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藥領域,創新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從仿制、仿創結合到創新像一個金字塔,處在最底層的仿制藥生產企業永遠面臨低利潤、競爭激烈的境地;而處在最上層的創新藥,則可獲取高額利潤。面對誘人的市場“蛋糕”,世界主要制藥強國都在加快創新藥物研制步伐。 作為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我國數千家制藥企業生產的化學藥品中,仿制藥達95%以上。隨著藥企對創新藥研發越來越重視,研發投入比重越來越大,中國創新藥物已走到面臨突破的重要關口。 加大研發投入 近日,國內醫藥行業兩起跨國并購在業內掀起一陣波瀾:7月26日,綠葉制藥集團宣布與瑞士Acino公司簽約,以2.45億歐元購買其旗下透皮釋藥系統和植入劑業務;7月28日,復星醫藥發布公告,擬收購印度Gland Pharma Limited約86.08%的股權,這是迄今中國制藥企業交易金額最大的海外并購案。 加大在海外制藥領域并購力度,已經成為中國醫藥企業提升研發水平、加快走向國際市場的重要著力點。綠葉制......閱讀全文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大俠,帶著幾代人的武俠夢,隨風而逝。 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武林俠客行走江湖,或為民族大義,或為國恨家仇,或為兒女情長。有人追逐武功絕學,有人追逐武林至尊,有人追逐名利雙收,也有人獨孤求敗,退隱江湖,超然世外……一幕幕大戲在你我腦海回蕩。 CR
科技部28日發布《“十二五”生物技術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表示將建立多渠道投入機制,加大財稅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推動“十二五”期間我國生物技術整體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推動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環保等產業快速崛起。 《規劃》指出,至2015年,我國生物
近年來,在政府部門的大力扶植下,企業為主體的創新機制在探索中前行,一批優秀的生物制藥研發型企業快速發展,海正、恒瑞、藥明康德、美迪西、桑迪亞、三生等企業迅速崛起,不斷縮小與國際先進制藥水平的差距,合作發展模式也已獲得國際市場認可。 然而,與世界先進國家的生物制藥產業相比,我國的生物制藥產業還處
成本上漲,貿易摩擦加劇,出口面臨多重壓力。 原料藥:期待抓住仿制藥市場機遇 對于一個全球產業的后來者,低端進入、規模效應、成本優勢是其迅速崛起的“利器”。然而,隨著全球經濟氣候的變化,“利器”鋒芒銳減,需要重新審視市場、自我定位。經過20多年快速發展的中國原料藥行業,如今就站在了這
兩生物公司入圍“紅鯡魚亞洲百強” 以關注科技創新、未上市私營公司聞名的“2007年紅鯡魚亞洲100強”名單日前在香港出爐,中國以41家上榜高科技創新企業,位居獲獎國家或地區榜首。而入選的中國企業中,真正跟生物醫藥行業相關的,有北京科美東雅生物技術公司和冠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兩家。 “紅鯡魚
中國一家小藥廠的抗艾滋病藥品獲得了美國FDA認證,不經意間,中國的制藥業也平靜地通過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今年夏季,中國浙江臨海的一家小藥廠──浙江華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Zhejiang Huahai PharmaceuticalCo.,簡稱:華海藥業)生產的抗艾滋病藥物獲得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
多肽類藥物是21世紀重要的預防、診斷、監測和治療藥物,是一類由若干個氨基酸通過肽鍵連接而成的化合物,廣泛存在于生物體內,在各種細胞中發揮重要的生物活性作用。 在醫藥領域,多肽藥物主要用于治療癌癥、心血管疾病、免疫代謝類疾病、血液病、傳染性疾病,同時對疼痛緩解、記憶力減退、精神失常也有顯著療效。
過去十年,不少制藥企業產品逐漸喪失市場排他性,且未有足夠的新產品以緩解這一現象,各國藥品研發普遍面臨“旱季”,整個醫藥行業陷入“專利懸崖”危機中。 全球藥品消費勢起 眾所周知,藥品產業研發成果的評估是一個難題,目前主要的評估工具就是創新藥品在美國市場上市的數量,因為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處方藥市場
