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將關注的目光投向“國產奶粉和整個乳制品行業”。央視記者在北京調查發現,七成市民不愿選購國產品牌的奶粉,進口嬰幼兒奶粉對國產乳品行業的沖擊非常明顯。對此,相關部門表示將加強監管措施和力度,乳制品企業也承諾保障產品的質量,以恢復消費者對國產乳制品的信心。 七成被訪者不選國產奶粉 前段時間,內地民眾在香港、澳門大量購買進口嬰幼兒奶粉,造成香港、澳門一度出現奶粉供應緊張的狀況。此后,又有媒體報道有不法企業將皮革下腳料溶解后制成蛋白粉混到牛奶里。雖然經過排查,2010年并沒有發現所謂的“皮革奶”,但是央視記者經過調查發現,目前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信心依舊不足。 記者在北京市一些超市和母嬰用品專賣店對消費者進行采訪,近7成被采訪者都表示不愿意選擇國產品牌的奶粉。店內工作人員稱,店里國產和進口的加起來一共30多個品牌,現在的銷售情況是進口奶粉占到7成左右,國產奶粉占到3成左右......閱讀全文
國內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產生信任危機 最近一段時間,內地民眾在香港、澳門大量購買進口嬰幼兒奶粉,造成香港、澳門一度出現奶粉供應緊張。此后,有媒體報道內地有不法企業,將皮革下腳料溶解后制成蛋白粉混到牛奶里,提高牛奶的蛋白含量。一時間,國產奶粉和整個乳制品行業再次成為關注焦點。記者調查發現,消費
2008年9月17日(星期三)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處理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領導小組組長陳竺、副組長李長江等通報嬰幼兒奶粉抽檢等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圖為衛生部部長、國家處理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領導小組組長陳竺。新華網 王翰林 攝。 2008年9月17日(星
為嚴肅處理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 國務院決定啟動國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級響應 成立應急處置領導小組 國新辦通報三鹿嬰幼兒奶粉安全事故處置情況 新華網北京9月13日電 近期,甘肅等地陸續報告多起嬰幼兒泌尿系統結石病例 。現已初步查明,導致這些嬰幼兒患病的主
國內嬰幼兒奶粉信任危機愈演愈烈,而不斷爆出的假洋品牌奶粉也充斥著國內的奶制品市場。“國內現在的乳制品市場比2008年之前還要亂。” 北京普天盛道企業策劃機構總經理、乳業專家雷永軍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如此感慨國內當前奶制品市場。 新政出臺利好乳制品行業
“質量門”頻現 品牌良莠不齊 標準執行不嚴 洋奶粉近期再次卷入“質量門”。《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國家質檢總局相關人士處獲悉,進口奶粉一直是監管的重點產品,《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將于近日發布實施,該辦法將對現行管理要求進行整合,進一步規范相關工
洋奶粉近期再次卷入“質量門”。《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國家質檢總局相關人士處獲悉,進口奶粉一直是監管的重點產品,《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將于近日發布實施,該辦法將對現行管理要求進行整合,進一步規范相關工作。 記者了解到,近幾年來,“洋奶粉”大舉進
目前我國嬰幼兒奶粉安全監控標準高于國外 消費者對國產奶粉安全的不信任引發了一場全球找奶代購風波,而官方的一份國產與進口奶粉質量檢查結果正試圖挽回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信心。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與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公布了一項針對國產與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的調查結果,顯示“無論是國內品牌
在國產奶粉檢測合格率達到99.7%的背景下,國產奶粉決定抱團發展。 3月12日,京東攜六大國貨奶粉品牌拉開“國貨奶粉盛典”大幕,并發起保障國貨嬰幼兒奶粉品質的倡議和呼吁。在業內人士看來,電商及國貨奶粉巨頭攜手在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前夕高調“秀肌肉”,體現出國產奶粉再次掌握市場主導權的信心和
