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至31日,香山科學會議在北京召開第568次學術討論會,聚焦實驗動物科技創新的關鍵科學問題與技術。 實驗動物作為遺傳和微生物背景明確的活體研究材料,是現代生物醫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創新藥物研發的重要支撐條件。生命科學研究,特別是國際競爭激烈的干細胞與再生醫學及精準醫學等研究對實驗動物質與量的需求激增,對實驗動物支撐能力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國實驗動物科學家通過面向科研的自主研發探索,利用基因編輯技術率先構建了一批重大常見疾病的新型動物模型,相關研究成果引起了國際學術界的廣泛關注。......閱讀全文
在我國致力于從制藥大國向制藥強國邁進的征途上,新藥創制無疑是重要的推手。如何進一步推動我國新藥創制工作,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今年“兩會”期間醫藥界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業界人士指出,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目前新藥研發、生產的政策環境都日趨完善,但是新藥在市場轉化方
一、生物醫藥研發產業發展特征 1、研發產業投入大且周期長 生物醫藥研發產業與其他產業最大的不同,是其昂貴的研發費用及研制時間,研發新藥的耗時非常長,從開始研發到產品最終成功上市,一般需要12年左右的時間,從單一新藥角度來看,一種新藥從最初研發到最終研發成功,平均需耗費約9億美元左右。即便一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監督管理局): 為推進藥品審評審批改革,加強藥品注冊管理,提高審評審批效率,鼓勵創新藥物和具有臨床價值仿制藥,滿足國內臨床用藥需要,確保公眾用藥更加安全有效。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進一步加快創新藥物審評 (一)鼓勵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藥
8月21日,衛生部發布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十一五”計劃第一批課題申報指南,正式啟動實施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工作。根據指南,該專項實施年限截至2020年,“十一五”期間將重點支持新藥研制和構建高水平的技術平
在中國科協年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桑國衛作大會就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和創新藥物發展戰略進行報告,報告談及了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和創新藥物發展戰略的五個方面: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潛力、全球創新藥物的新的趨勢、轉化醫學與創新藥物、重大新藥創制專項的進展、中國醫藥產業與創新的戰略考慮。以下為桑國衛院士發言的全
最近,國務院出臺了《促進生物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提出將生物產業培育成為我國高技術領域的支柱產業。“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也于5月份正式啟動實施。這對于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和提升我國醫藥產業的創新水平,將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我國醫藥體系創新的目標、定位和階段:
“創新藥物的研發說到底是為了保障我國人民的健康、維護國家的戰略需求,以及促進我國醫藥產業實現跨越發展,建設醫藥強國。” 6月18日,在山東濟南舉辦的第四屆生物產業大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藥學會理事長桑國衛發表了一篇題為《我國創新藥物發展戰略與現狀》
針對我國創新藥物發展現狀,探討如何加強“產學研合作”推進醫藥產業發展,是近年來藥學界關注程度非常高的熱點問題之一。10月8~9日,秦伯益、張禮和、劉耕陶、周宏灝等國內7名院士以及部分藥學研究、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參加了由中國藥科大學與先聲藥業在南京聯合舉辦“2007中國創新藥物產學研合作
在上海東部,遠離都市繁華的張江高新科技園區里,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的科學家,正致力于科研攻關,熱衷于成果轉化。 作為藥物研發的源頭,上海藥物所早已不局限于基礎研究,基礎研究如何更有針對性地推動創新藥物研發,成為他們思考的問題。如今,建成綜合性創新藥物研發體系,籌建中科院藥物創新研究院,上海藥
1.背景介紹 醫藥產業是與人類健康息息相關的產業,醫藥工業在國際經濟舞臺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對醫藥工業的龍頭——創新藥物的研發都給予高度的重視。由于新藥研發涉及醫學、化學、生物學等諸多領域,因此,一個國家創新藥物研發水平的高低反映了其在生命科學領域研究實力的強弱。 歐洲在
新藥創制集中體現了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領域前沿的新成就與新突破,是新世紀科技和經濟國際競爭的戰略制高點之一,受到各國政府和科技界、工業界的高度重視。近日,在2016第33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國際生物經濟大會”7月23日在天津濱海國際會議中心開幕。本次大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天津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和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政府承辦。本次大會共邀請到180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院士、企業家等匯聚
藥物創新&藥品監管科學研討會——暨首屆《中國食品藥品監管》雜志學術年會 主辦單位 | 中國健康傳媒集團中國藥品監督管理研究會承辦單位 | 《中國食品藥品監管》雜志社有限公司協辦單位 | 海南省
