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至21日,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提出,“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體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著力解決城市病等突出問題”。 城市病是指城市快速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不良癥狀,如人口膨脹、交通擁堵、就業困難、住房緊張、貧富兩極分化、公共衛生惡化、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 筆者認為,貫徹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著力解決城市病等突出問題,治本之策在于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大力推進城市綠色發展。推進城市綠色發展,應把握以下5個措施。 一是以空間均衡發展治理城市無序開發和人口過度聚集。要嚴格控制特大城市規模,增強中小城市承載能力,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城鎮化必須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城市工作必須同“三農”工作一起推動,形成城鄉發展一體化的新格局。居住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工業用地、交通設施用地、綠地等主要用地要有適宜的比例,促進城市內部空間的優化布局。要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科學規劃城......閱讀全文
12月20日至21日,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提出,“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體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著力解決城市病等突出問題”。 城市病是指城市快速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不良癥狀,如人口膨脹、交通擁堵、就業困難、住房緊張、貧富兩極分化、公共衛生惡化、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 筆
在上海世博會上備受推崇的綠色發展理念,已成為中國眾多城市領導者規劃城市發展轉型的借鑒。7日舉行的2010年浦江創新論壇上,來自武漢、成都和上海浦東新區等地的市長、區長們共同表示,綠色環保已成為中國城市轉型發展的方向,“十二五” 期間將以此為方向為市民謀劃“綠色生活”。 “人類進入21世
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十三五”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這個奮斗目標來制定。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全面分析國際國內形勢,認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既具有充分條件也面臨艱
三水已形成晶硅生產、支架、邊框、系統集成、工程安裝等一條比較完善的產業鏈。圖為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車間。 三水已探索出可持續商業模式,以終端應用撬動新能源發展推廣。圖為三水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口、資源和環境之間的矛盾日趨嚴重,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固廢垃圾、生物多樣化、氣候變化、清潔生產、綠色能源和“城市綜合病”等問題愈發凸顯,尤其是近幾年霧霾問題成了社會的熱點、重點和難點,綠色產業也開始崛起。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人與自然
自2009年智慧城市概念興起至今,我國已有400多個城市開展智慧城市建設,年投資額保持在15%以上,而智慧城市多個領域尚處于探索與試點階段,市場潛力還未充分釋放,全國萬億市場格局值得期待。 智慧環保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 傳統環境管理模式難以滿足需求,孤島現象嚴重。智慧環保是數字環保、
我國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也處于城鎮化深入發展的關鍵時期。《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綠色城鎮化,要求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化宏觀布局;尊重自然格局,依托現有山水脈絡、氣象條件等,合理布局城鎮各類空間;加強城鄉規劃“三區四線”管理等。《意見
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 (2018年6月16日) 良好生態環境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優先領域。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
中共中央、國務院今日對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報請審批的關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6年-2035年)》作出批復。 批復指出,要堅持高質量發展,把城市副中心打造成北京的重要一翼。城市副中心建設不是簡單地造一個新城,而是要打造一個不一樣的和諧宜居之城。要切實把高質量
資源型城市的生命長度究竟能延續多久?這道難題考驗著世界,更考驗著快速發展的中國。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進生態文明,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
目 錄 一、形勢與需求 二、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戰略部署 (一)總體思路 (二)發展目標 (三)戰略部署 三、加快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四、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五、推進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突破 (一)加強農業農村科技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2020年10月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中
“軌道交通是便民惠民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推動城市合理布局、經濟發展的基礎工程。”重慶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運營三公司工務維保部副經理張杰表示。 在山城重慶,輕軌2號線在李子壩站穿樓而過。這棟樓1層-5層是商鋪,9層-19層是住宅,中間6層-8層是軌道交通區域,列車穿越的長度有132米。 自
3月7日,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舉行記者會,邀請解振華、秦大河、吳曉青、胡存智、白巖松5位全國政協委員就綠色發展和環境保護回答記者提問。 在歷時一小時左右的時間里,5位政協委員就霧霾成因與防治、氣候變化和中國貢獻、城鎮化建設用地控制、綠色生活等話題,結合自身工作實際,一一作答。 談霧霾成因:
