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癌癥導致的死亡,有90%是腫瘤的轉移導致的。在大部分人看來,腫瘤的轉移過程大概是這樣的:某些細胞在增殖的過程中出現突變,導致細胞生長失控,形成腫瘤;腫瘤細胞在不斷分裂增殖的過程中,新的基因突變不斷積累,直到某一天,有些腫瘤細胞意外獲得了跟轉移有關的基因突變,腫瘤細胞就表現出侵襲性;它們順著血管隨處擴散,轉移到合適的器官,是為癌癥。 目前在各國紛紛開展的「癌癥登月計劃」,也是以這個理論為基礎展開的。大家都想通過對原發病灶的深度測序,達到理解、攻克和預測腫瘤治療中出現的耐藥問題。當然,如果在其他組織器官形成轉移灶的擴散癌細胞,是來自我們測序取樣時的那個腫瘤組織倒也罷了。然而,從2002年開始,陸續有研究表明(1-4),癌細胞在腫瘤形成非常早期的時候,就離開原發病灶,到其他組織器官獨立安營扎寨了。這意味著什么恐怕也不用我多講。 可是學界一直以來并不清楚腫瘤細胞這種超早期轉移背后的秘密,這樣一來也就沒辦法找對策。終于,1......閱讀全文
2012和2013年,由北京大學多個研究團隊合作完成的世界首個高精度人類男性和女性個人遺傳圖譜相關論文相繼發表于《科學》和《細胞》雜志。這一工作采用的單細胞DNA擴增技術MALBAC,與以前的技術相比,該技術將單細胞全基因組測序的精確度大幅度提高,以至于能夠發現個別細胞之間的遺傳差異。 MAL
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將到哪兒去?這一終極哲學命題,有多種不同的解答視角。從基因角度給出的答案,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近一段時間,有關基因領域的新聞將基因檢測、基因編輯、癌癥的靶向治療等原本屬于生物醫學領域的專業話題,一下子變成了公眾話題。人們對于基因的好奇在于:基因是如何影響人類的長相、身高、
一、基因檢測公司梳理 目前全國涉及基因檢測概念的公司有200余家,按照業務范圍劃分,這些公司可以分為:①最上游的基因檢測儀器開發企業(測序儀、芯片掃描儀、PCR設備),②提供樣本處理試劑和耗材的中上游企業(建庫試劑盒、檢測試劑盒、工具酶、基因芯片),③提供第三方基因檢測服務的中游企業
2012和2013年,由北京大學多個研究團隊合作完成的世界首個高精度人類男性和女性個人遺傳圖譜相關論文相繼發表于《科學》和《細胞》雜志。這一工作采用的單細胞DNA擴增技術MALBAC,與以前的技術相比,該技術將單細胞全基因組測序的精確度大幅度提高,以至于能夠發現個別細胞之間的遺傳差
在《社交網絡》這部由大衛·芬奇執導、以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為原型拍攝的電影中,有一位配角頗為人所印象深刻,他就是好萊塢大帥哥賈斯汀·汀布萊克扮演的肖恩·帕克(如上圖)。在電影中,他吸食毒品,并與維多利亞秘密女郎風流約會,而且為了利益他寫了一張支票給愛德華多·薩維林,并朝其臉上扔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腫瘤免疫療法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JCI:為何癌癥靶向免疫藥物有時會失效? DOI: 10.1172/JCI128644 近日,來自俄亥俄州立大學綜合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做出了一項突破性研究成果,該發現有助于科學家理解為什么某些腫瘤微環境中缺乏
美國 人腦研究取得新成果,醫學與疾病防治取得多項重大突破,合成生物學成果紛呈。 2015年,美國科學家在人腦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8月,俄亥俄州立大學在實驗室中培育出近乎完全成型的人類大腦,盡管它只有鉛筆上橡皮擦那么大,發育程度與一個5周大胎兒的大腦相當,尚沒有任何意識,但具備人腦絕大多數細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布魯克一直以MALDI技術聞名全球,并已在成像領域占據領導地位;自去年推出timsTOF Pro創新組學系統后,在深度覆蓋和高通量蛋白質組學分析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并且迅速和國內院校和企業開展了一系列深度的合作。比如timsTOF系列,已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
