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鋰電池完成萬米海試
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發布信息稱,該所青島儲能院崔光磊團隊開發的“青能Ⅰ號”固態鋰電池系統隨中科院深淵科考隊遠赴馬里亞納海溝執行TS03航次科考任務,為“萬泉”號深淵著陸器控制系統及CCD傳感器提供能源,順利完成萬米全海深示范應用,標志著我國成為繼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二個成功應用全海深鋰二次電池動力系統的國家。 此次在馬里亞納海溝執行TS03航次任務期間,使用青能所固態鋰電池的“萬泉”號深淵著陸器累計完成9次下潛,深度均大于7000米,其中6次超過10000米,最大工作水深10901米,累計水下工作時間134小時,最大連續作業時間達20小時。這標志著中科院突破了全海深電源技術瓶頸,掌握了全海深電源系統的核心技術。 據了解,高能量密度深海動力電源技術是限制深潛器長續航能力的瓶頸,直接影響國家自主深海探測裝備的研制。此前,能夠承受100兆帕壓力的全海深電源技術只有日本掌握。我國雖然發展了充油耐壓銀鋅電池技術,并已在“......閱讀全文
固態鋰電池完成萬米海試
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發布信息稱,該所青島儲能院崔光磊團隊開發的“青能Ⅰ號”固態鋰電池系統隨中科院深淵科考隊遠赴馬里亞納海溝執行TS03航次科考任務,為“萬泉”號深淵著陸器控制系統及CCD傳感器提供能源,順利完成萬米全海深示范應用,標志著我國成為繼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二個成功應用全海深鋰
我固態鋰電池完成萬米海試
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發布信息稱,該所青島儲能院崔光磊團隊開發的“青能Ⅰ號”固態鋰電池系統隨中科院深淵科考隊遠赴馬里亞納海溝執行TS03航次科考任務,為“萬泉”號深淵著陸器控制系統及CCD傳感器提供能源,順利完成萬米全海深示范應用,標志著我國成為繼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二個成功應用全海深鋰
國產萬米載人潛水器2020年將海試
近日,中國自主研制的海底1萬米潛水器載人球艙完成出入口、觀察窗的開孔工作,載人球艙是潛水器最核心的部件之一,是潛航員的主要活動區,球艙主體為鈦合金,全部建成后將成為世界上下潛深度最大,最先進的潛水器之一。 為載人球艙的出入口和觀察窗開孔是載人球艙最重要的工序之一,對材料和技術要求極高。在現場,
固態鋰電池有哪些優點?
1.全性好,電解質溶液耐腐蝕,不易燃,也不具有液漏情況; 2.安全性好,能夠 在六十℃-一百二十℃兩者之間運行; 3.望得到更強的能量密度。固體電解液,物理性能好,有效能夠抑制鋰單質直徑生長組成的短路故障情況,促使能夠 采用理論容量更強的金屬電極,例如鋰單質做負極;固態電解質的工作電壓窗口更
固態鋰電池的技術缺陷
缺點1、界面阻抗過大。固態電解質與電極材料之間的界面是固--固狀態,因此電極與電解質之間的有效接觸較弱,離子在固體物質中傳輸動力學低。缺點2、成本相對較高。據了解,液態鋰電池的成本大約在120-200美元/KWh,如果使用現有技術制造足以為智能手機供電的固態電池,其成本會接近1萬美元,而足以為汽車供
“奮斗者”號深淵科考一年-不負眾望
今年11月28日,距離“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以下簡稱“奮斗者”號)圓滿完成萬米深潛海試任務順利返航就整整一年了。“下潛46次,其中12次進入萬米以下、6次進入9000米級深度科考作業,把10多名科學家運送到萬米以下深度進行深淵科學考察......”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深海
全固態鋰電池的缺點簡介
1)溫度較低的時候,內阻比較大; 2)材料導電率不高,功率密度提升困難; 3)制造大容量單體困難; 4)大規模制造中的正負極成膜技術還在集中火力研究中。
全固態鋰電池薄膜正極簡介
大多數能夠膜化的高電位材料均可用于固態化鋰電薄膜正極材料。薄膜正極材料主要分為金屬氧化物,金屬硫化物和釩氧化物。 適合做正極材料的金屬化合物,多數已經在傳統鋰電池領域得到了應用,比如Li Mn2O4、Li Co O2、Li Co1/3Ni1/3Mn1/3O2、Li Ni O2、Li Fe PO
固態鋰電池的技術優勢
固態電池是公認的下一代動力電池,它或將取代液態電解質的鋰離子電池。目前,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等企業都聲稱在該領域有深度的研究,只是具體情況不得而知。那么,相對于當前市場主流的鋰離子電池,固態電池有著怎樣的優點與缺點呢?優點1、安全性好。液態電解質易燃易爆,以及在充電過程中鋰枝晶的生長容易刺
“大洋一號”完成綜合海試任務
