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病毒是一種擅于“打入內部”的病毒。作為一種反轉錄病毒,它的單鏈RNA在進入細胞后會被反轉錄成雙鏈DNA,并被整合進宿主T細胞的基因組里。一經激活,這些源自病毒的基因組能夠操縱宿主T細胞大量復制HIV病毒。而這些受感染的T細胞也通過各種機制失去了應有的功能,造成人類免疫力銳減。 目前能夠控制艾滋病病情的藥物有很多,分別針對了HIV病毒進入細胞、反轉錄、整合進基因組、和病毒復制等關鍵步驟。這些藥物雖然有效,但往往需要長期使用。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徹底將HIV病毒清理出人體呢? 答案是有的。本月初,天普大學醫學院(Lewis Katz School of Medicine at Templ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發表了一篇論文,介紹了他們所采用的方法。首先,研究人員從艾滋病患者體內分離出了被HIV-1病毒感染的T細胞。然后,他們嘗試使用目前火熱的CRISPR技術來“剪......閱讀全文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病毒,是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的一種病毒。1983年,HIV在美國首次發現。它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屬逆轉錄病毒的一種。HIV通過
今年12月1日是第29個“世界艾滋病日”,今年艾滋病日的宣傳主題是“攜手抗艾,重在預防”。就在11月29日,在北京召開的國務院防治重大疾病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暨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了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加強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治是維護人民群眾健康和生
近年來,科學家們在HIV研究領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隨著研究的深入他們不斷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2018年即將過去了,在這一年里,科學家們在艾滋病研究領域又有哪些亮點重磅級研究成果呢?本文中,小編就篩選出本年度艾滋病研究領域重磅級的研究成果,分享給大家! 【1】Nature:HIV研究重大進展!揭
1. Nat Med:利用特殊藥物偽裝T細胞可抑制HIV的傳播 刊登在國際著名雜志Nature 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來自埃默里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示,利用阻斷T細胞向腸道運輸的抗體來“偽裝”免疫細胞或許實現在非人類的靈長類動物HIV感染模型中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相關研究就可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病毒,是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的一種病毒。1983年,HIV在美國首次發現。它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屬逆轉錄病毒的一種。HIV通過
2016年12月1日迎來了全球第29個“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活動主題依舊為:行動起來,向‘零’邁進(英文主題為Getting to Zero)。 艾滋病自1981年被發現至今30余年,肆虐全球,奪去了3500多萬人的生命,發展成為一個嚴重的全球范圍的公共衛生和社會問題。艾滋病到底是一種什么樣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病毒,是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的一種病毒。1983年,HIV在美國首次發現。它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屬逆轉錄病毒的一種。 IV通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病毒,是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的一種病毒。1983年,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的Robert Gallo團隊[1][2]和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的Luc Montagnier團隊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在對來自19名接受治療的HIV感染者的潛伏性HIV“前病毒(provirus,即基因組整合進宿主細胞DNA的HIV)”基因組進行完全測序后,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報道即便在非常早地開始治療的病人體內,測量潛伏性HIV病毒庫的唯一廣泛適用的方法主要是對不導致傷害
艾滋病(AIDS)又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一種免疫缺陷性疾病。HIV感染的診斷是艾滋病預防控制 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敏感實用的檢測方法對于監測、診斷或血液篩查,控制艾滋病的流行顯得尤為重要。以下本文就HIV的檢測技術現狀及進展做一綜述。1
核心刊物”欄目創辦于2002年,主旨在于向國內專業人士展示科研核心刊物,以及生命科學領域雜志每期重點內容,為讀者呈現精彩紛呈的國內科研動向,和重大科研進展。目前包括《遺傳》、《中國生物工程雜志》、《科學通報》等重點期刊,也歡迎生物類期刊聯系合作(聯系郵箱:journal@ebiotrade.co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病毒,是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的一種病毒。1983年,HIV在美國首次發現。它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屬逆轉錄病毒的一種。HIV通過
1981年,自第一例艾滋病患者被發現以來,人們才開始慢慢了解HIV和AIDS,隨著科學家們30多年的努力研究,他們在艾滋病研究領域取得了眾多可喜的研究成果,研究者不光闡明了HIV感染宿主的分子機制,還對抵御耐藥性菌株提出了可行性的策略,盡管如此,HIV病毒還會“另辟蹊徑”尋找求生出路,讓科學家們
2016年12月1日迎來了全球第29個“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活動主題依舊為:行動起來,向‘零’邁進(英文主題為Getting to Zero)。 艾滋病自1981年被發現至今30余年,肆虐全球,奪去了3500多萬人的生命,發展成為一個嚴重的全球范圍的公共衛生和社會問題。艾滋病到底是一種什
