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兩會正在陸續召開,代表委員們聚焦環境保護,就綠色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等內容建言獻策,希望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格局。 關注大氣污染防治 記者從北京市兩會上獲悉,新制定的《北京市2016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已下發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委辦局,重點圍繞打好散煤、高排放車和城鄉接合部污染治理“三大戰役”,突出完善空氣重污染應急和大氣污染防治責任落實機制,提高環境監測監管能力,確保2016年全市PM2.5年均濃度與2015年同期相比下降5%左右。今年,北京市將按照“戰略上打持久戰、戰術上打殲滅戰”的思路,聚焦“煤、車、工業、揚塵”等重點領域,堅持治環境、抓減排、強監督,著力改善環境質量。 2015年,海南省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97.9%,但也有6個市縣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明顯增加,如何確保環境空氣質量不降低?出席海南省政協六屆四次會議的政協委員岳平建言,加強區域合作,強化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形成環保合力,以保......閱讀全文
2月27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介紹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劉友
11月9日,環境保護部部長、國合會中方執行副主席陳吉寧發表題為《改革生態環保制度 提升環境治理能力》的特別演講。 環境保護部部長 陳吉寧 (二○一五年十一月九日) 各位委員、各位專家,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北京正處金秋銀冬之交,我們有一年收獲的喜悅,也有謀劃來年的期待
日前印發的《“十三五”時期京津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明確了京津冀地區未來五年的發展目標。在綠色發展、建設生態修復環境改善示范區的任務中,提出要強化大氣污染的區域聯防聯控。 2015年底出臺的《京津冀協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對京津冀的大氣污染治理提出明確目標,要求到2020年,京津冀地區
又是一年春來到。生機盎然的春天一步步走來,中華大地的綠色一天天增多。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戰略高度,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維度,強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如何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綠色發展?如何發揮生態環保促進作用,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對于這些問題,在各地陸續召開的省級兩會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暢所欲言、建言獻策。 “要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論,努力做好綠色發展這篇大文章。” ——山東
10月23日19:00,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辦第八場集體采訪,邀請福建省環保廳黨組書記,廳長朱華、河北省環保廳黨組書記、廳長高建民,遼寧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張麗華,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胡冠九,湖南省張家界市環保局環境監測中心站分析室主任黃斌接受采訪。 5位環保領域的十九大代表,圍繞“打好生
2017年,對于環保行業而言是關鍵性的一年,多項環保工作需要在這一年交上成績單,是環境治理工作推進的節點年,也是各項政策紛涌發布的一年。圖片來源于網絡 環保行業在2017年有許多備受關注的變化: 十九大從黨的初心出發,再次從五位一體的高度強調生態文明建設,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寫進黨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遼河保護區管理局,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任務部署,提升環境科技創新能力,為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構建
肩負人民重托,承載百姓夢想。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開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不僅總結了過去五年的政府工作,還提出了2018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政策導向與工作建議。圖片來源于網絡 走出會場,代表委員們紛紛結合報告內容興致勃勃地談認識,說體會,話未來。 五年成果 催人奮進
過去五年,環保硬指標取得了哪些實質進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給出了答案。圖片來源于網絡 “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水耗均下降2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續下降,重點城市重污染天數減少一半,森林面積增加1.63億畝,沙化土地面積年均縮減近2000平方公里,綠色發展呈現可喜局面。” 回顧過去,為著
今天,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在人民大會堂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習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全國政協副主席、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今天上午分組審議了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受國務院委托所作的2016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及研究處理《環境保護法》執法檢查報告及審議意見情況報告。 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及部分代表、委員在發言中表示,環境保護、生態建設是最大的民生之一,環境保護部這幾年
新華社北京3月21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全文如下。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必須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
駐蘇全國政協委員視察鹽城市區飲用水源地鹽龍湖工程 省政協農業和農村界委員赴無錫調研生態農業發展情況 四月的鹽阜大地,草長鶯飛,萬木蔥蘢 4月15日至16日,省政協在鹽城舉行駐蘇全國政協委員座談會,18名駐蘇全國政協委員圍繞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程積極建言獻策。這次會
