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知識小科普:化學書上的化學家們
從開始用火的原始社會,到使用各種人造物質的現代社會,人類都在享用化學成果。人類的生活能夠不斷提高和改善,化學的貢獻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而貢獻最大的莫過于那些為之獻身的化學家們。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我們化學課本上的化學家們。 門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德米特里·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1834年2月8日—1907年2月2日),俄國科學家,總結發現了化學元素的周期性,但他并不是第一位發現元素周期律的人。第一位發現元素周期律的是紐蘭茲,他發現第八個和第一個元素性質相近。他把這叫做“八音律”。但可惜他并沒繼續研究元素之間的規律,也就沒有真正總結出元素周期律。后來,門捷列夫在批判地繼承前人工作的基礎上,對大量實驗事實進行了訂正、分析和概括,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張元素周期表,并據以預見了一些尚未發現的元素,總結得出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他的成功,引起了科學界的震動。人們為了紀念他的功績,就把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稱為門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門捷列......閱讀全文
化學知識小科普:化學書上的化學家們
從開始用火的原始社會,到使用各種人造物質的現代社會,人類都在享用化學成果。人類的生活能夠不斷提高和改善,化學的貢獻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而貢獻最大的莫過于那些為之獻身的化學家們。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我們化學課本上的化學家們。 門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德米特里·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1834
分析化學家——張玉奎
張玉奎,1942年出生,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65年畢業于南開大學化學系。1965年至今在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工作。曾任該所副所長、國家色譜研究分析中心主任。先后在德國圖賓根大學和美國國家環保署進行高級訪問。蛋白質研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專家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機器化學家”是怎樣煉成的?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546.shtm自主閱讀海量文獻汲取前人智慧,制定實驗方案,在無人干預的情況下完成實驗全流程,思考出最優解,創造新的化學品和材料。這正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教授羅毅、
化學史上的偶然發現,-化學家們的趣聞
在科學發展史上,尤其在化學發展史上,有很多發明與發現被人們認為是源于偶然因素,下面列舉幾例。 1、石蕊指示劑 17世紀的一個夏天,英國著名化學家波義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實驗室走去,剛剛跨入實驗室大門,陣陣醉人的香味撲鼻而來,他這才發現花圃里的玫瑰花開了,他本想好好欣賞一下迷人的花香,但想到一
那些年,在化學路上跑偏的化學家們
他們是最早的化學家,卻誤入了歧途化學這一門課程,在人們看來是從西方開始興起的,但是說起來這世界上最早的化學家,卻是在我國的。很多人都知道,在我國古代的時候,從春秋戰國開始,就出現了一類非常特殊的人。他們就是方士,他們也有一種特殊的技能,就是煉丹術,或是煉金術。他們以神奇的方法,煉制各種所謂的仙丹,還
著名化學家陳茹玉院士逝世
原天津市政協副主席,著名化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教授陳茹玉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12年3月11日3時45分在天津逝世,享年93歲。 陳茹玉簡介 陳茹玉 有機化學家 1919年9月24日生于天津,籍貫福建閩侯。1942年畢業于西南聯合大學化學系。1952年獲美國印第
分析化學家盛龍生辭世
訃 告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藥科大學原分析測試中心研究員盛龍生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15年12月23日1時50分在南京逝世,享年79歲。 尊重本人遺愿,家中不設靈堂,不舉行悼念儀式,后事一切從簡。 特此訃告! 盛龍生同志治喪小組 2015年12月23日 盛龍生,男,中國
戴海龍:執棒交響舞臺的化學家
6月下旬,著名華人化學家、美國天普大學副校長戴海龍教授來到北京。和以往不同,這次來京,他是以音樂指揮家的身份出現在人們面前的。 28日晚,戴海龍執棒的“難忘的旋律”世界名曲交響音樂會在北京音樂廳舉行。前來音樂廳的觀眾,除了欣賞音樂外,大多是想一睹有著科學家身份的指揮家的風采。 音樂會
