉化為活性烴池物種,提出了通過催化劑再生來調控MTO低碳烯烴選擇性的全新
大連化物所實現甲醇生物轉化高效合成脂肪酸衍生物
近日,大連化物所合成微生物學研究組(1823組)周雍進研究員團隊在甲醇生物轉化研究方向取得新進展。研究團隊以甲醇酵母為細胞催化劑,通過結合適應性進化和理性代謝工程改造,實現了甲醇生物轉化高效合成脂肪酸衍生物。 隨著石油等資源的日益枯竭,越來越需要新的原料來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生物煉制需求。甲醇是
大連化物所單原子催化劑應用生物質轉化反應研究取進展
近日,大連化物所航天催化與新材料中心的王愛琴研究員、張濤院士團隊在長期從事單原子催化劑和生物質轉化研究基礎上,首次將高金屬載量的Ni-N-C單原子催化劑應用于生物質轉化反應中并取得重要進展。相關工作以通訊形式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上,并被選為熱點文章
大連化物所開發出高性能光熱轉化石墨烯基復合相變材料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熱化學研究組研究員史全團隊通過合成策略開發出一種具有高光熱轉換效率的石墨烯基復合相變材料。該復合相變材料具有優異的相變性能和光熱轉換能力,為大規模制備石墨烯基光熱轉化復合相變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石墨烯基復合相變材料能夠解決相變材料相變過程中的泄漏問題,并具有優
美開發出“間接譜系轉化”技術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2月5日(北京時間)報道,美國薩克生物研究所開發出一種“間接譜系轉化”(ILC)技術,能由成熟細胞生成干細胞,允許干細胞及其衍生物的無限生產,并可將生成時間從2個月縮短至15天。相關研究報告發表在本周出版的《自然·方法》雜志上。 推廣干細胞療法需要克服的障礙之一就是快速生
神經調控技術臨床轉化獲進展
近日,清華大學玉泉醫院與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神經調控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以推進全國神經調控技術的臨床轉化應用,建立全國神經調控術后程控規范化培養基地。據悉,此次合作是清華大學臨床醫學跨院系“產學研一體化”科研項目,是清華大學轉化醫學的又一成功案例。 據介紹,神經調控是利用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