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當選主席萬鋼致閉幕詞 6月2日下午,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會上了解到,經中國科協九屆一次全國委員會會議選舉,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當選中國科協九屆全委會主席。中國科協八屆全委會主席韓啟德當選中國科協名譽主席。 萬鋼簡歷(科技部官網): 工學博士,教授。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致公黨中央主席。 1969年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下鄉知青。1978年畢業于東北林業學院并留校任教,1979年至1981年在同濟大學結構理論研究所實驗力學專業學習,1981年獲得碩士學位并留校任教。1985年至1991年赴德國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機械系攻讀博士學位。1991年至2001年在德國奧迪汽車公司工作。 2001年1月,任同濟大學新能源汽車工程中心主任,2001年8月任同濟大學校長助理,2003年6月任同濟大學副校長(主持工作),2004年7月起任同濟大學校長(副部長級)。2006年12月,......閱讀全文
“能夠當選為中國科協第九屆主席,我十分珍惜。這是黨中央的高度信任,是中國科協全體代表委托的重任。感到肩上沉甸甸的,但心里是暖融融的。” 在6月2日當選中國科協九屆全委會主席后,萬鋼接受了《中國科學報》等媒體的采訪。 新崗位上的新打算 “我1981年年底畢業后,1983年就接觸了科協,那是當
11月1日上午,第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在福州隆重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兆國出席年會開幕式并作重要講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協主席韓啟德致開幕詞,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做報告,福建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孫春蘭,省長黃小晶,以及中央和國
新華網天津頻道6月6日電 著名生物學家、南開大學校長饒子和院士,6月5日被科技部聘為973計劃專家顧問。5日下午,在京西賓館舉行的聘任儀式上,科技部部長萬鋼向饒子和等新組建的第四屆專家顧問組成員頒發了聘書。 973計劃是黨中央國務院高
3月17-19日,中國科協推薦中科院院士候選人、提名工程院院士候選人評審會議在京召開。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擔任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中科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侯建國,工程院黨組書記、院長李曉紅,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擔任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2010年5月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陪同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防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日參觀博奧生物有限公司。新華社供圖 2008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看望廣大科技工作者,就園區的創新發展問題進行專題調研。這
4月20日,一場撤稿風波攪動著整個學術界。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發表聲明,宣布撤回旗下《腫瘤生物學》期刊107篇發表于2012年至2015年的論文。 107篇論文,涉及521名作者,這是涉及中國學者人數最多的一次集體撤稿,也創下了正規學術期刊單次撤稿數量之最。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時間聲討“學
2016年2月15-16日,科技部召開了“十三五”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專題會議。會議由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主持,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出席會議并講話,全體部領導出席會議。中國科協原副主席齊讓、工程院院士劉德培、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中科院原黨組副書記方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
中國科協信息科技學會聯合體13日在京成立。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出席成立大會并講話。 萬鋼強調,聯合體要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學會聯合體要充分發揮學科相近、聯系緊密的優勢,聚焦科技發展前沿,順應當前學科交叉融合的新特點、新趨勢,齊心協力干大事,為人才培養、學科
1月5日,京城普降小雪。在新年的第一個工作周,科技部迎來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關鍵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全面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的重要一年。”劉延東來到科技部機關進行考察和調研,在聽取科技部領導班子工作匯報后,她充
連日來,廣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大家表示,要貫徹落實講話精神,堅持黨對科技事業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全力投身創新實踐,勇攀科技發展高峰,切實擔負起進軍世界科技強國的時代使命。 強起來的關鍵支撐:堅持黨
在近日舉辦的第十九屆中國科協年會上,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表示,我們應當準確地把握科技創新階段性的特征,更加注重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把加強基礎研究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萬鋼認為,基礎研究領域的差距直接影響到未來產業技術水平的提升,如果一些中間領域的基礎問題不能得到有效解決,
在近日舉辦的第十九屆中國科協年會上,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表示,我們應當準確地把握科技創新階段性的特征,更加注重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把加強基礎研究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萬鋼認為,基礎研究領域的差距直接影響到未來產業技術水平的提升,如果一些中間領域的基礎問題不能得到有效解決,
2月12日,科技部、全國工商聯簽署部際合作協議,就共同支持民營企業創新發展進行工作部署。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副部長黃衛;全國工商聯主席高云龍,黨組書記徐樂江,副主席黃榮,出席簽約儀式。 萬鋼部長充分肯定了民營企業在科技創新領域取得的成績,高度贊揚廣大非公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二十八次會議6月29日下午表決通過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的任免案。 免去高強的衛生部部長職務;任命陳竺為衛生部部長,這是35年來繼萬鋼之后的第二名黨外人士擔任部長正職。 高強改任衛生部副部長,繼續擔任衛生部黨組書記。 陳竺簡歷 陳竺,男,漢族,1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國際生物經濟大會”7月23日在天津濱海國際會議中心開幕。本次大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天津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和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政府承辦。本次大會共邀請到180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院士、企業家等匯聚
