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合成的煙堿(尼古丁)衍生物對害蟲具有較強的殺滅作用,被稱為新煙堿類殺蟲劑,目前已廣泛應用于農業。但近年來不斷有研究發現,新煙堿類殺蟲劑可能“誤傷”蜜蜂等授粉類昆蟲。德國一項新研究又為此增加了新證據:這類殺蟲劑會減少蜂王漿中的乙酰膽堿,從而妨礙幼蜂生長發育。 德國美因茨大學和法蘭克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雜志上報告說,他們在實驗室環境下,使用噻蟲胺溶液和噻蟲啉溶液這兩種新煙堿類殺蟲劑,測試了不同濃度的殺蟲劑對蜜蜂分泌蜂王漿中乙酰膽堿含量的影響。結果發現,這類殺蟲劑濃度達到每公斤200微克時,乙酰膽堿含量會減少一半;更大劑量的使用會導致乙酰膽堿減少75%,并使分泌蜂王漿的腺體中相關細胞嚴重受損。 為驗證乙酰膽堿對蜜蜂幼蟲的重要性,研究人員將這種物質從蜂王漿中人工分離出來,發現蜜蜂幼蟲會出現生長問題乃至死亡。參與這項研究的美因茨大學醫學院教授伊格納茨·韋斯勒說,研究結果證明新煙堿類殺蟲劑對幼蜂孵化生長......閱讀全文
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收集旨在讓害蟲避開農作物的新煙堿類殺蟲劑(neonicotinoid insecticides)也會傷害重要的傳粉者---蜜蜂的證據。但是實驗室研究存在局限性,而且對真實世界的模擬也是缺乏的。近期兩項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的大型野外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證實了新煙堿類殺蟲劑對
歐盟食品安全機構在一項期待已久的評估中得出結論,認為3種具有爭議性的新煙堿類殺蟲劑對野蜂和蜜蜂構成了高度威脅。位于意大利帕爾馬的歐洲食品安全管理局(EFSA)的調查結果表明,歐盟很有可能會很快采取行動,禁止在室外農作物中使用這些殺蟲劑。圖片來源于網絡 2013年,歐盟曾禁止在對蜜蜂有吸引力的農
歐盟研究網絡EASAC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證明,導致蜜蜂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過度使用新煙堿類殺蟲劑。這類殺蟲劑的主要生產和經銷商是德國拜爾公司、瑞士先正達公司。歐盟有關機構將對報告做進一步評估,可能將禁止新煙堿類殺蟲劑的繼續使用。 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就懷疑蜜蜂的大量死亡與過度使用農藥有關,但始終沒
英國環境大臣邁克爾·戈夫9日表示,英國政府支持歐盟委員會提出的進一步加強管控新煙堿類殺蟲劑,已有證據顯示這類殺蟲劑會危害蜜蜂等授粉類昆蟲。 戈夫說,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新煙堿類殺蟲劑對環境帶來的影響比此前認為的嚴重,尤其是對蜜蜂等授粉類昆蟲,而這些昆蟲對英國食品產業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我認為這
研究顯示常用農作物殺蟲劑是如何傷害蜂類的 兩則新的研究揭示了一種廣泛使用的殺蟲劑會以多種方式傷害大黃蜂和蜜蜂。在最近幾年中,蜜蜂種群有了迅速的衰減,其部分原因與一種叫做蜂群衰竭失調的現象有關。大黃蜂的種群也受到了傷害。研究人員提出了造成這些衰減的多種原因,其中包括殺蟲劑,但
新的研究顯示,其中一種被禁用的新煙堿類種子處理劑的活性成分噻蟲胺不會對蜜蜂的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 由于擔心新煙堿類種子處理劑對蜜蜂健康的影響,歐盟于2013年12月宣布在大規模開花作物(例如油菜)中禁止使用該類農藥。禁用的新煙堿類種子處理劑包含有3種活性成分:噻蟲嗪、噻蟲胺和吡蟲啉。 但
據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大學校園新聞網4月27日報道,該校圣地亞哥分校生物學博士后研究員西蒙娜·托西、生物學教授杰姆斯·聶和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的副教授喬凡尼·布爾首次證明農藥能損害蜜蜂的飛行能力。相關研究論文已發表于4月份的《科學報告》雜志上。 過去已有研究證明,蜜蜂在覓食過程中若攝入殺蟲劑中廣泛添
