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自然》雜志近日發表一篇論文報告稱,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技術已被用于研究OCT4基因在人類早期胚胎發育中的作用。該成果為未來相關研究建立起框架,并為認識控制胚胎發育的分子機制提供了新見解。這一原理研究表明,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技術可用于評估基因在人類早期發育階段所起的作用。 在人類早期發育階段,受精卵分化成囊胚,囊胚包含200個至300個功能不盡相同的細胞:有些被稱為多能性外胚層細胞,它們會繼續發育成胎兒;另外一些則被稱為胎外細胞,它們會形成胎盤和卵黃囊。可惜的是,人們至今仍不清楚決定這些早期細胞命運的機制。盡管OCT4基因被認為是人類細胞多能性和重編程必需的基因,但它在人類早期胚胎中的功能仍鮮為人知。 英國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凱西·尼阿肯及同事,此次使用經過優化的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方法,靶向編輯人類受精卵中的OCT4基因。研究中使用的是捐贈用于治療不孕癥的多余人類受精卵。 ......閱讀全文
CRISPR/Cas系統是目前發現存在于大多數細菌與所有的古菌中的一種后天免疫系統,其以消滅外來的質體或者噬菌體并在自身基因組中留下外來基因片段作為“記憶”。 CRISPR/Cas系統全名為常間回文重復序列叢集/常間回文重復序列叢集關聯蛋白系統(clustered regularly inte
摘要: 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技術和新一代測序技術(也稱高通量測序技術),是當今對生命科學研究有重大影響的兩項技術。二者并非毫不相干。有效地將二者聯用,有時可以大大加速科研進程。兩者之間有什么樣的聯系呢?在哪些研究領域或方向上可以聯用呢?上海伯豪生物根據在這兩個領域的技術服務經驗
谷峰1,高彩霞2 1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 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浙江 溫州 325000 2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基因組編輯中心 植物細胞與染色體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101 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自然歷史過程,期間人類與自然界的不斷“摩擦與碰
基因組編輯技術是最新發展起來的植物基因功能研究及定向育種的重要手段。在植物中實現基因組編輯的常規方法是將序列特異性核酸酶(如CRISPR/Cas9)的編碼DNA轉化植物細胞,穩定表達進而實現對目的基因的定點編輯。這種情況下,CRISPR載體整合在植物染色體中,需通過后代分離獲得不含CRISPR/
2018年11月,中國科學家賀建奎聲稱世界上首批經過基因編輯的嬰兒-一對雙胞胎女性嬰兒---出生。他利用一種強大的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對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進行修改,使得她們出生后就能夠天然地抵抗HIV感染。這也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這條消息瞬間在國內外網站上迅速發酵,
基因組編輯技術CRISPR/Cas9被《科學》雜志列為2013年年度十大科技進展之一,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CRISPR是規律間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復序列的簡稱,Cas是CRISPR相關蛋白的簡稱。CRISPR/Cas最初是在細菌體內發現的,是細菌用來識別和摧毀抗噬菌體和其他病原體入侵的防御系統。
俞曉峰博士現任賽業模式生物副總裁、高級科學家,負責基因修飾模式動物的研發與技術服務等工作。 俞博士在遺傳基因模式動物領域有超過20年研發與管理等方面的豐富經驗,在干細胞相關領域及哺乳動物細胞系基因改造研究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其研究成果多次發表在Nature Immunology、Hum Mo
基因組編輯技術是最新發展起來的植物基因功能研究及定向育種的重要手段。在植物中實現基因組編輯的常規方法是將序列特異性核酸酶(如CRISPR/Cas9)的編碼DNA轉化植物細胞,穩定表達進而實現對目的基因的定點編輯。這種情況下,CRISPR載體整合在植物染色體中,需通過后代分離獲得不含CRISPR/
基因組編輯技術是最新發展起來的植物基因功能研究及定向育種的重要手段。在植物中實現基因組編輯的常規方法是將序列特異性核酸酶(如CRISPR/Cas9)的編碼DNA轉化植物細胞,穩定表達進而實現對目的基因的定點編輯。這種情況下,CRISPR載體整合在植物染色體中,需通過后代分離獲得不含CRISPR/
近年來,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正在給整個科研界帶來革命性變化,該技術使用CRISPR系統將Cas9蛋白和向導RNA注入小鼠受精卵,就能輕松實現基因敲除,同時,注入Donor DNA則可實現基因敲入,甚至國際著名學術期刊Genome Biology有文章指出這項新技術將很快取代使用胚胎
四.CRISPR/Cas9技術與新一代測序技術的聯用 革命性技術總是發展迅速、應用廣泛的。作為另一項革命性的生命科學研究技術,DNA新一代測序技術在近五、六年得到快速發展和推廣。它已經用于生命科學相關領域的許多方面。同樣地,也可以用在CRISPR/Cas9相關的研究中。兩者之間的應用領域有
核心刊物”欄目創辦于2002年,主旨在于向國內專業人士展示科研核心刊物,以及生命科學領域雜志每期重點內容,為讀者呈現精彩紛呈的國內科研動向,和重大科研進展。目前包括《遺傳》、《中國生物工程雜志》、《科學通報》等重點期刊,也歡迎生物類期刊聯系合作(聯系郵箱:journal@ebiotrade.co
“基因組編輯未來產業運用發展是如今的熱點,利用這個技術,不管做動植物轉化改造還是醫藥領域應用,可以做的事情非常多,但是具體怎么落地?我跟大家一樣,有的時候會覺得無從下手,所以今天我會更多從技術層面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魏文勝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以下是正文: 各位下午好!謝謝
