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揭示霧霾形成的化學機制
近期,一個由中國、美國和英國科學家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文章,宣稱找到1952年倫敦大霧及當前中國霧霾形成的主要化學機制。 人們知道由二氧化硫轉化產生的硫酸鹽是形成煙霧的主要原因,而具體轉化機制并不清楚。該團隊研究證實倫敦大霧是在多云的大氣環境下,由二氧化氮促使二氧化硫轉化為硫酸鹽,從而形成危害性大霧。而中國當前霧霾的形成機制稍有不同,除了二氧化氮外,還有氨的參與,才能將二氧化硫轉化為硫酸鹽。 研究人員指出,該研究促進了對霧霾形成機制的正確理解,將為中國制定更加有效的霧霾監管行動發揮重要作用。當前,中國主要集中在二氧化硫的排放管控,而該研究提示出要同時減少二氧化氮和氨的排放將會產生更好的霧霾防控效果。 中國大氣中的二氧化硫主要由發電廠排放,二氧化氮主要由發電廠和汽車產生,而氮主要由肥料和汽車的使用產生。......閱讀全文
科學家揭示霧霾形成的化學機制
近期,一個由中國、美國和英國科學家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文章,宣稱找到1952年倫敦大霧及當前中國霧霾形成的主要化學機制。 人們知道由二氧化硫轉化產生的硫酸鹽是形成煙霧的主要原因,而具體轉化機制并不清楚。該團隊研究證實倫敦大霧是在多云的大氣環境下,由二氧化
科學家揭示霧霾形成的化學機制
近期,一個由中國、美國和英國科學家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文章,宣稱找到1952年倫敦大霧及當前中國霧霾形成的主要化學機制。 人們知道由二氧化硫轉化產生的硫酸鹽是形成煙霧的主要原因,而具體轉化機制并不清楚。該團隊研究證實倫敦大霧是在多云的大氣環境下,由二氧化
研究發現我國霧霾發生新機制
近日,北京師范大學與美國得州農工大學開展合作研究,揭示了區域霧霾形成的新機制。該成果發表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對我國及世界發展中國家合理制定減排措施以治理霧霾、改善空氣質量及應對氣候變化具有切實有效的理論指引意義。 近幾年,雖然我國重度霧霾發生頻率減少,但中/輕度霧霾仍然頻頻發生。如何解釋
從科學的角度了解霧霾、解析霧霾
生活在北方城市的人們近三年普遍感受到,霧霾的發生頻率在不斷增加,特別是2013年和2014年, 霧霾發生的次數之頻繁,持續時間之長,污染程度之重都創下了記錄,2013年1月北京發生了 PM2.5污染歷史峰值,2014年1月發生了有記錄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污染期,即便是在理論上不會出現霧霾的春夏兩季
霧霾來源和形成機制研究獲新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教授沈延安團隊與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林莽博士、美國科學院院士Mark H. Thiemens等合作,在研究華南地區霧霾的物質來源和形成機制上取得重要進展。8月6日,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研究人員首次將放射性硫同位素(35S)與穩定
北京霧霾今逐漸消散-周四霧霾可能再來
又一個周末在霧霾里度過,今天終于迎來好消息,一股從東北方向趕來的冷空氣將在午后抵達京城。市氣象臺預計,今天午后起,在弱的偏東風的作用下,霧霾將逐漸消散,但想徹底轉好,還要等到夜里隨著風力的加大,將霧霾“驅逐出境”。明后天,京城將擁有兩天好空氣。 昨天白天,北京大氣能見度進一步轉差,整個天空都灰
專家解讀近期霧霾原因-多因素疊加致接連霧霾
秋冬季節是我國霧霾污染高發季節,10月以來我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中西部地區以及東北地區接連發生大面積的霧霾污染,部分城市空氣質量持續處于重度污染以上級別。 針對這一情況,10月25日,環境保護部在北京召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重污染過程專家解讀座談會。 會上,來自中國環境監測總
“黃蜂”發飆,吹散霧霾
昨天,網上一個關于霧霾的傳言不脛而走:那團籠罩京津冀上空數日的重霧霾,被冷空氣吹往南方,今天會飄到浙江。消息說得有理有據,說霧霾昨天到達上海,今天正式影響杭州。這讓很多人心有余悸,去年秋冬季浙北曾連續遭遇數次重霧霾,至今讓人印象深刻。而今年才入秋,恐怖的霧霾就要迫不及待殺過來了嗎? 今天杭
霧霾來襲-原因何在
●12月18日,我國中東部持續大面積重污染天氣,日均濃度達到重度及以上污染的城市共有71個,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城市共53個。多地空氣質量指數小時值“爆表” ●19—21日不利氣象條件持續,污染物擴散條件極端不利,重污染天氣影響范圍和污染程度呈逐步上升趨勢。22日,隨著冷空氣南下,污染情況有望
穹頂之下,不止霧霾
