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科院揭示糖原去支鏈酶的晶體結構及催化反應機制
4月18日,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科學研究所向嵩組的最新研究成果“Crystal structure of glycogen debranching enzyme and insights into its catalysis and disease-causing mutations”。該研究揭示了糖原代謝關鍵酶糖原去支鏈酶(glycogen debranching enzyme,GDE)的晶體結構、分子機制以及其致病突變的致病機理。 糖原是重要的人體能量存儲形式之一,可被降解為葡萄糖提供能量。糖原代謝的紊亂與糖尿病等疾病密切相關,該通路也是一類糖尿病治療藥物的靶點。糖原是一種多分支的鏈狀葡萄糖多聚體,在其降解過程中,GDE催化的糖原去支鏈是關鍵步驟。遺傳性的GDE功能不足導致糖原存儲疾病III型,病人的肝臟、骨骼肌中堆積大量結構異常的糖原,并有低血糖、發育......閱讀全文
上海生科院揭示糖原去支鏈酶的晶體結構及催化反應機制
4月18日,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科學研究所向嵩組的最新研究成果“Crystal structure of glycogen debranching enzyme and insights into its catalysis an
中國農大JBC解析RNA去甲基化酶晶體結構
2014年3月10日,在百年老牌雜志《生物化學雜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中,中國農業大學、清華大學和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報道了RNA去甲基化酶Alkbh5催化核心的5個高分辨率晶體結構。該研究的通訊作者為中國農業大學的陳忠周教
支鏈淀粉酶簡介
CAS編碼 9075-68-7英文通用名稱 Pullulanase中文通用名稱 支鏈淀粉酶英文商品名稱 R-enzyme;Limit dextrinase;De-branching enzyme中文商品名稱 聚麥芽三糖酶;茁霉多糖醇;普魯藍酶性狀描述 棕黃色細粉或近白色液體。溶于水,幾不溶于乙醇、氯
支鏈淀粉酶的制法用途
制法 由產氣克雷伯氏桿菌(Klebsiella aerogenes)在受控發酵條件下制備而成。用途 糖、蜂蜜、谷物、淀粉和飲料加工中除雜水解。
果膠酶的晶體結構
所有果膠酶結構都包括一個由七到九個平行β-螺旋組成的棱柱形右手圓柱體。產生該結構棱柱形狀的三個平行β螺旋被稱為PB1、PB2和PB3,PB1和PB2產生反平行的β,PB3與PB2垂直。各種酯酶、水解酶和裂合酶的所有底物結合位點都位于結構上的突出環和PB1之間的中央平行β-螺旋結構的外部裂縫上。
支鏈淀粉酶的基本信息
CAS編碼 9075-68-7英文通用名稱 Pullulanase中文通用名稱 支鏈淀粉酶英文商品名稱 R-enzyme;Limit dextrinase;De-branching enzyme中文商品名稱 聚麥芽三糖酶;茁霉多糖醇;普魯藍酶性狀描述 棕黃色細粉或近白色液體。溶于水,幾不溶于乙醇、氯
支鏈淀粉酶的性狀及制法
性狀描述 棕黃色細粉或近白色液體。溶于水,幾不溶于乙醇、氯仿和乙醚。可水解出芽短梗孢糖(Pullulan)中的1,6-a-普糖苷鍵,而a -淀粉酶和β-淀粉酶則能使糊精中的支鏈淀粉和糖原(glycogen)水解成麥芽三糖和麥芽糖。制法 由產氣克雷伯氏桿菌(Klebsiella aerogenes)在
人肝糖原酶聯免疫分析
人肝糖原酶聯免疫分析試劑盒使用說明書本試劑僅供研究使用???????目的:本試劑盒用于測定人血清,血漿,細胞上清及相關液體樣本中肝糖原的含量。實驗原理:???本試劑盒應用雙抗體夾心法測定標本中人肝糖原水平。用純化的人肝糖原抗體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體,往包被單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肝糖原,再與HRP標記
支鏈淀粉酶的基本性狀描述
棕黃色細粉或近白色液體。溶于水,幾不溶于乙醇、氯仿和乙醚。可水解出芽短梗孢糖(Pullulan)中的1,6-a-普糖苷鍵,而a -淀粉酶和β-淀粉酶則能使糊精中的支鏈淀粉和糖原(glycogen)水解成麥芽三糖和麥芽糖。
基于TbSADH晶體結構進行酶設計改造
篩選是酶定向進化的瓶頸。酶理性設計及計算機虛擬篩選技術可有效解決這一瓶頸,是定向進化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近年來基于構象動力學指導的酶理性設計取得一系列成功,該策略的關鍵是精準定位殘基位點,通過引入合適突變,增強催化口袋的構象變化,進而改造底物譜、對映體選擇性及熱穩定性等催化特性。 中科院天津工
糖原的物化性質和合成
糖原(glycogen)(C??H??O??)是一種動物淀粉,又稱肝糖或糖元,由葡萄糖結合而成的支鏈多糖,其糖苷鏈為α型。是動物的貯備多糖。哺乳動物體內,糖原主要存在于骨骼肌(約占整個身體的糖原的2/3)和肝臟(約占1/3)中,其他大部分組織中,如心肌、腎臟、腦等,也含有少量糖原。低等動物和某些微生
什么是極限糊精?