近年來,CRISPR/Cas9 基因編輯技術正在給整個科研界帶來革命性變化,該技術使用 CRISPR 系統將 Cas9 蛋白和向導 RNA 注入小鼠受精卵,就能輕松實現基因敲除,同時,注入 Donor DNA 則可實現基因敲入,甚至國際著名學術期刊 Genome Biology 有文章指出這
基因編輯技術是指對目標基因進行編輯,實現對特定DNA片段的敲除、插入等。自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問世以來,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并相繼在2012、2013、2015和2017年被Science雜志評為十大科學進展之一。因此,CRISPR/Cas9以其操作簡便和成本低廉等優勢受到了眾多
近年來,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正在給整個科研界帶來革命性變化,該技術使用CRISPR系統將Cas9蛋白和向導RNA注入小鼠受精卵,就能輕松實現基因敲除,同時,注入Donor DNA則可實現基因敲入,甚至國際著名學術期刊Genome Biology有文章指出這項新技術將很快取代使用胚胎
基因組編輯技術CRISPR/Cas9被《科學》雜志列為2013年年度十大科技進展之一,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CRISPR是規律間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復序列的簡稱,Cas是CRISPR相關蛋白的簡稱。CRISPR/Cas最初是在細菌體內發現的,是細菌用來識別和摧毀抗噬菌體和其他病原體入侵的防御系統。
基因編輯技術是指對目標基因進行編輯,實現對特定DNA片段的敲除、插入等。自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問世以來,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并相繼在2012、2013、2015和2017年被Science雜志評為十大科學進展之一。因此,CRISPR/Cas9以其操作簡便和成本低廉等優勢受到了眾多
25歲的杰夫·卡羅爾(Jeff Carroll)在剛結婚6個月后,和妻子決定不要孩子了。因為他剛剛得知自己攜帶亨廷頓癥的基因突變,這種遺傳性疾病,會摧毀大腦和神經系統,最終往往導致死亡。他的母親在四年前發病,他知道這個病遲早也會在自己身上爆發。 亨廷頓癥(Huntington's di
基因組編輯是對基因組進行定向改變的技術,其中CRISPR/Cas9最為有效。目前基因組編輯在醫學中非常熱門,已在治療白血病上獲得成功。專家預測,該技術將在作物育種上呈現出更加廣闊的前景。1月27日,《自然—遺傳學》發表了一篇由中美德3國科學家聯名撰寫的文章,旨在為促進該技術在作物育種上的應用提出
CRISPR作為基因編輯領域的明星技術儼然已經成了眾多突破研究的“得力助手”。從技術改良、疾病治療到作物改良,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離不開這項才進入科研領域短短幾年的技術。張鋒、胚胎編輯、George Church等熱詞讓CRISPR在2015年“屢次刷屏”。 筆者從去年開始關注CRISPR技術,
麻省理工學院的張鋒(Feng Zhang)博士是近兩年大熱的CRISPR/Cas9技術的先驅開創者之一。2013年,這位 80后的年輕華人科學家開發出了可用來編輯DNA、敲除指定基因的CRISPR/Cas系統,自此之后一直致力于推動這一技術走向完美。 七月十五日,張鋒博士在國際學術期刊《Hum
能夠方便而精確的對DNA和核苷酸序列進行編輯,是科研工作者們長期以來的夢想。CRISPR/Cas9系統的誕生和成熟標志這這一夢想逐漸變為現實。CRISPR/Cas9系統,作為第三代基因編輯技術,它的本質其實是細菌中一種對付諸如病毒等外來DNA的防御系統。此系統的工作原理是 成簇的、規律間隔的短回
Whitehead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首次對頂復門(Apicomplexa)生物進行了全基因組篩選。這項重要的研究成果于九月二日發表在Cell雜志上。頂復門的單細胞寄生蟲會引起瘧疾、巴貝斯蟲病、隱孢子蟲病和弓形蟲病,但我們對這些家伙還知之甚少。 “我們一直沒什么辦法研究頂復門寄生蟲所有基因的功能,
CRISPR并不完美,有脫靶、難以實現單堿基精確編輯之類的缺憾。大家期待更好的技術,一批生物學家也在CRISPR的榜樣激勵下另辟蹊徑,暗中競賽。 基因組編輯或許是今年最火熱的科學概念,不僅因為NgAgo技術爭議受人矚目,也因為基因組編輯造福人類的潛能,超過任何一種現代生物技術。在這一領域前沿,中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深受研究人員的喜愛,那么它為什么如此優秀呢? 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repeats)規律成簇間隔短回文重復;Cas9(CRISPR associated nucle
基因組編輯技術CRISPR/Cas9被《科學》雜志列為2013年年度十大科技進展之一,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CRISPR是規律間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復序列的簡稱,Cas是CRISPR相關蛋白的簡稱。CRISPR/Cas最初是在細菌體內發現的,是細菌用來識別和摧毀抗噬菌體和其他病原體入侵的防御系統。圖片
生物學家們總是沉迷于對基因組修修補補,而其中一種近期紅得發紫的技術就是 CRISPR。自2012年CRISPR/Cas 首次作為一種基因組編輯工具登臺以來,關于這種技術的論文數量就大幅增加,最好的證明之一就是2015年兩位科學家由于在CRISPR基因組編輯技術方面的重要貢獻而獲得“科學突破獎”,
CRISPR/Cas系統是目前發現存在于大多數細菌與所有的古菌中的一種免疫系統,被用來識別和摧毀抗噬菌體和其他病原體入侵的防御系統。在CRISPR/Cas系統中,CRISPR是規律間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復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
CRISPR/Cas9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基因組編輯技術,已在作物基因功能研究以及品種改良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常規植物基因組編輯手段多通過農桿菌或基因槍的方法將CRISPR/Cas9 DNA表達框轉入并整合到植物基因組中,進而發揮功能對目的基因進行編輯。但是這些方法多存在許多不足,如較高的潛在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