看完柴靜的霧霾報告,你可以看看這個: 本文摘自《無癌的世界》一書,作者是一位美國醫生,她的職業和癌癥密切相關。寫作本書,她的出發點和柴靜一樣,因為她也飽受來自親友患癌的切膚之痛。無論你是一個健康人,還是正飽受著癌癥的煎熬,以下問題的回答是你必須知道的真相! 除了霧霾,還有什么致癌物? 環境
全國多地仍被霧霾籠罩-中國式治霾能否霾開霧散
當節日喜慶的硝煙散盡,全國多地卻仍籠罩在陰沉的霧霾之中。 重重霧霾加重了人們的疑慮——從“灑水抑塵”到“停工停課”,從“霧霾罰單”到“免職開除”,各地治理霧霾的措施多樣、語態堅決,為何效果并不明顯?政策在落實中又遭遇了哪些尷尬與問題?突破“十面霾伏”的癥結何在? “尷尬”的應急措施
天河一號精準“追霧霾”-未來霧霾可提前預報
近期,全國許多省市都受到霧霾侵襲。日前從有關部門了解到,我國要借助“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啟動建設“霧霾監測與數值預報模式系統研究”,預計未來3到5年,最終實現用模型精確預報霧霾的發生和形成,此項研究將實現全國、區域、城市聯動的霧霾預報與預警。 快速——計算提速百倍 追霾從輪廓到點位
霧霾專家:推進能源結構優化是治理霧霾的必由之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談到當下公眾關注度最高的話題,霧霾治理絕對是其中之一。關于霧霾治理,下面介紹的這位科學家有很大發言權。 丁仲禮,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科院院士。作為長期研究環境變化的專家,在他眼中,霧霾治理、氣候協定、能源結構,三者有怎樣的關聯?什么才是治理霧霾的根本途
荷蘭小伙為帝都霧霾操碎心-黑科技霧霾變鉆戒
1979年出生于荷蘭,是一名發明家。他利用人類、科技還有空間的關系做出的社群設計而聞名于全球。Daan Roosegaarde和他由設計師和工程師組成的團隊在位于荷蘭和上海的工作室進行實驗。 幾年前這個荷蘭小伙去了北京,他被這座文明古城嚴重的空氣污染所震驚。 于是Dann決心回到工作室和團隊
三大原因導致霧霾不散-合肥醞釀霧霾應對方案
“合肥要高度警惕,霧霾治理不能坐等。不論是工地停工、車輛限行,總得有個具體措施。”在今年2月25日的全省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省環保廳廳長繆學剛如是說。半年多過去了,當霧霾再次襲來時,合肥出了哪些招? 三大原因導致霧霾不散 近日,記者梳理了合肥自10月15日以來的天氣,除了11月2日外
新國標能否驅散防霾品市場“霧霾”
10月8日,霧霾襲擊華北,北京空氣質量重污染預警和霾預警從10月9日起雙雙升級為“橙色等級”,河北也啟動中南部區域橙色應急響應。遭遇“霾伏”的還有天津、河南、陜西等省市的多個城市和地區。 10月11日傍晚,大風抵達北京。人們急切期盼的這場大風,終于吹散霧霾,還北京了蔚藍的天空,清凈的空氣。
霧霾是這樣形成的
一是地區近地面空氣相對濕度比較大,地面灰塵大,地面的人和車流使灰塵攪動起來; 二是沒有明顯冷空氣活動,風力較小,大氣層比較穩定由于空氣的不流動,使空氣中的微小顆粒聚集,漂浮在空氣中; 三是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間的輻射降溫,使得近地面原本濕度比較高的空氣飽和凝結形成霧。 四是汽車尾氣污染物排放,近
汽車排放與空氣霧霾
?? ? ??隨著冬季的到來,伴隨汽車尾氣的排放。城市大氣污染進入嚴重階段,制定和實施更為嚴格的汽車尾氣排放標準,同上利用便攜式煙氣分析儀在非高峰時段對汽車尾氣排放量開展抽查、檢測,對超國四(IV)排放標準的車輛禁止生產、上路,并給予嚴厲處罰,是控制大氣污染的有效手段。 ? ? ?CJDZ31
治理霧霾有“數”了
兩會伊始,很多人關心北京忽晴忽霾的天氣。3月3日有一則重要消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霧霾成因報告出臺。筆者認為,新建的監測網絡能摸清霧霾的底細,意味著治理責任可以分解落實了。 簡介一下,這份報告首先指出,燃煤的重工業是禍魁——2000多名專家歷時兩年,借助天地空綜合立體觀測網,精細地量化描述
霧霾是這樣形成的
一是地區近地面空氣相對濕度比較大,地面灰塵大,地面的人和車流使灰塵攪動起來;二是沒有明顯冷空氣活動,風力較小,大氣層比較穩定由于空氣的不流動,使空氣中的微小顆粒聚集,漂浮在空氣中;三是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間的輻射降溫,使得近地面原本濕度比較高的空氣飽和凝結形成霧。四是汽車尾氣污染物排放,近年來城市
霧霾天該怎樣應對
近日,我國部分地區多次被霧霾天氣侵襲,霧霾對于健康的影響,也一直是公眾關注的熱點。在霧霾天氣下,怎樣盡量減小霧霾對身體的傷害?如何選擇合適的口罩和空氣凈化器來保護自己?請看以下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 問:霧霾對健康有哪些危害? 答:霧霾所包含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在急性危害方面,主要表現為
細密紗窗能防霧霾?