國內藥企向海外藥企購買其新藥在中國區的生產和銷售許可,已有多年歷史,如復星、恒瑞、麗珠等上規模的企業,但是,相比這些國內傳統大藥企業所具有渠道優勢,目前出現一些新買方,開始憑借技術運作海外新藥。 同時,也有少數國內藥企在最近幾年開始坐上賣方席位,特別是2015年,數家國內藥企突然掀起向跨國藥企
作為歷史最悠久的生物藥物之一,胰島素是第一個重組蛋白藥物,對于人類健康和新藥開發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胰島素的發展史也是一個好故事。里面有個體人物的執拗與命運的巧合,有關鍵公司的崛起與分分合合,有商業的貪婪與博弈,唯獨創新沒有終點。 目前全球市值230億美元的胰島素市場中有80%以上為三代胰島
CRO產業簡介 隨著國內新藥研發熱情的日益高漲,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迫在眉睫,CFDA成為ICH成員的推波助瀾,國內藥品監管、審評標準提升加速,開始真正融入國際藥品監管體系,CRO的身價也隨之水漲船高,一大批本土優秀CRO企業迅速崛起,受到了資本市場的青睞,中國CRO產業也迎來了新的高峰。 CRO
2015年9月3日,恒瑞醫藥發布《關于許可美國 Incyte 公司在國外開發和銷售 PD-1 抗體的公告》,宣稱“公司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用于腫瘤免疫治療的PD-1單克隆抗體項目有償許可給美國Incyte公司,Incyte公司將獲得除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以外的全球獨家臨床開發和市場銷售
2010年研究生畢業后,大家各奔東西,有的去了制藥公司,有的去了醫院,有的去了藥監部門,有的接著讀博或者出國,當然也有的人轉了行。每個人都選擇了自己的道路,可又有多少人能看到自己的出路。 我們這一代學藥人,趕上了制藥行業突飛猛進的十年,旁觀了05、06年文號亂飛的狂飆突進,也體驗了15、16年
跨國制藥企業瞄準中國制藥研發領域 即便擁有全球眾多的高素質研發人員、充足的研發經費、領先的技術,近幾年美國新藥上市速度依然出現減緩的趨勢。有關資料顯示,2006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只批準18種新藥上市,低于近六年來的平均水平,相應的,很多大型制藥企業已加快從世界各地引進新的研發項目速度。據
伴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更多的中國人都期望擁有更高品質的醫療服務和更為完善的醫療衛生體系。再加上老齡化人口比重加大,以及政府改善醫療衛生服務的推進,近年來,中國藥品市場迅猛發展,中國也成為各國制藥巨頭必爭的兵家重地。 畢馬威報告指出,中國已超越德國和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
生物制藥(biopharmaceutical)是近二十年興起的,以基因重組、單克隆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制藥技術。與傳統行業類似,生物制藥產業也由研發、測試、上市銷售三個階段組成。但與傳統化學藥產業由大型藥企所壟斷不同,生物制藥領域內的創業型企業借助技術基礎不同形成的進入壁壘,異軍突起,形成了以企業
2014年,醫藥行業波蕩起伏,業績增幅下滑,突破性政策頻頻發布,2015年,醫藥行業終歸何處?且看八大券商論醫藥行業后市。申銀萬國證券:機會來自創新變革的紅利 2014,變革醞釀年:從醫藥制造企業、流通企業端觀察,2014年行業收入增速有所下滑,但樣本醫院終端用藥增速與2013年基本持平。20
我今天來說一個嚴肅的話題,說說國產藥的質量問題。關于國產藥,我聽到過幾個好玩的說法,都來自醫生。一個說,心血管方面的藥,夏天可以吃國產的,冬天危險系數比較高,一定要吃進口藥。還有一個說,剛開始生病的時候吃進口藥,等到病情穩定了可以換成國產藥。又有一個醫生說,普通病人的醫保數額有限,只能吃國產藥。
在2014年工信部發布的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單上,仍是廣藥、揚子江等企業占據前幾名。主營收入100億元的醫藥工業企業由上屆的9家增加到11家,其中,排名前兩位的廣州醫藥集團、修正藥業集團的主營收入雙雙突破400億元;另外,主營收入在50—100億元之間的企業則由上屆的19家增長到25家,主營收入5
