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Antpedia LOGO WIKI資訊

    東大參與研制美國“奮進”號所攜磁譜儀

    美國“奮進”號航天飛機當地時間16日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前往國際空間站。這是“奮進”號最后一次升空,主要任務是運送名為“阿爾法磁譜儀2”的太空粒子探測器。記者昨獲悉,在研制阿爾法磁譜儀的過程中,東南大學承擔了重要任務。 專家介紹,宇宙大爆炸產生了正物質,理論上,還應當存在反物質和暗物質,但現實中又苦于找不到它們存在的真憑實據。在諾貝爾獎獲得者、美籍華人丁肇中的領導下,16個國家和地區的研究人員開始了尋找這兩種神秘物質的征程。他們的主要工具就是阿爾法磁譜儀。 1998年,美國“發現”號航天飛機搭載第一代阿爾法磁譜儀升空,但由于種種原因,實驗受挫,儀器被毀。此后,科學家開始研制第二代阿爾法磁譜儀。 “阿爾法磁譜儀就像人類派往太空的神探。”東南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羅軍舟教授介紹,它的主要本領是能夠探測到太空中“流竄”的粒子,這基于磁譜儀強大而特殊的磁場。因為帶電粒子進入磁場后其軌跡會發生變化,不同帶電粒子的軌跡變化也不同......閱讀全文

    阿爾法磁譜儀隨“奮進”號升空 中國貢獻獲高度評價

      作為國際空間站建成以來最大的科學實驗以及人類首個在太空中研究宇宙射線的儀器,阿爾法磁譜儀5月16日隨“奮進”號航天飛機升空。作為一個由16個國家和地區科學家組成團隊的一分子,中國科學家也為磁譜儀傾注了大量心血,參與項目的國際同行對中國科學家的貢獻給予高度評價。  這個項目促進了中國科學界與國際科

    丁肇中:20年后我們能“觸”到宇宙的邊

    講座現場“樹高千丈,落葉歸根,我是樹高一丈,也落葉歸根。”昨天(9月17日),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華裔美國科學家丁肇中教授走進東大講壇,簡單、溫馨的開場白,一下子拉近了丁肇中教授與東大學子的距離。一貫嚴謹的他走到學生當中,像變了個人似的,丁肇中教授向到場的500多名師生揭秘了阿爾法磁

    “阿爾法磁譜儀2”升空搜尋暗物質和反物質

      包括中國研究人員參與的大型國際科技合作項目——“阿爾法磁譜儀2”,4月29日(當地時間)由美國“奮進”號航天飛機送入國際空間站,開始長達十余年的尋找反物質、暗物質、多重宇宙以及探測宇宙射線之旅。  這一項目投入達20億美元,領導者為我們熟知的美籍華人丁肇中。對于搜尋在地球上還沒有任何現身苗頭的反

    “阿爾法磁譜儀2”明年2月升空尋找反物質

    關鍵部件“永磁體”由中國科學家研制  記者從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獲悉,“阿爾法磁譜儀2”計劃于明年2月由美國“奮進”號航天飛機送入國際空間站,開始長達10余年的尋找反物質和暗物質之旅。  據介紹,“阿爾法磁譜儀2”在位于日內瓦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阿爾法磁譜儀實驗室組裝完成后,已于8月底運往美國肯尼迪航天中

    中山大學熱控系統護航阿爾法磁譜儀2

    “奮進”號整裝待發  當地時間5月16日上午,美國“奮進”號航天飛機攜帶著阿爾法磁譜儀2(AMS-02)發射升空,前往國際空間。在環境復雜的太空中,誰來保障AMS-02核心探測器的正常工作?由我國中山大學研發的熱控系統在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沒有TTCS就沒有AMS-02”  應著名

    中山大學參與研制儀器搭美國航天機飛天

    正在組裝中的“阿爾法磁譜儀2”太空粒子探測器  美國“奮進”號航天飛機16日從美國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服役近20年的“奮進”號由此踏上了自己的“絕唱”之旅。這是其第25次也是最后一次升空,主要任務是為國際空間站運送名為“阿爾法磁譜儀2”的太空粒子探測器。  粒子探測器阿

    丁肇中談與國內科學家合作40年體會

       11月7日,83歲的美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在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國際戰略研討會上,回顧了40年來與中國科學家合作的物理學研究成果。  “中國有很多世界一流的實驗物理科學家。他們有想象力、有發展新技術及領導國際合作的經驗和能力。他們可以主持最前沿的實驗物理研究,繼續為人類知識作出

