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將釋放上億只轉基因蚊子
每周六上午,Maria do Carmo Tunussi會挨家挨戶地讓鄰居搜查房屋和院落,以尋找任何可能存水并為蚊子滋生提供場所的東西,比如花盆、水桶和堵住的水槽。17年來,Tunussi已成為CECAP/Eldorado當地診所的社區衛生代理人。CECAP/Eldorado是巴西皮拉西卡巴小城里一個擁有約5000人的地區,距圣保羅西北部2小時車程。Tunussi見證了引起發燒、惡心和折磨人的關節疼痛的蚊媒登革熱病毒反復席卷而來。因此,她的工作有時會顯得徒勞無功。“你頭一天清理了滋生地,第二天它又回來了。”Tunussi說,“這似乎永遠沒有盡頭。” 今年4月,CECAP成為皮拉西卡巴首個嘗試新生事物的社區,即一種Tunussi認為不僅能根除登革熱,還會阻止寨卡病毒“站穩腳跟”的蚊子控制工具——OX513A。這是一種轉基因埃及伊蚊,旨在通過將一種致死性基因傳遞給后代,減少埃及伊蚊的數量。 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培育這些昆蟲的O......閱讀全文
Cas9/guideRNA遏制“病媒”蚊子傳播病毒
每當夏日將至,人們就開始陷入到被蚊子支配的恐懼之中,小小的蚊子不僅讓很多人飽受皮肉之苦,還會傳播瘧疾、登革熱、絲蟲病等危害性較強的傳染病。因此,別看人類處在食物鏈的頂層,可幾十年過去了,除了殺蟲劑策略,我們仍然沒有什么一勞永逸的辦法對付蚊子。隨著CRISPR 基因編輯革命的爆發,人們開始將目光聚
對“老蚊子”下手有望剿滅瘧疾
一種對老年蚊子起作用的殺蟲劑或許能夠同抗性作斗爭。 快點兒殺死它們,并且越早越好。在過去的50年中,這句話一直是消滅害蟲的非官方座右銘。然而一項新的研究表明,至少對瘧疾來說,這種策略是錯誤的。通過選擇見效更緩慢的殺蟲劑,或者將更年老的蚊子作為目標,研究人員將能夠防止殺蟲劑抗性
抗瘧新思路給蚊子吃藥
一項日前發表于《自然》雜志的研究顯示,給蚊子服用抗瘧疾藥物可阻止瘧疾在人類中傳播。方法是將藥物系在蚊帳上,當蚊子落在蚊帳上時,攜帶的瘧原蟲就會被殺死。 瘧疾每年奪去數十萬人的生命。除了開發預防感染的藥物,人們一直努力通過使用殺蟲劑殺死蚊子阻止瘧疾傳播。 這種方法曾經非常有效。但在過去的幾年里
研究人員對蚊子蛋白探索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國家環境健康科學研究所(NIEHS)的科學家使用X射線晶體學解決了AEG12的結構。NIEHS核磁共振小組負責人,資深作者Geoffrey Mueller博士說,在分子水平上,AEG12可以將脂質或膜上的類似脂肪的部分分離出來,從而將病毒結合在一起。穆勒說:“仿佛AEG
遺傳工程讓蚊子走向滅亡
一種新的基因驅動可以導致攜帶瘧疾的籠養蚊子種群完全崩潰。在實驗中,沒有發生突變阻止基因驅動的傳播,使其成為第一個有望在野外生效的基因驅動。 構建基因驅動的目的是讓特定基因產生遺傳優勢,經過幾代繁殖后傳播到整個種群中。就蚊子而言,基于CRISPR的基因驅動可以將特定基因遺傳給99%的后代,而常規
熱浪下,抗病蚊子扛不住了?
