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國芳院士主持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鑒定會在北京召開
2015年12月31日,龐國芳院士主持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食品中農藥化學污染物高通量偵測技術研究與示范”課題鑒定會在北京召開。鑒定會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組織,鑒定專家組由江桂斌院士、方智遠院士、范維澄院士、沈昌祥院士、王文興院士、任陣海院士等16位專家組成。鑒定專家組聽取了課題負責人龐院士的課題研究匯報,查閱了相關鑒定材料,對項目內容進行了認真分析和討論,對項目研究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 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項目圍繞食品(水果蔬菜)中農藥多殘留檢測中的關鍵科學技術問題,研究建立了無需標準品做參比,LC-Q-TOFMS和GC-Q-TOFMS兩種高分辨質譜技術偵測1200多種農藥殘留的高通量檢測方法;自主研發了包含TOFMS和Q-TOFMS兩級數據庫的自動匹配農藥殘留智能篩查和定性鑒定軟件;經10個示范實驗室對全國31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22368例樣品偵測,初步構建了我國水果蔬菜農藥殘留水平狀況數據庫,同時驗證了檢測方......閱讀全文
龐國芳:引領農藥殘留檢測技術最前沿
??????? 今年9月,從第128屆國際分析化學家協會(AOAC)年會上傳來喜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秦皇島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榮譽主任龐國芳榮獲2014年度AOAC最高科學榮譽獎——哈維·威利獎,以表彰他在分析化學領域作出的杰出貢獻。 從1985年開始從事農殘檢測研
龐國芳團隊建立食品農藥殘留檢測數據庫-實現在線監測
【導語】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龐國芳團隊利用液相色譜—四極桿—飛行時間質譜和氣相色譜—四極桿—飛行時間質譜研究,開發了世界常用1200多種農藥和化學污染物的一級精確質量數據庫、二級碎片離子譜圖庫,建立農藥殘留偵測結果數據庫,實現了農藥殘留監測技術信息化、監測大數據處理智能化
檢科院龐國芳團隊建立食品農藥殘留檢測數據庫工作紀實
十年磨一劍。龐國芳院士與助手一起討論技術問題 龐國芳院士帶領一個團隊,孜孜不倦地潛心研究,突破了農殘檢測在信息化時代的三大挑戰,使我國在這一領域的檢測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兢兢業業地做了4萬批次的農殘篩查,摸清了我國“菜籃子”中的農藥殘留家底,為相關部門的決策和監管提供了有效的科學依據。這種踏
龐國芳院士報告的評價
龐國芳院士報告的評價: 1、在政治上有高度。龐院士的工作是按照2010年胡錦濤總書記在院士大會上的講話精神:踏踏實實地進行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2、對近20年來國內外同行研究的調研十分深入,對不同國家及國內不同地區在農藥殘留檢測研究進行了比較; 3、對農藥殘留不同檢測儀器、不同前處理技術進行
龐國芳與周錦帆資訊
龐國芳院士上周從秦皇島搬家到北京后,本周二12月6日即請我在燕莎薩拉伯爾吃韓國烤肉,感謝!兩人又敘談了整整2小時,我與龐國芳院士相識近20年,有不少相同之處,當然也有不少不同之處,現簡要介紹如下: ? 龐國芳 周錦帆 單位 ? 中國檢科院 檢驗檢疫科學編輯部
龐國芳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7年12月29日,2007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選舉結果正式公布,秦皇島檢驗檢疫局龐國芳研究員當選。 龐國芳是國家質檢總局首席研究員,國際AOAC(美國國際公職分析化學家聯合會)研究導師,是我國食品安全檢測技術領域學科帶頭人。 龐國芳長期工作在我國外貿進出口商品質量檢測第一線,探索開發食品安
龐國芳院士再獲國際分析化學界獎項
國際分析化學家協會129次年會近日在美國洛杉磯召開,秦皇島檢驗檢疫局榮譽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龐國芳獲得該協會本年度的最佳方法獎,他研發的技術可以分析茶葉中的多種殘留。 據了解,龐國芳曾長期在秦皇島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工作,先后任該局研究員、技術中心主任等職,現為國家質檢總局首席研究員、中國檢驗
龐國芳:中國乳業企業要努力做成國際名牌
8日下午,君樂寶在河北石家莊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君樂寶白金裝嬰幼兒配方奶粉將正式進入香港市場銷售,同時君樂寶君源奶粉工廠也將落成投產。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質檢總局首席研究員、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龐國芳出席發布會并表示,當前,經歷了“三聚氰胺”事件之后的中國乳業正在逐漸復蘇。如今,中國
龐國芳的行為和追求,閃耀著“質量之光”
