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Antpedia LOGO WIKI資訊

    中微子實驗:看神秘粒子如何“振蕩”世界

    在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憑借其對我國粒子物理的巨大貢獻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此次實驗的成功填補了我國在中微子這個基礎物理研究領域的空白,提升了我國物理學家的國際影響力。首次嘗試中微子振蕩研究就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這在國際上都是十分罕見的。那么,什么是中微子振蕩?這次實驗又是如何成功的?且聽《經濟日報》記者向您娓娓道來。 圖① 大亞灣中微子實驗的整體布局。 圖② 110噸重的中微子探測器正在吊裝入10米深的水池中。 圖③ 中微子探測器成功安裝在巨型水池之中。 (資料圖片) “幽靈”粒子 來去無蹤 中微子常用符號ν表示,與帶電輕子、夸克一同被稱為構成物質世界最基本的粒子。人們叫它“閃電俠”——中微子質量非常輕(小于電子的百萬分之一),以接近光速運動......閱讀全文

    2013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獎授獎建議名單公布

      根據《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條例》的有關規定,經2013年度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評審委員會評審,確定2013年度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授獎建議名單,現將有關建議名單予以公布,同時在中國科學院院網站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1個月內為異議期。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授

    做,就做不一樣的實驗

      中微子探測器成功安裝在巨型水池之中。  重大原創成果贏得的掌聲是經久不息的:2012年3月8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貽芳團隊參與的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國際合作組發現的中微子振蕩新模式,入選美國《科學》雜志評選的當年度十大科學突破,并且,3年后的2015年11月9日,大亞灣中微子項目首席科學家王

    2016年度國家科技獎勵獲獎情況(完整名單)

    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  趙忠賢 院士  Zhao Zhongxian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由中國科學院推薦  趙忠賢,男,1941年出生,遼寧新民人,1964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后到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曾擔任國防課題組業務負責人和超導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現任中國科學

    中國諾貝爾即將揭曉,明天他(她)們會得大獎嗎?

      明天,堪稱中國諾貝爾的未來科學大獎即將揭曉。哪些人可能得到這高達100萬美元的獎金呢? 知社和您一起梳理一下最有希望的幾位科學家,和他們閃耀中國的科研成果。坊間傳言其中更有今年諾貝爾獎提名工作。  未來科學大獎于2016年1月17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共設立“生命科學大獎”和“物質科學大獎”兩個獎項

    王貽芳:最大幸福是實現科研夢想

      “科學研究已經成為我的生活方式,我感覺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做事情,能實現科研夢想。”   這是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副主任王貽芳研究員接受媒體采訪時最常說的一句話。   作為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的得意弟子,王貽芳曾在歐洲工作11年、在美國工作5年。2001年12

    《自然》選出十位中國科學之星

      2016年6月21日北京時間凌晨1點,《自然》雜志發表了Science stars of China這篇新聞特寫文章,Nature.com的官方微信號"Nature自然科研”同時放出此文的中文版《中國科學之星》。  從古老的DNA到中微子和神經科學,中國的頂尖研究者們正在發揮巨大的影響——并提升

    中微子新振蕩:中國物理學界能否摘諾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給大亞灣中微子實驗組負責人發來的賀信。  這是在沒有灌裝閃爍液之前的圓柱形反中微子探測器內部照片。該探測器用于捕捉反中微子產生的微弱閃光。高靈敏的光電倍增管排列在探測器的壁上。  由于粒子物理學在破解宇宙之謎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所以該研究領域的每一項重大進展都

    寫在中科院百人計劃20年之際:我的夢 中國夢

    春華秋實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研成果  至今,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已經為中國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在國際上取得了一批具有非常影響力的研究成果。  北京譜儀Ⅲ和大亞灣中微子實驗都是為人所熟知的國家重大科學項目,而領銜這兩項重要工作的科學家——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長王貽芳正來

    科技精英領跑世界:中國科學家屢獲國際科技獎項

       近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日益增強,科技發展水平穩步提高,中國科學家屢屢斬獲各類國際科技獎項。  屠呦呦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2015年10月,中國中醫科學院藥學家屠呦呦獲得當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屠呦呦受中醫藥典籍啟發,找到提取青蒿素的方法,為全球抗擊瘧疾作出巨大貢獻。這是中國科學