《自然·氣候變化》最新發表建模研究顯示,能阻斷登革熱病毒等蚊媒病毒傳播的沃爾巴克氏體細菌的wMel菌株,在到2030年代的預測熱浪情景下可能依然有效。不過,其在更長期變暖情景下的效果還不確定。 包括瘧疾、登革熱和寨卡病毒感染在內的蚊媒疾病影響著數百萬人,隨著氣溫影響這些疾病的地理分布和流行率,
蚊子能傳播艾滋病嗎?
包括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的眾多國家的調查顯示,許多知識分子仍然認為蚊子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傳播艾滋病病毒。自人類首次發現艾滋病,眾多報道表明蚊子傳播艾滋病的可能性。在1988年,在扎伊爾被采訪的6625位男女中的多半,以及在津巴布韋4189名老師培訓生中的將近一半人都認為蚊子能夠傳播艾滋病。一項近期調查
傳播瘧疾的蚊子正在快速變異
一項新研究顯示,瘧疾的傳播媒介——蚊子正在快速變異,比如岡比亞按蚊正變異分化成不同種的蚊子,這將給瘧疾防治工作帶來麻煩,因為對其中一種蚊子有效的防治手段可能對另一種蚊子無效。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志上報告說,岡比亞按蚊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最主要的
科學家發現蚊子性別基因
著名作家Rudyard Kipling曾寫道,一些物種的雌性比雄性更加致命——對于埃及伊蚊(也被稱為黃熱病蚊子)而言這是千真萬確的。只有雌蚊會享用人類血液,從而傳播黃熱病、登革熱和其他一些疾病。但是如果你能夠把所有雌蚊都變成雄蚊,那將會怎樣?這是一項新研究提出的可能性——這項研究查明了一種能夠決
全球變暖將影響蚊子代謝
全球變暖可能導致蚊子數量的增加 科學家說,全球變暖對蚊子新陳代謝的影響可能讓關于氣候變化如何影響瘧疾的預測進一步復雜化。 科學家首次估計了在全球范圍更暖的氣候如何影響蚊子等冷血動物的代謝。這些動物依靠外部溫度調整它們的代謝。 發表在10月7日出版的《自然》雜志上的這項研究說,溫
比爾·蓋茨:鯊魚很兇煞,但蚊子是致命的
7月25日消息,比爾·蓋茨發推文表示,雖然鯊魚很酷,但蚊子是致命的。蚊子一天殺死的人比鯊魚一百年來殺死的還要多。據了解,蓋茨曾向英國公司Oxitec捐贈400萬美元(約2702萬人民幣),研究一種含有受限基因的轉基因雄蚊子,目的是減少因蚊蟲傳播瘧疾帶來的人類傷亡。這項研究曾被預計在2020年投入試驗
沒想到吧?基因編輯技術可以讓蚊子“斷子絕孫”!
登革熱、基孔肯雅熱、黃熱病和寨卡病毒等在內的大量致病性病毒都是由埃及伊蚊傳播的,如何從源頭防止致病性病毒的傳播?攜帶寨卡病毒的蚊子 近日,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CR)研究人員開發出了埃及伊蚊的轉基因品種,該品種可在其生殖系統中穩定表達Cas9酶,加快了CRISPR基因組編輯速度和效率,并展示了經
中外團隊開發出高效滅蚊新方法
一個中外團隊7月17日在英國《自然》雜志發表論文說,他們通過雄蚊感染沃爾巴克氏菌與雌蚊絕育相結合,幾乎完全清除了野外試驗區內的野生白紋伊蚊,并且這種方法比其他防蚊方式更環保、更高效。白紋伊蚊是登革、寨卡等病毒的主要傳播媒介。中國中山大學奚志勇教授團隊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中國廣州威佰
新品問世:在蚊子面前做個隱形人
