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11月8日,在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耳內科分會與中國遺傳學會遺傳咨詢分會牽頭下,“中國聾病基因組計劃(CDGP)”全面啟動落地,該項目旨在應用新一代測序技術,針對百種以上耳聾疾病,包括先天性耳聾、遲發性耳聾、聽神經病等進行基因組學研究,深度挖掘聾病患者基因型—表型特征,實現聾病的精準防控。 遺傳咨詢是“中國聾病基因組計劃”得以實施的基礎,2015年11月16日-18日,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耳內科學專業委員會聯合中國遺傳學會遺傳咨詢分會舉辦了第一屆遺傳性耳聾臨床咨詢師培訓班,2016年4月16日至22日,第二屆遺傳性耳聾臨床咨詢師培訓班在北京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耳鼻咽喉研究所隆重開班。 本屆學習班內容涵蓋遺傳學的基礎知識、基因測序技術的臨床應用、疾病的遺傳咨詢、耳聾基因尋找及功能分析策略、單基因病產前診斷及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的意義等遺傳性耳聾遺傳咨詢中的熱點前沿問題,吸引來自全國22個省份50......閱讀全文
3月13日《經濟參考報》刊發題為《中國精準醫療確立"自己的方向"》的報道。根據前期部署的中國精準醫療計劃,將于2030年前在精準醫療領域投入600億元。據多家券商研報測算,精準醫療涉及的產業規模達上萬億元,直接相關的產業規模超過100億元。 多方推進中國版精準醫療 2016年3月,科技部召開
胃癌在全球腫瘤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三,其中我國的患病人數就占到一半。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胃癌就是一種病,但細分的話,它包括彌漫型胃癌等很多種,這些不同類型的胃癌甚至還可以進一步細分。那么,彌漫型胃癌究竟分幾種?患者手術后化療是否有效?預后如何呢?北京時間3月8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通訊》在線發表了軍
胃癌在全球腫瘤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三,其中我國的患病人數就占到一半。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胃癌就是一種病,但細分的話,它包括彌漫型胃癌等很多種,這些不同類型的胃癌甚至還可以進一步細分。那么,彌漫型胃癌究竟分幾種?患者手術后化療是否有效?預后如何呢?北京時間3月8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通訊》在線發表了軍
■本報記者 張文靜 趙廣立 在深圳東南部大鵬新區的觀音山腳下,矗立著一座依山而建的白色建筑,建筑呈階梯狀向上攀延,從建筑的高處望去,對面是茂密的青山,遠處能看見海。在這平靜的外表下,建筑內龐大的高通量基因測序房、超級計算房以及冷凍資源房等正在日以繼夜地運轉著,它們負責存儲和管理著我國特有的遺
基因產業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今年,精準醫學不僅被納入“十三五”規劃,作為精準醫學的“排頭兵”,基因組學也被納入“十三五”百大項目名單,要“加速推動基因組學等生物技術大規模應用”。 對著名基因組學專家、中國基因組學奠基人于軍教授來說,基因組學引領的技術應用得到如此重視,既讓他感到欣慰———20
自去年6月30日,國家衛計委放開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以來,一系列支持性政策陸續發布。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實施新興產業重大工程包的通知》,計劃在3年時間內,建設30個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范中心。 博奧生物脫胎于清華大學生物芯片研究與開發中心。清華大學一直在考慮如何布局醫療健康產業,而博奧生物是清
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作為揭示復雜遺傳性疾病易感基因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備受關注,中國科學工作者利用GWAS已經成功獲得了海量的遺傳學數據,為揭開人類疾病的發病機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在中國人群中開展的GWAS迅速增長,中國儼然已經成為醫學遺傳學研究領域中的“中央王國”。首
華大集團執行副總裁楊爽接受健康點獨家采訪時表示,“基因醫生計劃”可能通過華大自建的未來醫院實現,也可能把樹蘭的未來醫院變成國內第一家“基因醫院”。而樹蘭醫療總裁鄭杰則透露,“基因醫生計劃”可能利用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的先試先行政策,有可能突破衛生監管體制。 健康點獲悉,該計劃在全國
11月以來,伴隨著APEC在京如火如荼地召開,我們的基因檢測行業也爆發了許多新鮮的大事。本文由測序周報(資訊篇)重點搜集了與無創基因檢測相關的國內外最新資訊,回顧了9條上周關注及13條綜合資訊。大家品讀完之后,一定會覺得基因檢測離我們已真的不遠了! 上周關注 01 達安基因測序儀和唐篩試劑盒
基本情況我國生物芯片研究始于1997-1998年間,盡管起步較晚,但是技術和產業發展迅速,實現了從無到有的階段性突破,并逐步發展壯大,生物芯片已經從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階段走向技術應用和產品銷售階段,在表達譜芯片、重大疾病診斷芯片和生物芯片的相關設備研制上取得了較大成就。2008年我國生物芯片市場約為
9月9日,來自深圳的消息,國產基因測序儀DNBSEQ-T7(原命名MGISEQ-T7)正式交付商用。從去年10月發布以來,諸多業內人士和媒體將T7譽為中國基因產業突破上游技術壁壘,實現跨越發展的現實注腳。 從關山難越,到部分引領,中國基因測序儀的研制開發攀越關山、跋涉荊棘,經歷了起伏跌宕的20
我國科學家首次完全自主實施國家級人類全基因組項目。 屬于中國人自己獨特的基因“密碼”有望被精準破譯。近日,由哈爾濱工業大學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精準醫學研究重點專項之“中國十萬人基因組計劃暨中國人群多組學參比數據庫與分析系統建設”項目正式啟動,并進入為期4年的項目實施階段。 “這是我國科學
2010年5月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陪同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防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日參觀博奧生物有限公司。新華社供圖 2008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看望廣大科技工作者,就園區的創新發展問題進行專題調研。這