    《自然》雜志選出十位中國科學之星

    2016年6月21日北京時間凌晨1點,《自然》雜志發表了Science stars of China這篇新聞特寫文章,Nature.com的官方微信號"Nature自然科研”同時放出此文的中文版《中國科學之星》。從古老的DNA到中微子和神經科學,中國的頂尖研究者們正在發揮巨大的影響——并提

    王貽芳:只有回到祖國,才能發揮所長

      轉眼間,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王貽芳已經回國15年了——那個曾經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如今鬢間已生華發、額上也現皺紋,但他對科學的熱情、對工作的投入卻未有一絲衰減:“中國正處在科學技術發展的最好時期,我們豈能辜負!”  歐洲核子中心、意大利國家核物理研究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核物理

    2019未來科學大獎公布!四位頂級科學家獲得百萬大獎

      2019年9月7日,9月7日消息,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于9月7日在北京公布2019年獲獎名單,邵峰、王貽芳、陸錦標、王小云四位頂級科學家獲獎。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邵峰獲得“生命科學獎”,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貽芳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系教授陸錦標(Kam-Biu Luk

    綻放在大亞灣地下100米的中國粒子物理之花

      2011年10月,前后歷時8年的大亞灣中微子實驗項目初步建成,開始了它尋找神秘中微子的科學探索。   正是因為一群離核反應堆360米、在100米地下工作了8年的科學家的努力,一個讓世界等待了8年的答案即將被揭開。   “這個項目已經讓世界等待了8年”   對普通公眾而言,只在《2012》這

    中科院獲國家科技獎勵多個大獎 附獲獎列表

       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今天(1月9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各獎項獲獎結果已經全部揭曉。  中國中醫科學院屠呦呦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趙忠賢院士  其中,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趙忠賢院士和中國中醫科學院屠呦呦研究員,分別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和國

    王貽芳實驗團隊獲基礎物理學突破獎

      科技日報北京11月9日電 美國舊金山時間11月8日下午7時,2016年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s)在美國加州硅谷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揭曉。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貽芳研究員、美國伯克利國家實驗室陸錦標教授及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團隊獲2016年基礎物理學突破獎。這是中國科

    大亞灣中微子二期實驗正在醞釀中

    科研人員在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室工作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美國《科學》雜志日前公布了2012年度十大科學突破,大亞灣中微子實驗發現中微子第三種振蕩模式的成果上榜。《科學》雜志是世界最權威的學術雜志之一。  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是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牽頭、以我國科學家為

    《人民日報》:大亞灣中微子實驗成果世界矚目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日前,大亞灣中微子實驗發現新的中微子振蕩模式,這一科學成果被美國《科學》雜志評選為2012年度十大科學突破,并評價為“如果物理學家無法發現超越希格斯玻色子的新粒子,那么中微子物理可能會代表粒子物理學的未來。大亞灣實驗的結果可能就是標志著這一領域起飛的時刻。”

    中國中微子實驗取重大進展 發現新中微子振蕩

      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國際合作組發言人、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8日下午在北京宣布,大亞灣中微子實驗發現了一種新的中微子振蕩,并測量到其振蕩幾率。   據介紹,這一重大物理發現結果的論文已于3月7日送交美國物理評論快報發表。今天晚些時候,王貽芳還將在中科院高能所就新發現的中微子振蕩做學術報

    王貽芳:頂級科學家有了分歧聽誰的

       “科研探索都是創新和風險的平衡。一項工作是值得的還是盲目的,這里面沒有確定標準。因此重大項目的評審需要頂級專家的評判。”  那如果頂級專家之間有了分歧怎么辦?  “聽大多數人的。”王貽芳語速飛快,“頂級科學家不是一個人,在這個領域至少有10個、20個。我們還要重點聽取頂級科學家中那些正在一線工