美國研究人員剛剛發現了一種能夠抑制吸血類昆蟲嗅覺的分子。2013年9月9日美國化學制藥公司在印第安納波利斯召開會議,在這次會議上,一些研究人員表示在皮膚和細菌的分泌物中發現了可以成功抑制蚊蟲嗅覺的分子。這一發現為研制性能更佳的新型防蚊產品提供了無限可能。 更加重要的是這些源于人體自身
以毒攻毒!巴西計劃用蚊子來對付登革熱
登革熱每年感染大約3.9億人,能夠引起嚴重的關節痛和頭痛,而直到今天,科學家們還是沒能找到能夠治愈登革熱的藥物。 今年早些時候,研究者們開始利用基因改造的蚊子進行測試,這些蚊子可能可以將這些吸血害蟲徹底鏟除,現在,一組專家又找到了另一個方法來防止登革熱的擴散。他們發現利用一種特殊的細菌來感染蚊
新型合成皮膚或解蚊子吸血之謎
蚊子一只接一只地被手持真空吸塵器捕獲,然后釋放到一個透明塑料盒中。在適應新環境片刻后,蚊子聞到血腥味便蜂擁而至。但是,它們并沒有找到可大快朵頤的生物,而是撲向一小塊透明合成皮膚下流淌著鮮紅色血液的血管,然后開始進食——這不是科幻場景,而是美國杜蘭大學和萊斯大學正開展的一項新研究的內容。 近日發表
科學家研究蚊子為何愛叮人
你身上的氣味使蚊子在很遠處就能將你作為理想的目標。當你和朋友談天或是燒烤時,蚊子將會出動,使你的血液成為它的下一頓大餐。那么,是什么讓你對這些小家伙如此具有誘惑力呢? 近日,一個英國研究團隊正在啟動一項新研究了解人類基因在此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他們計劃收集200對雙胞胎和非雙胞胎穿過的襪子,并將
蚊子能夠很好地耐受高溫,常年活躍
世界許多地方的人們在夏季面臨蚊子的滋擾。但或許會令人崩潰的是,根據美國佛羅里達大學農科院的研究人員14日發表在《生態學》上的最新研究,在氣候變化較為顯著的地方,這些傳播疾病的昆蟲有朝一日可能會成為一個常年性的問題。 這項研究的資深作者、佛羅里達大學野生動物生態和保護系助理教授布雷特·謝弗斯說:
預防寨卡病毒的解藥——蚊子蛋白
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瞄準傳播寨卡病毒蚊子唾液中的一種蛋白,減少了小鼠的寨卡感染率。這項發現指出了針對寨卡病毒和類似的蚊媒病毒疫苗開發策略。 研究發表在《Nature Microbiology》。 2015年爆發至今,還沒有針對寨卡病毒感染的疫苗或療法。寨卡病毒感染導致了出生缺陷等重大疾病,
張東京:蚊子絕育用上了“核技術”
“當前,以藥浸蚊帳和室內滯留噴灑為主的媒介按蚊控制仍是預防瘧疾的關鍵措施,然而對戶外媒介按蚊控制仍缺乏新技術,特別是針對斯氏按蚊,亟須研發新技術。”近日,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副教授張東京在接受《醫學科學報》采訪時表示,斯氏按蚊已逐漸入侵非洲國家城市中心,并定植擴散,給“非洲瘧疾控制和消除計劃”帶來嚴峻
研究發現蚊子根據體味選擇叮人目標
美國范德比爾特大學、耶魯大學和荷蘭瓦赫寧恩大學合作的最新研究發現,人體氣味是蚊子選擇“獵物”的重要標準。 報告說,研究人員通過繪制蚊子下顎觸須的解剖和分子結構圖發現蚊子的口器(嘴)由三大器官構成,羽狀觸角是嗅覺器官,負責識別大范圍內的人體化學氣味;針狀喙管負責鑒別近距離內的人體氣味;而下顎觸須則負
掃描電鏡揭秘蚊子叮咬的“真相”
通常雌性蚊子以人和動物血液為食,雄性蚊子吸食植物汁液。蚊子雖小,卻可以傳播多達 80 多種疾病,包括登革熱、瘧疾、絲蟲病等。被蚊子叮咬后,會使人感到癢和不舒服,但是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蚊子的口器其實“不簡單”。(圖片來自網絡)通常我們肉眼可以看到的蚊子口器為下唇(又稱喙鞘),喙鞘里面會包裹蚊子的六根“吸