全球蜜蜂深陷困境,而很多科學家擔心,一種常見農藥要承擔部分責任。如今,研究人員證實,一種被譽為潛在替代產品的化學物質產生了類似的有害影響,減少了大黃蜂群體中新蜂王和雄性蜜蜂的數量。此項發現或迫使農民尋求替代解決方案,以減少害蟲造成的作物損失。 所謂的新煙堿類殺蟲劑通過阻止害蟲大腦中的受體(令其
烏拉圭畜牧、農業和漁業部農業服務總局(DGSA)提高了對銷售本地生產和進口的新煙堿類(含活性成分噻蟲胺、吡蟲啉和噻蟲嗪)殺蟲劑以及毒死蜱獲得強制性專業批準的要求。 根據美國環保署和歐盟食品安全局的報告,如果管理不當,這三種新煙堿殺蟲劑對蜜蜂繁殖具有潛在風險。然而,由于新煙堿類農藥能有效防治害蟲
按時令,此時已經看得到春姑娘姍姍來臨的婀娜步態。盡管還不到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的季節,但是蜂蝶翩翩,采花釀蜜卻撲面而來。近日在美國科學促進會上報告的一項新成果表明,為農作物授粉的蜜蜂種類越多,作物結出的果實就越好、越大、越飽滿和越甜蜜。 研究人員觀察了美國加州中部的15個農場
蜜蜂作為一種高經濟價值的昆蟲資源,保障著農業可持續發展,它們不僅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蜂產品,也為眾多植物傳粉授粉。由蜜蜂授粉的作物可以提高果實的產量和質量,據統計世界上至少三分之一的農產品都依賴于蜜蜂傳授花粉。 然而隨著農業的迅猛發展,當前對蜜蜂授粉的需求極大,近50年的數據顯示,蜜蜂一直在消亡
蜜蜂叮咬會讓人疼痛,但事實上,這種黑黃相間的授粉昆蟲自身非常脆弱,尤其是對新煙堿—— 一種被普遍用于阻止害蟲蠶食作物的殺蟲劑。近日發表于《科學》的兩篇新論文通過連續數月在多個地方開展大規模蜜蜂群體研究解決了這一問題。其結論對于新煙堿會損害蜜蜂群體數量的觀點提供了大量支撐。 “我希望這項研究能夠
蜜蜂叮咬會讓人疼痛,但事實上,這種黑黃相間的授粉昆蟲自身非常脆弱,尤其是對新煙堿(一種被普遍用于阻止害蟲蠶食作物的殺蟲劑)來說。近日發表于《科學》的兩篇論文通過連續數月在多個地方開展大規模蜜蜂群體研究解決了這一問題。其結論對于新煙堿會損害蜜蜂群體數量的觀點提供了大量支撐。 “我希望這項研究能夠
一家重要的歐盟安全機構日前表示,歐洲應該削減人類暴露在兩種新煙堿類物質中的可接受限度,而該類物質之前已被認為與全球蜜蜂數量的下降直接相關。 位于意大利帕爾馬市的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于10月18日發布了這份報告。報告指出,最近的研究顯示,啶蟲脒(acetamiprid)和吡蟲啉(imi
昆蟲學家稱其為擋風玻璃現象。“如果說起這個話題,人們會想起昆蟲如何撞在擋風玻璃板上。”德國波恩萊布尼茲動物生物多樣性研究所主任Wolfgang Wagele說。而今天,駕駛人清理擋風玻璃上昆蟲尸體的時間少了很多。 “我絕對是一個受數字驅動的人。”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Xerces無脊椎動物保護協會
蜜蜂是自然界非常重要的授粉者。數量眾多的有花植物的授粉,例如很多蘭花的授粉,其首要昆蟲都是蜜蜂。當蜜蜂的授粉行為受到影響時,相應地,這些植物的正常傳粉和雌花受孕都受到很大影響。近期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上報道的一項研究表明,新煙堿類農藥吡蟲啉,會影響亞洲蜜蜂通過嗅覺找到花粉
新煙堿類殺蟲劑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一類植物源殺蟲劑,而近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志上一篇生態學論文中,研究人員發現了農田鳥類種群的下降和使用新煙堿類殺蟲劑之間的關系。新近的研究分析表明,使用殺蟲劑會減少可供鳥類捕食的生物的數量,二者存在緊密的相關性。這也說明了新煙堿類殺蟲劑要比之前預期的對野生動物有更
Neomehi項目是由MTT芬蘭農業食品研究中心和芬蘭食品安全局Evira聯合開展的項目,目前該項目正在研究應用在春油菜和春蕪菁油菜的新煙堿類農藥對蜜蜂種群的影響。 根據首次試驗結果,研究員認為新煙堿類農藥可能不會對蜜蜂造成急性危害。研究結果表明種子處理與蜜蜂種群屬地破壞并沒有直接的聯系,
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9年11月1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圖片來自Science期刊。 1.我國科學家在Science期刊上解析出非洲豬瘟病毒的高分辨率三維結構并揭示它的組裝機制 doi:10.1126/science.aaz1439 非洲豬瘟(A