前言:生物多樣性、綠色經濟、低碳社會、氣候談判、紫金礦業“潰壩門”、中石油大連漏油事故、舟曲特大泥石流、“自然之子”梁從誡、“三牧”問題、環保產業。2010年,中國環境領域大事不斷,一次次突發性事件觸目驚心。紫金礦業“潰壩門”、中石油大連漏油事故、舟曲特大泥石流這三起事件,從表面上看,
今年5月,國家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未來15年的科技發展規劃和“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中國在今年步入了創新型國家,在科技研發投入這塊達到兩萬億,占GDP總的2%。主要的思路:一是堅持“三個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我國重大戰略需求,面向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二是要緊跟研判當今世界科技
國新辦15日舉行解讀《政府工作報告》修改情況吹風會,請《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郭瑋解讀《政府工作報告》修改情況:《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郭瑋(張馨 攝) ◆ 這次《報告》報告共修改83處,吸收涵蓋了代表委員提出的大部分意見,報告修改后增加800多字
圖為藍天下的北京玉淵潭公園。 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攝 核心閱讀 北京市相關部門近日透露,將提前一年完成清潔空氣行動計劃中退出1200家企業的任務。為了有更多碧水藍
“十三五”期間,通過支持我國優勢學科和交叉學科的重要前沿方向,以及從國家重大需求中凝練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創新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提升我國主要學科的國際地位,提高科學技術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各科學部遴選優先發展領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則是: (1)在重大前沿領域突出學科交叉,注重多學科協同攻關,
第三個全國低碳日昨天(15號)拉開帷幕,針對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等城市病,本次全國低碳題主題確定為“低碳城市:宜居可持續”。面對碳排放總量大、增速快的現狀,城市低碳該怎樣落實?被寄予厚望的全國統一碳交易市場何時能夠建立? 今年低碳日為什么會重點關注城市? 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司長蘇偉:因為城市是經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 與國際互通 “規劃”指,到2020年,基本建成支撐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標準化體系。標準化戰略全面實施,標準有效性、先進性和適用性顯著增強。標準化體制機
科技部關于印發《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發展規劃》的通知國科發規〔2020〕352號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人民政府: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持續有序推進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按照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要求,科技部會同你們共同編制了《長三
長江,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習近平總書記深深牽掛的河流。總書記曾經講過“長江病了”,而且病得還不輕。為治好“長江病”,去年4月,習近平到長江沿岸多地深入考察,把脈開方。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把實施長江生態環境系統性保護修復、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明確為今年的重點工作任務之一。
三、發展人口健康技術緊密圍繞健康中國建設需求,突出解決重大慢病防控、人口老齡化應對等影響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以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為目標,系統加強生物數據、臨床信息、樣本資源的整合,統籌推進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和疾病協同研究網絡建設,促進醫研企結合開展創新性和集成性研究,加快推動醫學科技發展。重點部署疾
世界衛生組織日前發布的最新城市空氣質量數據庫顯示,全球80%以上城市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PM10)和細顆粒物(PM2.5)污染水平超過世衛組織空氣質量建議標準。相關專家指出,空氣污染是全球的“城市病”,改善空氣質量需從提倡公共交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發展清潔能源等多方面入手。 世界氣象組織天
污水處理產業,連續三年,每年30億資金圖片來源于網絡 2017年6月26日,四川省財政廳啟動今年首批專項債券項目競爭立項工作,參與債券額度競爭的21個市州對標“三年推進方案”,對申報項目必要性可行性、采用PPP模式情況、組合打包情況及是否屬于民生工程項目等進行了陳述答辯,以此得出的評審分值將作
紅白相間的公共自行車,近來在北京街頭頻頻亮相,深受中青年群體的歡迎,成為公交換乘、上班、購物的短途代步工具。 自5月14日起,北京市交通委網站開通公共自行車便民服務功能以來,人們足不出戶、鼠標輕點,便可輕松獲知公共自行車服務網點分布、辦退卡和租還車流程、租車費用、用戶協議等信息
機動車污染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城建、交通以及汽車的生產、消費、管理、報廢等方面,只有做到系統性推進、動態性調整、全流程控制,才能形成良性循環 就治理機動車污染的問題,記者專訪了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杜少中。 “目前,人們非常關心城市交通擁堵和機動車污染,實際上,
由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中國環境報社、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主辦的“2018聚焦攻堅·全國環保廳局長論壇”12月15日舉辦。論壇圍繞“推進生態環境領域改革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這一主題,就生態環保體制機制改革、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打造生態環保鐵軍等議題,交流了經驗,并就相關問題提出了意見
2016年7月29日,《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將于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為更好地理解和貫徹實施《條例》,現就其主要內容作如下解讀: 一、關于修法的必要性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本市所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更為復雜,原《條例》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