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醫藥產業的人們可能都會記得2014年發生在西非的那場埃博拉疫情。這次疫情造成了數以千計的人死于非命。時隔一年,這場疫情已經漸漸平息下去,但是醫藥研發人員開發開發埃博拉疫苗的腳步卻絲毫沒有停下。最近,葛蘭素史克公司宣布公司開發的埃博拉疫苗一期臨床研究已經取得良好結果。疫苗在成年人身上表現出了良好的相容性和很強的免疫反應。 這次臨床一期研究是在美國和馬里進行的。研究人員分別在美國巴爾地摩和馬里招募了20名(18歲-65歲)和91名(18-50)志愿者進行測試。同時研究人員還檢測這一疫苗與Emergent BioSolutions公司的激活劑產品聯用效果。這一研究目前已經被發表在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雜志上。GSK的合作者馬里蘭大學醫學院疫苗研發中心的研究人員表示在試驗中未發現明顯的安全問題。而此前,GSK的疫苗已經在塞內加爾和利比里亞分別進行了臨床二期和臨床三期研究。 除了GSK以外,......閱讀全文
美國制藥巨頭默沙東(Merck & Co)近日宣布,已啟動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滾動提交疫苗產品V920(rVSV?G-ZEBOV-GP,減毒活疫苗)的生物制品許可申請(BLA),該疫苗用于扎伊爾型埃博拉病毒(Ebola Zaire)的預防。此次滾動提交,是基于FDA在2016
葛蘭素史克宣布,第一批候選埃博拉疫苗已運往西非,1月23日送達。此次運送的300支候選疫苗首先運送至埃博拉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并將于未來數周內用于進行首次大規模的疫苗效力臨床試驗。 該候選疫苗目前正在英國、美國、瑞士和馬里進行5項小型的一期臨床試驗,共有約200名健康志愿者參與。首批數據顯
疫苗行業近期頗為熱鬧。先是長生生物緊急召回狂犬病疫苗,而后行業新貴“康希諾”正式敲響了港交所的大門。 康希諾是一家“新銳”疫苗企業,正在為12個疾病領域研發15種疫苗。其參與研發的重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Ad5EBOV)是由我國獨立研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性重組疫苗產品。公司在研的防腦膜
有史以來,沒有哪個疫苗像默克公司生產的埃博拉疫苗一樣如此迅速地向前發展。從去年秋天第一個人接種該疫苗,到9個月之后的今年7月,一個不同尋常的臨床試驗在幾內亞幾乎令人無法相信的條件下進行——偏遠山村、研究人員的質疑、案例稀少。無論如何,結果證明,這種疫苗確實有效,而且,預計效果為74.7%~100
截至2015年11月21日,幾內亞、塞拉利昂或利比里亞再未出現1例埃博拉新疫情病例。如果新的感染病例不再出現,那么全世界將在1月14日宣布,持續了兩年的埃博拉疫情最終停止,此次疫病造成28600多人感染,11300多人死亡。 此次勝利還意味著史無前例的埃博拉研究也將宣告終結。此次的災難悲劇同時
2019年冠狀病毒(縮寫為“ COVID-19”)是病毒家族中的一種新型病毒,可以人與人之間進行傳播,引起威脅生命的呼吸系統疾病,包括肺炎。這種新型冠狀病毒最初在中國湖北省武漢市被發現,現已在全球多個地區被發現。鑒于此種病毒傳播的嚴重性,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衛生條例應急委員會已于2020年1月30日
世衛組織計劃2015年生產百萬劑埃博拉疫苗 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日宣布,到2015年底,計劃生產數百萬劑量的兩種實驗性埃博拉疫苗。 WHO在日內瓦舉行的會議上稱,到6月底,數十萬劑疫苗將能用于幫助被感染國家。疫苗生產者、政府高級代表和其他團體聚在一起討論有計劃的臨床試驗的時間和方案以及群體免
《紐約時報》網站載文稱,今年1月,SARS-CoV-2基因組的破譯工作開始進行,目前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正在開發超過145種新冠病毒疫苗,其中20種疫苗正在進行人體試驗。文章梳理了已經進行人體試驗以及一些仍在進行細胞或動物試驗但有望成功的疫苗的進展情況。圖片來源于網絡 首先,文章將疫苗的測試過程