是指支鏈淀粉中帶有支鏈的核心部位,該部分經支鏈淀粉酶水解作用,糖原磷酸化酶或淀粉磷酸化酶作用后仍然存在。糊精的進一步降解需要α-(1→6)糖苷鍵的水解。當淀粉受β-淀粉酶作用時,可分解得到麥芽糖含61―68%(理論值),以后生成的是不能分解的殘留物。將這種殘留物稱為β-淀粉酶極限糊精。淀粉中的直鏈淀
ELISA法測定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
糖原磷酸化酶( Glycogen phosphorylase,EC2.4.1.1 GP)有三種同工酶;腦型(GPBB)、肌型(GPMM)和肝型(GPLL)。GPBB亦存在于心肌。該酶對心肌缺血缺氧敏感,可作為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輔助診斷指標,對非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尤為重要。根據實驗室
糖原生成的步驟
葡萄糖在葡糖激酶或己糖激酶的作用下被轉變為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6-磷酸在磷酸葡糖變位酶的作用下被轉變為葡萄糖-1-磷酸,其間必須經過一個葡萄糖-1,6-二磷酸的中間體步驟。葡萄糖-1-磷酸在尿苷酰基轉移酶(亦稱為尿苷二磷酸葡糖焦磷酸化酶)的作用下被轉變為尿苷二磷酸葡糖焦磷酸化酶,并同時形成焦磷
關于糖原生成的步驟有哪些?
葡萄糖在葡糖激酶或己糖激酶的作用下被轉變為葡萄糖-6-磷酸。 葡萄糖-6-磷酸在磷酸葡糖變位酶的作用下被轉變為葡萄糖-1-磷酸,其間必須經過一個葡萄糖-1,6-二磷酸的中間體步驟。 葡萄糖-1-磷酸在尿苷酰基轉移酶(亦稱為尿苷二磷酸葡糖焦磷酸化酶)的作用下被轉變為尿苷二磷酸葡糖焦磷酸化酶,并
糖原非還原性末端的磷酸解
糖原非還原性末端的磷酸解:糖原磷酸化酶催化糖原的磷酸解作用,使糖原分子從非還原端逐個斷開α-1,4-糖苷鍵移去葡萄糖基,釋放1-磷酸葡萄糖,直至臨近糖原分子α-1,6-糖苷鍵分支點前4個葡萄糖基處。葡萄糖通過糖原磷酸化酶從糖原上釋放。糖原磷酸化酶能將糖原分子表面支鏈上的葡萄糖分子降解下來。這種酶是由
酶法測定血糖原理及其臨床意義
原理葡萄糖氧化酶將葡萄糖氧化為葡萄糖酸,同時釋放過氧化氫。過氧化氫酶催化過氧化氫氧化色素原,并使色素原氧化成紅色醌類化合物,即Trinder反應。紅色醌類化合物的生成量與葡萄糖含量成正比。臨床意義1.生理性高血糖可見攝入高糖食物后,或情緒緊張腎上腺分泌增加時。2.病理性高血糖a.糖尿病:病理性高血糖
關于糖原磷酸化酶的基本介紹
GP是一種二聚體酶,存在3種同工酶,其中GP-BB存在于心和腦中,是體現心肌缺血較好的早期指標。糖原主要貯存在肌肉和肝臟中,肌肉中糖原約占肌肉總重量的1-2%約為400克,肝臟中糖原占總量6-8%約為100克。肌糖原分解為肌肉自身收縮供給能量,肝糖原分解主要維持血糖濃度。 糖原分解不是糖原合成
支鏈淀粉是什么?含支鏈淀粉的食物有哪些?