冬至剛過,元旦在即。12月26日上午,北京天寒地凍,但人民大會堂北京廳溫暖祥和。2014“質量之光”年度質量盛典在這里如期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卓越質量管理者、質量創新者、質量理論研究者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質量發展的重要時刻。 在眾多的獲獎者當中,有一位長者神情寧靜而喜悅,既平凡樸素又引人矚目
龐國芳院士:迎接挑戰-節節攀升-30年深耕結碩果
龐國芳過去30年對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的專注研究,跨躍了氣相色譜—液相色譜—低分辨質譜三個發展階段。如今,他的團隊正在迎接高分辨質譜作為第四個研究階段的新挑戰。 日前在美國舉行的第128 屆國際分析化學家協會(AOAC)年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
中國檢科院龐國芳院士獲2014國際AOAC-Harvey-W.-Wiley獎
龐國芳院士 中國檢驗檢疫(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 2014年3月7日[蘭州蓋瑟斯堡,馬里蘭州] AOAC國際已任命龐國芳院士為2014年Harvey W. Wiley獎的獲得者,以表彰他在分析化學方面的杰出貢獻。龐國芳院士將
龐國芳:中國檢驗檢疫領域的第一位院士
今年9月,從第128屆國際分析化學家協會(AOAC)年會上傳來喜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秦皇島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榮譽主任龐國芳榮獲2014年度AOAC最高科學榮譽獎——哈維?威利獎,以表彰他在分析化學領域作出的杰出貢獻。 從1985年開始從事農殘檢測研究,到199
-龐國芳院士獲國際美國官方分析化學師協會大獎
近日,美國官方分析化學師協會AOAC國際發布2014年AOAC Harvey W. Wiley獎評選結果,北京工商大學雙聘院士龐國芳成為58年來首次獲此殊榮的中國科學家。 Harvey W. Wiley獎是AOAC國際最負盛名的科學獎項,用于表彰在推進分析方法技術方面作出卓越貢獻的科學
龐國芳獲國際AOAC中國分部主席杰出貢獻獎
日前,從國際官方化學分析家協會(AOAC)在美國費城召開的第123屆年度會議上傳來喜訊,中國檢科院首席科學家龐國芳院士獲得國際AOAC中國分部主席杰出貢獻獎,該獎也是國際AOAC首次設置的獎項。 會上,龐國芳院士共發表演講3次,其中,向大會做了“GC-MS和GC-MS-MS研究460種
龐國芳院士加盟南大-環境學院已有3位院士
12月18日上午,AOAC最高科學榮譽獎-哈維?威利獎獲得者、中國檢測領域的第一位院士龐國芳加盟南京大學。據統計,南京大學環境學院已擁有三位“中國工程院”院士的豪華配置,分別是張全興(自主培養)、龐國芳(引進)和任洪強(自主培養)院士,環境學院的院士數量位列“華五高校”環境學院中位列第一,作為純
龐國芳院士團隊一課題獲08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在剛剛結束的2008年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上,秦皇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龐國芳院士主持的《世界常用1000多種農藥獸藥殘留檢測技術與37項國際國家標準研究》榮獲2008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龐國芳院士帶領科研團隊,從2001年1月開始研究常用農獸藥殘留檢測技術,于2006年12月完成。該課題攻克
龐國芳院士:誰掌握數據資源,誰就掌握了主動權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7564.shtm
龐國芳院士:誰掌握數據資源,誰就掌握了主動權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離不開原始創新,真正的原始創新來自基礎研究,而可靠的數據資源是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的重要支撐。誰掌握數據資源,誰就掌握了原始創新的主動權和科技創新的戰略先機。 “誰能把握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經濟發展機遇,誰就把準了時代脈搏。”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信息化發展和大數據建設。在食
龐國芳研究員成為我國首位榮獲AOAC獎科學家
國家質檢總局首席研究員、秦皇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主任龐國芳,近日榮獲2007年度國際AOAC資深專家獎,成為AOAC設立該獎項26年來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中國學者。 龐國芳研究員 ??? 國際AOAC(國際公職分析化學家聯合會的簡稱)于1884年在美國成立,是世界上最早的農產品食品行業性
龐國芳:摻假是未來食品安全需解決的主要問題
1月13日,2014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北京召開。圖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龐國芳解讀食品安全熱點。 解讀專家:龐國芳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 專家觀點: 第一部食品法的誕生,在1848年化學家約翰?米歇爾經過12年暗
GCQTOFMS和LCQTOFMS知多少?