我國著名化學家唐有祺逝世
我國著名化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晶體與結構化學奠基人之一、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中國共產黨黨員唐有祺先生,因病于2022年11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歲。
化學家為中國探索更多可能-“大化學”時代初露端倪
2008年12月31日,第63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2011年定為“國際化學年”,以紀念化學學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對人類文明的貢獻。 目前,國際化學年活動正在全球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熱烈展開。作為國際化學年的提案國之一,中國除了積極推動此項議案獲得聯合國的通過外,還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一
食品把關:莫讓百姓兼任“化學家”
部委官員、專家、代表委員熱議食品添加物 最近,老百姓熟悉了一個本來十分生僻的字母組合:OMP。這種添加在蒙牛特侖蘇牛奶中的食品原料被疑致癌,一度激起了軒然大波。盡管最終衛生部證實它對人體無害,但人們對食品添加物的憂思遠未終結。 近年來,隨著一系列有害食品添加物曝光,人們無奈地發現,自
巴斯夫“小小化學家”在京開啟“20歲”活動
7月20日,巴斯夫“小小化學家”2017活動在中國科技館舉行了開幕式。今年巴斯夫將在全球各地推出全新實驗項目“聰明的美食家”,以慶祝“小小化學家”誕生20周年。 同時,巴斯夫“小小化學家”進入中國也已15周年。2002年,巴斯夫首次在德國以外的國家開展這一科普活動就選擇了北京。今年的活動將從7
著名生物化學家楊福愉逝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241.shtm 1月6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網站發布訃告,著名生物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長楊福愉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1月5日20點46分在北京逝世,享
實用分析化學家對聯,天花板?
一,事由?2022年5月11日上午10時35分,在看到了:上聯:莫言路遙余秋雨下聯:可染悲鴻林風眠二,實用分析化學家對聯?上聯是60-80年代,我國重心部門:笫二機械工業部/核工業部。?下聯是90年代至今的我國研究的重心部門:檢驗檢疫系統。?上聯:國珍晉堯周錦帆下聯:曉明崇華龐國芳?具體人名:陳國珍
從“試錯”到“智能創造”:機器化學家來了
機器化學家“小來”在做實驗。中國科大供圖在人們的傳統印象里,在實驗室搞研究的都是穿白大褂的科研人員。但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機器化學家實驗室里,卻是另一番景象:這里沒有一個人,只有動作靈活的機器人在操作臺之間來回穿梭,伸出機械手臂配制試劑。它不僅能夠做實驗,還會自主設計實驗步驟和方案
文學家、文學官、分析化學家、分析化學官
一、事由 今天2012年7月14日,在朝陽團結湖街道圖書館借了《當代》雜志{2012年3期}。在晚上看完電視劇《浮沉》后,看這本《當代》《往事》欄目的文章《龍有龍道》,作者是《溫州晚報》編輯程建國,52歲。 《龍有龍道》記述程建國編輯筆下的幾位名人,
化學擔當——記著名有機化學家戴立信院士
戴立信(1924年—) 戴立信,著名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24年11月13日出生于北平,1947年國立浙江大學畢業。1953年進入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現任有機所研究員、有機所學術委員會和學位委員會顧問、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上海化學化工學會名譽理事長。曾任
著名有機化學家張滂院士逝世
張滂 著名有機化學家、化學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原北京市化學研究會理事長、中國化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11年11月29日17點5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張滂先生生于1917年8月,原籍湖北枝江。1942年畢
化學家研制出首個分子多面體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7月21日報道,美國紐約大學化學系、分子設計研究所和意大利米蘭大學材料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攜手制造出了首個分子多面體,這種具有突破性的結構有望讓科學家研制出新的工業產品和消費產品,包括磁材料和光學材料等。研究論文發表在7月21日出版的《科學》雜志上。 科學家
研究人員呼吁伊朗釋放入獄化學家
2014年年初,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領導的政府正忙于同美國和其他國家就限制該國核發展展開密集的談判。被視為溫和改革派的Rouhani受到伊朗強硬保守派的攻擊,而后者就有可能達成的協議表示反對。Rouhani要求該國知識分子站出來,公開支持他的政策。 “為何大學變得沉默?為何教授們變得沉默?”
