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為科研報銷找發票發愁嗎?還要絞盡腦汁編寫經費預算和方案嗎?還要擔心年底花不完錢不得已突擊花錢嗎?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從經費比重、開支范圍、科目設置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松綁+激勵”的措施,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創造活力。記者采訪財政部、科技部、教育部、發展改革委四部門負責人,詳解意見的六大亮點。 【亮點一】科研項目資金“打醬油的錢可以買醋” 科研項目資金管理“過細過死”是困擾科研人員的一大難題。合肥工業大學數學系教授檀結慶說,預算編制要求提前幾年就把科研項目的各項開支列出來,在實際運行中發生了變化,再調整就很困難。 意見的一大亮點是簡化預算編制科目,下放調劑權限,對一些科目合并“同類項”。意見指出,將直接費用中會議費、差旅費、國際合作與交流費合并為一個科目。 四部門有關負責人指出,如果合并后的總費用不超過直接費用的10%,就不用提供預算測算依據,科研人員在編制......閱讀全文
近年來,我國政府十分重視科研,不僅出臺了許多鼓勵科研的利好政策,而且向我國高校和科研機構投入了巨額科研經費。各高校和科研機構承擔的科研項目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規模上均有大幅度的增加。 但在科研經費的管理和使用方面,隨著學術界被曝存在著一些比較嚴重的違規使用資金現象,繼而激起巨大的爭論。 縱觀這
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原常務副理事長張碧暉 前不久,教育部公布4起科研經費使用違規違紀典型案件,7名教授套取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資金的消息引發熱議,科研經費的使用與管理問題再次受到人們的關注。那么,科研經費的管理存在哪些漏洞?如何從制度上加以監督完善?本文中五位相關專家談了他們的看法。他們分別是中
一、《意見》出臺的背景是什么?重要意義是什么?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具有引領作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科技創新。黨的十八大作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決策部署。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今年5月,黨中央、國務院
一、《意見》出臺的背景是什么?重要意義是什么?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具有引領作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科技創新。黨的十八大作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決策部署。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今年5月,黨中央、國務院
一、《意見》出臺的背景是什么?重要意義是什么?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具有引領作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科技創新。黨的十八大作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決策部署。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今年5月,黨中央、國務院召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就應緊緊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 經過幾代人
新華社北京11月7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關于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全文如下。 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積極性,在全社
當前,我國科研機構和高校普遍存在科研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科研經費無法正常使用和正常報銷,尤其是項目主持人和主要承擔人不能從科研經費中支取勞動報酬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科研人員積極性與創新力的提高,也致使國家研究投入并未物盡其用。針對這種情況,中央也在探索辦法,李克強總理強調,要實行符合智力勞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從經費比重、開支范圍、科目設置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松綁+激勵”的措施,下放管理權限,允許部分“打醬油的錢”可以“買醋”,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創造活力。 讓科研經費真正成為創新的“助推器” 還為科研報銷找發票發愁嗎?
近年來,有關科研經費的審計披露問題和貪腐報道屢屢見諸報端,給公眾造成一種“錯覺”,似乎整個科研系統是“壞的”、所有科研機構是“完全沒有效率的”。筆者以為這種“錯覺”對廣大科研人員極其不公,不利于創新型國家的建設。 自1996年“科教興國”成為我們的基本國策以來,歷屆中央政府更加重視科研經費投
原題:讓經費為人的創造性活動服務一系列旨在讓科研人員告別“經費煩惱”的“松綁”政策,帶來了許多積極變化 科研經費是創新活動的重要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要著力改革和創新科研經費使用和管理方式,讓經費為人的創造性活動服務,而不能讓人的創造性活動為經費服務”。近年來,我國出臺
一系列旨在讓科研人員告別“經費煩惱”的“松綁”政策,帶來了許多積極變化 科研經費是創新活動的重要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要著力改革和創新科研經費使用和管理方式,讓經費為人的創造性活動服務,而不能讓人的創造性活動為經費服務”。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以《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
今年7月,李克強總理在國家科技戰略座談會上曾談道:“我聽一些科技人員反映,因為許多繁瑣規章,他們大量時間沒法待在實驗室,而是用來搞‘內政外交’。每年填寫各種表格就會浪費不少精力。” 那么,科學家需要填什么表?填表占了他們多少時間? 填寫年度總結和結題報告,小課題需花一個月,大的項目恐怕要耗費