    山大破解帶電磁鐵太空溫控難題

      北京時間5月16日晚8時56分,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領銜的國際科學計劃——阿爾法磁譜儀2(AMS-02)搭乘美國“奮進”號航天飛機從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進入國際空間站,人類從此進入粒子物理探測新時代。在未來20年里,AMS-02都將是國際空間站唯一的大型科學實驗。  在該項目中

    “科學狂人”丁肇中:AMS命運多舛他始終堅持

    經過16年的努力,以及15億美元其他人提供的資金,美國宇航局和丁肇中展示成果的時候就要到來了。   上周四,隨著“奮進號”航天飛機升空的“阿爾法磁譜儀2號”(AMS-02)被送入國際空間站,開始其為期10年以上的宇宙反物質的探尋之旅,該國際科學項目的負責人、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博士再度為世人矚目。丁

    丁肇中:阿爾法磁譜儀已采集160億個數據

      “在太空運行的第一年,AMS(阿爾法磁譜儀)已經采集了160億個宇宙射線數據,這遠遠超過了在上個世紀收集到的宇宙射線數據的總和。”在AMS——人類首個太空粒子探測器成功運行一周年之際,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教授在發給山東大學的賀信中說。  為AMS提供溫度保障的熱系統首席科學家、山東大學

    丁肇中演講:從物理實驗中獲得的體會

    丁肇中   我向大家介紹的是我所經歷的實驗,講我所做的實驗,我的實驗包括兩種,第一種,探索宇宙中最基本的結構,另一種是尋找宇宙的起源,在國際空間站上。  我小時候在重慶長大,那個時候常常有日本飛機徘徊在上空,所以我沒有機會上學,同時,那個時候我對上學特別沒有興趣。今天,我們正享受著由人們對基礎學科的

    東南大學與“阿爾法磁譜儀”項目合作15年紀實

      和很多學校的新校區一樣,東南大學的新校區也坐落于古都南京南郊的一片經濟開發區里。這里雖沒有六朝風月沉淀下的歷史滄桑,但也有著一份獨特的寧靜與平和。  東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就在這座安靜的校園里。沿著學院教學樓的樓梯拾階而上,會看到旁邊墻面上懸掛著的一幅題有“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字樣的書法作

    美國“奮進”號航天飛機推遲至29日發射

      美國航天局4月4日發布消息稱,在與國際空間站合作伙伴協商后,該局決定將“奮進”號航天飛機的發射日期由本月19日推遲至29日。  “奮進”號的升空時間目前暫定為美國東部時間29日15時47分(北京時間30日3時47分)。美國航天局表示,由于俄羅斯“進步”貨運飛船將于本月27日發射并于29

    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將延長工作2年部分成果超預期

      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的研制團隊17日宣布,鑒于衛星目前運行狀態依然良好、關鍵科學數據仍在累積,衛星科研團隊已與各保障部門商定,讓“悟空”延長兩年工作時間。  暗物質衛星“悟空”是我國首顆天文衛星。到12月17日,衛星發射已滿3年,達到預期使用壽命。截至這一日,“悟空”已在500公里外的太陽

    丁肇中:一切都要做到“最精確可靠”

      對74歲的美籍華裔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來說,“丁老”這一表示其德高望重的稱呼似乎不那么“中聽”。   太多的不可能,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和他的磁譜儀項目團隊都經歷了,但他們始終堅持著。“一切都要從零開始。很多人當初認為不可能,但我們做到了!”丁肇中說。   “不要叫我‘丁老

    中國科學家為尋找暗物質貢獻“中國智慧”

      諾貝爾獎得主、美籍華人物理學家丁肇中4月3日晚公布了其主持的大型粒子物理實驗——阿爾法磁譜儀(AMS)項目的首批研究成果,使人類對宇宙中暗物質的認識更進了一步。中國科學家參與了這項國際重大科學工程,并在其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AMS項目的首批科學家和主要成員之一、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所長陳和生

    2011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揭曉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工作局、中國工程院學部工作局、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評選的瀚霖杯2011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2年1月17日揭曉。 2011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1 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成功實現交會對接

    丁肇中:十六年來我只做一件事

      “16年來我只做一件事!”這是記者11月20日在中山大學黑石屋采訪著名華人物理學家丁肇中教授時印象最深的一句話。自1994年以來,丁肇中領導了由全球16個國家和地區的60所研究機構參與的阿爾法磁譜儀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 (以下簡稱AMS-02)大型國際合作項目