    江門中微子實驗啟動建設

      江門中微子實驗1月10日在廣東省江門市召開建設啟動會。這是繼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之后由中國主持的第二個大型中微子實驗。  “這項實驗的首要科學目標是利用反應堆中微子振蕩確定中微子質量順序,它對人類了解物質微觀的基本結構和宏觀宇宙的起源與演化具有重要意義。”江門中微子實驗國際合作組發言

    186個973計劃項目結題 56個項目驗收獲優秀

      近日,科技部發布了關于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 )2017年結題項目驗收結果的通知。  此次,一共有186個項目通過驗收,56個項目驗收結果為“優秀”,包括中國農業大學沈建忠“畜禽重要病原菌抗生素耐藥性形成、傳播與控制的基礎研究”,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曹雪濤“免疫識別

    2011中俄NSFC-FRBR合作項目初審結果公布

    201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俄羅斯基礎研究基金會(RFBR)合作項目集中征集期間,共接收項目申請145項。根據相關規定,予以受理以下140項申請:序號科學部受理號申請人申請人單位項目名稱合作者合作者單位111110099張煥喬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30Si+208Pb極深壘下熔合反應研究Ale

    王貽芳當選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

    2016年10月底,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因其在物理學以及與俄羅斯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JINR)合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而當選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 俄羅斯科學院成立于1724年,1917年后發展成為國家科學組織,并于1991年蘇聯解體后更名為俄羅斯科學院。俄羅

    王貽芳:中國基礎科學研究在世界上到底處于什么水平?

      近幾年,“基礎科學”被提得越來越多,不僅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華為、阿里、騰訊等知名企業也紛紛加大了對基礎科學研究的投入。  隨著中國載人飛船、月球探測、量子通信等科技成果的逐漸顯現,很多人逐漸認識到加強基礎科學研究對國家發展的重大意義。當然,對基礎科學缺乏了解、認

    邵峰、王貽芳、陸錦標、王小云4位科學家獲2019未來科學大獎

      11月17日下午,2019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在北京中國大飯店舉行。現場,邵峰、王貽芳、陸錦標、王小云4位科學家獲頒2019未來科學大獎。讓中國科學站在世界舞臺中央  2019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在當天下午如期舉行。未來論壇理事會輪值主席張磊、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代表楊培東分別致辭,頒獎典禮正

    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工程開機取數

      兩個直徑5米、高5米、重110噸的中微子探測器被成功安裝在巨型水池中。科研人員正在進行實驗前的系統調試。  8月15日,在廣東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大廳,兩臺重達110噸的巨型中微子探測器正式捕捉到來自核電站反應堆群中的中微子。  在中科院、科技部、基金委、美國能源部等單位的支持

    團隊協作破解中微子研究“謎題”

       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團隊常年工作在百米高的花崗巖山體腹中,身處“不見天日”的工作環境,團隊卻解開了全世界高能物理學家都想解開的謎題——2012年3月8日,他們發現了中微子的第三種震蕩模式,并測量到其振蕩機率。  由于這項震驚國際物理界的成果,王貽芳獲得科學界“第一巨獎”的基礎物理學突破獎,成為了第

    北京摘取多項國家科技大獎凸顯科技創新優勢

       2017年1月9日,2016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大會在京召開,北京共有70個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包括特等獎1項,一等獎7項,二等獎62項,占全國通用項目獲獎總數的31.7%,連續五年超過三成,體現了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穩步推進。   70個獲國家科技獎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13項、國

    王貽芳獲頒“日經亞洲獎”科學技術獎

      日本經濟新聞社近日在東京舉行了“第20屆日經亞洲獎”頒獎儀式。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由于在中微子研究方面的成就,獲得科學技術與環境獎。  “日經亞洲獎”是日本經濟新聞社為推動亞洲地區的經濟、科技、文化發展,表彰在上述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與團體,于1996年設立的。其共設經濟、科技、

    建大國重器,讓高能物理迸發無限能量

      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高能物理所)里,有一臺被寫進教科書的大科學裝置——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30年前,這臺對撞機竣工,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臺高能加速器。  2013年7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中國科學院的第一站就來到高能物理所,了解研究所的發展及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運行情況。  “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