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氣象局獲悉,今年第13號臺風“天鴿”(強臺風級)的中心已于8月23日中午12點50分前后在廣東珠海南部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4級(45米/秒),950百帕。 8月23日早上6點,中央氣象臺發布今年首個臺風紅色預警,中國氣象局也將重大氣象災害(臺風)應急響應提升至二級。 中央氣象臺臺海中心預報員錢奇峰說,根據目前的預報,“天鴿”成為今年以來登陸我國的最強臺風,他還介紹了“天鴿”的三大特點。 首先,“天鴿”名副其實,雖強度不輸其他臺風,但個頭的確較小。以十二級風圈半徑為例,“天鴿”只有40公里到50公里。這為預報員判斷它的強度變化增加了不小難度,因為個頭小,直到登陸前地面氣象站等才能觀測到“天鴿”帶來的大風。 其次,在近海區域強度快速加強。22日上午8點,“天鴿”用了快兩天的時間,剛從熱帶風暴級升級至強熱帶風暴級;22日下午3點,它很快升級到了臺風級;23日早晨7點,隨著距離我國陸地越來越近,它又升級......閱讀全文
中新網1月10日電 中國氣象局《2016年中國氣候公報》和《2015年中國溫室氣體公報》專題新聞發布會今天舉行,國家氣候中心主任、正研級高級工程師宋連春在會上指出,2016年霧和霾過程少于2015年。2016年我國出現了8次大范圍、持續性中到重度霾天氣過程,次數比2015年少3次。 宋連春今日
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全球洪水、干旱、高溫、臺風、雨雪冰凍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加劇,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繁發生,形成災害,給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和損失。據估計,1991-2000年的十年里,全球每年收到氣象水文災害影響的平均人數為2.11億,是因戰爭沖
中國氣象局在京召開2013年《中國氣候公報》專題新聞發布會。 1月14日,中國氣象局在京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發布2013年《中國氣候公報》(以下簡稱《公報》)。據《公報》顯示,在剛剛過去的2013年中,我國氣候年景總體正常,降水總體偏多、氣溫偏高,氣象災害種類多,局地災情重。 據國家
12月30日,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2014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1949年以來最強臺風‘威馬遜’襲擊華南”和“1月7日美國紐約度過118年來最冷一天”分別成為2014年度最受公眾關注的國內外天氣氣候事件。 “2014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活動由中國氣象
最近幾天,超強臺風“山竹”引起了廣泛關注——這顆來自于西太平洋的“山竹”在給菲利賓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后,轉而登陸了中國廣東、廣西和香港等地區,掀起的巨浪達到八米,途徑之地一片狼藉,連1000多公里外的上海都下起了雨。“山竹”過后的菲利賓。圖片來源:latimes 這位今年登陸中國最強“風王”,已經讓
13日,民政部救災司透露,8月上旬,雙臺風“達維”“蘇拉”先后登陸我國江蘇、福建兩省,今年以來最強臺風“海葵”隨即在浙江省登陸,臺風及其殘留云系給全國多地帶來強風暴雨,降雨所引發的風雹、洪澇、泥石流等災害造成較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據民政部、國家減災辦8月1
拉尼娜最近被熱議。據美國國家氣象局氣候預測中心近日表示,未來幾個月,北半球將出現所謂的拉尼娜現象,并且2016及2017年度冷冬幾率正在提高。 對于即將到來的拉尼娜,我們該如何判定其到來,標準如何?如果降臨,將對我國各地區產生何種影響?又是否會改變全球變暖的大趨勢呢? 仍有待觀察 日前有
在2013年底召開的中國氣象局月度新聞發布會上,“2013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 2013年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為:1月份4次霧霾過程籠罩30個省(區、市);夏季1951年來最強高溫熱浪襲擊南方;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發威,華南被11個臺風“轟炸”;“菲特”臺風增雨,浙江余姚成“一