剛經歷了楊絮、沙塵的輪番襲擾后,不少市民都意識到了紗窗的重要性。記者發現,最近在豐臺馬家堡、朝陽東壩等地的一些居民小區,紗窗安裝工不斷地在推銷一種“防霧霾紗窗”,號稱可以阻擋包括沙塵、楊絮甚至是PM2.5,專家表示,防霧霾紗窗屬于“漏簸箕篩細沙子”,基本無法防阻PM2.5。 記者看到,這些“防
治理霧霾沒有“速效藥”
頻繁出現的霧霾讓人們覺得環境“生了病”,大家都盼著這個病能早點好。不過,國外那些曾受霧霾困擾的城市都是經過長期治理才見成效,因此我們需要正視治理霧霾沒有“速效藥”的事實。 美國洛杉磯在1943年出現了嚴重霧霾,后來又多次發生光化學煙霧公害污染。但直到1970年美國出臺《清潔空氣法案》后,空
讓“霧霾元兇”改邪歸正
與其大費周章地對農民燒秸稈圍追堵截,不如多在提高秸稈利用率上想想辦法。變廢為寶,要發揮政府和市場兩只手的作用。當秸稈資源被有效利用后,你讓農民燒,人家還舍不得呢 11月初,北方多省市持續一周“四面霾伏”,期間環境衛星共監測到秸稈焚燒火點756個,糧食大省黑龍江以580個火點數穩居第一,占此次監
霧霾,該怎么治理
近年來,“霧霾”問題已成為我國大氣污染危害升級的突出標志。一些霧霾嚴重的城市實施控煤、控車、控油、治污等污染防治措施,確有必要,也有成效,但離實現呼吸上清潔空氣的目標尚遠。而采用車輛限行限購、工廠停工停產等簡單化手段進行治理,不僅容易引發社會矛盾,而且治標不治本。那么,霧霾到底應該怎么治理?
霧霾天,口罩怎么選?
普通、滅菌、棉布、活性炭,再加上這些天在網上商城熱銷的N95、N99型口罩……霧霾天氣中,到底應該選擇什么樣的口罩呢? 北京朝陽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曹志新認為,從專業角度來講,N95/N99最有效的是防控烈性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比如說SARS或者流感,因為口罩的過濾效率越高,造成的呼
河北監測霧霾健康影響
河北省衛生計生委近日正式啟動2013年中央轉移支付空氣污染(霧霾)人群健康影響監測項目工作,從11月開始至2014年1月,河北省每月將在7 個監測點組織開展空氣污染(霧霾)特征污染物及人群健康影響監測,掌握不同地區PM2.5污染特征及成分差異,了解不同地區空氣污染健康影響狀況。 河北省
霧霾來源統計亟需完善
霧霾襲擾我們很多年了。我國很多地區和很多政府相關部門也為了霧霾治理推出了不少舉措。有控制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的,有拆遷煉鋼廠、水泥廠的,有停建燃煤發電廠的,有進行煤改氣工程改造的,還有對汽車進行限行的,最近更傳出有禁止燃放煙花的。各地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但是,通過陸續發布的
研究揭示北京霧霾中硫酸鹽生成機制-建議減排
中德兩國研究人員21日說,他們破解了北京及華北地區霧霾最主要組分硫酸鹽的形成之謎,發現在大氣細顆粒物吸附的水分中二氧化氮與二氧化硫的化學反應是當前霧霾期間硫酸鹽的主要生成路徑。這一發現凸顯在繼續實施減排措施的同時優先加大氮氧化物減排力度對緩解空氣污染問題的重要性。 近年來,北京及華北地區霧霾
霧霾天引爆千億商機-“吸霾”涂料首次問世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霧霾天引爆千億商機,“吸霾”涂料首次問世,爭搶環保產業“蛋糕”。 多發而持續的霧霾天氣,使PM2.5指數居高不下,導致市場上和空氣有關的相關產品,如空氣凈化器、空氣質量檢測儀、口罩、凈化型空調都成為“香餑餑”。日前,一種針對空氣凈化的涂料也首次問世,意欲“從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