根據藥品行業的規律,原研藥在專利到期后因為價格上的劣勢,很多難以為繼,而中國的仿制藥市場份額在97%左右,這樣一個時代的到來,對中國來說,是機遇,還是挑戰? 仿佛一夜之間,中國的仿制藥迎來了它的“黃金時代”。 從2012年1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的5年間,全球將有多達631個專利藥
在美國:首仿為藥物創新激勵與促進可及性之間建立了一種有效平衡 我們先來回顧美國的情況。FDA早在1984年,就提出了首仿的概念,當時美國立法通過《藥品價格競爭和專利期恢復法》,里面說到:在“專利無效或者批準正在申請的藥物不會侵犯專利”的情況下,第一個仿制申請者將擁有180天的市場獨占權。該法案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改革完善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 《意見》指出,改革完善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事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事關醫藥行業健康發展。要圍繞仿制藥行業面臨的突出問題,促進仿制藥研發,提升質量療效,完善支持政策,推動醫藥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藥品供應保障能力,降
8月10日,本報第十七版(經濟周刊版)刊發整版報道《創新藥臨床審批為何這么慢?》。 報道指出,我國一個創新藥從遞交臨床申報材料到拿到許可批件,一般需要18個月,堪稱世界之最。臨床審批曠日持久,已成為制約我國創新藥研發的最大瓶頸。 報道指出,破解創新藥臨床審批慢難題應當正本清源、改革創新:破除
慢粒白血病患者服用原研藥每月藥費23500元,從印度代購仿制藥,一個月只要260元…… 治療白血病的格列衛、治療乳腺癌的赫賽汀、治療肺癌的易瑞沙、治療腎細胞癌和肝癌的多吉美…… 這些藥您聽說過嗎?您了解它們的價格有多高嗎?您知道很多國內患者從印度代購這些藥品的仿制藥嗎? 近日,湖南沅江市民
8月18日,國務院正式發布《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就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提出五大主要目標、十二項具體任務和四大保障措施。 “文件出臺對中國的藥品監管來說非常重要。它不僅是對我國未來藥品質量標準的提高很重要,未來也將導引藥品審評、審批、藥品上
當前背景下,專利新藥的獲批降至歷史最低水平與未來重磅炸彈藥物的專利失效,給仿制藥的發展帶來了重大契機,隨著仿制藥市場的日益壯大,跨國醫藥巨頭也開始涉足,國際仿制藥進入“品牌競爭時代”。 目前90%以上的本土制藥企業以仿制藥業務為主,國內仿制藥市場競爭猶如“春秋戰國”時代,新醫改方案中,政府
石藥集團申報舒尼替尼、索拉非尼。上市公司奧賽康、立華制藥、振東制藥、羅欣藥業等也在6個腫瘤藥的申報當中。 一邊是腫瘤專利藥的集中到期,另一邊卻是新藥研發難有起色,在新老交替之際,為了給投資者講新的故事,全球制藥巨頭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并購重組,試圖扭轉江河日下的頹勢。 面對腫瘤專利藥萬艾可(俗稱
“赫賽汀”一類功效突出的“大牌”進口生物藥,常讓人“既愛又恨”。其用于治療乳腺癌等重病藥效顯著,使用者不會出現常規化療所見的心煩、嘔吐等不良反應,但治療費用驚人,一支440mg制劑售價就高達23000元。 對國內患者而言現在有了一個好消息:“赫賽汀”等一大批生物藥明年將迎來“專利解禁”期。屆時
11月11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改革完善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該方案旨在促進廣東省仿制藥研發,提升仿制藥質量療效,提高藥品供應保障能力,推動醫藥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鼓勵仿制藥研發生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鼓勵仿制臨床必需、療效確切、供應短缺的藥
雖然從印度制藥業脫穎而出,瑞迪博士藥廠(Dr.Reddys Lab,以下簡稱“DRL”)卻顯得頗為與眾不同。得益于公司成立之初就開始實施的積極全球拓展策略,這個總部位于印度南部海得拉巴的制藥企業已經躋身于美國仿制藥市場上前十大企業之列,同時在英國、德國或是俄羅斯市場上也有著不俗的表現,海外市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