2017年的一天,法國科學家Claire Magnon和她的學生被一組數據嚇壞了。 她們發現,移植到模式小鼠身上的前列腺腫瘤生長一段時間之后,小鼠大腦腦室下區的神經干細胞(或者神經祖細胞)數量突然減少了。 按照正常的邏輯推理,導致這個現象的原因可能有兩個。 一個比較容易接受,就是那些神經干
著名歷史學家、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教授曹樹基在5月7日上午新開了微博,聊的不是歷史,卻是“免疫療法”。 一周前,國家衛生計生委在視頻會議中重申,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技術在2015年施行的最新規定中,屬于臨床研究,不能進入醫療臨床應用。 曾在我國遍地開花的免疫細胞療法就這樣被“一劍封喉”。 這讓曹
著名歷史學家、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教授曹樹基在5月7日上午新開了微博,聊的不是歷史,卻是“免疫療法”。 一周前,國家衛生計生委在視頻會議中重申,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技術在2015年施行的最新規定中,屬于臨床研究,不能進入醫療臨床應用。 曾在我國遍地開花的免疫細胞療法就這樣被“一劍封喉”。 這讓曹
據統計,癌癥導致的死亡,有90%是腫瘤的轉移導致的。在大部分人看來,腫瘤的轉移過程大概是這樣的:某些細胞在增殖的過程中出現突變,導致細胞生長失控,形成腫瘤;腫瘤細胞在不斷分裂增殖的過程中,新的基因突變不斷積累,直到某一天,有些腫瘤細胞意外獲得了跟轉移有關的基因突變,腫瘤細胞就表現出侵襲性;它們順
細胞是生物學的基本單位,近年來研究人員正努力地嘗試將它們進行單個分離、研究和比較。而應用而生的就是單細胞測序技術,該技術是指DNA研究中涉及測序單細胞微生物相對簡單的基因組,更大更復雜的人類細胞基因組。而隨著測序成本的大幅度下降,破譯來自單細胞的30億堿基的基因組并對逐個細胞進行序列比較已經開始
美國密歇根大學發育生物學家Yukiko Yamashita曾認為自己很了解果蠅睪丸。但5年前,當她在這個器官上做了一系列實驗時,結果卻讓她很困惑。 Yamashita團隊一直在研究果蠅如何維持精子的供應,并設計了特定細胞在該過程中以產生特定的蛋白質組。但是,一些蛋白質似乎已經完全轉移到了另一組
7月14日,南方醫科大學腫瘤研究所的工作人員在研究攜帶綠色熒光蛋白和目的基因的癌細胞。姚開泰院士。 最新成果 ●團隊在蔬菜里找到一類硫氰酸類物質,試驗證明能殺死和預防腫瘤干細胞。再利用患癌的模式生物進行試驗,發現和驗證了其針對腫瘤干細胞的效果,目前正在研發硫氰酸類藥物。 ●團隊能在
經過30年的追尋,科學家試圖發明可以治療致命致癌蛋白家族——Ras蛋白——的藥物研究失敗了。現在,他們希望通過另外一種全新的方法實現這一目標。 當Stephen Fesik離開制藥行業并籌建理論藥物發現實驗室時,他草擬了一份“通緝單”:上面列著迄今為止科學上已知的5種最重要的致癌蛋白。這些蛋白
當Stephen Fesik離開制藥行業并籌建理論藥物發現實驗室時,他草擬了一份“通緝單”:上面列著迄今為止科學上已知的5種最重要的致癌蛋白。這些蛋白可以促進腫瘤生長,但是對于藥物研發人員來說:它們卻因為太光滑、太懶惰或是太煩瑣,而難以與藥物結合或被抑制。 Fesik添加到他名單中的
在過去十幾年中,智能手機的興起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銀行業到購物,再到娛樂,不一而足。在充滿創意的數字化技術、云計算以及機器習得這三股力量的合力作用之下,日漸醫用化的智能手機正準備改變醫療行業的各個領域,其結果則是,作為病人的用戶將首次登上這一舞臺的中央。 在智能手機的革命化影響下
近日,CTL019獲得了FDA腫瘤學藥物專家委員會(ODAC)一致推薦批準,用于復發性或難治性(R/R)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兒童和成人患者的治療。可以預計,在這種新的癌癥治療方法的影響下,未來的幾個月內腫瘤的治療將開啟一個嶄新的篇章。 當前,各大公司和知名院所都在競相研發這種新的治療
