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科研人員最近利用遙感技術,在新疆探測古長城所在區域的土壤、植被和地貌信息,發現與周邊環境的細微差異,從而“復原”出消失的古長城遺跡和周圍的地勢環境。將來,隨著虛擬現實和三維技術的應用,人們還能在網上游覽新疆古長城。 如今的新疆,曾經的長城遺址因為風沙水流侵蝕,在地表上幾乎看不到蹤影。而在1000多年前,新疆還有呈點狀、片狀分布的長城,它們保護著邊疆的安定和商路的暢通。 不久前,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簡稱中科院遙感地球所)科研人員利用現代遙感技術,分析了長城在該地區的分布情況,并“復原”出新疆古代長城的樣貌。 怎么用 利用電磁波觀測人類活動留下的植被、地貌等信息 遙感考古,簡單地說就是利用電磁波等傳感器對地表及地下遺跡進行遠距離觀察、探測的手段。航空航天的發展,尤其是遙感衛星分辨率的提高,讓遙感考古有了更高精度、更高效的平臺和載體。 遙感技術如何用于考古?中科院遙感地球所研究員聶躍平介紹,地面不同植......閱讀全文
“漢代長城資源”“唐代長城資源南線”“唐代長城資源北線”……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工作人員利用科技手段,將200多座古烽燧、戍堡連成了一條條長城資源分布線,復原出新疆古代長城“樣貌”,通過這一立體空間數字模型還可看出絲綢古道及其分支的具體走向。 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副研究員于麗君介紹
前不久,第三十五屆國際環境遙感大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全球56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余位遙感專家參加了會議。這也是該會議發起50年來首次在中國舉辦。 “國際環境遙感大會在北京召開,說明我國的遙感技術與應用發展得到了國際同行的廣泛認可。” 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以下簡稱遙感地球所)
在陜西和內蒙古的交界處,是一望無際的毛烏素沙漠。這里原本是一大片草原,但后來因為風沙的侵襲逐漸沙漠化。在中國歷史上,發生過很多次游牧民族由此越境南下的故事。 值得慶幸的是,經過多年來地方政府的精心治理,昔日的不毛之地,如今已經逐漸萌發出綠芽。日前,《中國科學報》記者在神木周邊采訪時,親眼看到
日前,如火如荼舉辦了10天的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簡稱SD在山西大同落下了帷幕。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是由美國能源部發起并主辦的,以全球高校為參賽單位的太陽能建筑科技競賽。該大賽是全世界最高水平的將太陽能、節能技術與建筑設計緊密結合的大學生比賽。 有“中國煤都”之稱的大同市,光照資源豐富,
朔州一隅 1979年,鄧小平和美國西方石油公司總裁哈默的一次會面孕育了一座城市的新生。這一年亞洲最大的現代化露天煤礦——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礦開工建設,10年后,國務院正式批準在該地區成立朔州市。 自此,朔州市成為了改革開放以來第一座因能源而生的城市,也成為一塊探索中國能源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試
風是一種很普遍的自然現象,是廣泛分布的外力地質作用之一。風的地質作用可以 發生在陸地的許多地區,但以干旱氣候區表現得強盛。因為在這些地區降水稀少且分 配不均,多以暴雨形式降落,蒸發強烈,年蒸發量超過降水量的數倍,植被稀少,日照強 度大,晝夜溫差大,物理風化強烈。這些自然條件大大地促進和加強了風的作
“截至14日8時,南水北調中線陶岔渠首總輸水量達到1.44億立方米,中線各省市總供水量達9398萬立方米。”國務院南水北調辦主任鄂竟平在1月14日召開的2015年南水北調工作會議上透露,南水北調中線一期自去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后,逐步轉入運行管理階段,工程運行平穩、工況良好,水質保持Ⅱ類以上;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9月7日,第一屆原子光譜應用與技術學術研討會暨原子熒光交流會在云南昆明開幕。會議由中國質量檢驗協會檢驗檢測設備分會原子光譜應用與技術專業委員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主辦,昆明理工大學分析測試研究中心、《中國無機分析化學》、國家磷資源開發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協辦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9月7日,第一屆原子光譜應用與技術學術研討會暨原子熒光交流會在云南昆明開幕(詳見鏈接:首屆原子光譜應用與技術會議開幕 原子光譜永不停機)。本次大會旨在促進原子光譜應用于技術科研成果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加強各領域同行之間的交流,促進各領域的融合與發展。本次會議邀請到國內一