最近十年,特別是黨的十七大以來,黨和政府對氣象工作的關心和關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安全福祉對氣象服務的需求和要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氣象工作在黨和國家發展大局中的作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最近十年,特別是黨的十七大以來,中國氣
“院士頭銜對我的工作和生活沒有什么影響,也不應該有什么影響。”與半年前一樣,新晉中科院院士、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衛星海洋環境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陳大可近日又“在路上”接受了《中國科學報》記者的采訪。 這位物理海洋學家在近海、大洋和氣候研究領域均有深厚造詣和重要建樹。 厄爾尼諾
《自然》:抗體療法減少阿爾茨海默病淀粉樣蛋白斑塊 一種抗體療法可減少輕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大腦內的β-淀粉樣蛋白斑塊。該研究提供了臨床前數據和I期臨床試驗b初步結果,二者支持進一步開發該抗體,將其用作去除β-淀粉樣蛋白、疾病修飾療法,用于治療阿爾茨海默疾病。成果近日發表于《自然》。 β-淀粉
中國氣象局近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今年10月國內重大天氣氣候事件,臺風、干旱、霧霾上榜。 10月以來,華北大部、黃淮、江淮、江漢、江南中部和北部、華南中西部及四川東部、重慶等地霧霾日數在5天以上;其中山西南部、河南、江蘇、浙江中北部、安徽北部、湖北中北部、四川中東部、湖南中部、廣東西部和
太陽黑子是太陽活動的重要標志之一。太陽黑子數量有11年左右的周期變化,稱為太陽活動周期。劇烈的太陽活動是指太陽上的爆發現象,如太陽耀斑、日珥爆發、日冕物質拋射等,被通俗地稱為“太陽風暴”。社會越發達太陽風暴造成的影響越增加 在一個太陽活動周期中,往往發生許多次大大小小的太陽風暴。太陽
從年初的雨打春開始,仿佛就預示著2015年天氣的不平常。整個第一季度,北方氣溫如過山車一般跌宕起伏,人們盼望的“四季如春”被過成了“春如四季”,不僅鬧心的秋褲脫了穿、穿了脫,最近北京靈山、河北圍場、康寶及內蒙古中部等地竟然還上演了一幕五月飛雪奇觀。 南方的小伙伴們也是大開眼界。5月5日華南才進
漫步在哈爾濱工程大學校園,飛檐碧瓦的教學樓用剛毅的線條書寫著這所大學的自傳,散發著大氣磅礴的氣質和與眾不同的魅力。這里曾經誕生了諸多的“共和國第一”。前不久,國家高技術船舶科研專項“DP3動力定位系統研制”項目在這里通過工信部驗收。這意味著“定船神針”——中國最高級別的DP3船舶動力定位系統的誕
12月1日,“東方紅3”新型深遠海綜合考察實習船完成西太平洋深遠海綜合科考任務,順利返航抵達青島奧帆中心碼頭。這是“東方紅3”船自10月25日在青島正式入列后執行的首個航次。 “黑潮”是北太平洋西部流勢最強的暖流,對我國的氣候、近海生態都有重要影響。“東方紅3”船在執行該航次的過程中,克服臺
2016中國人工智能大會今天在北京召開。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譚鐵牛先生做了《關于人工智能發展的思考》的主題演講。他表示,我國人工智能面臨重大發展機遇也面臨諸多挑戰,需要制定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戰略規劃,推動人工智能諸多利好政策及時落地,建設我國自主的人工智能體
多個國內外機構聯合發布的最新海洋觀測數據顯示,2018年海洋升溫又創新高:成為有現代海洋觀測記錄以來海洋最暖的一年。2018年全球上層2000米海洋熱含量比1981-2010年的平均狀態高了19.67×1022焦耳,比歷史第二高的年份2017年高出0.91×1022焦耳——相當于中國2017年全
南中國海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慘烈的海嘯事件,1976年的莫羅灣地震海嘯、1994年的明多羅地震海嘯以及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嘯,都給南海周邊國家人民生命和財產造成了嚴重損害。 從地震發生到海嘯傳播到周邊陸地,往往只有幾十分鐘到幾個小時,這短短的預警時間,關系到沿岸居民能否順利逃生。 2019
開幕式降水概率為25%;人工消云減雨作業尚處于科學試驗范疇 7月30日晚,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帶妝彩排與一場中雨不期而遇,也使很多人對開幕式當天的氣象情況增添了幾分擔憂。 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日益臨近,奧運會的氣象保障已經成為世界的焦點。中國氣象局舉全國之力,聚全國之智,重點在提高