5月3日,圓滿完成2018年綜合海試航次的“大洋一號”船返回青島。本航次任務共計45天,總航程6208海里,“海龍”“潛龍”系列潛水器共完成12次下潛,獲得大量試驗數據和豐富調查資料。 A航段首席科學家初鳳友表示,本航段我國自主研發的“海龍”系列潛水器共計完成8次
“蛟龍”號明年將7000米級海試
記者從26日在北京舉行的全國海洋工作會議上獲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7000米級海試將在2012年組織實施。 據介紹,2012年,在我國海洋科技發展方面,將切實提高極地和大洋科學考察能力和水平,組織好第29次南極科學考察和第5次北極考察。積極開展資源調查和環境評價,加大在多金屬硫化物勘探
鋰電池和固態鋰電池的對比分析
就續航力角度來說,三元鋰電池的單個能量密度現階段也遭遇瓶頸,沒辦法取得進步。假如要提升能量密度,只可以增加鎳的含量或者是加上CA,但高鎳的熱穩定性很差,非常容易產生劇烈反應。所以,現階段只可以在電池容量與安全性兩者之間進行抉擇。固態鋰電池因其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等優勢被當作是新能源電動車電池技術
全固態鋰電池組成無機固態電解質的介紹
無機固態電解質是典型的全固態電解質,不含液體成份,熱穩定性好,從根本上解決了鋰電池的安全問題。加工性好,厚度可以達到納米尺寸,主要用于全固態薄膜電池。無機固態電解質,從構型不同的角度出發,又包括NASICON結構,LISICON結構和ABO3的鈣鈦礦結構。鋰金屬化合物比鈉金屬化合物的電導率大,這
全固態鋰電池組成無機有機復合固態電解質介紹
無機有機復合固態電解質,是指在聚合物的固態電解質當中加入無機填料所形成的一類電解質。一定量活性無機填料的加入可以增加鋰離子擴散通道,離子電導率明顯提高。 全固體電解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開發高電導率無機電解質和有機-無機復合電解質。硫化物固體電解質具有較高的室溫離子電導率,但是其環境穩定性差。氧化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海底一萬米,供電“無壓力”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447.shtm 文 | 《中國科學報》記者 廖洋 通訊員 劉佳 夏雪 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在深海探測領域再傳捷報! 2022年10月25日,“探索二號”科考船搭載著“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
“蛟龍”號今夏將開展7000米級海試
國家海洋局局長劉賜貴代表3月4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今年6至7月,我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將開展7000米級海試工作。中國大洋協會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各項準備工作正按照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 該人士表示,2012年,我國大洋工作將以“蛟龍”號7000米級海試為重點,繼續推進大洋調查和環
我國航母平臺完成首次海試返回碼頭
航母順利駛回碼頭航母順利停靠在碼頭內 攝/記者付丁首航歸來 經過4天的試航,中國首艘航母今天(8月14日)凱旋歸來。上午10時45分,航母被拖船拖至大連造船廠以東約1.5公里處。10時54分,航母拉響三聲汽笛,持續約20秒,隨即造船廠內響起鞭炮聲。記者看到,航母原來停靠地,一臺吊車
---吳清海:勇于先行先試-推進工作創新
1月29日至30日,質檢總局副局長吳清海在寧波出席全國進出口食品安全工作會議,并赴口岸一線和寧波檢驗檢疫局調研。 吳清海一行實地考察了寧波港集團、寧波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基地、保稅區進口商品市場、保稅區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體驗店、北侖第二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和寧波局。在寧波港集團和碼頭現場,吳清海詳細
深海質譜儀研制成功并海試
7月24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院獲悉,該院智能所陳池來團隊成功研制深海質譜儀,并在南海某海域成功完成多次海試。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中國分析化學》。該項工作成果不僅為我國深海、深淵探測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也為后續尋找海底油氣及礦產資源,探究生命起源和早期演化以及研究全球氣候變化等奠定了