三鹿新任董事長致歉并通報善后措施 新華網 9月18日上午,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任董事長、總經理張振嶺在河北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代表三鹿集團向社會各界道歉并致歉臺灣地區消費者。中新社發 田張夢 攝 新華網石家莊9月18日電 (記者 曲瀾娟 董智永)在18日上午召開的河北省政府新聞發布會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對乳業的沖擊,絕不遜于一場8級大地震,這場奶粉產品開始的危機成為肅清乳業混亂局面的一個契機: 舊格局被打破,伊利、蒙牛、光明、三元等巨頭的再次振興與擴張,新希望、南方奶粉集團軍、長沙的澳優、廣西的皇氏甲天下、東北的完達山等地方割據勢力的爭雄。蒙牛聯盟中糧集團以及現代
今日,某網站從有關方面獲得了一份“三鹿內部郵件”,這份郵件曝光了三鹿在奶粉事件中的處理細節,據傳三鹿內部許多員工都有該郵件,但目前該郵件內容還沒有獲得三鹿有關方面證實。以下為全文。 集團各企業: 關于三聚氰胺污染奶粉事件,目前事件情況已基本查清。現把事件具體情況通報給各企業,希望
近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將關注的目光投向“國產奶粉和整個乳制品行業”。調查發現,7成市民不愿選購國產品牌的奶粉,進口嬰幼兒奶粉對國產乳品行業的沖擊非常明顯。對此,相關部門表示將加強監管措施和力度,乳制品企業也承諾保障產品的質量,以恢復消費者對國產乳制品的信心。 7成
近日,首批進入北京五家藥店的奶粉正式開售。記者走訪這些藥店發現,雖然藥店門前掛上了"嬰兒奶瓶"外形的醒目燈箱廣告,"奶粉進藥店"幾個大字也頗引人關注,但消費者對此買賬的并不多。因為藥店賣奶粉不設柜臺、不收現金,消費者需要在自助機上購買,而且藥店賣的奶粉品質、售價與超市相比并無特別差異和優勢,不少
顧客成箱購買打折奶粉 如何讓嬰幼兒吃上放心奶粉,是市民和監管部門一直關注的話題。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從市政府公眾信息網上獲悉,《重慶市進一步加強嬰幼兒奶粉質量安全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已于近日正式實施。 《方案》對市食藥監局、市經信委、市農委、市商委、市公安局、市衛生局、市工商
正值“三聚氰胺事件”一周年之際,中國乳制品行業再掀波瀾。近日,兩批自美國進口、合計300公斤的美贊臣嬰幼兒配方奶粉,因“蛋白質含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而被國家質檢總局退貨。這一事件終于動搖了進口奶粉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 那么,新出現的蛋白質問題,到底會成為國產奶粉吹響反攻號角的絕佳契機,
中國乳業圈內的人士正隱約感覺到,繼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行業正在醞釀新一輪的產業重組。 2013年6月,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農業部、商務部、衛生計生委、海關總署、工商總局、質檢總局等9個部委在京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意見的通知》(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9日簽署國務院令,公布了《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日前,國務院法制辦負責人就條例的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為什么要制定條例? 答: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給嬰幼兒的生命健康造成很大危害,給我國乳制品行業帶來了嚴重影響。這一事件的發生,暴
去年我國生鮮乳抽檢合格率99.8%,244批次乳制品未準入境 權威部門22日發布的《中國奶業質量報告(2018)》顯示,2017年我國生鮮乳抽檢合格率99.8%,三聚氰胺等重點監控違禁添加物抽檢合格率連續9年保持100%,乳制品抽檢合格率99.2%,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合格率99.5%。 據了
記者在北京各大商場調查發現,來自新西蘭產地的奶粉出現滯銷,而來自歐洲地區的奶粉則表現強勢 新西蘭奶粉的神話伴隨著不斷發生的問題或將被打破。繼8月初爆出恒天然的“肉毒桿菌”事件后,雙氫氨事件緊隨其后,而如今,國家質檢總局再次發布了新西蘭 Westland公司的乳鐵蛋白中檢出硝酸鹽,一個月
