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立法需要加快進程!”7月15日在武漢大學閉幕的“首屆中國環境資源法治高端論壇”上,與會專家紛紛發出呼吁。 該論壇由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治研究方陣和中國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主辦,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承辦。來自立法、司法、執法、學界等領域的幾十位專家學者圍繞“生態文明背景下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問題”的主題探討交流。 會上,全國人大環資委法案室處長林丹透露,“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有望2017年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在此之前,《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條例》先行一步,將于今年10月1日開始施行,成為首個土壤污染防治地方法規。 “我們可能正居住在比垃圾更具危害的毒地上” 眾多專家學者呼吁加快立法的背景是越來越嚴峻的土壤安全形勢。 2013年曝光的湖南省“鎘大米”事件讓土壤污染開始走進公眾視線,許多人這時才發現土壤也會“藏毒”。 事實上,環境保護部和國土資源部2014年聯合發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以下簡稱《公報》......閱讀全文
2月27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介紹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劉友
1月31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王業耀介紹國家環境監測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心的問題。 全國整體空氣質量大幅改善 劉友
根據土地類型的不同,土壤修復可分為場地修復、礦山修復和耕地修復。圖片來源于網絡 綜合中國產業信息網、前瞻產業研究院研究報告及多家券商的行業市場分析報告信息,結合2017年化工產業十余省市90%的企業關停轉移現狀,和國家政策相關所提出的指標:到2020年現有位于城鎮內人口密集區域的危化品生產企業
人心齊,泰山移。“大氣十條”“土十條”“水十條”實施以來,各地各部門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調整能源結構,加大節能力度和考核,調整運輸結構,污染防治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是,污染防治的復雜性與艱巨性容不得有松口氣、歇歇腳的想法,要不斷推動綠色發展理念入腦入心,充分調動政府、企業、社會力量,
近年來,京津冀地區霧霾天氣不斷,然而每次重污染天氣,幾乎從未追究過官員的責任,但是今后,上述地區的官員們恐怕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了。 8月27日召開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會議明確指出,將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對工作不力、履職缺位等導致持續3天重污
還記得之前搞得沸沸揚揚的“鎘大米”事件么?我們吃的大米里竟然含有這種有毒物質,多么可怕啊! 長期攝入含鎘食品,可使腎臟發生慢性中毒,主要是損害腎小管和腎小球,導致蛋白尿、氨基酸尿和糖尿。同時,由于個鎘離子取代了骨骼中的鈣離子,從而妨礙鈣在骨質上的正常沉積,也妨礙骨膠原的正常固化成熟,導致軟骨病
2017年4月28日至5月28日,中央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天津市開展了環境保護督察,并于7月29日反饋了督察意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提出的“三個著力”重要要求,把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
引言 2018年5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要全面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推動制定和實施土壤污染防治法。突出重點區域、行業和污染物,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有效防范風險,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摘要 經濟較為發達的浙江臺州,是我國有名的“原料藥之都”“
近日,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全文如下: 國務院關于印發 “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6〕6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國務院 2016年11月
黨的十九大將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這是一項非同尋常的部署,說明污染防治在當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同時又面臨較大的難度,必須賦予其特殊地位,做出特殊安排。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就是要在特定的時間內,集中強大的力量,努力攻克一批生態環
據2014年全國土壤污染調查資料,我國現有土壤污染耕地面積1.5億畝,其中污灌污染耕地3250萬畝,全國每年因重金屬污染的糧食達1200萬噸。土壤污染主要集中在湖南、湖北、江西、廣東、廣西、貴州、四川等省及西北、東北一些地區,其分布南方大于北方,而且以重金屬污染為主。 土壤污染具有積累性、長
漫畫《抱著飯碗不敢吃》 新華社供圖 周健民 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院長、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 “土壤對人類的生存發展太重要了,不僅僅關系到糧食安全,整個生態環境都跟土壤密切相關。”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院長周健民說,土壤直接關系到人類可持續發展,聯合國把今年
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 (2018年6月16日) 良好生態環境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優先領域。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
從湖南“毒大米”到常州“毒地”,面對頻發的土壤污染事件,我們不禁想問:我們腳下的土地是否被污染了?上面生長的農產品安全嗎?被污染的土壤該怎么辦? 7月6日,中國工程院發布的《全國土壤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戰略咨詢研究報告》給出了答案。該報告是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魏復盛和尹偉倫帶領的項目組,在過去3年中