深海質譜儀研制成功并海試
近日,從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院獲悉,該院智能所陳池來團隊成功研制深海質譜儀,并在南海某海域成功完成多次海試。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中國分析化學》。該項工作成果不僅為我國深海、深淵探測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也為后續尋找海底油氣及礦產資源,探究生命起源和早期演化以及研究全球氣候變化等奠定了堅實的原位
我國首套深海質譜儀誕生并成功海試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806.shtm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陳池來團隊研制出了國內首臺深海質譜儀,并在南海某海域成功完成多次海試。相關研究成果以《用于深海氣體原位檢測的水下質譜儀的研制與應用》為題
日本開發出“超離子”固態鋰電池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4日(北京時間)報道,一個日本研究小組開發出一種能像電解液一樣產生電流的固態電介質,并用其制造出了固態鋰電池,其導電性可達到現有液態鋰離子電池的水平。研究人員表示,由于固體更緊密堅固,這種高導電性的固態鋰電池能在更寬的溫度范圍下供電,抵抗物理損傷和高溫的能力更強。相關研究
日本開發出超離子固態鋰電池
近期,一個日本研究小組開發出一種能像電解液一樣產生電流的固態電介質,并用其制造出了固態鋰電池,其導電性可達到現有液態鋰離子電池的水平。研究人員表示,由于固體更緊密堅固,這種高導電性的固態鋰電池能在更寬的溫度范圍下供電,抵抗物理損傷和高溫的能力更強。相關研究發表在《自然·材料學》上。 鋰離子
日本開發出“超離子”固態鋰電池
近年來,鋰電池相關政策陸續出臺推動著產業上下游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成立。鋰電池主要由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和電解液等構成,正極材料在鋰電池的總成本中占據40%以上的比例,并且正極材料的性能直接影響了鋰電池的各項性能指標,所以鋰電正極材料在鋰電池中占據核心地位。 前瞻產業研究院最新發布的《20
應用全固態鋰電池的優勢介紹
1)安全性好,電解質無腐蝕,不可燃,也不存在漏液問題; 2)高溫穩定性好,可以在60℃-120℃之間工作; 3)有望獲得更高的能量密度。固態電解液,力學性能好,有效抑制鋰單質直徑生長造成的短路問題,使得可以選用理論容量更高的電極材料,比如鋰單質做負極;固態電解質的電壓窗口更寬,可以使用電位更
全固態鋰電池的優點有哪些?
1)安全性好,電解質無腐蝕,不可燃,也不存在漏液問題; 2)高溫穩定性好,可以在60℃-120℃之間工作; 3)有望獲得更高的能量密度。固態電解液,力學性能好,有效抑制鋰單質直徑生長造成的短路問題,使得可以選用理論容量更高的電極材料,比如鋰單質做負極;固態電解質的電壓窗口更寬,可以使用電位更
全固態鋰電池組成固態化聚合物電解質簡介
固態化聚合物電解質,由鋰鹽和聚合物構成,大致可以分為全固態類和凝膠類。全固態類是由鋰鹽和高分子基質絡合而成的。鋰鹽例如:Li PF6、Li BF4、Li Cl O4、Li As F6等。高分子基質比如:PEO、PAN、PVDF、PVDC 和 PMMA 等。凝膠類是由鋰鹽與液體塑化劑,溶劑等與聚合
全固態薄膜鋰電池的LPON等非晶體固態電解質介紹
LiPON是一種部分氮化的磷酸鋰,是一種綜合性能優秀的固態電解質,LiPON膜的室溫離子電導率與其N含量有關,其合成最佳比例的LiPON電解質膜為LibPOxNaus,25℃時其離子電導率可達3.3×10-5S/cm,電化學穩定窗口寬,可達5.5V,活化能0.54eV。LiPON是通過在N2氣氛
“蛟龍”號7000米級海試任務圓滿完成
7月16日上午,隨著“向陽紅09”船順利返抵青島,為期44天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7000米級海試任務圓滿完成,這也標志著在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持續支持下,“蛟龍”號歷時10年的研制和海試工作圓滿結束。 在此次海試任務期間,“蛟龍”號共完成6次下潛試驗,其中3次超越7000
深海浮游式作業平臺完成4300m海試
11月7日至11月19日,“探索二號”科考船攜深海浮游式移動作業平臺(ROV)與中繼器,赴南海開展TS2-19航次。該平臺完成了由淺到深三個級別(1500m級、2500m級、4500m級)的海上試驗,最大工作深度達到4308米。該平臺在海試過程中工作正常,各項指標達到設計目標,完成海試驗證,這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