    院士評出2012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評選的瀚霖杯2012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3年1月19日揭曉。  此項年度評選活動至今已舉辦了19次。評選結果經新聞媒體廣泛報道后,在社會

    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STAR實驗捕獲到最重反物質原子核

      多位中國科學家參加的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RHIC-STAR國際合作組探測到氦核的反物質粒子——反氦核。這種新型粒子又名反阿爾法粒子,是迄今為止所能探測到的最重的反物質原子核。STAR國際合作組的該研究成果于4月24日在線發表在《自然》(Nature)雜志。  位于紐約長島的美

    十大最有野心科學實驗(一)

      為了加深人們對復雜而廣袤無垠的宇宙的理解,科學家們正在制造越來越龐大的科研工具,開展越來越有野心的科學實驗。然而,要做到這些并非易事,因為這些科學實驗和工具動輒耗資數億美元,而且需要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專業的科研人員群策群力才能完成。但是,所有這些實驗給我們帶來了令人驚喜的結果,讓

    丁肇中領銜多國團隊追逐“宇宙光” 明年有望進太空

      華裔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教授19日在訪問廣東中山大學時透露,目前由他領銜的多國團隊進行的研究項目已進入美國肯尼迪航天中心,預計明年2月27日由“努力號”航天飛機運到國際太空站(ISS)。   丁肇中對記者說,他所研究的阿爾法磁力分光儀(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

    中科院電工所和高能所參與研制阿爾法磁譜儀核心部件

      5月16日,高精度粒子探測器“阿爾法磁譜儀2”搭乘美國“奮進號”航天飛機駛入寰宇。   5月16日,幾經推遲之后,高精度粒子探測器——“阿爾法磁譜儀2(AMS–02)”搭乘美國“奮進號”航天飛機的“絕唱之旅”,駛入寰宇。未來10年或更長時間里,它將在國際空間站運行,尋找反物質和暗物質,探索宇宙

    中科院發布改革開放四十年40項標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12月19日,中國科學院發布改革開放四十年40項標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中科院以“三個面向”為線索,在系統梳理改革開放40年來廣大科研人員取得的眾多重大科技成果基礎上,發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成果15項、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成果15項、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成果10項。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

    中國為成功發射的阿爾法磁譜儀研制核心設備

    5月16日,高精度粒子探測器“阿爾法磁譜儀2”搭乘美國“奮進號”航天飛機駛入寰宇。  5月16日,幾經推遲之后,高精度粒子探測器——“阿爾法磁譜儀2(AMS–02)”搭乘美國“奮進號”航天飛機的“絕唱之旅”,駛入寰宇。未來10年或更長時間里,它將在國際空間站運行,

    中國科學家啟動“阿爾法磁譜儀2”物理分析工作

      “‘奮進號’航天飛機‘絕唱之旅’已然落幕,參與‘阿爾法磁譜儀’實驗的科學家尋找反物質和暗物質的‘探索之旅’剛剛開啟。”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中科院院士陳和生6月1日說。  太空粒子探測器“阿爾法磁譜儀2”(AMS-02)5月16日搭載美國“奮進號”航天飛機發射升空,19日安裝到國際空間,開始

    2016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揭曉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6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曉。  入選新聞囊括了一年來最重要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  入選的2016年中國十大

    丁肇中:阿爾法磁譜儀將為尋找新物質提供新精度

      “去年5月19日至今,阿爾法磁譜儀已收集到170億個宇宙射線數據,遠超過去100年人類收集到的宇宙射線數據總和。”諾貝爾獎得主、阿爾法磁譜儀項目首席科學家丁肇中教授6月19日在日內瓦說。  當天,在日內瓦附近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阿爾法磁譜儀項目辦公室,丁肇中告訴新華社記者,未來

    中國科學家逐漸走到暗物質研究舞臺中央

      著名科幻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曾經說過:在科學探索中,聽到最激動人心的話,不是“尤里卡,我找到了”,而是“嗯……這挺奇怪!”恰是在最重要的新發現之前所出現的那一句。  悟空號衛星示意圖。悟空號衛星工作530天得到的高精度宇宙射線電子能譜(紅色數據點),以及和美國費米衛星測量結果(藍點)、

    丁肇中:大科學項目,要選對題目

    反物質是否存在?暗物質源于何處?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著名華裔物理學家丁肇中領導的阿爾法磁譜儀(AMS)項目團隊,一直在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7月7日,丁肇中造訪山東大學時表示,這些問題預計在2024年會有決定性結果。 阿爾法磁譜儀項目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大科學計劃之一,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