2 癌癥診斷的發展 癌癥的診斷在抗癌戰役中的發展比不上癌癥的基因分子生物學研究,在5 年之內,科學家將研制出多種癌癥的早期診斷方法,期望在癌癥的萌芽階段將癌瘤控制。今后診斷的發展只需簡單驗血就能發現多種癌癥。或用基因芯片可以在只有幾個癌細胞出現時就能診斷出來。《Science》雜志刊登了有關美
近日,行業媒體GEN網站統計了基因治療發展的程度。據Informa Pharma Intelligence的Trialtrove數據庫記錄,目前有729種基因療法,其中近三分之二(461種)為臨床前研究。這些療法已經在1,855項臨床試驗中進行了評估,大部分為早期階段。圖片來源:Pixabay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腫瘤免疫治療領域的相關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腫瘤免疫療法或許會導致胸腺異常 根據在內分泌學會年會上發表的一項新的研究,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癌癥后會出現更加普遍的甲狀腺功能異常癥狀。 癌癥免疫療法,尤其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治療手段,已成為治療某些類型癌
“癌癥這件事情非常復雜,復雜性超出我們的預期。”提到自己的研究,顏光美先做了這樣的背景介紹。這位湖南口音的學者具有把一項科學研究講得曲折跌宕又峰回路轉的天分。他的一個學生說,“你真該去聽聽顏老師講課”,有幾個學生都是聽過他
乳腺癌,是每個女性最想避開的疾病之一,卻偏偏是名副其實的“頭號女性殺手”,就連好萊塢著名女星——安吉麗娜·朱莉,因為BRCA1基因發生了突變,導致罹患卵巢癌和乳腺癌的風險大大增加,而毅然切除了自己的卵巢和乳腺。 據統計,全球每年有120萬女性患上乳腺癌,50萬人死于乳腺癌,在中國,每10個女性
細胞是構成人體的基本單位。一個成年人的細胞數量大約是10的13次方,而與人體共生的細菌比人體細胞還要多10倍,其中腸道菌群就包含了500-1000種不同的細菌。早在1886年,就有學者發現了大腸桿菌對消化有輔助作用。由此而展開的,對大腸桿菌、雙歧桿菌等常見腸道菌的發現和功能探索也開啟了早期人類對
一直以來,科學家們都非常提倡母乳喂養,他們認為這不光有益于后代健康,而且對于目前本身而言也非常重要,有研究人員表示,與有母乳喂養女性相比,沒有母乳喂養的女性高血壓患病風險增加1.18倍,糖尿病患病風險增加1.30倍。目前,母乳喂養在中國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而且很多城市,如北京、青島和福州等地
長達十年的癌癥基因組計劃為了解這種疾病的復雜性提供了許多信息,也帶來了不少希望。現在我們知道遺傳突變會促進腫瘤生長,這在患者各個個體之間存在差異,原發性腫瘤和轉移性腫瘤也存在差異,甚至在同一腫瘤的不同位置也存在差異。這種異質性解釋了為何某種藥物能治療一個患者,但另外一個患者卻沒有效果,以及為何患
基因組編輯技術CRISPR/Cas9被《科學》雜志列為2013年年度十大科技進展之一,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CRISPR是規律間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復序列的簡稱,Cas是CRISPR相關蛋白的簡稱。CRISPR/Cas最初是在細菌體內發現的,是細菌用來識別和摧毀抗噬菌體和其他病原體入侵的防御系統。圖片
個體化醫療正越來越受到臨床醫學界的重視,而生物標志物是實施個體化醫療的基礎。生物標志物(Biomarker)是近年來隨著免疫學、分子生物學和基因組學技術的發展而提出的一類與細胞生長、增殖、疾病發生等有關的標志物;能反映正常生理過程或病理過程或對治療干預的藥物反應,在早期診斷、疾病預防、藥物靶點確
溶瘤病毒是一類具有復制能力的腫瘤殺傷型病毒,近年來科學家們對溶瘤病毒療法在癌癥治療領域的研究上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當然,他們也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那么溶瘤病毒療法到底是如何幫助有效抵御腫瘤進展呢?科學家們又是如何利用這種新型療法或者同其它療法聯合來治療癌癥患者呢?如今溶瘤病毒療法的研究現狀又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