暖區暴雨是由中國學者黃士松在研究華南暴雨時提出的暴雨類型,暖區暴雨一般是指發生在距地面鋒面200~300km的暖區一側的暴雨,或者是發生在西南風和東南風匯合氣流中,無切變的西南氣流里,且不受臺風等熱帶系統控制。中國學者近幾年發現不僅華南地區有暖區暴雨,在我國的江南和江淮地區、華北地區也有暖區暴雨
中國氣象局今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10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侯事件評選結果。 經過統計,國內十大天氣氣侯事件前三名:秋冬春特大干旱刷新西南地區氣象記錄、甘肅舟曲發生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新疆北部出現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嚴重雪災。 國外十大天氣氣侯事件前三名:印度遭嚴重高溫干旱,
中國氣象局12月30日發布了“2010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秋冬春特大干旱刷新西南地區氣象記錄”和“印度遭嚴重高溫干旱,最高氣溫逼近50攝氏度”分別成為2010年度最受關注的國內和國外天氣氣候事件。 “2010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投票評選活動由中國氣象局應急
已致4死305傷 航班及鐵路大面積停運 東京城鐵險被吹翻 4月4日,日本全國幾乎所有報紙的頭條都報道了同一條新聞:“日本昨日遭強風襲擊”。 《每日新聞》報道說,最大風速每秒42米的強風3日席卷大半個日本,并帶來暴雨。4日,狂風仍在日本北部肆虐。截至
氣候變化可能令亞洲降雨量猛增,但是環境專家指出,生態系統被破壞是更直接地導致致命洪災的因素。 據法新社報道,專家表示,大面積的毀林,將濕地轉變為農田或在濕地上修建城市,在自然排水系統中傾倒垃圾等都加劇了洪水的影響。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曼谷辦公室的項目協調員嘉尼士?
2019年8月22日,國際著名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題為《熱帶氣旋活動增強厄爾尼諾》(Tropical cyclones act to intensify El Ni?o)的最新研究成果,該成果由中國海洋大學物理海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
人民日報特別提醒:請勿搶購自行服用雙黃連口服液口罩之后,是雙黃連。因為這條消息:記者1月31日從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獲悉,該所和武漢病毒所聯合研究初步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當天晚上我的經歷是這樣的。晚11點19分,“淘寶朝陽區斷貨了……都斷貨了。”晚11點28分,“找到個24小
根據英國《自然》雜志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氣候變化使颶風卡特里娜、厄瑪和瑪麗亞帶來的降雨增加了4%—9%,最高可能導致未來的風暴源降雨增加30%。而《自然》發表的另一篇論文稱:休斯頓的城市化使大型颶風洪水的風險上升了約21倍。綜合而言,這些研究突出了人類活動對颶風產生的影響以及相關的后果。圖片來源
華沙氣候大會已于當地時間11日在波蘭首都華沙開幕,為期12天。此次會議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9次締約方大會暨《京都議定書》第9 次締約方大會,來自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專家學者以及國際機構和非政府組織人員共1.6萬人參會,被稱為是一次承前啟后的過渡性會議。 據悉,由
中國氣象局近期啟動了本年度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活動,記者看到,其中一個“主角”就是經常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霧霾,17個候選事件里有3個與之相關。 記者看到,自2007年開始此項評選活動以來,入圍的霧霾事件如此之多還是頭一次。在2011年以前,“灰霾”都沒有進入到公眾視野當中,從2011年開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