LC-Q-TOFMS:液相色譜-四極桿-飛行時間質譜 GC-Q-TOFMS:氣相色譜-四極桿-飛行時間質譜主要優勢 這是一項高速度(1小時內)、高通量(700/500種以上)、高精度(質量分辨率0.0001m/z)和高可靠性(確證點多)的新技術,并且符合綠色發展、環境友好、清潔高效的技術要求
龐國芳院士團隊主持的質檢公益課題鑒定會在京召開
2015年12月4日,龐國芳院士主持的質檢公益項目“460種農藥降解動力學評價與茶葉中農藥多組分殘留同時檢測國際AOAC標準研究”課題鑒定會在北京召開。鑒定會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組織,鑒定專家組由江桂斌院士、魏復盛院士、王海舟院士、沈建忠院士等14位專家組成。江桂斌院士任主任委員主持鑒定會,國家質
龐國芳院士等9人獲“科技興檢”突出貢獻獎
10月8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關于授予張鐘華等九位同志“全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科技興檢’突出貢獻獎”的決定》,授予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張鐘華院士、賀青研究員、李正坤副研究員、劉勇工程師,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朱水芳研究員、龐國芳院士,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臧二軍研究員、方占軍研究員,湖南出入
“科學儀器服務民生”學術大會報告人簡介——龐國芳院士
“十二五”期間,保障與改善民生已成為我國經濟工作的重點。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存環境卻不斷惡化,我們需要更多地利用科學儀器對環境、農產品、食品、藥品等進行安全檢測,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科學儀器行業將更多地面向民生、服務民生。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將于2011年8月31日-
龐國芳團隊利用高分辨質譜等技術繪制中國農殘地圖
看食品中農藥及化學污染物殘留問題是引發食品安全事件的重要因素,是世界各國及國際組織共同關注的食品安全重大問題之一。目前,世界上常用的農藥種類超過1000種,而且不斷有新的農藥被研發和應用,農藥殘留在對人類身體健康和生存環境造成新的潛在危害的同時,也給農藥殘留檢測技術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戰。世
檢科院龐國芳研究員獲國際AOAC-2014最高科學榮譽獎
2014年3月7日,美國AOAC官方網站消息:2013年3月7日 (馬里蘭州蓋瑟斯堡市)國際分析化學家協會(AOAC INTERNATIONAL)將2014年度哈維·威利獎(Harvey W. Wiley Award)授予龐國芳研究員,以表彰他在分析化學領域作出的杰出貢獻。龐國芳研究員將在第12
常用農、獸藥殘留檢測方法標準選編出版
由中國檢科院首席科學家龐國芳院士主編的《常用農藥殘留量檢測方法標準選編》和《常用獸藥殘留量檢測方法標準選編》,日前由中國標準出版社出版發行。 這兩部《選編》共收錄了139項農藥獸藥殘留檢測技術國家標準,檢測的農藥獸藥品種涵蓋了世界常用農藥獸藥品種1036種。這是龐國芳科研團隊25年堅持研究
院士之聲:摒棄“照貓畫虎”,-國產儀器需要銳意創新
——訪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檢驗檢測科學院首席科學家龐國芳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龐國芳在農藥等化學污染物殘留微量分析技術領域有許多開拓性、創新性的研究工作,特別是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和樣品制備新技術、新方法方面有諸多創新成果。龐國芳院士在30余年的食品安全檢測研究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