5月3日,創新生物技術公司ABIVAX宣布,接受了該公司先導新藥候選物ABX464的慢性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俗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首次顯示了體內病毒載量的減少,這是通過在外周血液單核細胞(PBMC)中的總HIV病毒DNA來測量的。 ABX464是一種通過全新作用機制來抑制HIV病毒復制的
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首次被發現以來,HIV研究已經走過了漫長的道路。抗逆轉錄病毒療法被譽為HIV臨床治療的一個重大里程碑,這類藥物已改變了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但當前的研究目標是在2020年之前找到一種能治愈HIV的方法。 十年前,住在柏林的美國年輕男子蒂莫西·雷·布朗接受骨髓移植后成功治愈
來源:新浪 發布者:張小圈 日期:2018-05-10 今日/總瀏覽:5/9512 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首次被發現以來,HIV研究已經走過了漫長的道路。抗逆轉錄病毒療法被譽為HIV臨床治療的一個重大里程碑,這類藥物已改變了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但當前的研究目標是在2020年之前找到一種能治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報告,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在抗逆轉錄病毒治療領域的重要研究進展,分享給大家! 【1】J Clin Invest:長期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個體中,感染艾滋病毒的細胞持續存在腦脊液中 doi:10.1172/JCI127413 近日,一項發表在Journal of Cl
由舊金山VA醫學中心(SFVAMC)的研究人員完成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采用藥物增強HIV患者的免疫系統可幫助清除感染細胞,這是在尋求艾滋病持久治愈的道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 發表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雜志上的這項研究,探討了在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患者體內持續存在潛伏HI
曾慶平 有很多非專業或跨專業人士對于人類為何數十年攻克不了艾滋病難題感到迷惑不解,那是因為他們不太了解艾滋病毒致病的“特洛伊木馬”機制。 艾滋病毒之所以能“摧毀”人類的免疫系統,是因為它們專門感染并殺死免疫細胞。不過,只要它們在免疫細胞內復制并產生新的病毒,人體都能立即識別它們并設法
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首次被發現以來,HIV研究已經走過了漫長的道路。抗逆轉錄病毒療法被譽為HIV臨床治療的一個重大里程碑,這類藥物已改變了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但當前的研究目標是在2020年之前找到一種能治愈HIV的方法。 十年前,住在柏林的美國年輕男子蒂莫西·雷·布朗接受骨髓移植后成功治愈,成
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首次被發現以來,HIV研究已經走過了漫長的道路。抗逆轉錄病毒療法被譽為HIV臨床治療的一個重大里程碑,這類藥物已改變了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但當前的研究目標是在2020年之前找到一種能治愈HIV的方法。 十年前,住在柏林的美國年輕男子蒂莫西·雷·布朗接受骨髓移植后成功治愈,成
HIV病毒非常善于躲避免疫系統的追蹤同時也讓HIV的疫苗研究停滯不前。這種“特異功能”或許也正可以成為HIV病毒的致命弱點。 最新一期的《Science》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分析了如何通過分析HIV病毒的家族進化樹來研究病毒的傳播擴散。HIV病毒是一種RNA病毒,變異速率很快。這就導致每一代的
人體天然抗體小或是問題關鍵 Y型HIV病毒抗體的結構示意圖。 令人感到恐怖的艾滋病發現25年來,人們一直在努力尋求能夠抵抗致病病毒——人體免疫缺乏病毒(HIV)的有效疫苗,以防止艾滋病感染和蔓延。但是,在投入無數人力和物力之后,科學家至今仍然沒有獲得理想的結果。日前,美國加州理工
八十年代以來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而引起的艾滋病(AIDS)因其嚴重的危害性而受到人們高度重視,力爭早期診斷和尋求有效治療是防止其廣泛傳播的關鍵所在.聚合酶鏈反應(PCR)具有敏感、特異和快速的特點,是檢測病毒、評價病情進展和探討發病機理的有效工具.一、HIV的基因結構 HIV的基因
當新的HIV病毒顆粒從被感染的細胞中出芽時,一種被稱作蛋白酶(protease)的酶被激活從而協助HIV成熟和感染更多的細胞。這就是為什么現代的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由HIV感染導致的一種疾病)藥物通過抑制蛋白酶控制這種疾病。 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猶他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一
艾滋病(AIDS)又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一種免疫缺陷性疾病。HIV感染的診斷是艾滋病預防控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敏感實用的檢測方法對于監測、診斷或血液篩查,控制艾滋病的流行顯得尤為重要。以下本文就HIV的檢測技術現狀及進
HIV病毒分為HIV-1和HIV-2,全世界大部分的艾滋病(AIDS)都是由前者引起的,而HIV-2病毒僅在非洲的某些地方發現。HIV之所以恐怖主要是由于兩點:一是它極易發生突變,很容易產生抗藥性,目前還沒有一種藥物能夠完全清除HIV,也沒有能夠預防HIV的疫苗。二是它攻擊的是人類的免疫系統,大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靶向人蛋白而不是不斷發生突變的病毒的醫學療法可能有朝一日有益于已對當前用來保持身體健康的“藥物混合物”產生抵抗力的HIV感染者。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PNAS期刊上,論文標題為“Δ20 IFITM2 differentially res
【1】Cell Rep:猴流感病毒未來可用于HIV疫苗的開發 doi:10.1016/j.celrep.2019.04.082 來自加利福尼亞州Scripps Research in La Jolla研究所一項新研究表明,一種可以感染猴子和猿的猴猿免疫缺陷病毒(SIV)的蛋白質具有開發抗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