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以下簡稱“全國科技名詞委”)在北京召開2017年度常委會會議,會議審議了全國科技名詞委2016年工作總結和2017年工作計劃要點,全國科技名詞委主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 制定規范統一的科技名詞體系和科技名詞服務平臺,是促進科技交流與傳播、知識協同與管理、信息傳輸和共享的基礎支撐。2016年全國科技名詞委制定并發布了《國家科技名詞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組織67個審定分委員會開展科技名詞審定公布工作,審定公布12個學科、62,847條規范科技名詞。同時,全國科技名詞委成立了創新實驗室,實際開展了《中華科學技術大詞典》出版項目、《大數據百科全書》編纂項目、“術語在線”運營項目和“大規模真實文本術語糾錯軟件”研發項目,不少與會者當場下載試用“術語在線”軟件,對全國科技名詞委在創新探索上所取得的成績給予高度贊賞。 白春禮在講話中指出,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也......閱讀全文
“中國再也不能與新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必須密切關注和緊跟世界經濟科技發展的大趨勢,在新科技革命中贏得主動。”在9月21日舉行的第十三屆中國科協年會上,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題為《新科技革命的拂曉》的報告中表示,世界正處于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拂曉”,我國科研人員要勇做第六次科技革命“領頭羊”。
編者按:10月29日,新華通訊社發布對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的專訪稿,內容涵蓋如何看待并迎接新一輪科技革命等重要問題。 ■新華社記者 李柯勇 王振宏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前夜,一場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的競賽已在全球展開。 當21世紀“重要戰略機遇期”再次來到關鍵節點之時,有必要進一步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前夜,一場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的競賽已在全球展開。 當21世紀“重要戰略機遇期”再次來到關鍵節點之時,有必要進一步觀察中國在世界科技版圖上的歷史方位。記者就此專訪了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 回望十年,中國科技抓住了“四大機遇” 記者:如何評價十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指明了方向。如何進一步夯實科技基礎,在重要科技領域躋身世界領先行列?如何進一步強化戰略導向,破解創新發展科技難題?如何進一步加強科技供給,服
推進創新驅動發展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重要講話精神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為建設世界科技
12月30日下午,“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第136場報告會在中國科學院大學(國科大)舉行。中國科學院院長、國科大校長白春禮應邀作《把握科技發展新態勢 實現創新驅動新發展》專題報告。 白春禮重點介紹了十八大報告中關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重大部署以及中國科教界的職責任務,分析了國內外科技發展
7月4日下午,中科院院長白春禮應邀在國家林業局舉辦的“綠色大講堂”系列專題講座上,為200多名各部門負責同志作了題為《當前科技形勢與科技前沿進展》的報告。 在報告中,白春禮系統闡述了世界科技發展態勢、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科技的新要求、我國“十二五”科技發展戰略,并介紹了中國科學院今
“提升科技支撐能力”“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迎來各類英才競現、創新成果泉涌的生動局面”……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關于科技創新的內容受到社會關注。 關鍵核心技術怎樣攻關?科技如何支撐經濟社會發展?2019年可預期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又有哪些?帶著這些問題,新華社記者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長
白春禮,男,滿族,1953年9月生,遼寧人。博士。現任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1996年任副院長,黨組成員;2004年任常務副院長、黨組副書記(正部長級)。中共十五屆、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副院長,
“2017年新當選院士61人,平均年齡54歲,60歲以下的達到92%,院士隊伍年輕化問題已從源頭上解決。”在5月28日舉行的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中國科學院院長、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白春禮作工作報告時表示。 不僅院士隊伍的年輕化問題從源頭上得到解決,去年,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
3月27至29日,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深入中科院上海分院考察調研。白春禮在考察中強調,中國科學院作為科技國家隊,經過知識創新工程13年的黃金發展時期,現在又站在新的起點上,要正確處理好繼承傳統和與時俱進的關系、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關系、突出重點和前瞻布局的關系、穩定支持
3月24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會見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馬興瑞總經理一行并舉行會談。中科院副院長陰和俊、中紀委駐中科院紀檢組組長李志剛,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雷凡培、副總經理袁家軍、高級顧問王禮恒等出席會議。 白春禮簡要回顧了中科院與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合作的歷史,希望加強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11月19日在《財經》年會上表示,中國的科技創新已經開始從量的擴增向質的提升轉變,相信再有10—15年時間,也會有中國的科技大獎。 白春禮指出,現在中國科研條件大幅改善,研發投入2012年超過1萬億元,位居世界第二;中國發表的國際論文數量已升至
近日,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以下簡稱全國科技名詞委)在京召開2017年度常委會會議,會議審議了全國科技名詞委2016年工作總結和2017年工作計劃要點。全國科技名詞委主任、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 據悉,2016年全國科技名詞委制定并發布了《國家科技名詞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兩會視點·深化科體改革 進入2014年,中科院的5個卓越創新中心相繼成立。1月15日,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創新中心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揭牌;1月20日,腦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揭牌;1月21日,青藏高原地球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在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揭牌;同日,