中美化學家在湘共推納米醫學研發
近日,三位美國頂尖化學家來到湖南大學,就如何用更好的化學方法制備功能納米醫學材料,與中國科學院院士俞汝勤、姚守拙,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譚蔚泓等中國學者進行了交流,并就開展化學生物與納米醫學合作研究事宜,與湖南大學、長沙國家生物產業基地負責人進行了探討。 到訪的三位
著名化學家申泮文去世-享年101歲
南開大學7月4日透露,著名教育家、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教授申泮文,因病于2017年7月4日0時42分在天津逝世,享年101歲。 申泮文,1916年9月生,廣東省從化縣人,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中國當代無機化學學科奠基人之一。他1940年畢業于前昆明西南聯合大學化學系。曾任南開大學化學
化學家構建首個納米粒子圖書館
眾所周知,納米粒子經常表現出與常見大尺度物質不同的性質,應用領域也大相徑庭。例如,金納米粒子可以催化化學反應,而普通的金塊卻不能。基于半導體的納米粒子僅通過尺寸的細小變化即可發射出不同顏色的光,而普通的半導體卻無法做到。 ??????? 鑒于此,科學家想出了無數方法合成納米粒子(如圖)。然而,
化學家構建首個納米粒子圖書館
圖片來源:Peng-Cheng Chen 等 眾所周知,納米粒子經常表現出與常見大尺度物質不同的性質,應用領域也大相徑庭。例如,金納米粒子可以催化化學反應,而普通的金塊卻不能。基于半導體的納米粒子僅通過尺寸的細小變化即可發射出不同顏色的光,而普通的半導體卻無法做到。 鑒于此,科學家想出了無數方法
著名地球化學家張本仁院士逝世
?? ?2016年11月1日21時18分,著名地球化學家、地質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教授在北京不幸辭世,享年87歲。中國地質大學全體師生員工對張本仁院士的辭世表示深切的哀思和悼念。 ?張本仁院士遺體告別儀式定于2016年11月5日(星期六)上午10:00在北京八寶山
物理化學家林勵吾院士逝世
中科院院士林勵吾在大連逝世中科院院士 林勵吾先生 我國著名物理化學家、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咨詢委員會主任林勵吾因病醫治無效,于12月10日12時04分在大連逝世,享年85周歲。 林勵吾院士為中國的石油煉制、石油化工、煤化工過程、催化劑研制和有關理論研究作出了系統的、創造性的貢獻,多
德國著名分析化學家Bernhard-Welz逝世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據可靠消息,德國著名分析化學家Bernhard Welz教授于上周六(2018年6月2日)車禍去世。 Bernhard Welz是世界領先的分析領域的研究人員,特別是在原子吸收光譜法、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以及這些技術在環境和石油和煤炭分析中的應用等方面。 Bernhard
加速認知螺旋,實驗室來了“機器化學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798.shtm 走進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綜合樓一樓,一條人工智能(AI)化學實驗線正在進行測試。如果一切順利,它將在今年上半年正式投入使用。一位博士生花五年時間才能獲得的數據,在這里只需一個
著名有機化學家陸熙炎逝世
據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微信公號消息,我國著名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陸熙炎,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1月4日20時58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5歲。 陸熙炎 據公開資料,陸熙炎1928年生于江蘇省蘇州市。1951年浙江大學化學系畢業;同年到中國科學
悲痛|杰出藥物化學家于德泉逝世
據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物研究所消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杰出藥物化學家、人工麝香核心發明人、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物研究所教授于德泉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12月31日16時4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于德泉院士從事藥物研究工作六十余載。他為我國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