支鏈淀粉是一個具有樹枝形分支結構的多糖。 支鏈淀粉(amylopection)又稱膠淀粉,分子相對較大,一般由幾千個葡萄糖殘基組成.支鏈淀粉難溶于水,其分子中有許多個非還原性末端,但卻只有一個還原性末端,故不顯現還原性。 淀粉當中含支鏈淀粉和直鏈淀粉.在不同的淀粉當中兩種淀粉含量的比例是不同
糖原的物質簡介
糖原貯藏于肝細胞及肌細胞漿中,其形狀為大小不等的顆粒,遇碘則變褐色,易溶于水,機體壞死后,糖原即受到破壞,因此須采取新鮮標本,并及時固定。糖原不等于糖類,只是糖類的一種。糖類從組織化學技術的角度分類與生物化學的分類并非一致。從組織化學的角度,糖類可略分為多糖、中性糖液物質和酸性粘液物質及粘蛋白和
去泛素化酶(DUBs)家族介紹
去泛素化酶(DUBs),是一類數量很大的蛋白酶類家族。它主要通過水解泛素羧基末端的酯鍵、肽鍵或異肽鍵,將泛素分子特異性的從鏈接有泛素的蛋白質或者前體蛋白水解下來。人類基因組編碼近100種去泛素酶,使得它們成為泛素系統酶中最大家族。在人類中的去泛素化酶基因,可分為兩大類: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和金屬蛋白酶
糖原染色
?? 原始粒細胞呈陰性,早幼粒及以后各階段細胞隨細胞的成熟,陽性反應逐漸增強。嗜酸性和嗜堿性粒細胞亦為陽性。單核細胞為弱陽性反應,常為細小或彌散的陽性顆粒。淋巴細胞呈陰性反應,少數為弱陽性反應。巨核細胞及血小板為陽性。紅細胞系列均屬陰性。 【臨床意義】 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時,原粒細胞呈陰性,原粒以
糖原分解過程
糖原分解過程如下:(1)糖原加磷酸分解為葡糖-1-磷酸。(2)葡糖-1-磷酸變為葡糖-6-磷酸。(3)葡糖-6-磷酸水解為葡萄糖。極限糊精中α-1,6-分支點兩側葡萄糖上所連接的三糖殘基,經寡(1,4→1,4)葡聚糖轉移酶催化轉移到另一支鏈上,以α-1,4糖苷鏈連接于支鏈末端葡萄糖殘基上,然后,經脫
RNA聚合酶復合物晶體結構獲解析
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研究員龔鵬帶領研究小組解析了RNA病毒基因組復制和轉錄中重要物質——RdRP轉位中間體的晶體結構。這將為相關抗病毒研究提供重要依據。相關成果日前發表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核酸聚合酶是核酸生物合成的分子機器,也是實現核酸遺傳信息復制和傳遞的關鍵蛋白。在模板序列的指導下,聚合
支鏈淀粉的性質
外觀:白色固體。溶解性:難溶于水。穩定性:穩定。危險性:刺激。對皮膚、眼睛有很低的刺激性。生態學:對環境可能有危害,對水體應給予特別注意。生物降解性:可降解。特性:具有優良的緩釋、增稠、粘合、保水能力。營養成分。溶脹性能強。易糊化,不形成凝膠體。特征反應:與碘酒呈紫紅色。
支鏈淀粉的用途
作為緩釋劑、載體等,廣泛應用。如:醫藥、香精、染料等領域。作為粘合劑、增稠劑應用。作為保濕劑、增稠劑等,應用于個人護理用品領域。
植物去氫酶的簡易鑒定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去氫酶是呼吸鏈中參加電子和氫傳遞的重要酶之一,包括煙酰胺脫氫酶和黃素脫氫酶。還原型的黃素脫氫酶可被某些試劑氧化,例如甲烯蘭與黃素酶作用可發生下列變化:實驗材料?馬鈴薯塊莖儀器、耗材?溫箱試管刀片刻度試管電爐實驗步驟 一、材料與設備材料:馬鈴薯塊莖設備:溫箱、試管、刀片、20ml刻度試管
植物去氫酶的簡易鑒定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去氫酶是呼吸鏈中參加電子和氫傳遞的重要酶之一,包括煙酰胺脫氫酶和黃素脫氫酶。還原型的黃素脫氫酶可被某些試劑氧化,例如甲烯蘭與黃素酶作用可發生下列變化:實驗材料馬鈴薯塊莖儀器、耗材溫箱試管刀片刻度試管電爐實驗步驟一、材料與設備材料:馬鈴薯塊莖設備:溫箱、試管、刀片、20ml刻度試管2支、電
植物去氫酶的簡易鑒定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去氫酶是呼吸鏈中參加電子和氫傳遞的重要酶之一,包括煙酰胺脫氫酶和黃素脫氫酶。還原型的黃素脫氫酶可被某些試劑氧化,例如甲烯蘭與黃素酶作用可發生下列變化: 實驗材料馬鈴薯塊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糖原的物質簡介
糖原貯藏于肝細胞及肌細胞漿中,其形狀為大小不等的顆粒,遇碘則變褐色,易溶于水,機體壞死后,糖原即受到破壞,因此須采取新鮮標本,并及時固定。糖原不等于糖類,只是糖類的一種。糖類從組織化學技術的角度分類與生物化學的分類并非一致。從組織化學的角度,糖類可略分為多糖、中性糖液物質和酸性粘液物質及粘蛋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