堅持創新引領發展,培育壯大新動能,把科技創新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進一步突出科技創新在國家發展全局中的重要位置。必須加快構建新型舉國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和各類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我國由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邁進。 中國要強盛、
今天上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會議,傳達學習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主持會議,并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劉偉平傳達了李克強總理的重要講話,副院長丁仲禮傳達了劉延東副總理的總結講話。白春禮就全院傳達學習、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
1月21日至25日,中國科學院在京先后召開了2013年度工作會議和分院機關、院機關工作總結交流會。 中科院工作會議聽取了白春禮代表院黨組所作的工作報告,院財務管理、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以及中科大、國科大的大會專題發言,圍繞工作報告進行了分組討論,分領域對24個整體擇優研究所進行了交
人才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當前,我國面臨著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艱巨任務,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質人才。然而我國高層次創新人才缺乏,企業研發人員不足等問題長期存在,對轉方式、調結構形成了瓶頸制約。 中科院常務副院長白春禮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他表示,科技與人才堪稱國家的核心競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創新”再次成為一個重要的關鍵詞。報告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力爭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戰略前沿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5%,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邁進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行列。 這是國家給科研機構和科技工作者布置的一項大“作
10月27日,2017年全國老科技工作者日暨北京第十三屆老科技工作者日活動在北京舉行。原國務委員、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老科技工作者協會會長陳至立,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兩院院士鄭哲敏,中科院院士孫鴻烈、趙鵬大,中國工程院院士胡啟恒等領導專家出席了名為“喜慶十九大激情放聲
3月4日,中國科學院科技支撐生態文明建設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中科院8位相關領域專家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的科學內涵、重點任務,介紹了相關研究和工作基礎,研討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科技需求,提出了落實建議。 白春禮對研討會給予充分肯定,并對中科
兩年前的今天,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中科院并提出“四個率先”要求,約一年后中科院啟動“率先行動”計劃,以研究所分類改革提綱挈領,做好做實“一三五”規劃,全面探索實踐科學院新時期改革方略。近一年來的各項舉措推進及初步成效如何?為此,本報從今日起開辟“‘率先’這一年:訪改革,看行動”特別專欄,通過綜述、
“中國天眼”建成啟用,“悟空”“墨子”等發射成功,“蛟龍號”深海科考,體細胞克隆猴成功培育……近年來,我國產出了一批具有重大國際影響力的標志性科技創新成果。2018年,一些新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呼之欲出。“這些重大創新成就,是科技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科技創新
10月26日,吉林省第七屆科學技術學術年會主旨報告會在長春舉行,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院士作了《把握新科技革命機遇,支撐創新驅動發展》的主旨報告。報告回顧了世界科技革命發展歷史,展望當前國際科技發展趨勢,并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對科技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深入解讀了新時期我國科技發
為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中國科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日前舉辦專題報告會,邀請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作題為《把握新科技革命機遇,支撐創新驅動發展》的報告。中國科協常務副主席、黨組書記申維辰主持報告會。 白春禮在報告中說,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
“作為一個大國,我們必須有自己的基礎研究和前沿研究。沒有基礎和前沿領域的原始創新,科技創新就沒有根基。” 5月28日,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溫家寶總理這樣指出。 5月23日,全國基礎研究工作會議在時隔十年后再次召開。 國務委員劉延東強調:“當代科學前沿孕育新的重大突破,人
5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京舉行。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白春禮代表第八屆學部主席團在會上作了題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而奮斗”的工作報告。 本次院士大會是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時刻
從12月28日舉行的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全體會議上獲悉,該委已面向社會發布首批204條科技新詞,其中包括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三維打印、三網融合、智慧城市、藍色經濟區、細顆粒物等42條“熱點名詞”,以及碳交易、微電網、分子診斷、量子通信、散裂中子源、深海載人潛水器等162
7月12日,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在副院長陰和俊的陪同下,對中科院北京新技術基地進行調研,視察了光電研究院和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科學中心,聽取了相關研究所負責人的匯報,與科技和管理骨干進行親切座談,并發表了重要講話。 在光電研究院,白春禮一行參觀了光電院無人機遙感綜合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