世界上的農作物里,有85%依賴于昆蟲傳粉,比如水果、蔬菜、堅果以及油料作物等。美國加州大杏仁更是完全依靠昆蟲傳粉來保證生產;我國的油菜如果沒有昆蟲傳粉,有可能減產1/4。 植物和農作物的繁衍生息,離不開傳粉昆蟲,它們是自然界“生”的動力。然而,我們正在失去這些“傳粉工”,在這個群體里,熊蜂的
蜜蜂傳粉對農業和自然生態系統至關重要。 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稱,歐洲農民經常使用的3種農藥對蜜蜂造成“嚴重威脅”。在近日發表的3篇研究報告中,EFSA讓長期關注傳粉蜜蜂種群數量下降現象的養蜂人和科學家松了一口氣。 這些報告是應去年歐盟委員會的要求,由EFSA的相關部門完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是在全球被封殺的有毒污染物總稱,它具備四種特性:高毒、持久、生物積累性、親脂憎水性,而位于生物鏈頂端的人類,則把這些毒性放大到了7萬倍。 如果沒有三鹿奶粉事件,有多少人會知道三聚氰胺這種化學物質?但它確實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 再看看這些:α-六氯環己烷;β-六
一項日前發表于《自然—通訊》的研究顯示,英國1/3野生蜜蜂和食蚜蠅物種的數量正在減少。這引起了人們對生物多樣性下降和可能失去傳粉者的擔憂。 對追溯至1980年的70萬份自然學家記錄進行的分析發現,在被研究的353個物種中,約33%的活動范圍縮小。2007年后,野生蜜蜂的衰退進一步惡化。2007
科學家和生物技術公司正在開發的一種技術,有可能成為人類與害蟲戰爭中的下一個強大武器。這項技術應用了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發現,可以通過讓害蟲和病原菌的基因失效來殺滅它們。 通過打擊某個物種的一個獨特基因序列,該技術具有既殺滅害蟲,又不傷害益蟲的潛力。相對于化學農藥而言,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1092個人類基因組中的變異情況 由“1000個基因組項目”撰寫的這篇論文描述了來自14個人群的1092個個體的基因組,為來自不同人群的個體中常見和低頻變異體的分析提供了一個資源。綜合分析顯示了不同人群中罕見和常見的變異體特征。罕見變異體的頻率在不同生物通道上是不同的,對每個個體,
1092個人類基因組中的變異情況 由“1000個基因組項目”撰寫的這篇論文描述了來自14個人群的1092個個體的基因組,為來自不同人群的個體中常見和低頻變異體的分析提供了一個資源。綜合分析顯示了不同人群中罕見和常見的變異體特征。罕見變異體的頻率在不同生物通道上是不同的,對每個個體,可以確定
隨著春耕春播啟動,我國農藥市場需求逐漸轉旺。不過,由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環保監管趨嚴,小產能退出加快,農藥產量連續2年出現下降。基于今年我國主要作物防治壓力加大,預計春耕期間整體農藥需求將大于供應,價格有望維持高位。但具體到大類產品上,表現又各不相同。 殺蟲劑: 需求下降 漲幅受限 今年
《自然》 亞砜亞胺類殺蟲劑或影響大黃蜂健康 《自然》近日在線發表的一項報告稱,用于替代新煙堿類殺蟲劑的亞砜亞胺類殺蟲劑可能對大黃蜂群具有亞致死影響。 英國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的Harry Siviter和同事發現,將實驗室中暴露在亞砜亞胺類殺蟲劑“氟啶蟲胺腈”中的大黃蜂群放回田間后,其產
據歐洲分析師表示,目前西歐地區的油菜籽作物狀況整體良好,這有助于緩解市場的擔憂。此前市場曾擔心去年秋季天氣溫和,加上歐盟禁止使用一種常用的殺蟲劑,可能導致油菜籽作物遭受大面積蟲害。 分析師表示,今年歐盟油菜籽產量可能低于上年創紀錄的水平,不過單產和產量仍有望超過近幾年來的平均水平。歐盟農作物
目前,現代科技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農業生產,但由于農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加之市場混 亂,即便是新型農民,也不敢貿然應用新技術。如在殺蟲燈的應用上,許多人認為其會吸引其他農田中的害蟲,如果未及時殺死,則會導致使用地塊害蟲成倍增加。 因此,筆者根據4O多年的實踐和研究。闡述燈光誘蟲和專用設備殺蟲燈的有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