近30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和高強度的人類活動,我國因污染退化的土壤數量日益增加、范圍不斷擴大,土壤污染正進入集中多發期。 “我國土壤環境總體狀況堪憂,部分地區污染較為嚴重。”近日,環保部副部長趙英民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題講座時談到。 “土壤污染除具有隱蔽性、滯后性、累積性和不可逆
掌握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狀況以及重點地區污染狀況和成因的目標基本達成 “宏觀”是本次調查最基本的特點,在解讀和使用調查數據時,必須時刻牢記 典型地塊及其周邊土壤污染狀況的調查相對來說屬于微觀的點源調查,而平均每1.6平方公里一個點使得數據在說服力上仍顯不足 調查初衷并非單純了解土壤
城市發展轉型升級騰出了寶貴的土地資源,但一些工業區遺留場地的土壤和地下水已遭到污染,這些污染土地該怎么辦?國家環境保護城市土壤污染控制與修復工程技術中心主任、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黃沈發提出,科學診斷和有效管控大型工業區轉型再開發土壤污染風險,是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和生態環境修復的關鍵。 隨著
土壤是農業賴以生存的資源,人們從土地中獲取食物,土壤污染直接造成農作物污染,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當前,我國農村地區土壤存在著重金屬污染的問題,工業廢水排放導致土壤中的銅、錳、鎘、汞、鋅和砷等重金屬超標,同時有機物污染也破壞了土壤層的組成,造成某些物質含量過剩,從而影響了土壤的正常使用。 1 農
2017年底,“大氣十條”第一階段工作正式結束。目前,為了更好地開展“十三五”后半部分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有效對接國家“大氣十條”第二階段工作新形勢要求,不少地方均已開展本地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評估。此項工作戰略意義重大,結合工作實踐,筆者認為,省級及以下“大氣十條”評估工作應重點關注以
污染防治攻堅路線圖明確圖片來源于網絡 主要污染物治理量化考核問責更趨細化,任務目標正在逐層落實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重點是打贏藍天保衛戰,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調整能源結構,加大節能力度和考核,調整運
11月23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規劃財務司巡視員兼副司長尤艷馨、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介紹環境保護規劃財務工作的有關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記者關注的問題。 49名廳級干部在“綠盾20
■到2015年,全國耕地土壤環境質量調查點位達標率不低于80% ■將耕地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作為土壤環境保護的優先區域 ■建立土壤環境質量定期監測制度和信息發布制度 中國政府網1月28日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以下簡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具體內容如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國辦發〔2013〕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
2015年,對于環保領域而言,將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環保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共檢查企業62萬余家(次),責令停產15839家,關停取締9325家,罰款23227家。 關停取締能否在有效遏制環境污染和經濟發展中尋求平衡?這場環境執法風暴將給環保工作推進帶來哪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第四屆中國環境修復論壇上了解到,當前我國土壤污染形勢嚴峻,局地、局部區域土壤污染隱患突出,已對農產品安全構成威脅,土壤污染修復迫在眉睫,亟須從加強立法、完善標準、提高技術等方面入手,切實推進土壤污染修復工作落實。 土壤污染隱患突出 危及農產品安全 國 家環保部、國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土壤污染修復問題成為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土壤污染防治法則已列為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與大氣污染、水污染防治相比,作為環保“三大戰役”之一的土壤污染防治,其實任務更加艱巨。 土壤污染危害不可忽視 土壤污染以無機型為主 所謂土壤污染,是指工業和城
《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行動計劃》正在編制 “毒地”治理年內將打組合拳 環保部副部長翟青在11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環保部正在按照國務院的要求編制《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行動計劃》,其中包括劃定重金屬嚴重污染的區域,投入治理資金的數量,治理的具體措施等多項內容。 種種跡象表
年底實現全市煤炭消費總量較去年凈削減10萬噸以上;加強重污染河流治理,確保今年白洋淀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100%,子牙新河、南運河、青靜黃排水渠、黑龍港河水質基本消除劣五類……為深入貫徹落實全省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大會精神,滄州市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凝心聚力,堅決打好環境治理攻堅戰、持久戰
土壤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線,是筑牢健康人居環境的首要基礎。土壤作為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戰略資源,其質量狀況直接關系到經濟發展、生態安全和百姓民生福祉,需要全社會給予關注。 針對大氣、水、土壤污染問題,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土壤污染防治行
如何評價我國水和土壤環境現狀?在治理水及土壤污染過程中又面臨哪些挑戰?環保部最新污染治理思路又是什么?環保部今天全文公開的該部副部長趙英民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題講座上的報告給出了答案。 趙英民在環保部分管“水氣土”三司。在他看來,我國水環境形勢在總體改善的同時部分水體惡化。他認為,土壤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