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校長:“唯論文”評價體系禁錮科技創新
當前中國學術界的科研評價體系,讓學者的榮譽、收入、職稱、項目都與論文掛鉤,一定程度上讓衡量標準“跑偏”,論文抄襲、花錢買版面等現象屢見不鮮。 全國人大代表、南開大學校長龔克直言,中國現有的科研成果評價體系有待完善,“唯論文”的衡量標準禁錮科技創新,需要“多把尺子”共同作用。 談衡量標準:論文評價本身無可厚非 被問及現行機制是否合理,龔克反問:“不用論文評價,用什么評價?” 龔克稱,論文是一個國家科技進步的重要標志,是一個學者研究水平的核心體現。“論文評價的本質是同行評價。要在權威期刊發表,是因為那里有水平更高的同行評價機制;看引用,是要知道同行對你有多認可。” 龔克表示,以論文為衡量標準,本身無可厚非,錯在“唯”論文。 他指出,論文絕非所有科技成果的載體,不能以論文“一刀切”。“比如科技成果轉化,要解決的是實驗室成果如何在生產實踐中可靠、低成本、安全地生產,其中摻雜了技術、市場等眾多因素,怎能用論文評價?” ......閱讀全文
南開校長:“唯論文”評價體系禁錮科技創新
當前中國學術界的科研評價體系,讓學者的榮譽、收入、職稱、項目都與論文掛鉤,一定程度上讓衡量標準“跑偏”,論文抄襲、花錢買版面等現象屢見不鮮。 全國人大代表、南開大學校長龔克直言,中國現有的科研成果評價體系有待完善,“唯論文”的衡量標準禁錮科技創新,需要“多把尺子”共同作用。 談衡量標準:論
科技部:存在“唯論文”或獎勵論文發表將被處理
9月28日,科技部網站發布《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2415號(科學技術類130號)提案答復的函》。 針對黃力委員提出的《關于確立目標導向的科研項目評價體系的提案》,作出了詳細答復。 科技部表示,將持續對項目、人才、基地等科技評價活動中的“四唯”做法開展清理,防止“四唯”清理走過
論文的“唯”和“不唯”:誰要“唯”,誰“不要唯”
如何才能在國際化的大潮流下,贏得中國科技國際話語權和中文期刊共同發展和繁榮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也許把握好各自的定位,堅持質量第一,問題就會得到解決。 中國人見面寒暄常說“你吃飯了嗎?”因為民以食為天,寒暄語體現了“有飯吃”的重要性。在當今的學術界,大家常用的寒暄變成了“最近發論文了嗎”。如果發
破除“唯論文”導向 加快完善科技評價制度
近日,科技部、財政部發布《關于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提出了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的相關措施。如何理解文件出臺的背景和目標?各項具體措施怎樣落實到位?就此,科技日報記者采訪了科技部科技監督與誠信建設司負責人。 問:出臺《若干措施》基于什
教育部:清理“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行動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清理“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專項行動的通知 教技廳函〔2018〕110號 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根據《科技部 教育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中科院 工程院關于開展清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專項行
“唯頭銜”“唯論文”怪圈緣何難破
打破人才評價唯論文、唯職稱、唯獎項傾向,不能簡單以學術頭銜配置學術資源,強化用人單位人才評價主體地位??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再次明確了一系列改進人才評價的具體措施。 自2016年以來,我國陸續出臺了《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
時評:破除“唯論文”積弊
“唯論文”的做法,必然導致學人與實踐相脫節。做無數手術的不如寫幾篇論文的,也就使人難免內心不平,甚至使做手術只有那些有良知的老實人愿意干,精明人都以寫論文為晉升階梯。 發表論文,意味著擁有一定的學術能力與科研水平。這一點毋庸置疑。然而,倘若凡事皆與論文掛鉤,以論文為指揮棒呢?當下中國,便正在
院士提案:破除“唯論文”,探索更合理的科技評價體系!
一國發展之核心競爭力在于科技創新,科技創新之核心競爭力在于科研人才,每一位科研人才都不是一蹴而來,都必須需要經過長期培養方可實現。 近期正值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賽娟將目光投向了研究生學位評定制度。 她在《關于研究生學位評定制度改革的建議》的提案中提出,當前仍有部分研究生學
評論:不唯論文論英雄
學術論文是反映科研成果的最直接載體,科研人員把論文發表在專業期刊雜志上、與同行交流切磋,這本來是國際學術界的通行做法。大部分從事科研的人也認可論文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反映學術的真實水平;從管理者的角度看,“數論文”也是相對簡單易行的考核方式——所有這些因素,都使論文演變為科研考核的重要指標。
評論:不唯論文論英雄
學術論文是反映科研成果的最直接載體,科研人員把論文發表在專業期刊雜志上、與同行交流切磋,這本來是國際學術界的通行做法。大部分從事科研的人也認可論文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反映學術的真實水平;從管理者的角度看,“數論文”也是相對簡單易行的考核方式——所有這些因素,都使論文演變為科研考核的重要指標。 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