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董事長芬克(Laurence D. Fink)表示,預計將有400家能源公司倒閉,因為油價已經低到了讓他們無法繼續償付債務的地步。 “化石燃料在更長的時間內都將保持低廉價位。”芬克當地時間27日在新澤西一個投資研討會上做出了這一判斷,但是并沒有提及具體的油價或者是特定的企業。 原油價格開年以來下跌了約15%,在美國庫存基本滿載,伊朗還將大舉進軍國際市場的背景下,市場波動劇烈。彭博估計,美國獨立石油公司2015年的總損失將接近140億美元。 芬克對全球經濟的看法都不甚樂觀 芬克表示,盡管油價下跌會損害能源公司,但對消費者卻是好事。 “四十億人都從燃油和取暖價格的降低當中得到了好處。” 芬克還表示,他對歐盟的未來表示擔心,移民造成的大分裂和英國脫歐的可能性都是令人不安的威脅。 他說中國“對未來感到恐懼”,最有錢的人都在試圖將資本轉移到國外。他預計日本經濟今年將增長1%到1.5%,稱這個國家......閱讀全文
據世界氣象組織宣布,1998年至2007年是有記載以來最暖和的十年。沒有人知道氣候變化的影響在多大程度上才能算是“安全”,但我們卻清楚知道全球氣候變化為人類及生態系統帶來的災難:極端天氣、冰川消融、永久凍土層融化、珊瑚礁死亡、海平面上升、生態系統改變、旱澇災害增加、致命熱浪等等。現在,不再是科學
近年來,人們一直在討論,化石燃料成本高,可再生能源優勢日益顯著,尤其是發電。圖片來源于網絡 一些人認為由于可再生能源成本高,還依賴政府補貼,所以不會影響化石燃料發展,2040年前市場份額都很小。 而另一些則認為可再生能源成本一直在降低,可在發電占據較大比重,能夠動搖煤炭甚至是天然氣的發電地位
2011年是石油戰事多發的一年。 3月,爆發了由“北約”直接軍事干預的利比亞戰爭,法、英、意等幾個歐洲國家不惜投入巨額軍費而積極參與,重要原因是保護英國BP、法國道達爾、意大利埃尼等石油巨頭在利比亞的利益和保障本國的石油供應。7月,南蘇丹獨立,美歐等在蘇丹問題上
隨著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多和環境污染的不斷加劇,“看上去很美”的“碳零排放”生物質能源,為何一直長不大?從7月4日召開的第五屆中國國際生物質能大會上獲悉,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和農業部正多方推進生物質能利用。 據介紹,國家發改委將繼續以秸稈綜合利用為核心,實施秸稈氣化、秸稈清潔能源運營、秸稈固
汽車尾氣排放已經成為城市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乙醇汽油可以有效防治霧霾、減少碳排放。如果說2004年至2005年是生物燃料乙醇的“第一個春天”,那么在大氣污染形勢越來越嚴峻的今天,生物燃料乙醇產業面臨著重大發展機遇 近年來,由于化石能源消耗比重過大、城市汽車保有量大幅度攀升、農村秸稈就地焚燒
Stuart Licht設計了最終循環機。他和同事在美國華盛頓大學實驗室建造的這個太陽能反應堆,可以借用太陽光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化石能源氧化后的副產物——再一次轉化成燃料。這中間有幾個步驟:這一反應過程中需要用到水,水可以分解成氫氣和一氧化碳;然后分解物可以與液態烴燃料相混合。可以說,Lic
煤、石油等傳統化石能源是目前全球消耗的最主要能源。隨著人類不斷開采,化石能源的枯竭不可避免,大部分化石能源本世紀將被開采殆盡。另一方面,化石能源在使用過程中會新增大量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同時產生一些有污染的煙氣,從而威脅全球生態。 生物燃料一般是泛指由生物質組成或萃取的固體、液體或氣體燃料。
清潔能源技術取得了長足進步,但速度還不夠快。 圖片來源:Kevin Frayer 了解最近的能源趨勢似乎是一個高風險的羅夏墨跡測試。一些專家認為,可再生能源的蓬勃發展以及許多國家遠離煤炭,讓世界走向了全球變暖的拐點。另一些人看到的則是繼續依賴低成本的化石燃料、政府行動遲緩、全球災
了解最近的能源趨勢似乎是一個高風險的羅夏墨跡測試。一些專家認為,可再生能源的蓬勃發展以及許多國家遠離煤炭,讓世界走向了全球變暖的拐點。另一些人看到的則是繼續依賴低成本的化石燃料、政府行動遲緩、全球災難風險的不斷上升。 事實是,雙方都是對的。可再生能源確實正在經歷一場革命,因為太陽能電池板、風力渦輪機