悟空翼龍復原圖悟空翼龍化石與線條圖 翼龍是一類古老而特殊的飛行爬行動物,幾乎與恐龍同時出現在晚三疊世的地球上。 作為第一種能夠進行動力飛行的脊椎動物,它們比鳥類早約7000萬年飛向藍天,也是包括鳥類、蝙蝠等三類飛行脊椎動物中唯一絕滅的類群。在恐龍占領陸地的時代,翼龍則統治了天空。
當宗教接受理性的時候,科學就沒有了最后的思想羈絆,并獲得強大的生命力,這個生命力來源于思想的自由。 對功利的追求在多數情況下會削弱對真理的熱愛;對功利的追求會誘惑我們減少必要的認知成本,進而損害理性實證的復雜過程;對功利的追求可能使我們放下必要的批判武器而屈從于權威和權貴;最后,對功利的追求必
楊剛主持并講話 蒲長城孫大偉王煒紀正昆張沁榮張綱出席 5月4日,國家質檢總局舉辦第三次黨組中心組擴大學習暨2011年第二次質檢大講堂,邀請中央黨校中共黨史教研部副教授劉寶東,以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與新中國的建立、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坎坷歷程、領導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闊步前進為題作了
“引渤入新”示意圖 瘋子的幻想?智者的良策? 11月5日,烏魯木齊。一場由一家新疆省級智囊機構、一家國家級科研機構和一所新疆高校主辦,兩個地區發改委參與承辦的“陸海統籌海水西調高峰論壇”上,上百位水利工程專家和企業代表共同論證了一項名叫“海水西調、引渤入新”的科學設想。
中國乳殤·現場調查 編者按 三鹿“結石奶”事件如平地一聲驚雷,讓我們對一家擁有超過50年歷史并且是市場領先者的知名企業的天然信任感被震得支離破碎,讓一個與大家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尤其是直接影響我們的孩子健康和未來的行業,竟變得面目可疑。更令人痛心的是,那些我們本應完全信賴的監管部門官員,關鍵時刻往往
順境善待他人 逆境善待自己——在四川大學2018屆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共同祝賀2018屆的8114名本科生和6334名研究生順利完成學業。你們就好比是學校即將寄往世界各地的明信片,加蓋著川大的郵戳,書寫著優秀的評語,張貼著青春的郵票,繪畫著未來的憧憬
6月22日起,2017走進中國科學院·記者行——“科技支撐川藏交通廊道建設”活動一行,自四川成都開拔,沿國道318一路驅車前往林芝,考察川藏交通廊道。 一路上,一側是洶涌的江河作陪,一側是陡峭的懸崖峭壁為伴。在險峻的風光中,偶爾橫亙在路中央的巨大石塊和車隊行進中遭遇的崩塌,不時提醒過往車輛這里
中國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8日在北京揭曉并頒獎,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錢七虎院士,共同榮獲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國家科學技術獎每年評審一次,根據最新發布的《關于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規定“國家三大獎”每年授獎總數不超過300項。國家科學技術
順境善待他人 逆境善待自己 ——在四川大學2018屆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共同祝賀2018屆的8114名本科生和6334名研究生順利完成學業。你們就好比是學校即將寄往世界各地的明信片,加蓋著川大的郵戳,書寫著優秀的評語,張貼著青春的郵票,繪畫
縱然已穿越了一個甲子歲月,當年為中央領導提供決策的“開業之石”依然保持著當年的“鋒芒”——在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以下簡稱地研院)的中國核地質標本陳列館里,工作人員手持先進的伽瑪儀慢慢瞄向它,伽瑪儀頓時發出“嘎嘎”的聲音。 1955年1月15日,這塊產自廣西的鈾礦石被帶進中南海向毛澤東、周恩來
拓展閱讀 中國科技實力正以多快的加速度逼近美國 科技水平是國家實力、人民生活水平的最本質的標志。當今世界科技水平最高的國家顯然是美國。中國的科技水平處于什么位置呢? 文︱袁嵐峰 本文于2015年8月原載于作者博客,原文有刪節,不代表新華社瞭望智庫觀點。 如何理解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