近年來因挪用、貪污科研經費而“落馬”的專家學者時有耳聞。科研經費為何被屢屢鉆空子?科研領域的諸多不端、違法行為為何屢禁不止?如何讓科研經費不再成為唐僧肉?我們反對科研人員在經費報銷上造假,但我們也應該看到這個造假背后的問題所在。 科研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 近年來,我國科研經費投入以每年超過2
花不動:“彩票”變負擔,預算、報銷繁瑣而勞心 田武(化名)在某985大學擔任副教授,最近在申報一個社科類課題時碰到了麻煩,預算將課題經費列入“設備資料購置費用”,遭遇到固定資產審批和政府采購的強制性規定而被擱置。 “填不完的表格,寫不完的論證,搞不完的評審。好不容易拿到經費,開支和使用更為繁
“松綁”滋生腐敗,“收緊”引發爭議——當前,我國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研發經費投入國家,科研經費管理緣何陷入收緊還是松綁的“惡性博弈”? 花不動:“彩票”變負擔,預算、報銷繁瑣而勞心 田武(化名)在某985大學擔任副教授,最近在申報一個社科類課題時碰到了麻煩,預算將課題經費列入“設備資料
閱讀提示 近年來因挪用、貪污科研經費而“落馬”的專家學者時有耳聞。科研經費為何被屢屢鉆空子?科研領域的諸多不端、違法行為為何屢禁不止?如何讓科研經費不再成為唐僧肉?我們反對科研人員在經費報銷上造假,但我們也應該
6月底,2017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候選項目正式答辯。作為國務院設立的國家科學技術五大獎項之一,近幾年每年只有1項至2項重大發明能通過該獎項的一等獎評選。2016年度一等獎空缺。 今年的一等獎候選項目“全熱回收的天然氣高效清潔供熱技術及應用”第一完成人、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付林在過去十年
3月27日,《廣州日報》的一則消息引起熱議。消息稱,廣東省財政廳加大了對科研人員的激勵,擴大了勞務費開支范圍。參與項目研究的研究生、博士后、訪問學者以及項目聘用的研究人員、科研輔助人員等,都可以開支勞務費。 剛剛過去的全國兩會上,科研經費的使用也是代表委員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實際上,這些年來
3月27日,《廣州日報》的一則消息引起熱議。消息稱,廣東省財政廳加大了對科研人員的激勵,擴大了勞務費開支范圍。參與項目研究的研究生、博士后、訪問學者以及項目聘用的研究人員、科研輔助人員等,都可以開支勞務費。圖片來源于網絡 剛剛過去的全國兩會上,科研經費的使用也是代表委員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
一邊是擠占挪用、虛列支出,一邊是管得太死、效率低下。《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目前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集中在結余經費、勞務費和間接補償的制度設計和執行過程中。 科研人員建議,應統籌設計科研費用支出范圍,在實現激勵的同時,還應發揮組建穩定科研隊伍的作用,賦予科研團隊更大“錢的自主權”
現在似乎全國上下都要求使用所謂的公務卡,然而已經有不少單位的不少科研人員反映這種制度反而給科研人員的活動帶來了非常大的麻煩。所以對此,我很難理解,為何要將這種制度推廣開來。 我談談我個人的情況。在前年本人辦過一張信用卡給家人使用,由于他不小心忘了自己是否已經交夠每個月還款額度而導致我的信用受損
“時間就是金錢”,這句話家喻戶曉。對科學家來說,時間就更值錢。然而,包括科學家在內的廣大科研人員,在“時間”和“金錢”上曾經有過不少的煩惱。 3月,為規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管理,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財政部、科技部聯合發布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資金管理辦法》,以支持解決重大科技問題為目標,力求適應
目前,學術界廣泛關注科研投入及科研經費使用問題,其中,既有全面清醒客觀的認識,也有片面糊涂主觀的想法。這些問題可以歸結為十大矛盾。本文試圖澄清是非,提出相應的化解對策與思路。 一是科研投入方向上重視科學規劃與輕視自由探索的矛盾。愛因斯坦認為:偉大的科學成就并不是通過組織和計劃取得的。科
前不久,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首提“允許科研人員和教師依法依規適度兼職兼薪,包括允許科研人員從事兼職工作獲得合法收入和允許高校教師從事多點教學獲得合法收入。” 對此科研人員有哪些切身體會?兼職兼薪又應當遵守什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我國科研經費制度的弊端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在科研人員眼里,經費制度有哪些弊端?科技界有哪些與之相關的亂象?上海在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程中,能否在財政科技經費管理制度上率先改革?一些專家發表了意見和建言。 薪酬體系應更合理,保證體面收入 我國科研項目
填不完的表格,寫不完的論證,應付不完的評審,申報課題程序復雜且繁瑣;為了報銷科研經費,三天兩頭研究財務報表,科研人員生生被逼成了專業會計…… 這些科研項目資金管理中的怪現象,有望在深化改革中逐漸消失。日前,《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簡稱《意見》)發布。與之前
科研人員的智力成本在科研經費中如何折現?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上海財經大學公共與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劉小兵等11名全國人大代表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提交了《關于完善高校科研經費管理辦法的建議》。 劉小兵等代表提到, 2012年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文件與政策,特別是2016年5月國務院印發的《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全文如下。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背景:“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發布。 該“意見”對中央高校、科研院所在科研儀器設備采購方面作了進一步的明確:中央高校、科研院所可自行采購科研儀器設備,自行選擇科研儀器設備評審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