自君樂寶一年前在電商渠道推出130元嬰幼兒配方奶粉后,國內乳粉企業未有一家呼應。新希望集團日前宣布推出99元的900克/罐的低價奶粉“愛睿惠”。雅士利公司相關人員4月8日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也將推出親民低價奶粉,但尚未確定價格。新希望打著進口低價奶粉擠進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是吆喝,
嬰幼兒奶粉探秘·營養標準 “進口奶粉”已成為中國乳制品市場上的一個賣點,標明“原裝進口”、“進口奶源”、“進口原料”的奶粉占據了半壁江山。但專家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從2008年的奶粉事件至今五年間,國內乳業整體環境已大有改觀,不能將國內奶粉一棒子打死。尤其是新修訂我國嬰幼兒乳粉的
隨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獲得生產許可證的82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名單,一些未獲得嬰幼兒奶粉生產許可證的企業開始浮出水面。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新舊對比名單,"未通過審查"企業名單不乏一些全國知名乳企的生產廠,其中包括貝因美、雅士利、完達山、伊利等,此外還包括一些地方知名品牌的生產廠,如紅
中國奶業已徹底告別三聚氰胺。第一財經記者昨天從中國奶業協會8月16日發布的國內首份奶業質量報告中獲悉,從2008年以來,國產奶抽檢三聚氰胺合格率100%,已杜絕違法添加的情況,國產奶質量處在歷史最好時刻。而奶業協會秘書長谷繼承也表示,目前消費者為安全“海淘”奶粉屬于認識誤區,建議理性對待。 根
12月31日,被告人田文華在法庭上受審。新華社發(丁立新 攝) 12月31日,被告人田文華、王玉良、杭志奇、吳聚生(左起)在法庭上受審。新華社發(丁立新 攝) 本報記者 葉鐵橋 2008年的最后一天,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的門口人頭攢動。一大早,警察就在法院外拉起了
在藥店購買奶粉需要使用自助掃描設備,反復操作讓不少消費者暈頭轉向 觀察動機:去年10月26日,由商務部下屬的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國際品牌管理中心牽頭推出的“奶粉進藥店”項目在北京開始進行公共測試運行。包括醫保全新、嘉事堂、金
一家口碑不壞、獲譽頗多的“老牌子”國產乳企,近日卻因所產嬰幼兒奶粉“涉毒”備受關注。22日,廣州市工商局抽查流通環節乳制品過程中發現,湖南長沙亞華乳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南山奶粉系列中5個批次的嬰幼兒配方奶粉黃曲霉素M1含量超標。 南山嬰幼兒配方奶粉所涉何“毒”,原因何在,層層檢測監管之下
今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中國經濟網協辦的“2014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京舉辦。會議公布了由中國經濟網食品安全輿情研究所選送的12個國內最具有代表性的食品安全熱點問題,并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龐國芳、孫寶國等權威專家一一進行解讀。 為了能夠較真實地反應社會對中國食
2013很多食品安全事件奪了大眾的目光,屢禁不止的食品問題,速生雞、含鋁炒瓜子、有毒奶粉……一再逼近公眾的心里防線,讓百姓吃的誠惶誠恐。這一年在食品安全領域發生了哪些讓人揪心的事件,這些事件又是如何善后的,在這2013即將結束的日子,東方網為您盤點。央視曝光45天"速生雞"用違禁藥物催肥 曝
在讀完質量安全承諾書后,晨冠乳業的董事長涂醉桃揮了揮拳頭,像是在慶祝自家企業入選國家主推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名單,也像是在展示國產奶粉企業占領國內市場的信心。 1月22日,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公布了第二批國家主推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名單,與晨冠乳業一同進入名單的還有三元、貝因美、銀橋、輝山和百躍
“羊奶粉是最接近母乳的乳制品”“羊奶粉營養價值比牛奶粉更高,更容易被寶寶吸收”……近年來,以往很少受到關注的羊奶粉突然火爆起來,盡管其價格比牛奶粉高出很多,但媽媽們仍是趨之若鶩。 不過,對于市場上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的羊奶粉,卻有業內人士曝出:目前國內大多數羊奶粉其實是摻入了牛乳清粉,有欺騙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