科學治氣取得顯著成效,成都呈現了藍天白云的美麗景象。圖為天府廣場一側。 建立跨界斷面水質超標資金扣繳制度 給成都境內主要河流——岷江和沱江,流經各縣(市、區)的入境和出境斷面,設定一個水質目標,每月組織對這些斷面進行水質監測,并實行分級別、分濃度考核。 根據考核結果,對跨界斷面水質
在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來自全國各地的環保廳局主要負責同志研究討論2018年環保重點工作,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中國環境報記者鄧佳攝 過去的一年,曬藍天白云的多了,在家鄉美景前留影的笑臉更燦爛了……藍天背后是滴滴汗水,幸福背后是滿滿付出。 嶄新的2018年開啟了環境保護事業波瀾壯闊的新征程。
據報道,受霧氣影響,2月21日北京的空氣污染指數為333,屬重度污染。這是北京今年以來第一個五級重度污染天。 而在此之前,《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案建言獻策征集活動已經在京結束。此次修訂能否還藍天“本色”,特別值得公眾期待。 我國在1987年制定了《大氣污染防治法》,1995年對
2019年已經過去4月,政府部門出臺環保類政策、產業、稅收文件數量超過30余條,筆者通過梳理,提煉出5個關鍵詞,以便大家更加聚焦,清晰的了解前4月環保熱點。圖片來源于網絡 1 城市垃圾分類 2月19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全文正式公布。條例將通過法律的強制性,推動垃圾分類,包括固化共識
■ “兩會”展望 時間走得悄無聲息,不停不等,沉淀過去,開啟未來。 2011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我們回顧歷年全國“兩會”代表熱議的環境法制話題,重溫那些真知灼見,期冀著環境法制的熱點再現。透過一年又一年的“兩會”話題,我們見證著環境法制發展的軌跡。 從全國“兩會”上的建言,到
8月31日,生態環境部舉行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司司長崔書紅、規劃財務司副司長汪鍵介紹了“放管服”改革有關情況。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并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部8月份例行
“藍藍的天上白云飄”“滿天都是小星星”,這些耳熟能詳的歌曲,勾勒出一幅幅美麗的畫面,讓人無比向往。可不得不承認,重污染天氣等問題時有發生,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達標的不到1/3。 向大氣污染宣戰,打贏藍天保衛戰。在5月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是重中
長江,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習近平總書記深深牽掛的河流。總書記曾經講過“長江病了”,而且病得還不輕。為治好“長江病”,去年4月,習近平到長江沿岸多地深入考察,把脈開方。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把實施長江生態環境系統性保護修復、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明確為今年的重點工作任務之一。
8月29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就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進行專題詢問。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參加審議和詢問。張德江在詢問結束時說,解決水污染防治問題時不我待,必須增強責任感、緊迫感,下
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8日,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廣東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環境保護督察,并于2017年4月13日正式向廣東省反饋了督察意見。廣東省委、省政府對此高度重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對督察整改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全面抓好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持續改善廣東生態環境質量
王安順參加海淀團審議 出席市政協全會專題座談會 昨天上午,參加市第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的代表分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草案)》和市政府關于《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實施情況的報告。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安順代表參加海淀團審議、回應大氣污染治理的話題時表示,對于治理霧霾,我們“明
“十三五”時期是深化創新發展、協同發展及綠色發展的重要時期,環境保護面臨難得的戰略機遇。 全國兩會期間,本報特邀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環保廳廳長陳國鷹,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環保廳副廳長潘碧靈,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玉珍,共議新時期環境保護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十三五”環境保
在已經閉幕的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不負眾望、依法履責,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積極建言獻策。 這其中,生態環保是代表委員們關注的重要話題之一。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部門的數據顯示,在全國人大代表向全國人大提交的462件議案中,有64件涉及生態環保內容,占13.9%;在全國政協
2015年4月16日,國務院發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這是繼2013年9月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之后,國務院出臺的第二個環保行動計劃,是新一屆政府的第二個環保行動計劃綱領。 同時,《土壤污染治理行動計劃》近日已由環保部提交至國務院審議,預
1月12日至13日,生態環境部在京召開2020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要求,總結2019年工作進展,分析當前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
2017年,吉林省把生態保護擺上更加重要的位置,用大視野、大戰略、大格局持續發力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堅持綠色發展理念,鞏固發展吉林省山清水秀的生態優勢。 大視野 朝著目標走得更加堅定 吉林素有“白山松水”之稱。東居長白山地,西臥松遼平原,銀帶似的松花江從東向西穿過。東北屋脊,三江之源,景觀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