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規章環境行政執法后督察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14號)為了規范環境行政執法后督察工作,提高環境行政執法效能,制定本辦法。本辦法所稱環境行政執法后督察,是指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環境行政處罰、行政命令等具體行政行為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的行政管理措施。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環境行政執法后督察。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在環境行政處罰、行政命令等具體行政行為執行期限屆滿之日起60日內,進行環境行政執法后督察。環保舉報熱線工作管理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15號)為了加強環保舉報熱線工作的規范化管理,暢通群眾舉報渠道,維護和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環境權益,根據《信訪條例》以及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通過撥打環保舉報熱線電話,向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舉報環境污染或者生態破壞事項,請求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依法處理的,適用本辦法。環保舉報熱線要做到有報必接、違法必查,事事有結果、件......閱讀全文
PM2.5(細顆粒物),這個大家原本很陌生的專有名詞,因為2011年10月以來我國多地灰霾天氣造成嚴重大氣污染,而迅速成為社會熱詞。之后,PM2.5被納入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并在一些地方開始監測。2012年全國“兩會”上,PM2.5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全社會對PM2.5的關注和重視,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遼河保護區管理局,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任務部署,提升環境科技創新能力,為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構建
環保部、國土資源部與水利部28日發布的《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 《規劃》目標是到2015年,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狀況,初步控制地下水污染源,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質惡化趨勢,全面建立地下水環境監管體系。到2020年,對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實現全面監控,重要地下水飲用水水源水質
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現場監督檢查辦法 環境保護部令 第19號 《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現場監督檢查辦法》已經2011年12月30日環境保護部2011年第二次部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 環境保護部部長 周生賢 2012年2月1日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
2017年4月28日至5月28日,中央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天津市開展了環境保護督察,并于7月29日反饋了督察意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提出的“三個著力”重要要求,把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
11月23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規劃財務司巡視員兼副司長尤艷馨、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介紹環境保護規劃財務工作的有關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記者關注的問題。 49名廳級干部在“綠盾20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解放軍環境保護局,遼河保護區管理局,計劃單列市環境保護局: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2011年全國“兩會”精神,努力完成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我們研究制定了《2011年全國污染防治工作要點》。現印發給你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圖片來源于網絡 2018年,是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關鍵之年。這一年,大氣、水、土壤三大領域法規體系逐步建立,常態化、制度化、滾動式環保督察行動不斷加碼,以及綠色發展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環保正在步入“強監管”時代。同時,環境污染形勢依然嚴峻,霧霾天氣多發、城市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王婭莉)近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
國務院今日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背景、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積極采取措施,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王婭莉)近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于3月11日(星期五)10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就“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13個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 環保部部長陳吉寧 非常高興今天有這樣的機會和我們的媒體朋友們見面,回答大家的問題。環境問題是一個發展問題,人類在發展中,特別
2016年7月29日,《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將于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為更好地理解和貫徹實施《條例》,現就其主要內容作如下解讀: 一、關于修法的必要性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本市所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更為復雜,原《條例》已
環保部5月18日下午發布關于《環境保護部關于修改<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按日連續處罰辦法>的決定(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進一步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增強按日計罰措施的可操作性。 此次《辦法》修改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突出問題,主要修改以下兩方面內容: (一)調整適用范圍 修改
2019年3月28日,生態環境部聯合水利部、自然資源部等五部委聯合印發《地下水污染防治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重磅!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實施方案全文公布!),一石激起千層浪,圈內沸騰。 我們仔細梳理了《實施方案》出臺的背景和時機,結合《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
周生賢 人類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發展于自然。自人類出現以后,生物與環境、人與自然就緊密聯系在一起。生物是在與環境的對立統一中存在的,而存在決定意識,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環境問題是不合理的資源利用方式和經濟增長模式的產物,根本上反映了人與自然的矛盾沖突,究其本質是經濟結構、生產
生態環境部令 部令 第3號 工礦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 《工礦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已于2018年4月12日由生態環境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8年8月1日起施行。 生態環境部部長 李干杰 2018年5月3日 工礦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章 總
4月16日上午,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在北京正式揭牌。圖片來源:新華網 李干杰任黨組書記、部長。新部門生態環境監管職能強化,監管領域拓展,對建設美麗中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生態環境部今年將進行11大工作,八大環保檢查專項行動!垂直改革等4大環保領域改革,統一執法人員著裝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
科學治氣取得顯著成效,成都呈現了藍天白云的美麗景象。圖為天府廣場一側。 建立跨界斷面水質超標資金扣繳制度 給成都境內主要河流——岷江和沱江,流經各縣(市、區)的入境和出境斷面,設定一個水質目標,每月組織對這些斷面進行水質監測,并實行分級別、分濃度考核。 根據考核結果,對跨界斷面水質
4月16日,國務院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消息甫一發布,立即引發社會關注。同一天,部分省級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和全國31個省區市人大環資委負責人在全國人大會議中心開展座談討論,就各地水污染防治面臨的新情況進行交流,并對水污染防治法提出修改建議。 1984年5月11日,水污染防治法由六屆全國
1月31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王業耀介紹國家環境監測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心的問題。 全國整體空氣質量大幅改善 劉友
圖片來源于網絡1、大氣治理行業發展現狀 自 2012 年底全國大范圍爆發霧霾開始,國家對大氣污染的治理步伐加快,一系列政策規劃密集出臺,監管趨嚴、標準提升、社會參與、依效果付費成為2016 年環保產業的“新常態”,大氣治理產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 (1)主要政策背景 2013 年 9
土壤污染防治形勢緊迫,任務艱巨。為此,本報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土壤污染防治研究中心主任林玉鎖研究員,介紹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進展及其取得的成效。 中國環境報: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大致經歷了哪些階段? 林玉鎖:相對于我國大氣和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基礎薄弱,土壤污
目前,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形勢緊迫,任務艱巨。為此,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土壤污染防治研究中心主任林玉鎖研究員,介紹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進展及其取得的成效。 問: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大致經歷了哪些階段? 林玉鎖:相對于我國大氣和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基礎薄弱,土壤污染
從城市治理的角度看,環境監測是治理環境污染、衡量環境質量、檢驗治理效果的基礎。近年來,在國家的高度重視、利好政策的拉動以及嚴格的法規標準倒逼下,環保行業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作為環保產業的細分領域,環境監測也將充分享受到政策紅利,迎來快速發展時期。 2018年,環保促進的供給側改革將帶來產能
2015年8月29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發第三十一號“主席令”,正式發布經十二屆全國人大十六次會議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該法將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大氣法”修訂草案進行第二次審議之后,社會各界對于當時的修訂草案文本提出了大量的意見,爭議之聲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環境保護 “十二五”規劃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的通知國辦函 〔2012〕 147 號國務院有關部門: 《〈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以下簡稱《分工方案》)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
2018年9月11日,中國機構編制網正式對外發布了于2018年8月1日起施行的《生態環境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三定方案”),小編將新“三定方案”與2008年原環境保護部組建時印發的《環境保護部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進行了對比,供廣大關心生態環境系統的讀者參考。 新“
深圳空氣質量在全國大中城市中一直處于較好水平,美麗的藍天白云常常成為深圳網友“曬幸福”的資本,“深圳藍”已然成為城市的新名片。 國人非常熟悉一個專有名詞:PM2.5,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除了PM2.5,即將過去的2013年,還有一個詞成為讓國人心痛的關鍵
重點實驗室是國家環保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組織環境領域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環保科技人才、開展學術交流、促進學科發展的重要基地,是開展環保科技國際合作的重要平臺。 2012年12月11日,環境保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