最近發布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是一個標志性事件,表明我國環境管理開始由以環境污染控制為目標導向,向以環境質量改善為目標導向轉變,扣響了環境管理戰略轉型的“發令槍”3月31日,第二次全國環保科技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 ■環境管理轉型是
新華社北京5月28日電 題:向著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偉大目標奮勇前進!——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引起熱烈反響之一 “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 2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
“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 2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在廣大科技工作者中引起熱烈反響。 從“向科學進軍”到“迎來創新的春天”,從“占
11月1日,科技部組織召開科技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座談會。會議由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同志主持,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教育部副部長杜占元,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濤,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高瑞平,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王春法,軍委科技委副主任辛毅,以及國防科工局、軍委裝備發展部
1月23日下午,中國海油天然氣水合物戰略研究啟動會暨企校共建聯合研究院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天然氣水合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天然氣水合物技術創新聯盟正式掛牌運作。 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科技部部長、中國科協主席萬鋼發來賀信,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守為宣讀了賀信。萬鋼在賀信中表示,希望中國海油
——訪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 “回憶去年這個時候,當時還真有點忐忑不安。現在心情確實不同了。” 又是“兩會”期間,又是在科技部,接受記者采訪時,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今年再談科技,又多了一份自信和喜悅,理由是“科技在應對金融危機、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發展方式轉變的過程中
2015年9月19日,在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國科技大學,一場科技獎的頒獎儀式正在舉行。在場的有包括楊振寧在內的不少科技界的大腕。當天,施一公作為嘉賓應邀到場,他一直坐在觀眾席上,并不是這次活動的主角。然而活動一結束,他瞬間被潮水般的人群包圍,年輕的學子們一臉興奮地排隊等待與他照相、索要簽名。施一公
5月,即將召開的兩院院士大會,將人們的目光聚焦“中國創新”。 40年前,全國科學大會一聲春雷,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重要論斷;2年前,“科技三會”的召開吹響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總有一些時刻,值得被永遠銘記。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下,13億多中國人民接續奮斗,開啟
初秋時節,綠葉漸紅的黃浦江濱,一場聚焦創新的論壇在這里火熱進行。 “基礎研究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基石”“大學是科創中心的關鍵引擎”……9月23日在上海召開的2017年浦江創新論壇上,基礎研究和高等教育成為與會嘉賓演講時出現的高頻詞匯。 本屆論壇以“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格局與使命”
各位委員: 現在,我受中國科協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托,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2017年工作情況 2017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戰略指引下,我國科技戰線砥礪前行、勇攀高峰,推動科技創新實現跨越發展。研發經費投入世界第二,全時研發人員數量世
“第二屆全國健康科技高層論壇暨新特藥博覽會”于2010年7月8-10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桑國衛院士,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李學勇,衛生部副部長劉謙等領導出席。 本次大會的主題是“發展醫藥科技,促進人民健康”,目的
“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目標是什么,有哪些要考核的硬指標?“十三五”科技創新的重點任務清單長啥樣?10月19日,在省部級干部“學習貫徹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專題研討班上,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中國科協主席萬鋼一一進行了最新權威解讀。 萬鋼介紹,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
“他是美國科學院院士,曾分文不取,幫助北京生命研究所站穩腳跟。如今,作為北生所所長的王曉東是否實現了他當初的理想?他和北京生命研究所有著怎樣的淵源?如何帶領班子走到今天?北生所面臨著哪些問題,未來的路在哪里?請看王曉東和北京生命研究所的前世今生。” 2013年9月28日,由香港求是基金會舉辦的
今天,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將在國慶新聞中心介紹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經濟科技發展成就,并回答記者提問,以下為發布會摘要: 主持人王惠: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上午好。很高興在我們國慶新聞中心和大家見面。今天是我們國慶新聞中心最后一場新聞發布會,我是新聞中心副主任王
國家科技獎勵大會圓滿結束 谷超豪孫家棟獲最高獎 胡錦濤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 溫家寶講話 李長春習近平出席 李克強主持 1月11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圖片來源互聯網 今天(11日)上午,一年一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家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