關于印發醫學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指導醫學科技工作發展,科學技術部、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教育部、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
前不久,歷經多年論證、被譽為我國生命科學研究領域里程碑事件的中國人類蛋白質組計劃(簡稱CNHPP)正式在京啟動,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軍事醫學科學院、解放軍總醫院、復旦大學等40多所高校、科研機構的近百名專家,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性時刻。 蛋白質組計劃和基因組計劃有何不同?中國的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的總體部署,為進一步完善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體系,提升我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創新對提高公眾健康水平和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支撐引領作
美國科學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人類基因組計劃,1990年正式啟動,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和中國科學家都參與了這一預算達30億美元的人類基因組計劃。之后,2000年6月26日,六國科學家共同宣布,人類基因組草圖的繪制工作已經完成。在這場規模宏大、影響世界的基因測序項目落幕后,全球內陸續又有不
第一個孩子出現了問題,如何避免第二個孩子再出現類似疾病。昨天,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兒科臨床遺傳中心亮相,兒科醫院將開設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神經、心臟、腎臟、肝病、免疫、腫瘤、行為發育康復等遺傳咨詢門診。 與此同時,針對新生兒疾病的基因組計劃以及中國胚胎基因組計劃同步啟動,計劃5年內完成10萬例新
一項新技術或產品的問世,給人們帶來欣喜的同時,也必然會引起擔憂,基因測序技術便是其中之一。基因測序技術被看作自疫苗問世以來疾病預防最重要的科技突破,它不僅可以大大降低遺傳相關的疾病發生率,減少出生缺陷,還可以實現對疾病預測、預防、預警以及個體化診療;但目前,國內的基因測序市場卻并不讓人滿意,甚至
現存聾人2004萬,占殘疾人總數的24.16%,占全國人口的1.58%。其中7歲以下聾兒80萬,并以每年新增3萬聾兒的速度在增長……如此之多不得不生活在無聲世界的不幸者,構成了中國聽力殘疾人口的驚人規模。 剛剛率領同事摘得2007年度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的解放軍總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
2020國際獸醫檢測診斷大會嘉賓新鮮出爐為進一步提高中國獸醫診斷服務在可靠性、準確性、及時性和高通量等方面的表現,第二屆國際獸醫檢測診斷大會將于2020年6月13-15日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行。大會廣泛邀請全球獸醫檢測診斷的杰出代表與不斷進取的中國獸醫進行深層次的分享、對話及相互啟迪。一、大會詳情時
在深圳東南部大鵬新區的觀音山腳下,矗立著一座依山而建的白色建筑,建筑呈階梯狀向上攀延,從建筑的高處望去,對面是茂密的青山,遠處能看見海。在這平靜的外表下,建筑內龐大的高通量基因測序房、超級計算房以及冷凍資源房等正在日以繼夜地運轉著,它們負責存儲和管理著我國特有的遺傳資源、生物信息和基因數據。這
去年十月,國務院發布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堅持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建立完善的分級診療制度。目前,“健康中國”已成為國家優先發展戰略,2017年更是成為分級診療慢病下基層醫改政策落地的關鍵年。精準醫學作為我國“十三五”計劃中的重大科技專項,對推進醫療創新技術在
5月31日,北京亦莊諾賽基因公司實驗室。 自從好萊塢影星安吉麗娜·朱莉通過基因檢測預防乳癌,基因檢測瞬間火起來了。從2007年以來,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從科研機構到商業公司,市場和對人體探秘的需求都推動基因檢測技術突飛猛進。這項前沿技術到底靠譜嗎?從基因可以預見未來的健康情
周健報道 體檢不只是驗血驗尿拍片子,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基因檢測。云健康基因科技首席技術官兼全球業務拓展負責人郭大成(Winston Patrick Kuo)博士2月10日介紹,基因檢測已經大眾化,不再是難以支付的醫學項目,并將對大眾生活發生更大影響。 我國在全球增長最快 2015年,奧普拉·
不論防控甲型H1N1流感偏重公共衛生還是基礎科研,也不論流感防治重大專項如何立項,各受訪人士均表示,國家防控資金的透明使用、公平競爭和合理分配都是重中之重。 2009年5月20日,媒體報道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全世界確診的感染者突破1萬人。 與此同時,一場事關40億元資金的防治流感重
2009年5月20日,媒體報道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全世界確診的感染者突破1萬人。 與此同時,一場事關40億元資金的防治流感重大國家專項的論證會也在北京某賓館緊急進行中,專項何時發布,不得而知。 此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5月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宣布將投入50億元防控甲型H1
人類和老鼠的外貌可說是天淵之別,但實際上他們卻有著近99%相同的基因組。何以“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正是蛋白質放大了他們基因上的細微差別。 日 前,中國人類蛋白質組計劃全面啟動。“基因組學中微小的差異,在蛋白質組學中可以被千倍甚至幾近萬倍地放大。”亞太蛋白質組組織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賀福 初
著名的生物技術公司Life Technologies(納斯達克股票代碼:LIFE)3月28日宣布,在中國推出新的臺式基因測序儀:Ion Proton?。借助該技術產品,只需 1000 美元即可在一天時間內完成個人全基因組測序。 這一新型測序儀采用了新一代半導體測序技術。此前推出的同樣基于這
新一代測序技術的快速發展帶來的對更多物種、更多個體、更多層次上進行全基因組測序以及大規模的基因組數據的分析和管理,正在成為推動生命科學創新的源泉,并將為人類重大疾病預測、預防、診斷和治療奠定基礎。正式基于這樣的共識,各國紛紛啟動自己的基因組計劃,美國建議啟動“百萬人美國人基因組計劃,英國政府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