11月14日發布的《從褐色到綠色:G20低碳經濟轉型》2018年度報告對G20國家的去碳化進程進行了盤點,其結論相較去年并不樂觀。該報告指出,化石燃料仍然占到G20國家能源供應比重的80%以上,沒有一個G20經濟體的氣候承諾能夠實現控制升溫1.5℃的目標。該報告強調了中國在提高建筑能效和發展可
了解最近的能源趨勢似乎是一個高風險的羅夏墨跡測試。一些專家認為,可再生能源的蓬勃發展以及許多國家遠離煤炭,讓世界走向了全球變暖的拐點。另一些人看到的則是繼續依賴低成本的化石燃料、政府行動遲緩、全球災難風險的不斷上升。 事實是,雙方都是對的。可再生能源確實正在經歷一場革命,因為太陽能電池板、風
國內某企業生物質鍋爐驗收現場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生物質顆粒燃料示范項目》近日在江蘇正式啟動,項目將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全國試點城市建設一批生物質顆粒燃料在工業爐窯上替代化石燃料的示范項目。江蘇繼廣東、福建之后成為第三個啟動示范項目的地區,第一批項目計劃有20多個。
圖為國內某企業生物質鍋爐驗收現場●工業企業使用熱能,可以與能源服務公司簽訂購買用能服務合同,能源服務公司投資建設供熱系統并進行運營管理,為用能企業提供熱能服務。通過項目的實施,探索生物質能產業發展的商業運營模式●目前江蘇建有15座生物質電廠,但是每年僅消耗100萬噸秸稈,只占江蘇秸稈
化石能源資源豐富,可再生能源發展面臨諸多瓶頸,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化石能源依然是支撐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天然氣作為化石能源中的低碳能源,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全球地緣政治格局急劇變化,天然氣供需關系發生轉變,氣候變化和環保壓力、美國非常規天然氣突破、日本核危機影響以及新能源的經濟技術
據外媒報道,以石油致富的洛克菲勒家族近日稱,他們將出售旗下的石油行業相關資產,轉向清潔能源領域。 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總裁斯蒂芬·海因茨表示,已決定出售他們在煤炭業和加拿大油砂行業的投資,投入可再生能源。一兩年后,再審議他們所持的剩余化石燃料投資是否需要出售。 該基金會在聲明中表示,煤炭和油砂
頁巖氣鉆井平臺。 一直以來,莫桑比克等東非國家給人的感覺似乎較為陌生;但在過去10年里,埃克森美孚、意大利埃尼等能源公司卻采用最新技術,在莫桑比克尋找天然氣資源。 據《紐約時報》報道,在莫桑比克的海岸線附近,西方能源公司已經開發了大量的鉆井,回報可能是巨大的,莫桑比
全球碳計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13年再次上升,將達到創紀錄的360億噸。來自東英吉利大學(UEA)丁鐸爾氣候變化研究中心和其全球網絡合作成員、由復旦大學和UEA聯合建立的復旦-丁鐸爾中心的研究人員參與領導了該計劃。 報告顯示,2013年的碳排放預計將上
全球碳計劃的新數據顯示,全球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13年再次上升,將達到創紀錄的360億公噸。來自東英吉利大學(UEA)廷德爾氣候變化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參與領導了該計劃。 2013年的碳排放預計將上漲2.1%,這意味著全球燃燒化石燃料造成的排放比《京都議定書》規定的排放基準
最近一段時間,與美國宣布退出“巴黎協議”相反,歐洲多國陸續宣布未來停止銷售燃油汽車的時間表,以此表達對履行巴黎氣候變化大會承諾的信心和決心。 歐洲多國的這一舉動在全球汽車制造、石油石化以及新能源行業引起較大反響,人們更加關注未來電動汽車的發展以及交通領域去燃油化趨勢,甚至世界擺脫化石燃料的可能
大多數非洲國家都未制定有效的生物燃料政策,仍在花費大量資源進口價格居高不下的化石燃料。但此間媒體日前援引一些學者的觀點認為,非洲國家在發展生物燃料方面具有很大潛力,可考慮加快制定有關政策。 總部設在布魯塞爾的HG咨詢公司總經理梅甘·薩普說,非洲非常適合發展生物燃料,因為這片大陸擁有廣袤的土