藥品審評積壓數量從近22000件下降到8200件 鼓勵藥物研發創新是我國從醫藥大國走向醫藥強國的必經之路,但目前審批時間過長嚴重制約了藥物創新的速度。因此,一方面要改革藥物臨床試驗管理模式,加快新藥臨床試驗審批;另一方面,要加快臨床急需藥品的上市審批,為更多創新藥品上市“松綁”—— 在近日舉
“我們是發展中國家,將長期面對發達國家科技和經濟優勢的壓力。要順利實現我國醫藥產業由仿制為主到創新為主的歷史性轉變,不能簡單照搬發達國家的做法,必須堅持從國情出發,制定正確的發展戰略,走一條符合我國實際的自主創新道路。” 這是中科院院士、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陳凱先在主題為“臨床生物信息學的現狀和
2018年6月20日,沃特世公司于第18屆世界制藥原料中國展(CPhI China 2018)期間舉辦了沃特世創新藥物研發高峰論壇暨新產品發布會,為與會者分享了創新藥物藥學研究與質量控制的策略與實踐,同時隆重發布了全新ACQUITY UPLC PLUS系列。這是全新UPLC家族在中國市場的首秀,
在醫藥領域,創新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從仿制、仿創結合到創新像一個金字塔,處在最底層的仿制藥生產企業永遠面臨低利潤、競爭激烈的境地;而處在最上層的創新藥,則可獲取高額利潤。面對誘人的市場“蛋糕”,世界主要制藥強國都在加快創新藥物研制步伐。 作為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我國數千家制藥企業生產的化學藥品中
Aaron S. Kesselheim 及 Jerry Avorn等人就哪些藥物最具創新性這一問題進行了廣泛的調查,調查覆蓋15個醫學專業、基于30個美國先進學術醫療中心的180位專家醫生展開。針對過去25年內批準的藥物,調查對象不斷縮小藥物清單,最后就最具創新性藥物達成一致意見。藥物相對現用替
Aaron S. Kesselheim 及 Jerry Avorn等人就哪些藥物最具創新性這一問題進行了廣泛的調查,調查覆蓋15個醫學專業、基于30個美國先進學術醫療中心的180位專家醫生展開。針對過去25年內批準的藥物,調查對象不斷縮小藥物清單,最后就最具創新性藥物達成一致意見。藥物相對現用替
Aaron S. Kesselheim 及 Jerry Avorn等人就哪些藥物最具創新性這一問題進行了廣泛的調查,調查覆蓋15個醫學專業、基于30個美國先進學術醫療中心的180位專家醫生展開。針對過去25年內批準的藥物,調查對象不斷縮小藥物清單,最后就最具創新性藥物達成一致意見。藥物相對現用替
中國醫藥工業科研開發促進會第九屆會員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山西召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農工黨中央主席桑國衛出席會議并作題為《腦血管病藥物上市后研究對我國新藥研發的啟示》的學術報告。 桑國衛指出,我國人口多、市場大,有望成為全球第三大藥品市場,發展前景良好。中國政府重視對創新藥物和生物醫藥的
許多行業分析師認為,當前制藥產業已陷入“生產力危機”,因為該領域的研發投入迅速增長,但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新批準的分子藥物數量卻呈下滑趨勢。 這種趨勢早始于20世紀50年代,只不過最近幾年才得到了業界的普遍關注。1996年至2010年間,FDA新批準的分子藥物的數量下滑了60%,而研發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的總體部署,為加快推進健康產業科技發展,打造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未來經濟增長,引領健康服務模式變革,支撐健康中國建設,科技部等6部門制定《“十
合資公司專注于創新藥的探索、研發和商業化,以滿足全球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并加速將創新藥物帶給中國患者,推動我國新藥創制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先進制造產業投資基金由國投創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國投創新)管理,國投創新是一家市場化、專業化私募股權基金管理公司。 迪哲(江蘇)醫藥有限公司作為新的合資公司,
在美國:首仿為藥物創新激勵與促進可及性之間建立了一種有效平衡 我們先來回顧美國的情況。FDA早在1984年,就提出了首仿的概念,當時美國立法通過《藥品價格競爭和專利期恢復法》,里面說到:在“專利無效或者批準正在申請的藥物不會侵犯專利”的情況下,第一個仿制申請者將擁有180天的市場獨占權。該法案
我國將推動一大批企業實現藥品質量標準體系與國際接軌。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從2015年開始,國內醫藥政策開始發生顛覆性變革,這股風暴一直刮到了2017年。國家藥監局、衛計委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法規,優先審評、簡化審批程序、快速進入醫保等政策的推行,加速了創新藥在我國的上市速度。 1月20
從2015年開始,國內醫藥政策開始發生顛覆性變革,這股風暴一直刮到了2017年。國家藥監局、衛計委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法規,優先審評、簡化審批程序、快速進入醫保等政策的推行,加速了創新藥在我國的上市速度。我國將推動一大批企業實現藥品質量標準體系與國際接軌。 1月20日,健康報社與相關醫學科技機構
四川大學分析儀器研究中心 段憶翔教授 四川大學分析儀器研究中心的段憶翔教授做了題為《等離子體技術在分析化學及相關領域的應用》的報告。等離子體是物質的第4態,這是一個典型的氧等離子體,雷電中也會產生等離子體。在分析化學中,等離子體可以做發射光譜、吸收光譜、電離源、熒光光譜、微等
在眾多投資公司、醫療企業注視與期待的目光中,《生物醫藥“十二五”規劃》已經呼之欲出。 不久前,在中投證券醫藥行業投資策略會上,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牛正乾明確表示,《生物醫藥“十二五”規劃》有望在近日出臺。 據記者了解,此次規劃拋棄了過去對數量上的盲目追求,而是在充分考慮資源與
核心閱讀 目前,我國生產的藥品,多以仿制為主,自主創新猶如鳳毛麟角。 中國創新藥少,一是因為企業規模較小、研發經費有限;二是因為審批門檻較高、審批時間漫長。 全球天然藥物、藥用植物發展迅猛,前景廣闊,為中國藥物創新帶來機遇。 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從古籍中發現青蒿素,并獲得世界最高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