過去5年間,全世界經歷了多次病毒疫情的突然爆發,包括非洲埃博拉病毒疫情,美洲寨卡病毒疫情,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和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 與過歷次疫情不同的是,借助先進的技術手段,此次疫情中我國研究團隊得以快速分離出病毒并獲得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信息。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已收到中國分享
英國廣播公司17日報道稱,對抗埃博拉病毒的疫苗試驗已經開始在英國牛津進行,首批60名健康的志愿者將接受埃博拉疫苗注射。 報道稱,在正常情況下,一種新疫苗需要經過數年的人體試驗才能獲得批準使用,但基于西非地區埃博拉疫情的嚴重性,這一實驗性疫苗的開發正以“驚人的速度”推進。 據悉,進行試驗的這種
安全有效的埃博拉病毒疫苗離我們越來越近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近日稱,其下屬機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在西非利比里亞進行的臨床試驗表明,兩種候選埃博拉病毒疫苗能在接種一個月內引起免疫反應,其效果可持續至少一年。 該臨床試驗所用的兩種候選疫苗分別由葛蘭素史克和默克這兩家制藥公司提供,名為cAd3-
安全有效的埃博拉病毒疫苗離我們越來越近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近日稱,其下屬機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在西非利比里亞進行的臨床試驗表明,兩種候選埃博拉病毒疫苗能在接種一個月內引起免疫反應,其效果可持續至少一年。 該臨床試驗所用的兩種候選疫苗分別由葛蘭素史克和默克這兩家制藥公司提供,名為cAd3-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于當地時間16日表示,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mRNA-1273”)當天在西雅圖開始首次臨床試驗。首批接種疫苗的志愿者有45人,均為18至55歲的健康成年人,其中4人在16日接受注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發布消息開始臨床試驗。/NIH網站“臨床試驗的啟動速度之快,創下紀錄。”
自2015年5月巴西發現首例本地感染寨卡病毒病例以來,寨卡疫情不斷發酵,開始在巴西等美洲國家持續肆虐,對疫情地區帶來了一定的恐慌。寨卡病毒主要通過蚊蟲傳播,還可經性交傳染,多數感染者不會發病,但是偶爾會出現發燒、紅疹、關節疼痛等輕微病狀。其對人類的威脅主要在于孕婦一旦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導致胎兒發
癌癥免疫療法是一種針對人體免疫系統而非直接針對腫瘤的療法,其已有30多年歷史,它治療的是人體免疫系統而非直接針對腫瘤。醞釀了數十年的癌癥免疫療法終于確定了它的潛力,在臨床試驗中表現出令人鼓舞的效果。 【1】默沙東免疫療法Keytruda黑色素瘤一線治療擊敗百時美Yervoy
中國已將中國軍方研發的一種實驗性抗埃博拉(Ebola)藥物送往非洲,數量達到數千劑。制造該藥的公司表示,計劃在那里很快開始人體臨床試驗。 四環醫藥(Sihuan Pharmaceutical)上周向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簡稱“軍科院”)買下jk-05的商業化權利。該公司表示,它在該藥8月“獲得軍
自18世紀末首次誕生以來,疫苗就成為了人們健康的“護身符”,它的出現使無數人擺脫了疾病的侵犯。考慮到新藥研發的周期較長,且存在種種不確定因素,用疫苗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導致的疾病,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想法。 從傳統技術來看,許多疫苗使用的是減活或者滅活的病原體。這種策略在許
有望成為重磅產品且在2015年上市的明星藥物,指出2015年最重要的新藥(NME或BLA)可能來自降血脂、心血管、抗腫瘤、和自身免疫等開發領域。這和Frost&Sullivan最近發布的2015年新藥預測不謀而合。除了以上這些領域有望出現重磅的,革命性的新產品以外,針對2014年引起世界
2019年是新藥開發豐收的一年,FDA總計批準48款新分子實體(NME),雖然比起2018年創紀錄的59款NME獲批有所下降,但是這一數字仍然在過去25年里名列前茅。 2019年也是生物醫藥產業積極投入產品研發的一年。研發投入最多的十大生物醫藥公司總計投入了820億美元開發創新藥物、診斷方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