8月23日,《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發表了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籌)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青藏高原地球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康世昌課題組與瑞典斯特哥爾摩大學合作研究論文Sources of black carbon to the Himal
新華網北京10月24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4日發表《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 (2012年10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 錄 前 言 &nb
目前,我國農村(指以農林畜牧業為主要經濟活動的村落)建筑用能總量為3.1億噸標煤,約占我國建筑運行用能總量的1/3。其中,燃煤、燃氣和電力等商品能源占農村用能總量的70%。盡管農村戶均商品能消耗量低于城市居民,但目前農村戶均用能總量卻已經高于城市居民,并且生物質能比例逐年減少,煤、電和燃氣戶均
中新網11月19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世界銀行18日發布了分析全球氣候變暖危害的報告,敦促各國減少對化石燃料的補貼,積極參與碳排放權交易。 世界銀行報告預測,如果不強化措施應對氣候變暖,到本世紀末全球平均氣溫將上升4度、海平面上升0.5~1米,給農業和水資源造成嚴重破壞。世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有致暖效應,這是廣泛的科學共識。但到底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達到多高水平會導致我們進入一個無法停止的全球變暖周期?全球頂尖的氣候科學專家、美國芝加哥大學地球物理學系教授大衛?阿徹(David Archer)在其新書《全球碳循環》(普林斯頓大學出版
無論富裕國家怎么做,處于碳密集道路上的發展中國家都會面臨環境災難。大衛?惠勒、凱文?烏摩爾和羅賓?克拉夫特的研究得出了這個令人不安的結論。在這里,他們闡述了研究中的發現。 現在,國際社會把全球變暖視為一個主要威脅,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尤其是當務之急。印度駐聯合國大使的一個談話,表達了南方國家(即發展中
可穿戴設備鼻祖Jawbone據傳計劃退出運動手環領域,種種跡象表明,這家紅極一時的獨角獸正在衰落。過去近20年,這個公司靠不斷融資活了下來,唯一的出路就是被收購或者上市,而在美國,當融資環境并不景氣時,創業公司失去話語權并走向衰落也不會讓人意外。但Jawbone并不是孤立,它代表的是全球科技公司
記者日前從有關方面獲悉,繼披露碳交易試點計劃后,發改委等有關部門正就開征碳稅積極調研并納入“核心議題”。 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目前我國碳稅理論研究已相對成熟,開征條件也基本具備,無論是著眼促進國內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還是從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角度,碳稅都應及
英國大學與科學部部長最近宣布實施一項重大的投資計劃,用以保障英國生物科學研究領域在全球競爭中的地位,以及應對未來社會將面臨的科技前沿的各種挑戰。此次宣布的五年戰略的首筆投資是由生物技術與生物科學研究理事會(BBSRC)配發的2.5億英磅,這筆經費共包含了26個戰略科學項目和 14個
核心提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召開前的最后一次籌備會議(6月12-15日)已于巴西當地時間15日晚上結束,談判結果非常不理想。 相比20年前碩果累累的里約地球高峰會(Earth Summit),為下個20年鋪路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簡稱“里約+20”峰會)會否開倒車? 這是一個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