抗瘧“新武器”:基因技術改變蚊子性別構成
??????? 會叮人的雌蚊子是瘧疾傳播的最大“幫兇”。英國新一期《自然-通訊》雜志10日報告說,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轉基因技術,可大幅改變蚊子后代的性別構成,讓雄性占絕大多數,最終致使蚊群在數代后無法繁衍,從而阻斷瘧疾的傳播途徑。 在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研
轉基因飛蛾有望讓蛾害絕跡
一直以來,小菜蛾都被認為是一種破壞力很強的農業害蟲。以往,解決小菜蛾蟲害的唯一辦法只有使用農藥和殺蟲劑。如今,這種情況可能會有所改變。 美國康奈爾大學最近提出的一種基因工程技術已經獲得美國農業部批準,即將在紐約州北部的一小部分地區進行試驗。據悉,該技術可以通過轉基因飛蛾讓這一種群最終消失。
人血能“毒殺”蚊子?不是夢想是現實
英國研究人員牽頭的一個小組在肯尼亞用藥物讓人血對蚊子具有致命毒性,所獲結果有望用于開發防治瘧疾的新方法。 研究人員讓47名志愿者一天服用600毫克高劑量伊維菌素,連續服用3天,然后采集血樣,喂給蚊子。伊維菌素通常用于抵御寄生蟲感染引起的河盲病和象皮腫。 蚊子.jpeg 研究人員在最新
蚊子、洋蔥、樹葉……放大100倍竟然這么有趣
自從開團了天文望遠鏡,催樹媽團顯微鏡的呼聲就一直沒斷過。抱歉讓大家久等了哈,但是相信朋友們看完介紹會覺得,這個等待是值得的。?樹媽當年的自然課,老師是讓大家輪流上臺看顯微鏡的,當時觀察的是洋蔥表皮,雖然很多同學只是匆匆一瞥,但還依然記得當時那種新奇。給孩子備上一臺顯微鏡,動植物的結構、細節,微生物、
神經元“保險”確保蚊子總能聞到人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637.shtm 我們知道討人厭的東西,都有其生存絕招。當雌性蚊子在尋找人類叮咬時,它們會聞到人體散發到空氣中的獨特體味混合物,這些氣味會刺激蚊子觸角的感受器,然而,即使從蚊子基因組中剔除整個氣味
蚊子幼蟲適應環境的離子調控機制
蚊子是許多哺乳動物病原的宿主,包括寄生蟲、細菌、病毒和真菌。瘧疾主要是通過按蚊傳播的疾病。為了控制疾病,了解傳播的過程非常重要,因此需要研究蚊子幼蟲的環境適應性。蚊子幼蟲能夠適應多變環境是因為蚊子的直腸有一個高度發育的離子調控系統。直腸負責吸收離子和營養,排出過量的鹽和廢棄物。但是這種調節的過程一直
Science:抗虐新手段-讓蚊子攜帶細菌
近日,密歇根州立大學與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的科學家發現,讓蚊子攜帶細菌可能會為如何治療人類瘧疾提供新的線索。 過去,研究人員已經知道,感染了細菌沃爾巴克氏體的蚊子會對各種人類病原體產生抵抗力。因此,瘧疾的研究者提出用這種細菌來感染攜帶瘧原蟲的按蚊——蚊子在自然情況下是不會感染沃爾巴克氏體的。
蚊子、臭蟲、老鼠……城市會影響物種進化嗎?
最近,英國航空公司航班座椅爬滿臭蟲的丑聞傳得沸沸揚揚。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昆蟲學與毒理學教授Murray Isman表示,隨著全球范圍內旅行人數的大增,臭蟲的出現沒啥可奇怪的。英國航空公司的發言人 Caroline Niven 在一份聲明中稱,航空公司已經在與客戶進行聯系,表示道歉,在進一步調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